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

最新更新时间:2019-03-27来源: 中国科技网关键字:锂金属  全固态电池  阳极材料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报道,日本东北大学和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复合氢化物锂超离子导体。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设计氢簇(复合阴离子)结构实现的这一新材料,对锂金属显示出了极高的稳定性,使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催生出迄今能量密度最高的全固态电池。

阳极为锂金属的全固态电池有望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泄漏、易燃和能量密度有限等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锂金属是全固态电池的最佳阳极材料,因为它具有最高的理论容量和已知阳极材料中最低的电位。

锂离子传导固体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但问题是,大多数现有的固体电解质具有化学/电化学不稳定性,不可避免地会在界面处引起不必要的副反应,导致界面电阻增加,在重复充放电期间极大地降低电池的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复合氢化物在解决与锂金属阳极相关的问题时广受关注,因为它们对锂金属阳极具有出色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他们得到的新型固体电解质不仅拥有高离子导电性,且对锂金属也非常稳定,因此,对于使用锂金属阳极的全固态电池来说是一个真正的突破。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未来找到基于复合氢化物的锂离子导体,还将开辟固体电解质材料领域的新趋势,得到的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有望促进高能量密度电化学装置的发展。”

电动汽车期望高能量密度且安全的电池,以取得满意的续航里程。如果电极和电解质不能在电化学稳定性问题上配合良好,电动汽车普及的路上就永远有一道坎。此次金属锂与氢化物合作成功,开辟了新思路。锂元素果然潜力无限。续航上千公里的电动汽车和待机一星期的智能手机或许已经不远。


关键字:锂金属  全固态电池  阳极材料 编辑:鲁迪 引用地址: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

上一篇:大众领衔欧洲电池联盟 与30家公司联手进行电池研究
下一篇:一汽-大众将投产全新1.5T引擎 油耗降低近1升/满足国六B排放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1 18:10

