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英特尔PowerVia芯片背面供电即将量产,遥遥领先三星和台积电

最新更新时间:2023-06-06来源: EEWORLD关键字:PowerVia  英特尔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部分节选自anandtech.com


在下周的VLSI会议上,英特尔将发布两篇论文,介绍即将推出的 PowerVia 芯片制造技术的进展。而在第三篇论文中,英特尔技术专家Mauro Kobrinsky还将阐述英特尔对PowerVia更先进部署方法的研究成果,如同时在晶圆正面和背面实现信号传输和供电。


PowerVia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Intel 20A制程节点上推出。


作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英特尔将PowerVia技术和RibbonFET晶体管的研发分开进行,以确保PowerVia可以被妥善地用于Intel 20A和Intel 18A制程芯片的生产中。在与同样将与Intel 20A制程节点一同推出的RibbonFET晶体管集成之前,PowerVia在其内部测试节点上进行了测试,以不断调试并确保其功能良好。经在测试芯片上采用并测试PowerVia,英特尔证实了这项技术确实能显著提高芯片的使用效率,单元利用率(cell utilization)超过90%,并有助于实现晶体管的大幅微缩,让芯片设计公司能够提升产品性能和能效。


PowerVia 和 RibbonFET的组合,尤其是PowerVia被英特尔视为新的“FinFET”时刻,毕竟在RibbonFET上,和其他对手的GAAFET相比不会领先,但PowerVia是绝对领先的。预计台积电在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的 N2P 节点之前不会部署这项技术。


也正因此,PowerVia被英特尔拿来与如应变硅(strained silicon)、高K金属栅极(Hi-K metal gate)和FinFET晶体管的创新相提并论,这几项技术都是英特尔率先在业界推出的。


“这是英特尔迎接埃米(angstrom)时代的创举”,更重要的是Intel 20A和Intel 18A制程不只是面向英特尔产品,同时也对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具有深远意义。


英特尔的PowerVia是什么


英特尔提供过一段视频,以形象的介绍PowerVia架构,具体可参考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silicon-innovations/6-pillars/process.html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背面供电网络 (BSP/BS-PDN) 是过去几年在整个芯片制造行业悄然发展的技术,与EUV类似,BS-PDN也被视为继续开发更精细工艺节点技术的基石


想了解背面供电网络的价值,就需要从芯片制造开始了解。芯片内部的功率传输网络需要从蚀刻晶体管的第一层开始,这是芯片上最小和最复杂的层,也是最需要 EUV 和多重曝光等高精度工具的地方。简而言之,它是芯片中最昂贵和最复杂的层,对芯片的构造方式和测试方式都有重大影响。


在此之上,逐渐搭建各种金属层,以将电子传输到不同晶体管(包括缓存、缓冲器、加速器)之间所需的所有布线,并进一步为更上层的电源提供路由。 英特尔将这比喻成制作比萨饼,这是一个粗略但形象的比喻。


现代高性能处理器通常有 10 到 20 个金属层。比如 Intel 4 工艺,有 16 个逻辑层,间距从 30 nm 到 280 nm。 然后在其之上还有另外两个“巨型金属”层,仅用于电源布线和放置外部接口。


芯片制造完成之后,就会被翻转过来倒装,然后所有的连接部分,包括电源和数据接口就变到了芯片底部,晶体管在芯片顶部。倒装的好处是芯片调试和冷却可以从顶部接触,从而变得更为方便。


然而,前端供电的缺点在于,电源线和信号线都位于芯片的同一侧。两条线都必须向下穿15层以上才能到达晶体管,既要争夺空间,同时还要避免干扰,并且距离越长,电阻越大,效率越低,这被称为 IR Drop/Droop 效应。


在芯片制造的大部分历史中,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随着芯片尺寸越来越小,这一问题开始凸显。前端功率传输没有明显的硬性限制,但考虑到每一代芯片都越来越难缩小,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太大(或者更确切地说太昂贵)而无法解决。


