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落地有声,英特尔公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进展

最新更新时间:2023-04-19来源: EEWORLD关键字:英特尔  温室气体  零排放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英特尔公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年度进展


2022年4月,英特尔承诺到2040年实现全球业务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是英特尔在原有承诺基础上对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以加速推动全产业减排。近日,英特尔执行副总裁、首席全球运营官兼制造供应链和运营总经理Keyvan Esfarjani发表署名文章,总结了该承诺发布一年以来英特尔所取得的进展,以下为全文:


数十年来,英特尔在带来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肩负着高标准的环境保护责任。如今,这一旅程正在继续。


去年4月,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概述了英特尔在自身运营和整个价值链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这其中包括将在原有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并且设立了将在2040年实现全球业务的范围1、范围2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


由于生产制造芯片所造成的能源消耗以及流程中特有的技术要求,对于半导体行业而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面临的最复杂严峻的挑战之一。而整个生态系统想要在大力扩展全球业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芯片需求的同时努力减少碳足迹则更为困难。为了实现净零排放,我们需要开发和试验新型的绿色化学品、减排方案、设备设计以及设施系统,其中许多都是目前市面上尚不存在的,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我们的业务涵盖研究、设计以及制造加工等多个环节,因此正在通过深化与整个生态系统长久以来的合作来加速实现更加可持续的计算。


我们正在加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以推动在三个关键领域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首先,我们制定了生产设施及办公楼的减排路线图,这其中包括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投资:截至2022年底,我们的全球可再生电力使用率超过了90%1。第二,我们正在与业界和学术界合作,开发半导体加工制造中使用的化学品替代品并提升整个价值链的能效,同时建立标准报告指标体系。第三,我们正在提升自身产品和平台能效来减少总体碳足迹,这也将有助于我们的客户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举例来说,对数据中心运营商而言,使用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可减少高达60%的碳排放2。


我们始终专注于把握机遇来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共同目标,帮助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我们迄今为止开展的合作令我深感自豪,我也非常乐意与各位分享更多进展上的细节。


在运营的每个环节减排


英特尔将继续购买可再生电力并投资相关发电设施的建设。目前,通过与当地公用事业公司合作创建新的合同机制,英特尔正在积极推进全世界各大制造厂以及新建工厂附近的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电力项目建设,这其中就包括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我们在园区当中新增了14个太阳能装置,总发电量高达7兆瓦,这将使英特尔全球范围内的太阳能发电量超过30兆瓦。截至2022年底,我们的全球可再生电力使用率已从2021年的80%上升至约91%3。为了能在2030年达成全球业务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目标,我们正致力于发掘一些可靠且可推广的可再生电力发展机会。


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我们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帮助我们的客户降低碳足迹的同时也能降低我们的经营成本,我们在运营的每个环节都采取了节能增效措施。自2020年以来,英特尔通过HVAC冷却、压缩空气效率等措施已累计节能约9.73亿千瓦时4——这相当于9.1万户美国家庭的全年用电量5。2022年,我们通过热量回收措施以及降低供热需求成功减少了6000吨碳当量的直接能源排放。


展望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投资独特的技术以进一步减少自身的碳足迹。这包括持续地升级改进我们的系统以最大限度提升工厂废热利用率,从而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同时我们还将开发超高效的减排设备并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软件系统及能效来打造相应的科技,以减少工厂设计中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争取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

 

image.png


与价值链合作


英特尔正与行业组织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及半导体研究联盟携手创建“可持续半导体制造”计划,力图为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品开发更安全的替代产品。与此同时,我们正在与其他行业领先伙伴开展合作,以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向着更好的方向改变。


新近创立的创立半导体气候联盟将我们的供应商、行业伙伴和客户汇聚在一起,加速开发减少本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解决方案。作为该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我们作出了表率。目前,整个价值链上超过70家企业都已经参与进来。


同时,我们加入了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产品属性影响算法联盟,旨在开发通用的方法来计算电子产品的碳足迹。这不仅能帮助我们的行业更好地衡量当下取得的进展,也能使客户清晰地了解到上游排放情况以及产品中的隐含碳排放。

此外,最近,我们与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默克集团联合公布了一项欧洲学术研究计划。它将着力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来推动半导体制造工艺和技术上的创新。