LG新能源突破常温下快充的长寿命全固态电池技术
LG 新能源 联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以下简称UCSD)共同研发的新一代的全固态电池技术攻克了过去只能在60℃以上环境进行充电的难关,实现在室温下也可以快速充电的技术突破。采用纯硅作为负极材料的全固态电池在业内首次实现了在常温环境 下循环寿命500次以上。此次LG新能源的研发突破加快了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步伐,其研究成果于9月24日发表在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Science)》杂志上。 作为下一代电池产品——全固态电池是将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相较现在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的优势,可广泛应用在 新能源汽车 、储能领域。之前的全固态电池为了提高能量密度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但
[汽车电子]
LG新能源突破常温下快充的长寿命<font color='red'>全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技术
本田考虑研发全固态电池技术 目前还没形成合作
据外媒报道,本田汽车表示,公司正在考虑为电动车研发能量密度大的新一代全固态电池,从而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本田发言人Teruhiko Tatebe表示:“我们很早就已经对全固态电池展开研究,但目前我们还没有与其他车企进行研发合作。”日本共同通讯社星期四报道称,本田和日产均在研发全固态电池电动车,而日产对此没有立即做出回应。 随着全球排放法规要求加大,各大车企都相继投向 电动汽车 领域,其中包括纯电动车。纯电动车为满足续航里程及充电时间要求对电池容量要求较高,但其成本要低于锂离子电池电动车。 包括丰田和大众在内的车企都在研发全固态电池技术。全固态电池在容量和安全性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替代了液态电解质和导电材料。 本月初
[汽车电子]
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商业化
据BusinessKorea报道,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日前表示,一些公司预计将在2024年或2025年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 “SES最近宣布其目标年是2024年,丰田的目标年是2025年,”其补充说,“LG能源解决方案计划在202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聚合物基全固态电池,2030年开始生产硫化物基电池。而三星SDI的目标年是2027年。” 据SNE Research称,从今年到2025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预计将从2.1GWh增长到30GWh,然后在2030年达到160.1GWh。“从今年到2025年,该细分领域在整个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比例预计将从0.3%增加到2%,然后在2030年达到3.8%,”它说。
[汽车电子]
中科大研发镧系新型固态电解质 全固态金属电池新突破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姚宏斌课题组、李震宇课题组与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课题组合作,设计开发出镧系金属卤化物基固态电解质新家族,实现了无任何电极修饰且室温可运行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相关研究成果论文4月5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团队成员发现,以LaCl3为代表的镧系金属卤化物晶格中氯离子呈非紧密堆积形式,天然存在丰富的一维大尺寸孔道,适合锂离子的高速传输,并可通过镧空位形成连续的三维传导。 镧的低电负性和梯度界面层的形成赋予了LaCl3基电解质对锂金属良好的稳定性,基于此,组装的全固态锂金属原型电池无需负极垫层和正极包覆等额外的常用界面稳定手段,即可实现室温下百圈以上的循环。 此外,团队成员还发现,镧系金属卤化物
[电源管理]
中科大研发镧系新型固态电解质 <font color='red'>全固态</font><font color='red'>锂</font><font color='red'>金属</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新突破
电池技术要变天?下一代金属电池,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最近,广汽埃安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1000公里续航车型,堪比不少混动和增程车型,着实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大家都没想到,超过1000公里续航的车型居然来得这么快!而且也的确没想到,广汽年初夸下的海口,居然真的实现了。 里程焦虑,似乎不再是购买一台新能源车最大的阻碍了。不过新能源车能实现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核心要点还是能量密度。 我们知道,锂电池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也就是电解液)、隔膜和电池外壳组成的。 不严谨地说,电池中锂离子所占的比例高低,决定了储存能量的多少。 就比如AION LX使用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从负极的硅碳材料入手,将电池包的成组能量密度提升了差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电池</font>技术要变天?下一代<font color='red'>锂</font><font color='red'>金属</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电池“翻身”!山东大学攻克金属负极应用最大难题
  金属锂可完美替代石墨,做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从而使后者破解“续航里程差”的难题。近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冯金奎副教授课题组的这一最新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纳米能量》上。这一技术的面世,让被视为“不适合做电动车动力”的 锂电池 迎来翻身希望。下面就随电源管理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锂电池“翻身”!山东大学攻克金属锂负极应用最大难题   纯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的焦点话题,其核心部件之一 锂电池 更是屡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对 锂电池 性能和续航的“诟病”是最大的抱怨点。这源于锂电池近年来技术一直没有明显突破。据了解,商业化电池负极主要是容量较低的石墨负极材料,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与此形成对比,
[电源管理]
电池技术要变天?下一代金属电池,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最近,广汽埃安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1000公里续航车型,堪比不少混动和增程车型,着实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大家都没想到,超过1000公里续航的车型居然来得这么快!而且也的确没想到,广汽年初夸下的海口,居然真的实现了。 里程焦虑,似乎不再是购买一台新能源车最大的阻碍了。 不过新能源车能实现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核心要点还是能量密度。 我们知道,锂电池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也就是电解液)、隔膜和电池外壳组成的。 不严谨地说,电池中锂离子所占的比例高低,决定了储存能量的多少。 就比如AION LX使用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从负极的硅碳材料入手,将电池包的成组能量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电池</font>技术要变天?下一代<font color='red'>锂</font><font color='red'>金属</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韩国研究人员研发新材料 制成用于电动汽车的全固态电池
据外媒报道,韩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技术,可以制成用于 电动汽车 的全固态二次电池。 (图片来源:KITECH) 据外媒报道,韩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技术,可以制成用于电动汽车的全固态二次电池。而且此类电池结构可以大大减小电池组的体积,同时消除电池爆炸或起火的风险。即使在空气中使用剪刀切割该电池,该电池也不会起火或爆炸。 目前商业化的二次电池都是 锂离子电池 ,此类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如果过热或者充电过量,液体电解质会膨胀,然后爆炸。根据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KITECH)所说,此类固态电池都使用了高耐热且耐用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因此不会有爆炸或起火的风险。 新电池的结构是将单个电池堆内的多个电池连接在一起,从而
[汽车电子]
韩国研究人员研发新<font color='red'>材料</font> 制成用于电动汽车的<font color='red'>全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3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