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康奈尔大学官网)
人们对电池的要求并不高:在需要的时间内尽可能长时间地提供能量,充电速度快,不会突然起火,但是2016年的一系列手机电池起火事件动摇了消费者对锂离子电池的信心。自上世纪80年代推出以来,锂离子电池曾帮助引领现代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但是一直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兴趣越来越大,研究人员和业内人士都在寻找改进充电电池的技术,此类技术需要能够安全可靠地为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其他下一代设备提供动力。
据外媒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一项新研究改进了固态电池的设计。固态电池本质上比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更安全,能量密度也更高,锂离子电池依赖易燃液体电解质将存储在分子键中的化学能量快速转移至电能中。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将液体电解质转化为电化学电池内部的固体聚合物,利用了液体和固体的特性以克服当前影响电池设计的关键限制。
该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员兼首席作者Qing Zhao表示:“可以想象一下一杯装满冰块的玻璃杯,有些冰块会接触到玻璃杯,但是也有缝隙。但是如果将玻璃杯装满水并且冰冻起来,界面就会被完全覆盖,玻璃杯内的冰块与水之间就可以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在电池中利用同样的概念就可以促进离子在电池电极固体表面向电解质高速率转移,而不需要可燃液体。”
该方案的关键在于引入特殊分子,在不损害电池其他功能的情况下,在电化学电池内引发聚合。如果电解质是环醚,可设计引发剂,让其撕裂环,从而产生结合在一起的反应性单体链,以产生与醚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的长链状分子。此类坚固的聚合物在金属界面处保持了紧密连接,犹如玻璃杯中的冰块。
固态电解质除了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外,还有助于让下一代电池能够利用锂和铝等金属作为阳极,与当今最先进电池技术相比,可实现更大的能量存储。在此种情况下,固态电解质可以防止金属形成树突,从而导致电池短路、过热和故障。尽管固态电池优势明显,但是大规模量产遭受了阻碍。制造成本高,以前的设计导致的界面性能差,都造成了重大的技术障碍,此外,固态系统还能够稳定电池热变化,从而免去电池冷却的必要。
据研究人员所说,生产新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现场技术有望延长高能量密度可充电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提升充电能力。
关键字:康奈尔大学 固态电池
编辑:鲁迪 引用地址:康奈尔大学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延长电池寿命/提升充电能力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1 18:09
固态电池全球研发企业有哪些?固态电池有哪些优势?
长期以来,固态电池一直被视为一种突破当今 电动汽车 性能限制的方法。 当前车企搭载的主流产品均为传统 锂离子电池 ,主要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组成。正负极材料决定了电池的容量,电解液及隔膜作为传输锂离子的介质。 固态电池则是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能大幅降低热失控风险,安全性更好;通过采用金属锂负极,能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70%以上。 与液态 锂电池 相比,固态 锂电 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及更安全等优势,被业界认为是锂电行业的未来最高技术路线。 另一方面,固态锂电池现阶段仍有诸多技术障碍亟待突破,例如在电池循环的过程中,固固界面容易接触不良,这也导致了固态电池量产难度加大;快充性能并不佳
[汽车电子]
这些车企已锁定固态电池合作商?
电池新势力希望通过固态电池技术赶超老牌厂商,早日实现 “逆袭”,车企希望通过固态电池重掌主动权,而资本市场也认为固态电池是目前较为确定的具备投资和成长属性的技术,希望赚得盆满钵满。 不同的目的和愿景,都共同押注到了“固态电池”身上。 在资金、研发和车企测试验证持续投入下,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也正在提速。 01 车企:上汽、宝马、VinFast同时宣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7月6日,上汽集团与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清陶能源”)签约,上汽清陶“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双方将聚焦1000公里以上长续航固态动力电池量产应用、固态动力电池4C快充技术、高安全长寿命固态动力电池开发、高效率固态动力
[汽车电子]
固态电池先不急,比亚迪新一代电池就有不小优势
现在各大车企和固态电池供应商都在发力研究固态电池,力求在未来的电池上取得领先,才能更好掌握新能源车的主动权,赢得未来。很多企业也时不时会公布自己的技术研发进度,向外界展示一下自身的实力。 比亚迪一向是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者,却在固态电池上异常的低调,几乎还未明确固态电池的研究方向,但是根据有关消息,比亚迪在固态电池之前,会先推出新一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其能量密度会比现在提高50%,超过现在主流的811三元锂电池,而且成本还能降低30%,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寿命也更长。 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将会在明年年中推出,届时将会肯定会让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车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上的优势也是一直无可比拟,在高温下
[汽车电子]
大众的抉择 锂电池or固态电池?
