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提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英飞凌给出自己的答案

最新更新时间:2023-03-22来源: EEWORLD关键字:英飞凌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22年,英飞凌给资本市场和客户都带来了良好的回报。其全球营收达到142.18亿欧元,利润达到33.78亿欧元,利润率为23.8%,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中华区在英飞凌全球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37%,继续保持英飞凌全球最大区域市场的地位,为公司全球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更重要的是英飞凌正在为全社会实现共同利益,其近几年所提倡的“数字化和低碳化”方向,正是未来十年的重要发展途径。而在这其中,半导体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气候中立和数字化世界的重要基石”。


同样,正是由于看好数字化和低碳化的未来,英飞凌也在2022年上调了业绩预期,将长期运营模型中营收增长目标从9%上调至10%,利润率预期从19%上调至25%。在2022年,英飞凌宣布了一项50亿欧元的单笔最大投资,在德国德累斯顿建造一个新工厂,从而确保低碳化和数字化的增长需求。


2020年初,英飞凌制定了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同时,2030也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节点。通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未来数年的主要目标,也彰显出其坚定的信心。


作为全球前十的半导体供应商,英飞凌是如何将半导体的价值在“数字化和低碳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展现呢?在2023年英飞凌媒体交流会中,英飞凌大中华区几位主要高管详细解读了英飞凌在“数字化和低碳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英飞凌大中华区的三步并举


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大中华区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负责人潘大伟特别强调,大中华区对于英飞凌数字化与低碳化的战略至关重要,其中包括电动汽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以及家电制造领域,中国市场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2021年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年产量600万辆,超过了50%的全球份额;服务器中国销售额达36亿美元,占全球的24%;光伏发电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为36%,风力发电更是超过了50%;家电制造方面,2021年中国也占全球的42%。


针对这些应用,英飞凌都有着全面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比如其功率系统,在电动汽车中可用于BMS、OBC、DC/DC转换等;在新能源领域,则可应用于逆变器等关键场景;在服务器市场,AC/DC电源相关的控制器、驱动以及功率开关等都有着广泛布局。


“我们认为宽禁带的拐点已经到了。”潘大伟说道。为此,英飞凌于2021年完成了德国菲拉赫300mm碳化硅工厂的建设,此外也宣布扩张马来西亚的居林工厂产能。这一切投入,将使英飞凌碳化硅的产能在2027年达到现在的10倍。


为了进一步巩固大中华区的地位,英飞凌制定了所谓“三步并举”的策略。首先,英飞凌会增强本土应用开发的能力,在大中华区建立了应用实验室,并且组织跨部门的专家、团队共同攻坚。其次,通过提供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硬件、软件甚至算法,从而提升客户价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英飞凌正在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生态圈,从而完善优化客户的数字化流程。


解读英飞凌三大主攻方向


除了三步并举,英飞凌还明确了三大主攻方向,既万物互联、未来出行以及绿色能源。潘大伟指出,英飞凌在汽车电子、电源能效管理和IoT方面的领先优势,是“数字化与低碳化”的有力支撑。具体而言,在全球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市场,英飞凌的市场占有率均排第一,而在微控制器市场,英飞凌在全球排名第四。此外,在其他细分领域,英飞凌同样是有着一些独到的优势。比如在安全IC领域和硅MEMS麦克风领域,英飞凌都是牢牢占据着首位。


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英飞凌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客座教授陈志豪具体表示,万物互联IoT是数字化的最佳体现。从各种分析机构的预测中,都不难得出物联网在快速发展这一事实。以几个典型的数据预测为例:包括每秒钟有127台物联网设备连上网,2025年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将达到73.1ZB,2022年全球物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为158.1亿美元,2027年物联网设备将达43亿台。


在万物互联时代,英飞凌将为物联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感知、安全、计算、执行及连接的所有环节。


其中,在传感领域,英飞凌布局了包括MEMS麦克风、毫米波雷达、3D ToF、二氧化碳、触摸传感器等多个产品,基本可以涵盖类似人类五官的功能。而在安全方面,其SECORA和OPTIGA安全芯片,确保用户的隐私和数据的绝对安全。计算方面除英飞凌的XMC之外,通过收购赛普拉斯,英飞凌也通过PSoC产品,增强了MCU市场的地位。同样,连接市场也是通过与赛普拉斯的结合,提供包括Wi-Fi和蓝牙在内的物联网产品。在应用开发方面,英飞凌包含ModusToolbox和CIRRENT两个开发软件平台,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充分发挥英飞凌的强大产品组合,也是英飞凌P2S策略的优势所在。比如,在机器人应用中,英飞凌可以提供传感器、MCU、无线等产品,客户在整个开发、调试与采购过程中,无需在多家公司之间沟通,将极大提升开发效率。


