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企业自动化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最新更新时间:2022-11-29来源: 互联网作者: UiPath北亚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邹作基关键字:UiPath  自动化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商业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灵活和迅速地做出反应。这意味着我们没有理由再拖延新技术的应用,而这些技术恰恰是有助于数字化转型、未来的业务增长以及未来工作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智能自动化已经成为一项颠覆性工具,以支持工作流程的数字化、混合工作安排模式并提高运营效率,而这些只是企业可以享受的一小部分优势。


因此,企业意识到,自动化已经成为实现业务增长的重要加速器,并赋能企业为客户、运营和员工创造新的可能性。

 

image.png

亚太地区(含日本)的自动化投资正在加速


自动化在亚太地区(含日本)的推动力正在加速。根据UiPath委托IDC进行的一项新调研,67%的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增加了自动化支出,并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增加投资。到2025年,约60%的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将扩大或实现全企业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部署。


同时,亚太地区(含日本)的智能自动化软件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23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55亿美元,凸显出软件自动化在未来几年的巨大潜力。如今,超过90%的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企业强调他们将重点转向智能流程自动化(IPA)。


另一方面,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也促进了自动化支出的增加。在IDC的调研中超过30%的受访企业表示,未来三年将实现ESG和可持续性发展用例的自动化,远超2022年的13%。


然而,尽管自动化的未来充满希望,但许多企业在实施全企业规模的自动化计划时面临着无数潜在挑战。


实施全企业规模自动化的挑战


亚太地区(含日本)的大部分企业都了解全企业规模自动化计划的优势,以及它改变未来工作的能力。例如,东风集团旗下最大的乘用车公司东风日产,在2019年开始采用自动化解决方案,为重复性任务实现自动化。东风日产建立了一个跨职能的企业级卓越中心,以普及RPA知识,激励员工不断为公司创造价值。现在东风日产已经在八个业务领域部署了RPA,涵盖271个流程,每年节省工时26个人年,让员工能够从事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


然而,91%的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仍然没有制定全企业RPA计划。他们发现很难扩展自动化计划,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认为是由于缺乏自动化技能和人才,以及难以找到合适的具有现代和模块化架构的自动化软件来匹配其传统系统等挑战。毋庸置疑,这些挑战也是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在选择端到端企业级自动化解决方案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平民主导的开发、培训和其他决定性的行动是克服挑战的关键


在未来的工作中,以平民为主导的开发以及全面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是企业弥补这些自动化差距的关键。


根据IDC数据,全球全职自动化开发人员的短缺预计将从2021年的140万增加到2025年的400万。低代码/无代码自动化平台的突出表现正在为平民主导的开发铺平道路,赋能非IT领域的员工参与到整个地区的自动化计划中来。允许平民开发者利用IT批准的企业平台开发他们自己的自动化流程,是普及和扩展自动化项目的前进方向。


44%的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已经有非IT领域的员工参与自动化工作,而39%的企业计划未来三年实现这一目标。东风日产成立的卓越中心(CoE),其人员就是由来自数字化转型办公室IT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核心转型人才共同组成。其中业务部门的核心转型人才经由RPA训练营培养,加入CoE之后,在专业人员的辅导和支持下,会进行持续的实践,不断巩固自身的能力,完成课题。同时,课题完成之后,他们再反哺CoE团队,继续成为其他人的专业辅助人员。在CoE的持续赋能之下,东风日产90%的流程自动化经由业务人员自己开发完成。


同样,自动化培训也必不可少,因为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以对跨团队和部门员工进行再培训和技能提升,而目前只有38%的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能够做到,以创造未来的人类与数字化员工混合团队。


另一方面,建立由业务和IT部门的变革者领导的卓越中心将促进新工作方式的支撑系统,进而普及自动化及其他AI能力。项目伊始即嵌入治理能力及安全性,以管理自动化旅程的整个生命周期,这同样至关重要。


最后,企业应纳入自动化指标,并与所有自动化流程和工作流程的关键业务成果和投资回报率保持一致。由于企业是在进行长期项目,自动化之旅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更多价值和成功。


企业领导者必须提升自动化思维模式


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清楚地认识到全企业自动化的优势。尽管认识到扩展全企业自动化的痛点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企业领导者还必须向其员工强调持续学习心态的价值。这种心态不仅能与企业自动化战略保持一致,还能提高员工生产力,培养创造力,并将其精力导向更有意义的工作。


为了升级自动化计划,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必须提升自动化思维模式,利用高管支持的整体战略,辅以强大的员工技能提升和培训计划。这样,成规模的自动化才会对未来工作的增长和转型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字:UiPath  自动化 编辑:张工 引用地址:进入企业自动化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上一篇:UiPath宣布“2022年度远见教育者”获奖名单
下一篇:2022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延期举行

