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背景:
英飞凌最近推出了系列650V混合SiC单管(TO247-3pin和TO-247-4pin)。用最新的650V/SiC/G6/SBD续流二极管,取代了传统Si的Rapid1快速续流二极管,配合650V/TS5的IGBT芯片(S5/H5),进一步优化了系统效率、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微妙平衡。
IGBT混搭SiC SBD续流二极管,在硬换流的场合,至少有两个主要优势:
没有Si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Erec
降低30%以上IGBT的开通损耗Eon
因此,在中小功率光伏与UPS等领域,IGBT混搭SiC SBD续流二极管具有较高性价比。
此次,我们将利用英飞凌强大且丰富的器件SPICE模型,同样在Simetirx的仿真环境里,测试不同类型的续流二极管,对IGBT开通特性及Eon的影响。
特别提醒
仿真无法替代实验,仅供参考。
选取仿真研究对象
IGBT:650V/50A/S5、TO247-4pin(免去发射极电感对开通的影响)
FWD:650V/30A/50A Rapid1二极管和650V/20A/40A SiC/G6/SBD二极管
Driver IC:1EDI20I12AF驱动芯片,隔离单通道,适合快速IGBT和SiC驱动
搭建仿真电路
如下图1所示,搭建了双脉冲仿真电路,温度设为常温。
驱动回路
驱动芯片(1EDI20I12AF),对下管Q1(IKZ50N65ES5)门级的开关控制,与上管D1续流二极管进行换流。参照Datasheet的条件,驱动IC原边5V供电及5V的控制信号,驱动IC输出的驱动电压15V/0V给到Q1的门级,驱动电阻Rgon和Rgoff都设置为23.1Ω,再假设20nH左右的门级PCB走线电感。
主回路部分
设置母线电压400V,在器件外的上管、下管和母线附近各设置10nH,总共30nH(参照规格书中的双脉冲测试条件,Lσ=30nH)。根据仿真中的驱动脉冲宽度与开关电流要求,设置双脉冲的电感参数。
图1:双脉冲仿真电路图
仿真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电路,通过选取不同的续流二极管D1的型号进行仿真,对比观察Q1的IGBT在开通过程的变化。如图2和图3所示,在IGBT的开通过程中,当续流管D1的型号从650V/50A/Rapid1切换到650V/40A/SiC/G6/SBD后,开通电流Ic的电流尖峰(由D1的反向恢复电荷Qrr形成),从虚线(50A/Rapid1)的巨大包络,显著变为实线(40A/SBD)的小电流过冲;同时电压Vce在第二段的下降速度也明显加快,使得电流Ic与电压Vce的交叠区域变小。因此,体现在开通损耗Eon上,前者虚线(50A/Rapid1)为Eon=430uJ,降为实线(40A/SBD)的Eon=250uJ,占比为58%,即Eon降幅约40%。
图2:双脉冲仿真开关特性波形(650V/50A/Rapid1)
图3:双脉冲仿真开通波形对比(Rapid1/50A VS SiC/G6/SBD/40A)
图4:双脉冲仿真开通波形对比(不同电流规格二极管的对比)
为了进一步验证二极管D1的影响,分别用两种不同电流进行横向对比。由上述图4的仿真结果可见:同为650V/SiC/G6/SBD二极管的Qrr本身很小,不同电流规格(40A和20A),其Ic电流尖峰和开通损耗Eon都很接近。相对而言,50A和30A的650V/Rapid1的二极管,才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以上仿真是在门级电阻Rgon=23.1Ω、驱动电压Vge=15V/0V和外部电感Lσ=30nH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采用不同门级电阻Rgon=18Ω或35Ω、Vge=15V/-8V和不同外部电感(如Lσ=15nH)时,从Rapid1/50A到SiC/G6/SBD/40A,IGBT开通损耗Eon的变化趋势又将如何呢?
图5:门级电阻Rgon为18Ω和35Ω时,SiC/G6/SBD/40A对Eon的影响
图6:外部电感Lσ=15nH时,SiC/G6/SBD/40A对Eon的影响
图7:在门级电压Vge=15V/-8V时,SiC/G6/SBD/40A对Eon的影响
由上述几组仿真结果来看,在一定门级电阻Rgon范围,一定外部电感条件Lσ,以及不同门级电压Vge时,均可以看到650V/40A/SiC/SBD二极管,给IGBT开通带来约50%左右的Eon损耗降低。
文章最后,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选择Vge=15V/0V与Vge=15V/-8V,对650V/50A/S5的TO247-4pin的单管的开关损耗Eon/Eoff有影响吗?
