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IMEC(微电子研究中心)近日展示了一种新型纳米微粒材料,这可能意味着其在可持续应用领域的突破,由于其独特的材料性能和易于制造的结合,它有希望被作为广泛的(可持续)工业应用。比如,更高效的电池,更好的催化转换器,燃料电池和氢气的生产。

纳米线材料是一种多层水平连接的纳米线的三维结构,显示出高度规则的内部间隔和尺寸。因此,它结合了高孔隙度和前所未有的表面体积比。每增加一微米厚度,可用表面积便增加26倍!想象一下:当装满一小罐苏打水的时候,它的表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但它的体积仍然有75%的空余。最重要的是,内部和外部维度几乎可以调优到任何规范,从而使其潜在地兼容许多应用程序需求。

三维印象的网格结构
许多工业过程建立在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可用的表面越多,同时发生的反应就越多,这个过程的速度或吞吐量也就越高。这种独特的材料可以通过廉价的阳极氧化和电镀工艺制造,而模具是由铝箔阳极氧化形成的,可以在其中沉积各种各样的材料。将电池电极中的锂转化为锂离子时,纳米网材料可以实现大容量、快速充电,因为它的大表面结合了高孔隙率,具有高储能材料的负载,同时它仍然作为一个纳米薄膜与集电体紧密接触。

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出高度规则的结构
与此同时,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近日研究出新型的硅基锂电池,将硅作为负极代替传统的石墨,与当前电池电芯产品相比,其充电容量(charge capacity)翻了10倍。这是因为与石墨相比,硅对于锂离子的吸纳量更大,但是也存在弊端,在多次充放电后,硅容易碎裂,因为其在吸收和释放锂离子后,自身会膨胀和收缩从而出现裂痕。为了提高硅的性能,通常将硅材料纳米化和复合化,如此能够防止断裂,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其他性能。相关人员表示,该技术如果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其续航里程数或许能够提高10倍。
由此可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巅峰还在摸索之中,在各路电池争奇斗艳之际,锂离子电池唯有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才能创造神话。
关键字:锂离子电池 纳米材料
编辑:鲁迪 引用地址:新型纳米材料有望将锂离子电池性能提高10倍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1 18:10
锂离子电池智能充电器硬件的设计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重量和能量体积比,无记忆效应,可重复充电次数多,使用寿命长,价格也越来越低。一个良好的充电器可使电池具有较长的寿命。利用C8051F310单片机设计的智能充电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很好的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适时的调整,并可根据充电的状态判断充电的时间,及时终止充电,以避免电池的过充。
本文讨论使用C8051F310器件设计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利用PWM脉宽调制产生可用软件控制的充电电源,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充电电流的要求。温度传感器对电池温度进行监测,并通过AD转换和相关计算检测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流,以判断电池到达哪个阶段。使电池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有效的充电方法。
设计过程
1
[电源管理]
德国: 3D打印技术批量生产电池
黑石技术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的3D打印工艺将更便宜、更有效率地生产电池。 新工厂和生产线已准备就绪。 柏林, 2021年12月9日——在德国Döbeln的黑石技术有限公司(Blackstone Technology)宣布,从即刻起将用3D打印技术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池。这家瑞士企业在德国的子公司在网络新闻发布会中展示了其新工厂和首条生产线。 该增材工艺名为“厚层技术”,通过该工艺能用 3D 打印技术生产电池电极和锂离子电池的隔膜。据该公司称,该制造工艺与传统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多项优势:通过打印工艺意味着储存电力的电池单元层更厚,因此能量密度提高了 20%。 电池的尺寸可以灵活调整,可以根据客户,例如汽车公司的需求进行定制。电
[电源管理]
串联锂离子电池组监测系统的设计
具有高电压、高容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的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若干节锂离子电池经串联组成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由于每节单体电池的电压不一致,使用中电池不允许过充电、过放电,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受温度影响较大等特点,必须对串联锂离子电池组进行监测,确保在使用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状态,或者使用中电池出现问题立即报警,电源管理系统立即采取保障措施,并提醒相关人员检修。单体电压和电池组的温度是辨别串联锂离子电池组是否正常工作的主要技术指标。文献[1]采用直接采样法,将要测量的单体电池电压存储在非电容上进行测量。该方法反应时间慢、误差较大、控制复杂;
[单片机]
锂离子电池完全充电的电路
以前,许多制造商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相当标准的 锂离子电池 产品,它们的最大充电电压为4.2 V ±1%。因此,现有的大多数为锂离子电池充电的IC均被设计为以4.2V±1%的严格容差进行充电。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已经进入市场。它们提供较高的功率密度,接受比先前几代电池更大的充放电率,并且依据制造商的不同,它们均配备不同的充电端电压。这种设计思路要修改一种标准的、高端IC充电器的应用电路,从而提供不同的端电压以及较高的充电电流率,与此同时,维持所有充电器的原始功能。 在这种情形下,待充电电池的型号就是由A123系统公司制造的ANR26650m1。它接受工作与3A(1.3C)的标准充电模式,并能够以1
[电源管理]
通过FEA提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性能
汽车锂离子 电池 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与电池的工作温度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电池热管理是电池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那些间接式风冷或间接式液冷的热管理系统,因为冷却介质并不与电池单元直接接触。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电量消耗模式(CD)和电量维持模式(CS)。电池包的容量是由电量消耗模式的行驶里程决定的。在这种模式下,电池单元的荷电状态通常会从90%下降到25%(假设电池的可使用容量变化范围为65%)。如果针对乘用车来说,在电量消耗模式下电量损耗假设为400-500 W·h/km的话,那么整个电池包的容量在电量消耗模式下需要能够在15~20kW·h范围内行驶64km。
在电量消耗模
[嵌入式]
中国研究人员改良TNOx/HRGO混合负极 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
据外媒报道,成都科技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显著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用钛铌氧化物的性能。在 电动汽车 和移动电子设备领域,这种氧化物均应用广泛。 图片来源:greencargongress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氧化钛铌(TNO)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容量,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它的电导率太低,在高速率下容量表现不佳。为了有效提高TNO的高速率性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科技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晶体结构改性、粒度破碎、多孔结构和导电相合成等方法,使这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高速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在Ti2Nb10O29 (TNO)中引入空位,并将TNO与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HRGO)杂交,成功制备出Ti2Nb10O
[汽车电子]
比利时研究人员研发新固体复合电解质 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据外媒报道,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Hassel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类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新固体复合电解质:低共熔溶剂(DES)——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基于DES的凝胶电解质——该团队将其称为eutectogels(ETGs),其特点是具有高离子导电性(1.46 mS cm–1)、(高)热量(高达130°C)及电化学稳定性(高达4.8V),并且对水和溶剂具有化学惰性。 相较于基于离子液体的复合电解质而言,这类ETGs可能很容易被处理,而且成本可能更低。该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化学材料》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在C/10(情况下)100次循环中,Li/ETG/LiFePO4电芯展现了稳定的循环,显示了ETGs应
[汽车电子]
ADI推出锂离子电池分容化成测试设备高集成解决方案
一哄而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火爆异常的相关配套产业,成为伴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最新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计算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而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井喷伴随而来的原材料供不应求,则带动了动力电池等配套产业的全面崛起,在生产电池环节中,最重要的化成和分容,这两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而锂离子电池的一致性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ADI公司亚太区精密仪器业务部系统应用工程师李强表示,分容化成的成本占整个电池生产成
[电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