英飞凌科技副总裁、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大中华区负责人程佳钰表示,家电行业正在经历着IoT技术的变革,其本质是为了提升整体生活水平。“对家电的需求不仅仅是完成传统的基本功能,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智能化、网联化,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在这其中,如果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离不开感知传感,联网计算等互动功能。”而在这种升级过程中,英飞凌都有丰富的市场机会。


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大中华区负责人于代辉则表示,家电行业的最主要需求是能效,英飞凌根据国家新的能效标准,提出了很多高效的变频解决方案;另外则是依托工业、汽车领域的安全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在家电行业,从而提升整体的可靠性。


在未来出行环节,考虑到英飞凌目前有45%的营收来自汽车,同时,无论是低碳还是数字化,都是汽车技术革命的方向,因此这也必将是英飞凌的最主要发展方向。比物联网更甚的是,英飞凌在汽车市场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拥有业界最全面的汽车应用半导体产品线,涵盖包括动力总成,ADAS,底盘,车身以及车载娱乐等多个领域。陈志豪特别提到了伴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软件定义汽车变得更为流行,为此英飞凌的车用MCU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预计五年业务将成长超过2.5倍。


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汽车电子事业部大中华区负责人曹彦飞进一步表示,随着汽车电子从分立到域控制或者区域控制架构发展,对英飞凌的MCU需求变得更加广泛。其中英飞凌的Aurix TriCore产品,一直是中央计算旁配备的物理域MCU,另外一类则是赛普拉斯的车身域控制器产品。


绿色能源也是英飞凌专注耕耘且市场影响巨大的领域,尤其是其提供包括功率、控制和驱动几大主要产品线,是能源技术不断提升效率与安全性的关键。首先以风力发电为例,2022年,有66%的风力发电机采用了英飞凌的产品,约合87000台。在光伏发电方面,总计助力了160GW的光伏发电机组。在电动大巴领域,英飞凌的市占率大概为6成左右。


充电桩与储能则是近期能源市场最热的两块,英飞凌也提供了诸多产品,为客户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比如在充电桩领域,英飞凌的紧凑型产品可以帮助客户提升30%的功率密度,在储能领域,英飞凌的碳化硅相比传统超结MOSFET,可降低50%的电池损耗,或者相当于提升2%的电池电量。


总结


“数字化与低碳化”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或口头上,而从英飞凌的实际成绩也可以看出,在践行数字化与低碳化的过程中,其不单是为社会提供了巨大价值,更是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了极大正向推进。


可喜的是,除了英飞凌,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公司正在意识到这方面的市场潜力,并不断为之创新。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相信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绿色,人与社会可以更加和谐成长,从而促进最终的永续发展目标。

关键字:英飞凌 编辑:冀凯 引用地址:都在提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英飞凌给出自己的答案

上一篇:美国商务部正式颁布将半导体归类为“重要国家安全项目”规则通知
下一篇:SEMI: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 2023 年放缓,预计 2024 年复苏