背面供电则是将信号和电源传输网络分开,一侧是信号,另外的一侧(背面)是电源。


对于 Intel 的 PowerVia 实施这一概念,Intel 实际上是将晶圆倒置,并抛光几乎所有剩余的硅,直到它们到达晶体管层的底部。 届时,英特尔随后会在芯片的另一侧构建用于供电的金属层,类似于他们之前在芯片正面构建它们的方式。最终结果是,英特尔最终得到了本质上是双面芯片,一侧传输电源轨,另一侧传输信号。


PowerVia的好处


迁移到背面供电有许多好处, 首先,这对简化芯片的构造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放宽金属层的厚度,Intel 4 + PowerVia 的测试节点允许 36 nm 间距,而不是在 Intel 4 上要求 30 nm 间距。 这直接简化了整个芯片最复杂和昂贵的处理步骤,使其更接近Intel 7的工艺尺寸。


背面供电网络也准备好为芯片提供一些适度的性能改进。通过更直接的方式缩短晶体管的功率传输路径有助于抵消 IR Droop 效应,从而更好地向晶体管层传输功率,并且消除干扰,英特尔称之为“解决了数十年来的互连瓶颈问题”。


PowerVia的难点


首先是测试难题,晶体管层现在大致位于芯片的中间,而不是末端。这意味着传统的调试工具无法直接戳穿已完成的芯片的晶体管层进行测试,而现在晶体管层和散热层之间有 15 层左右的信号线。这些并非无法克服的挑战,正如英特尔的论文所仔细阐述的那样,而是英特尔在其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有趣的是,英特尔甚至在芯片设计中放置了一些“复活节彩蛋”缺陷,以便为英特尔的验证团队提供一些半可控的缺陷。据英特尔称,他们的验证团队使用他们的 PowerVia 调试工具发现了所有这些Bug,有助于证明这些调试过程的有效性。


其次是制造难题,在芯片背面构建电源层是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这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 因此,不仅电力传输需要工作,而且还不能影响良率。


英特尔使用了载体晶圆(carrier wafer)作为其构建过程的一部分,以提供芯片刚性。 在 PowerVia 晶圆的正面制造完成后,载体晶圆被粘合到该晶圆的正面,它是一个虚拟晶圆,以帮助支撑芯片。由于双面芯片制造工艺会磨掉太多剩余的硅晶圆,因此没有多少结构硅可以将整个芯片结合在一起。


反过来,该载体晶圆在其余下的生命周期中仍然是芯片的一部分。一旦芯片制造完成,英特尔就可以将键合的载体晶圆抛光到所需的厚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载体晶圆位于芯片的信号侧,这意味着它在晶体管和冷却器之间存在另一层材料。英特尔改善热传递的技术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特别的,英特尔还使用 TSV 进行电源布线。在 PowerVia 中,芯片的晶体管层中有纳米级 TSV(恰如其分地命名为 Nano TSV)。虽然电源轨仍然需要向上和越过晶体管层来输送电力,但使用 TSV 可以让电力更直接地输送到晶体管层,避免了必须设计和内置埋入电源轨所需的路由。


“Blue Sky Creek”证明了PowerVia的成功


相比RibbonFET,PowerVia的风险更高。因此,英特尔将两项技术分别研发,并为 PowerVia 开发一个临时测试节点。即便PowerVia开发没有如期完成,英特尔仍然可以推出不含PowerVia的RibbonFET产品。


研发代号为“Blue Sky Creek”的测试芯片,就是PowerVia与Intel 4的结合。


Blue Sky Creek 源自 Intel 的 Meteor Lake 平台,使用两个基于 Intel Crestmont CPU 架构的 E-cores die。 Intel 在这里使用 Crestmont 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它最初是为 Intel 4 设计的,使其成为移植到 Intel 4 + PowerVia 工艺的一个很好的候选者。 其次,因为 E-cores 很小; 四核测试裸片的尺寸仅为 33.2 平方毫米(4 毫米 x 8.3 毫米),这使得它们在测试复杂性和不必在实验工艺节点上实际生产大型裸片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PowerVia的测试也利用了极紫外光刻技术(EUV)带来的设计规则。在测试结果中,芯片大部分区域的标准单元利用率都超过90%,同时单元密度也大幅增加,可望降低成本。测试还显示,PowerVia将平台电压(platform voltage)降低了30%,并实现了6%的频率增益( frequency benefit)。PowerVia测试芯片也展示了良好的散热特性,符合逻辑微缩预期将实现的更高功率密度。