图8:不同Vge电压对650V/S5/50A+Rapid1/50A开关特性的影响
图9:不同Vge电压对650V/S5/50A+SiC/G6/SBD/40A开关特性的影响
在图8和图9中,虚线表示Vge=15V/0V,而实线表示Vge=15V/-8V;粗略来看,对Eon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对Vge的负压,可以减少Eoff差不多有50%(以Vce尖峰作为代价)。仿真虽然无法定量,至少可以定性地提醒大家,在设计与实测的时候,不要随意忽视Vge对开关特性的影响,尤其是快速型的IGBT。
期望上述的仿真分析,对大家深入理解650V混合SiC的开关特性有所帮助。
上一篇:新型Littelfuse 1700 V碳化硅二极管更快的开关和更高的效率
下一篇:瑞萨电子面向高性能通信和数据中心应用扩展ProXO振荡器产品
推荐阅读






推荐帖子
- 【T叔藏书阁】四轮驱动汽车结构图解
- 书名:《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图解》中文版作者:[日]庄野欣司翻译:刘茵等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万里机构联合出版简介:目前,不仅一般轿车,甚至从轻型车到厢式车的几乎所有车中都有四轮驱动车。当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形式活在刚下过雨的铺装路上行驶时,特别是在恶劣路由上行驶时,四轮驱动的性能明显的优于二轮驱动。这种差异从何产生,如何体现出来,本书以图解的形式通过对四轮驱动汽车的原理和系统的解说,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简明易懂的答案。读者对象: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汽车爱好者
-
tyw
下载中心专版
- 关于AD18导出PDF3D的问题
- 请教一下,我第一次用AD18导出PDF3D的时候,是正常的,就是所有的元件都导出来了,和3D查看的视图是一样的,但是后来我再导出的时候就不对了,导出的只是板子的3D外形,上面的所有的元件信息都没有了,PDF3D里面的选项没有动过,我也改过,没有用,怎么导出都是只有板子的3D视图,上面的元件信息都没有了,谁遇到过,知道这个问题吗?谢谢了哈 关于AD18导出PDF3D的问题
-
gameboy22
PCB设计
- Beaglebone Black 第一次启动!
- BeagleboneBlack第一次启动!
-
qinkaiabc
DSP 与 ARM 处理器
- ARM9按键中断求助
- 简单的按键中断控制led亮灭,调了将近两天还是出不来。求大神们拯救。谢谢了!! minni2440的板子 #include"2440addr.h" #defineU32unsignedint staticvoid__irqKey_ISR(void); delay() { volatileinti; for(i=0;i<=0x10000;i++); } intmain() { rINTPND=rINTPND; rSRCPND
-
吕小蒙
嵌入式系统
- 求教led数码管显示倒计时问题
- 原先可以显示初始设定值25但在加入了计时器和中断之后只能显示00 #include<iom16v.h> unsignedcharLed_Disbuf[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nsignedcharposition[2]={0x80,0x40}; unsignedchartime; unsignedchardis_buff[2]; inttime_counte
-
卡卡林
单片机
- PROTEUS 教程
- PROTEUS教程
-
wzt
FPGA/CPLD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
- Vishay推出两款采用SMA(DO-214AC)封装的新型第7代1200 VHyperfast恢复整流器
- 采用紧凑型 DFN 封装、具有最高通流能力,Bourns 推出新款 PTVS 二极管系列
- 一文学会高效比较CMOS开关和固态继电器性能
- 意法半导体推出具超强散热能力的车规级表贴功率器件封装ACEPACK SMIT
- 英飞凌推出PQFN 封装、双面散热、25-150V OptiMOS™源极底置功率MOSFET
- Transphorm发布紧凑型240瓦电源适配器参考设计
- ACM6753 无霍尔传感器三相正弦波控制直流无刷电机BLDC马达驱动IC解决方案
- ROHM开发出输出电压更稳定且非常适用于冗余电源的小型一次侧LDO
- TI 推出精度更高的电芯监测器和电池包监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