目前针对锂离子电池与固态电池之间的讨论在整个汽车行业内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近日,大众汽车公司对外宣布将于2015年7月份之前公布其纯电动汽车的电池选择方案。其中主要包括两种电池解决方案:一是选择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解决方案,二是选择技术相对更新一些的固态电池技术。
QuantumScape公司作为大众集团投资的一家创业型电池公司,其目前正在研发以上固态电池新技术,据称该电池的储能能力要优于锂离子电池的储能能力。而更强大的储能能力也就意味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会相应更长。除此之外还有报道称固态电池还具有阻燃能力强等优点。
自去年秋季时,大众汽车公司就明确表达了对固态电池优点的看好,随后其就对Q
[汽车电子]
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都难在哪里?
说起新能源车的电池,相信很多消费者都对其中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经常看到的电池,通常都是采用了一层金属壳进行包裹,看着非常的坚硬,其实内部都是液态电解质,充放电的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移动的工作,就好像是一个游泳运动员,从泳池的这边游到另一边。 固态电池就是把液态的电解质换成固态电解质,就像是把游泳池的水给抽干了,铺上了一层薄膜,这样整个游泳池的重量就会下降,但是泳池没了水,锂离子怎么运动呢?这就是固态电池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大企业的主要的办法有三种,就是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三种路线。 氧化物,主要分为薄膜型和非薄膜型。薄膜型容量很小,只能满足微型电子的使用,不适用于汽车,而非薄膜型的综合性能
[汽车电子]
试产、量产消息一波波,固态电池或许在2021年迎来元年
2018 年底到 2019 年至今,固态电池行业陆续出现不少积极消息,有人因此开始提出,2019 年可能是固态电池的元年。 比如国内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团队投资创办的清陶能源,去年底表示启动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产能规模为 100MWh,目前可以日产 1 万颗电芯,主要应用在特种安全领域;另一家获软银中国资本投资的辉能,在 2013 年量产小容量固态电池后,在今年启动扩产,新厂规划产能为 1GWh;在日本,包括 FDK、TDK 宣布完成全固态电池的产品开发,不久前日立造船(Hitachi Zosen)宣布将在大坂筑港工厂生产全固态电池。 过去几年,固态电池行业较多是募资信息,初创公司又获得了哪些汽车厂或科技巨头的投资,而近
[汽车电子]
Cymbet推出集成了固态电池的超低功耗EnerChip™ RTC
Cymbet公司今日宣布:其EnerChip™ RTC系列产品正式发布商用,该产品将一颗超低功耗实时时钟与可充电固态电池以及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集成在一个5mm x 5mm的塑料封装之内,是世界上最小的、带有内置电源保持的RTC。这是通过将RTC、EnerChip电池和PMIC器件裸晶片通过系统级封装(SiP)整合在同一个封装内而实现,该产品可应用于表面贴装技术(SMT)和回流焊工艺。EnerChip RTC每次充电后可提供30到100小时的RTC后备电源,并且具有可充电数千次的生命周期。EnerChip RTC是体积庞大而且应用繁琐的、以纽扣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为电源保持的实时时钟的一种理想替代品。
“
[电源管理]
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为新型固态电池设计开启大门
据最新一期《焦耳》杂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解释了可充电锂电池“枝晶”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其穿过电解液的方法。这一发现最终可能开启一种新型可充电锂电池的设计之门,这种电池比目前的版本更轻、更紧凑、更安全。 到目前为止,可充电锂金属电池的商业用途还很有限,其中一个原因是枝晶。枝晶可在锂表面堆积,渗透到固体电解液中,最终从一个电极交叉到另一个电极,使电池短路。 麻省理工学院的早期研究发现,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来回穿梭,会导致电极的体积发生变化。这不可避免地在固体电解液中产生应力,它必须与夹在中间的两个电极保持完全接触。“为了沉积这种金属,就必须扩大体积,因为新的质量正在增加。因此,锂电池一侧的体积增加了
[电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