英特尔技术开发副总裁Ben Sell表示:“英特尔正在积极推进‘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并致力于在2030年实现在单个封装中集成一万亿个晶体管,PowerVia对这两大目标而言都是重要里程碑。通过采用已试验性生产的制程节点及其测试芯片,英特尔降低了将背面供电用于先进制程节点的风险,使得我们能领先竞争对手一个制程节点,将背面供电技术推向市场。”


最后附上此次沟通会的全部PPT:



关键字:PowerVia  英特尔 编辑:冀凯 引用地址:王炸,英特尔PowerVia芯片背面供电即将量产,遥遥领先三星和台积电

上一篇:日本修订芯片战略:到2030年国产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提高两倍至7635亿元
下一篇:我国首台高品质因数1.3GHz超导加速模组研制成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09-24 12:49

纽约时报:英特尔高通虎视眈眈对方芯片业务
纽约时报网络版发表文章称,英特尔“Intel Inside”营销活动使英特尔芯片在PC领域深入人心。手机芯片老大非高通莫属。但随着手机日益向PC靠拢;PC日益向手机演变,英特尔和高通两家芯片公司之间发生碰撞将在所难免。 下面是分析文章: 英特尔希望进军智能手机领域;手机芯片最大供应商高通则希望介入小型笔记本业务。 高通CEO Paul E. Jacobs说:“英特尔希望携其软件由PC领域进军智能手机领域;我们则希望超越手机领域,创建软件生态系统。” 高通出售的手机芯片约占所有手机芯片的22%,其中包括iPhone、黑莓Storm和T-Mobile G1手机。高通认为现在是其24
[半导体设计/制造]
英特尔第三波裁员,或影响供应链厂商 | 图说新闻
英特尔 再裁员,将影响供应链厂商; 中兴 再被宽限三月,剑悬头顶如何解; 高通 向 魅族 索赔5.2亿,魅族指高通专利谈判不够透明公正。精彩科技新闻,尽在每日图说。   今年四月,英特尔宣布将在全球各地进行裁员,预计裁员1.2万人,占到其全球员工总数的约为11%。英特尔的前两轮裁员主要针对的是移动设备业务,以及性能不让人满意或是缺乏商业潜力的产品线。     英特尔本月底迎来第三次裁员浪潮,主要针对全球销售和营销部门。 英特尔收缩渠道销售和营销活动,有业内人士透露,预计此项举措将会影响到英特尔生态圈的供应链厂商。     英特尔还将调整他们的报告系统。未来,位于各个国家的分部将直接向美国
[嵌入式]
强化AI生产力,英特尔将收购SigOpt
英特尔近日宣布将收购位于旧金山的 SigOpt ,一家为AI软件模型进行大规模优化的领先平台供应商。SigOpt的AI软件技术能够在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软硬件参数、使用场景和工作负载层面提升生产力和性能。英特尔计划在其AI硬件产品中使用SigOpt的软件技术来帮助加速、增强以及扩展英特尔为开发者提供的AI软件解决方案。 “在全新的智能时代,AI正在驱动未来的计算需求。在扩展AI模型的同时能够自动提取最佳计算性能,对软件而言尤为重要。SigOpt的AI软件平台和数据科学人才,将能够增强提升英特尔的软件、架构、产品和团队实力,并为英特尔提供宝贵的客户洞察。我们欢迎SigOpt团队及其客户加入英特尔大家庭。”
[半导体设计/制造]
强化AI生产力,<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将收购SigOpt
稳步推进,落地有声,英特尔公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进展
英特尔公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年度进展 2022年4月,英特尔承诺到2040年实现全球业务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是英特尔在原有承诺基础上对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以加速推动全产业减排。 近日,英特尔执行副总裁、首席全球运营官兼制造供应链和运营总经理Keyvan Esfarjani发表署名文章,总结了该承诺发布一年以来英特尔所取得的进展,以下为全文: 数十年来,英特尔在带来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肩负着高标准的环境保护责任。如今,这一旅程正在继续。 去年4月,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概述了英特尔在自身运营和整个价值链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这其中包括将在原有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并且设立了将在2040年实现全球业务的
