
新量子模拟器的显微图像,其中包含嵌入一块电子电路内的两个相互耦合的纳米尺寸金属半导体组件。图片来源: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美英科学家合作发明了一种可扩展的新型模拟量子计算机,有望用于解决现有最强大的数字超级计算机也无法解决的物理学前沿难题,例如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超导性,最终找到在室温下具有超导性的材料。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
在最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金属—半导体混合组件,并将其整合到纳米电子电路内,得到了新的量子设备。
研究人员解释说,模拟设备的基本原则是创建一种与想要解决的问题类似的硬件,而非为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编写代码。例如,可通过构建一个太阳系的力学模型来预测行星的运动以及日食发生的时间。20世纪晚期,模拟设备被用于解决当时最先进的数字计算机无法解决的数学计算。
但要解决量子物理问题,模拟设备需要包含量子组件。新研制的量子模拟器体系结构包括拥有纳米元件的电子电路,这些元件受量子力学定律的控制。重要的是,科学家可制造许多这样的组件,每个组件的行为基本上与其他组件相同,这就使最新设计能从单个单元扩展到大型网络,朝开发出新一代可扩展固态模拟量子计算机迈出了关键一步。
研究人员指出,将量子模拟器从两个纳米级组件扩展到许多纳米级组件,可为当前计算机无法处理的更复杂的系统建模,最终帮助揭示宇宙中一些最令人费解的谜团。
我们可将量子模拟器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量子计算机。凭借对纳米级物质的控制能力,科学家可以运用量子相关原理,解决一个特定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文中想要探索的宇宙谜题。由于模拟器的元件实际上都是受量子力学定律所控制,其可以进入常规计算机所无法到达的领域,同时,也为真正成型的量子计算机问世铺路。
关键字:量子计算机
编辑:王兆楠 引用地址:新型模拟量子计算机能解前沿难题,有助揭示宇宙最深层的秘密
推荐阅读
我国自主研发量子计算机核心器件成功交付
量子芯片读取保真度和信噪比是量子计算机实用化的关键指标之一。3月27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合肥本源量子已成功研制出国产阻抗匹配量子参量放大器(IMPA),并交付用户使用。该量子参量放大器等效噪声温度逼近量子极限噪声水平,能够有效提高信号读取保真度和信噪比,是研制实用化量子计算机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之一。阻抗匹配量子参量放大器IMPA,(本源量子供图)“IMPA作为量子芯片信号读取的第一级放大器,是整个量子链路的咽喉,其等效噪声温度相当于半个光子水平,能够将量子信号进行有效放大,提供足够高的读取保真度和信噪比,进而极大地提高信号读取效率。而常规放大器的等效噪声温度远远超过了单光子水平,有效信号会淹没在噪声之中,只能用
发表于 2023-03-28
日本首台“国产”量子计算机将于本月底上线 拥有64个量子比特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Riken 周四表示,日本首台国产量子计算机将于本月底上线,各大公司、大学都可以利用这台量子计算机开展研究。图源: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据介绍,这台量子计算机通过在极低温度下实现“超导”来消除电阻,最终将凭借 64 个量子比特成为世界上最快的量子计算机之一。官方表示,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是超级计算机的 1 亿多倍,有望在金融、化工、医药、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他们可以对金融市场进行预测,亦或者帮助开发碳减排材料,又或者帮助科学家发现下一个重磅药物。据IT之家所知,IBM 曾于 2021 年在日本川崎市建设了一部具有 27 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而这部量子计算机仅供东京大学牵头的财团成员使用,参与开发的企业还包括丰田汽车
发表于 2023-03-10
谷歌宣布在量子计算机纠错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时间2月23日早间消息,据报道,根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谷歌宣布,在纠正当前量子计算机的固有错误方面取得突破。这标志着,人类在解决量子计算最大技术障碍方面迈出了早期但可能意义重大的一步。 谷歌量子计算项目负责人哈特穆特·奈文(Hartmut Neven)表示,这一新发现标志着“我们在开发实用量子计算机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纠错是“任何量子计算技术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量子比特只能保持量子态极短的时间,因此目前的量子计算机很难产生有用的结果。这意味着,在量子计算机完成计算之前,量子系统中编码的信息就会丢失。因此,找到一种方式纠正随之而来的错误是量子计算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些量子计算创业公司认为,短
发表于 2023-02-23
新型模拟量子计算机能解前沿难题,有助揭示宇宙最深层的秘密
新量子模拟器的显微图像,其中包含嵌入一块电子电路内的两个相互耦合的纳米尺寸金属半导体组件。图片来源: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美英科学家合作发明了一种可扩展的新型模拟量子计算机,有望用于解决现有最强大的数字超级计算机也无法解决的物理学前沿难题,例如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超导性,最终找到在室温下具有超导性的材料。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在最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金属—半导体混合组件,并将其整合到纳米电子电路内,得到了新的量子设备。研究人员解释说,模拟设备的基本原则是创建一种与想要解决的问题类似的硬件,而非为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编写代码。例如,可通过构建一个太阳系
发表于 2023-02-03
《流浪地球2》里的“硬科技”,科学家们这样说……
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片中层出不穷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从科幻回归科学,想象中的它们能实现吗?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行星发动机造得出来吗?影片中,人类计划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这些发动机依靠重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长期研究核聚变能源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介绍,核聚变反应是将两个原子核重新结合,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其间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利用这一能量推动地球,原理上是说得通的。”然而实现重核聚变绝非易事,重核聚变是采用硅等元素作为聚变原料,这
发表于 2023-01-28
IBM发布最大超导量子计算机
周三,IBM召开了2022年IBM量子峰会,宣布在量子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并概述了其对以量子为中心的超级计算的开创性愿景。在未来,量子计算机有望将计算速度提高到今天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百万倍!433量子比特处理器,够大!IBM周三表示,它推出了迄今为止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处理器,名为Osprey,这是一台433个量子比特的机器,其量子比特数量是去年宣布的Eagle机器的三倍。虽然不同的量子计算机公司对其量子比特的功率有不同的说法,但量子比特的数量,或称量子比特,是使用量子力学的量子计算机功率的一个标志,而量子比特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创建。IBM Osprey的量子比特数居IBM量子处理器第一位,其数量是去年宣布的Ea
发表于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