提高英特尔产品和平台的能效


新一代英特尔产品在旨在实现性能和能效的双重提高。英特尔推出了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该款数据中心处理器可持续性表现极佳,通过采用内置加速器可将处理特定工作负载时的每瓦性能平均提高2.9倍6。而其具备的其他功能在处理特定工作负载时,可在对性能基本不造成影响的前提下节能高达20%7。


为了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英特尔正在与开放计算项目(OCP)合作推进模块化设计,使更多的服务器元件可以在迭代中得到重复利用。


通过结合上述措施与运营方面的努力,我们正以一套涵盖产品、平台、软件及解决方案的整体方略来助力客户加速可持续发展。


承诺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领导力意味着更多的责任。环境承诺和温室气体减排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势在必行。这是一个需要整个价值链汇聚在一起,携手创新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机遇,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单枪匹马地做到这一点。


英特尔将继续全力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行投资并开展合作与创新来实现业务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我为我们现在取得的进展感到欣慰,也对未来我们将实现的更多成就满怀憧憬。


1 这是在英特尔的委托声明中公布的初步估计。最终数字将在英特尔2022-23年企业责任报告中公开,该报告将于2023年下半年发布。


2截至2023年3月28日的计算,基于英特尔®节点总成本和功耗计算器,使用默认的成本、功耗和总成本假设,在5年的总成本范围内,将50台使用英特尔至强4110处理器的旧服务器替换为使用新的英特尔至强5420+处理器的新服务器。结果可能有所不同。性能测量基于截至2023年3月28日在spec.org上发布的SPECrate®2017_int_base。


3 这是在英特尔的委托声明中公布的初步估计。最终数字将在英特尔2022-23年企业责任报告中公开,该报告将于2023年下半年发布。


4 这是在英特尔10-K中公布的初步估计。最终数字将在英特尔2022-23年企业责任报告中公开,该报告将于2023年下半年发布。


5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美国家庭平均能源使用数据。


6 参见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声明E1。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7 参见: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声明E6。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关键字:英特尔  温室气体  零排放 编辑:张工 引用地址:稳步推进,落地有声,英特尔公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进展

上一篇:埃万特于2023年中国国际橡塑展(Chinaplas 2023)展示最新解决方案,拥抱循环经济
下一篇:英飞凌在PCIM Europe 2023以创新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09-21 03:50