[工业控制]
稳步推进,落地有声,<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公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承诺进展
英特尔携手中国联通,用5G网络基础设施助力北京冬奥更智慧
在2019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英特尔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面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5G基础设施技术和智慧场馆方面深度合作,打造全新的5G体验,为奥运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共创精彩、非凡和卓越的“智慧冬奥”。 “面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互联世界,5G技术是英特尔的核心战略之一。我们携手产业生态伙伴,共同推动5G商用进程。”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表示,“作为奥运会全球TOP合作伙伴,英特尔将会助力把5G、人工智能以及VR等创新技术逐步应用到奥运会中,为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爱好者和观众创造体验这一无与伦比的全球体育盛事的新方式。” 英特尔已和中国联通完成多个现场试验、开源项目以及技术验证,
[物联网]
<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携手中国联通,用5G网络基础设施助力北京冬奥更智慧
英特尔考虑收购博通应对竞争威胁
    凤凰网科技讯 据《华尔街日报》北京时间3月10日报道,知情人士称,为了应对博通公司对高通公司的恶意收购,英特尔公司正在考虑一系列收购备选方案,可能包括对博通的竞购。   知情人士称,英特尔正在密切关注博通与高通的收购战,很希望看到博通收购失败,因为合并后的公司将会对英特尔构成严重竞争威胁。如果博通看起来很可能会获胜,英特尔可能会介入,提出对博通的收购要约。   在这一报道发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1%。博通股价上涨逾6%。高通股价基本保持不变。   知情人士称,自去年年底以来,英特尔一直在考虑这一收购方案,并与公司顾问展开合作。现在还很难保证英特尔最终决定这么做,也有知情人士称这不大可能,因为这种合并交易的规模和复
[手机便携]
泰克首次演示针对英特尔QuickPath的最完善测试
泰克测试技术助力英特尔实现创新 俄勒冈州毕佛顿, 2007年10月16日讯 – 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和监测仪器供应商泰克公司(NYSE: TEK)日前宣布,它在旧金山举行的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DF)上全面演示其为英特尔QuickPath互连和其它相关总线提供的独特的测试测量功能。用于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台式电脑的英特尔QuickPath架构为支持下一代英特尔处理器和平台提供了更加杰出的性能、带宽和可靠性。 在IDF上亮相的QuickPath互连将提供领先的互连带宽,用来激发英特尔未来几代多核微处理器的性能。除了新的QuickPath互连之外,新系统还将采用新的PCIe Gen2总线及最新的DDR3技术。这对查看高速串行和
[焦点新闻]
AMD推下一代移动平台 与英特尔迅驰展开竞争
5月19日消息,AMD星期五(5月18日)推出了其下一代Turion笔记本电脑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一个新的处理器和芯片组,旨在与英特尔迅驰平台产品进行竞争。整个平台的代号为“Puma”,预计将在2008年年中应用于高端笔记本电脑中。 据informationweek.com网站报道,AMD最新推出的下一代笔记本电脑平台包括AMD代号为“Griffin”的64 X2双核处理器和一个名为“RS780”的芯片组。这个芯片组支持802.11n、HyperTransport 3.0和PCI Express 2.0。 同以前的Turion处理器不同,Puma套件支持微软最新的图形应用编程接口DX10(DirectX第10版)。DX10
[焦点新闻]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3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