推荐阅读

基于英飞凌TLE9561的汽车电动尾门方案
应用场景: 汽车电动尾门 在当前汽车配置中越来越普及,尤其是电动汽车上,电动尾门的覆盖率更高,未来电动尾门市场会进一步扩大。本方案为 汽车电动尾门 系统的电控单元(ECU)。关键器件为 英飞凌 PoC4 MCU、 英飞凌 TLE9561 电机驱动,实现的功能为:CAN通信、尾门电机驱动、锁闩电机驱动、锁闩信号采集、尾门开关信号采集与控制、防夹功能、脚踢开门功能。应用于目前各种燃油、混动、纯电平台乘用车。 市场优势:本方案采用的关键芯片 英飞凌 的 PSoC4 系列车规MCU与英飞凌MOTIX车规电机驱动 TLE9561 ,车规MCU选用的 PSoC4 S Plus系列,带有电感感应,能够满足脚踢开门的应用场景;电机驱动 TLE
发表于 2023-05-24
基于<font color='red'>英飞凌</font>TLE9561的汽车电动尾门方案
采用增强互连封装技术的1200 V SiC MOSFET单管设计高能效焊机
“引言”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更多节能产品,因此,关于焊机能效的强制性规定应运而生。经改进的碳化硅CoolSiC™ MOSFET 1200 V采用基于.XT扩散焊技术的TO-247封装,其非常规封装和热设计方法通过改良设计提高了能效和功率密度。 文:英飞凌科技高级应用工程师Jorge Cerezo 逆变焊机通常是通过功率模块解决方案设计来实现更高输出功率,从而帮助降低节能焊机的成本、重量和尺寸[1]。 在焊机行业,诸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便携性(即,缩小尺寸并减轻重量)等趋势一直是促进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譬如,多个标准法规已经或即将强制规定焊机的电源效率达到特定水平。其中一个例子是,20
发表于 2023-05-23
采用增强互连封装技术的1200 V SiC MOSFET单管设计高能效焊机
基于英飞凌PRO-SILTM器件汽车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汽车技术的革新体现在方方面面,但主要是受三大趋势的驱动:未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将实现联网,因此,网络安全变得愈发重要;电动汽车将为减碳做出重要贡献,高功率半导体必不可少;在自动驾驶的趋势之下,需要更多的复杂器件,为安全相关的应用提供支持。 安全是所有车辆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是提高自动化程度的重要驱动力,从而消除交通事故的主因——对驾驶员的依赖。多年来,ISO 26262为汽车安全应用中产品需达到的标准设置了业界领先的标准。 英飞凌功能安全管理高级总监Robert Hierlwimmer 英飞凌首席产品定义工程师Ole-Kristian Skroppa 英飞凌首席系统应用工程师Steve Gross 利用英飞凌PRO-SILTM
发表于 2023-05-19
基于<font color='red'>英飞凌</font>PRO-SILTM器件汽车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智能遥控器方案
2023年5月18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 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英飞凌(Infineon)CYW20835蓝牙芯片的智能遥控器方案。 图示1-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产品的智能遥控器方案的实体图 随着终端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其配套设备的遥控器也发生了重大革新。从红外遥控器到2.4G RF遥控器,再到蓝牙遥控器;从机械按键式遥控器,到运动感应遥控器,再到带语音控制遥控,其不仅在控制技术方面变得越来越智能,而且在操作方式上也呈现了更多样化的设计。在此趋势下,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 CYW20835蓝牙芯片推出了智能遥控器方案,其具有较短的延迟反应,允许遥控距
发表于 2023-05-18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font color='red'>Infineon</font>产品的智能遥控器方案
英飞凌收购微型机器学习领域的领导者Imagimob,进一步增强和扩展其嵌入式AI解决方案
英飞凌收购微型机器学习领域的领导者Imagimob,进一步增强和扩展其嵌入式AI解决方案 【2023年5月17日,德国慕尼黑讯】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宣布已收购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初创企业Imagimob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领先的平台提供商,致力于为边缘设备上的机器学习(ML)解决方案开发提供助力。 通过此次收购,英飞凌进一步加强了其提供世界一流机器学习解决方案的地位,并显著扩充了其AI产品阵容。Imagimob提供一个端到端的机器学习工具链,该工具链高度灵活、易于使用,并且将重点放在了交付生产级ML模型上。英飞凌将收购该公司100%的股份,双方均同意不披露此次交易的具体金额。 英飞凌科技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总裁Thomas Ros
发表于 2023-05-17
英飞凌宣布收购边缘机器学习供应商Imagimob
英飞凌科技日前宣布,英飞凌已收购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初创公司Imagimob AB,这是一家领先的边缘设备机器学习解决方案平台提供商。通过此次收购,英飞凌提升了其提供世界级机器学习 (ML) 解决方案的地位,并显着补充了其AI产品。Imagimob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机器学习工具链,该工具链高度灵活且易于使用,重点放在交付生产级 ML 模型上,英飞凌将收购该公司 100% 的股份。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大量进入每个嵌入式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新的功能。凭借 Imagimob 出色的平台及其在为边缘设备开发强大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能力,使我们的产品实现更高水平的控制和能源效率,同时保护隐私。”英飞
发表于 2023-05-16
小广播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3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