英特尔45nm制程Penryn处理器主频有望突破4GHz
据Digitimes消息,Intel计划发布9款45nm Penryn核心处理器,而且在今后的型号中主频有可能超过4GHz。 而在2004年,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因为停止开发奔腾4 4GHz处理器的开发,曾公开单膝下跪向用户致歉。如今,全新的Penryn核心处理器采用了45nm制程High-K工艺,大大解决了漏电问题,不仅处理器的的面积变小,发热量变低,也使更高的主频成为可能。Digitimes的消息显示Penryn处理器的倍频将以0.5为倍数增加,因此可以衍生出不同性能等级的产品,Penryn的频率也最终有可能超过4GHz. 据悉,Intel将推出5款双核“Wolfdale”45nm处理器,频率分别为2.66/
[焦点新闻]
英特尔或在今年下半年赢得所有iPhone基带处理器订单
英特尔的基带处理器业务始于2011年,当年收购了英飞凌的无线部门。从那时起,英特尔为该业务投入了大量资源,旨在将其从技术落后者转变为领导者。直到2016年下半年,苹果选择使用英特尔的XMM 7360 LTE基带处理器为部分iPhone 7设备提供蜂窝功能,英特尔的基带处理器业务才算是取得的首次重要成功。 之后,英特尔再次用XMM 7480基带处理器赢得了iPhone 8和iPhone X的部分订单。 需要明确的是,苹果使用英特尔的基带处理器并非其性能优异,而是与苹果与高通的专利诉讼密不可分。我们知道,使用英特尔基带的iPhone在通信和上网速度上逊于高通,之前曝光的性能指标也已经证明,苹果为了保证iPhone体验的一致性将高通版基带
[手机便携]
5G成为全球经济引擎与竞争力表征
5G通讯技术基于虚拟化(VirtualizaTIon)与软件化(SoftwarizaTIon)提供更智能的行动网络,并以更个人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受惠的将不只有终端用户,还包括众多产业领域或所谓「垂直」使用者。5G将引起通讯变革并让产业完全改观,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经济发展引擎与竞争力表征。 据报导,5G行动宽频技术发展应是10年来在通讯领域影响最深远,并能真正实现物联网(IoT)的技术变革,资通讯技术(ICT)领域的未来,将是5G行动网络普及的新时代。 尖端的5G创新实验室5TONIC是全球5G技术、服务与先导研究发展的领导者,为西班牙5G技术的开放共创(Open Co-creaTIon)实验室,集结产业界与学术界5G技术领导
[网络通信]
300亿美元吃下赛灵思,AMD能否硬刚英特尔
在半导体行业,产品开发和市场成熟所耗费的时间往往非常长,相比之下,资产雄厚的大公司通过并购规模相对较小且具备技术实力的公司,要比自己从零开始更高效,风险也会更小。因此,在此领域并购频发。 在今年数起大规模并购中,市值约为1000亿美元的AMD要以300亿美元的股票代价收购市值300多亿美元的赛灵思(Xilinx)的传闻,虽然不是涉及金额最大,但因成功的可能性较高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推进,半导体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各子系统,汽车半导体成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直接受益者。 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兴起,智能汽车对于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需求急剧增加,给了英特尔、AMD、高通、英伟达等
[汽车电子]
300亿美元吃下赛灵思,AMD能否硬刚<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
AMD欲改写芯片业格局 收ATI正面对抗英特尔
   收购ATI正面对抗英特尔   AMD苦心导演的一出收购大戏引得全球半导体行业震动。在昨天的说明会上,该公司抛出了平台化的全新战略构想。这预示着AMD将以平等的姿态与实力跟纵横江湖多年的“霸主”英特尔展开正面对抗。   “AMD将于2007年推出技术平台,包括多媒体、图形等四大类平台。”AMD大中国区市场总监王妩蓉说,成功收购ATI给AMD带来了相当喜人的发展前景。   从2008年起,AMD将超越现有的技术布局,改造处理器技术,推出整合了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的芯片平台。此前,集成的平台模式是英特尔的“独门武器”,这是一种一站式的服务,以丰富的产品线为依托。在本周一之前,AMD还只能提供单一的处理器,尽管抢到
[焦点新闻]
英特尔创新未来 人工智能尽显锋芒
近日,英特尔公司在成都举行了李宇春全球首支基于英特尔人工智能技术的 MV 线下发布会及“英特尔品牌之夜”主题活动。从本次活动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并切实体验到人工智能正在大步贴近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体验。英特尔正驾驭着数据洪流,驱使着人工智能地全速发展。 数据在哪里   英特尔在哪里 到2020年,每位互联网用户每天生成的数据量将是1.5GB,每辆无人驾驶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4TB,每架联网飞机每天生成的数据量是40TB,每家云视频供应商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更是高达750PB。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已经成为了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当然,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司来处理,那就是英特尔。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安防电子]
高通CEO解析2013潜在对手:英特尔和联发科
高通公司CEO保罗·雅各布(新浪科技配图 )   闫威   结束CES展之后,高通公司CEO保罗·雅各布即飞赴中国,除了要在中国电信CDMA产业链大会上和该集团董事长王晓初见面外,雅各布的重要议题还包括拜访中国手机厂商和媒体。   难题   2013年1月15日早晨8点,保罗·雅各布出现在JW万豪酒店,他难掩兴奋之情。   之前的美国CES展上,他被邀成为第一个主题演讲嘉宾——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一个移动通信公司的董事长做展前主题演讲,此前很多年这个角色都由微软CEO担任。外界把这看作一个信号:IT行业进入了一个移动新纪元。就连微软自己也已经开始把Windows操作系统部署到ARM芯片以及骁龙处理器
[手机便携]
高通CEO解析2013潜在对手:<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和联发科
英特尔Q3净利润29.72亿美元同比降14%
    北京时间10月17日凌晨消息,英特尔今天公布了201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英特尔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35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42亿美元;净利润为29.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68亿美元下滑14%。英特尔第三季度业绩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小幅上涨不到1%。   在截至9月29日的这一财季,英特尔的净利润为34.68亿美元,每股收益58美分,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0财年第三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为34.68亿美元,每股收益65美分。英特尔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为38.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7.85亿美元有所下降,但与上一季度的38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英特尔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35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工业控制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3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