推荐阅读

莱迪思更新其解决方案集合,加速网络边缘的工业自动化
莱迪思更新其解决方案集合,加速网络边缘的工业自动化-利用符合行业标准、基于AI的机器视觉和自动化功能加速智能工厂应用开发-中国上海——2023年3月27日——莱迪思半导体公司,低功耗可编程器件的领先供应商,近日宣布更新Automate™和sensAI™解决方案集合,帮助客户实现最新的工厂自动化和工业机器视觉应用。两款产品均在莱迪思低功耗FPGA上运行,可实现高效、灵活和安全的工业应用开发,同时带来低功耗和小尺寸优势。莱迪思Automate(v 3.0)现支持OPC-UA(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和TSN(时间敏感网络),包括以下特性: 更新了IP库,新增RISC-V® 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UPD硬件加速和PCIe® D
发表于 2023-03-27
自动化和控制工程师关于仪表校准的6件事
校准的原因包括安装新仪表、维修升级和定期维护等。详细了解校准对预防性维护、定期校准间隔、仪表不确定度等事项的影响。制造过程往往需要数百个极其精确的设备,以确保运营的可靠性。为了使这些设备持续运行并符合规格,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校准。无论需要校准的是时间、流量、温度还是压力仪表,通常都需要将仪表送到校准实验室,或者让校准工程师到工厂对仪表重新进行校准。仪表校准的原因需要对仪表进行校准,通常有多种原因,包括 :1. 安装新仪表 ;2. 维修或升级 ;3. 定期校准 ;4. 确保准确性 ;5.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暴露于不利条件后稳定下来 ;7. 环境变化(如天气)。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厂停工时间,自动化和控制工程师需要了解
发表于 2023-03-24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110µm小孔径表面贴装EEL,提升工业自动化应用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110µm小孔径表面贴装EEL,提升工业自动化应用• SPL S1L90H_3激光器的发射宽度较窄,可提升远距离激光雷达应用性能,简化光学集成;• SPL S1L90H_3具有较高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输出评级,有别于市面上其他小型表面贴装激光器产品;• 针对无人机、机器人以及建筑和工厂自动化设备等短脉冲激光雷达应用进行了优化。中国 上海,2023年3月23日——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推出一款小孔径、紧凑型表面贴装激光器SPL S1L90H_3,为边发射激光二极管(EEL)产品组合再添新品。该激光器可在激光雷达和远距离工业测距应用中提供更出色的性能,并使光学集成更简单。SPL S1L90H_
发表于 2023-03-23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110µm小孔径表面贴装EEL,提升工业<font color='red'>自动化</font>应用
罗克韦尔自动化宣布收购Knowledge Lens
罗克韦尔自动化宣布收购Knowledge Lens收购将加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全球工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应用(2023年3月22日,中国上海)近日,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 Automation, Inc., NYSE: ROK)宣布收购Knowledge Lens。Knowledge Lens是一家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依托其结合了深度数据科学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AI),以及工程专长,Knowledge Lens可以通过整合分析企业数据,为用户提供可行的业务洞察。通过此次收购,Knowledge Lens将加入罗克韦尔自动化领先的数字化服务业务Kaly
发表于 2023-03-22
贸泽开售能为工厂自动化和机器人提供高电流容量的TE Dynamic D8000可插拔连接器
贸泽开售能为工厂自动化和机器人提供高电流容量的TE Connectivity Dynamic D8000可插拔连接器 2023年3月20日 – 提供超丰富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业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分销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售TE Connectivity的Dynamic D8000可插拔连接器。Dynamic D8000可插拔连接器具有高电流容量,包括1000 VDC额定电压、3000 VAC耐电压和每引脚100 A的电流。这些可靠的高性能连接器支持一系列应用,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测试设备、工厂自动化和机器人。TE Connectivity Dynamic D8000可插拔
发表于 2023-03-20
贸泽开售能为工厂<font color='red'>自动化</font>和机器人提供高电流容量的TE Dynamic D8000可插拔连接器
订单火热、人力遇冷,MiR AMR为“冷热交替“的电子制造业提供自动化解答
订单火热、人力遇冷,MiR AMR为“冷热交替“的电子制造业提供自动化解答本土电子制造企业,长期面临着一“冷”一“热”两大挑战。 “热“在于中国电子制造行业持续的火热发展。 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数据显示 , 本土电子行业生产一直维持较快增长。2022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0.2%,是28 个主要的制造业大类行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快速增长意味着发展机遇,也意味着订单交付压力。电子制造业长期面临的“冷”挑战,就是人才市场持续的冷淡,产线中重复性作业任务招工难、用工难、留工难,进而逐步影响生产效率乃至订单交付速率。多台MiR AMR协同工作位于上海的某外资半导体公司同样面临着这样冷热交替的发展困境。在业务规模持续快速
发表于 2023-03-10
订单火热、人力遇冷,MiR AMR为“冷热交替“的电子制造业提供<font color='red'>自动化</font>解答
小广播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3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