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款由微爆驱动的昆虫大小的机器人,其可以爬行、跳跃,而且能携带22倍于自身重量的负荷。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机器人的每只脚都会发生小爆炸,推动其前进。
图片来源:卡梅隆·奥宾
研究人员使用4个致动器来提供动力,驱动机器人的脚。致动器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顶部有弹性硅橡胶。甲烷和氧气流被注入每只脚中,气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以微爆炸的形式释放能量,导致硅橡胶层变形,使机器人跳跃或爬行。
研究人员解释称,微爆发生得非常快,因此不会出现火焰,也不会损坏橡胶,但它们提供了相当大的推进力,机器人可跳跃56厘米高,携带自身重量22倍的负荷。
这种体积小、重量轻、强度大,能够覆盖较大范围的机器人,未来有望用于环境监测或搜救。不过,研究团队表示,该机器人目前必须与一个可供应气体的面板及一个电池相连,在无人值守的机器人上设计燃烧的方法并非易事,这是下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
关键字:机器人
编辑:王兆楠 引用地址:昆虫样机器人可携带自重22倍负荷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09-22 13:32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机器人会成为“刚需”吗?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13日落下帷幕。本届大会以“共享新成果,共注新动能”为主题,展示了机器人多种的新形态、新业态。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各式机器人亮相展会(图片来源:CFP) 其中,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引人注目,有能做手术的机器人,也有能处理复杂垃圾分类的机器人,有能登上月球采样的机器人,还有能在特大火灾中扑救、在黑暗和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甚至还有学生团队设计出了老人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如果不慎跌倒,就能急停扶梯的控制机器人。 这些多才多艺的机器人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机器人市场的“刚需”时代正在来临。 机器人具
[机器人]
工信部拟公告的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近日,工信部发布拟公告的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根据《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65号公告)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 的通知》(工信部装〔2017〕161号)要求,经审核共有北京赛佰特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名单如下:
[机器人]
如何提升机器人伺服电机的响应性能
当前国内机器人发展迅猛,尤其是工业机器人领域。但在机器人的反应速度、精度上,国内外产品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那么关键点是在哪呢?
关键在于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 伺服电机。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是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实现多自由度的运动的。如果对机器人运行的动作速度、精度要求高的话,实际就是要求伺服电机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要足够高。
而在机器人实际运行时,往往伺服电机是处于各种加减速、正反转状态,那就对伺服电机的短时过载能力、惯量适应范围、频率响应带宽、转速/扭矩响应时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频率响应带宽,它决定了该伺服系统对指令的响应速度快慢,是机器人设计者的重要关注指标。
[电源管理]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六个子系统是指哪些?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 工业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六个子系统可分为机械结构系统、驱动系统、感知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 1、机械结构系统 从机械结构来看,工业机器人总体上分为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串联机器人的特点是一个轴的运动会改变另一个轴的坐标原点,而并联机器人一个轴运动则不会改变另一个轴的坐标原点。早期的工业机器人都是采用串联机构。并联机构定义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 2、驱动系统 驱动系
[机器人]
机器人未来能做什么,日本赋予了机器人新的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提到机器人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大片里的未来世界类型还是在家里“跑来跑去”的扫地机器人?对我们来说,未来世界里我们太遥远,清洁机器人又不具备人的形态,很难想象到一个机器人真的变成“人”参与我们生活的样子。但是日本这个神奇的国度就不同了,他们热衷于跨越伦理和科技的研发,也推出了不少“奇葩”机器人,包括寺庙里的佛法机器人和陪伴老人的机器人宝宝等各种形式。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更厉害了,是一个女性机器人,她的身份是“妻子”,除了能完成些日常工作居然还能“生孩子!机器人一般认为是为代替人完成某些工作而存在的,可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可能是生活里为我们端茶送水的“服务员”,但是随着人类对机器人服
[机器人]
你身边飞过的蜜蜂,有可能是机器人?!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带自修复技术和仿生肌肉的执行器,显著提高了空中 机器人 的弹性性能,离完善自我修复的机器人蜜蜂又近了一步。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说:“以肌肉状执行器为特色,虫子大小的机器人即将到来,它们只是一个开始。” 机器人蜜蜂这个概念曾被Netflix的反乌托邦科幻剧集《黑镜》的一集《国家仇恨》中被搬上荧幕,电视剧里成千上万的机器人蜜蜂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嗡嗡作响,为植物授粉以弥补昆虫数量的下降。虽然这一集的机器人最终背叛了他们的人类发明家,通过将人造毒刺撞到受害者的头部杀死了超过387000人。 如果机器人蜜蜂真的变成现实,他们会像电影里的一样,攻击我们人类吗?我们的隐私会不会被随意窥探?我们的安全怎么保证?机
[机器人]
浙江电信5G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抗疫一线
2月25日,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的5G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在宁波火车南站上岗。 “欢迎您回到宁波,防范新冠肺炎,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讲卫生。”在火车南站,5G智能巡检机器人一边自动巡逻,一边不停喊话,吸引了上下站旅客的目光。据了解,这是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为协助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特意调配相关资源,根据南站等交通枢纽定制化需求配备的针对性应用场景机器人。 复工返程,火车站、地铁站等大面积大流量场所防疫压力骤增,目前宁波铁路站日均进出客流约2万人次。在当前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浙江电信宁波分公司的5G智能机器人可以作为二次筛查的补充手段,有效缓解防控压力,每天充电2小时,即可以运作8小时。 该机器人除能够进行防疫宣传外,还可以自动对流动人员
[机器人]
郭台铭:机器人进行组装生产仍需5至10年 电商平台将成历史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日前表示,透过机器人实现组装大量生产仍需5至10年时间;预计约30年时间,单纯劳力、重体力或肮脏性质的工作,将可用设备或机械取代。 上述谈话为郭台铭日前接受大陆央视在贵州贵阳举行的“对话”节目中所提出,主要谈大数据时代的制造业新生态。郭台铭指出,未来商机是智能制造与大数据的结合,设备取代体力,更多时间用在脑力工作。他表示,过去是产品开发出来再作市场调查、预测有多少量来作生产,但未来大数据将可预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将有多少销售量。 郭台铭指出,过去从预测性的生产、计划性的生产,到如今是模拟订单的生产、接单式生产。智能制造加上大数据,让整个供应链都反转过来,从制造导向进入市场导向,进一步朝向全新的客户需求导
[手机便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