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是很难想象,机器人替换医生在手术台上帮人类做手术的场景。这几年,无论是政府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构建智慧医疗体系,但大多数患者表示智慧医疗体系的建立确实让就诊和挂号方便了很多,但是真要同意机器人在自己身上动刀子,还是会再三犹豫。
由于我国医疗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医疗资源难以充分智能化。而且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技术门槛高、就诊环节多、问题复杂,如何通过机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的优势来解决看病治病难题,成为了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佬建设智慧医疗体系的难点。
智慧医疗兴起,腾讯野心凸显
众所周知,医疗机器人刚刚在国内市场兴起,市场渗透率不足5%。同时,2016年工信部、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预测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元。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互联网大佬腾讯将智慧医疗市场视为拓展业务的关键点。
随着国内医疗改革的的逐渐推进,腾讯投资智慧医疗企业的动作也在加快。自2014年以来,腾讯一共投资了5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微医、丁香园、卓健、医联、好大夫,累计总金额超过5亿美金。不仅如此,腾讯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这一产品也是腾讯首次将AI技术运用到医疗领域。
一方面,腾讯觅影主要利用AI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与医学跨界融合,可对早期食管癌等疾病提供辅助筛查的功能。另一方面,腾讯作为巨头对医疗数据的收集较为丰富全面,腾讯觅影可借此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因此,腾讯觅影成为目前智慧医疗板块最受腾讯重视的构成环节。
从线下业务布局来看,腾讯已经与全国多个省市十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由于入局较晚,与其他创业公司的线下布局不同的是,腾讯业务布局以深圳为起点,然后拓展到四川、重庆、广西、河北等地区,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而普通的创业公司初期拓展医院大多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或杭州、武汉等准一线城市。
当然,号称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连接一切”的腾讯,不满足于线下布局,其早前就开始布局了在线咨询和挂号服务。根据2017年4月腾讯在“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提供的数据,在智慧医疗领域,超过3.8万的医疗机构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超过1.1亿的用户在搜索和使用这些公众号。其中,60%的服务号提供在线就诊以及挂号服务,而35%的服务号则支持微信支付。
从腾讯对智慧医疗的线上线下布局,以及深度研发AI赋能医疗产品的动作来看,腾讯的“智慧医疗”计划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大的健康管理平台,也可以说是一个智慧医疗生态链。腾讯想通过觅影抢占医疗AI市场的野心日益凸显。
认同与质疑同在,腾讯医疗有何不足?
在腾讯大刀阔斧开拓智慧医疗时,行业出现了各种声音,有认同腾讯实力的,也有质疑的。有人觉得腾讯AI的技术雄厚,足以干出一番事业,但也有人认为腾讯是一家与医疗不沾边的互联网公司,入局晚不说,产品品牌也不占优势,可能还不如一些知名度高的医疗技术创业公司。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国内智慧医疗起步较晚,技术含量相对还比较低,产品多集中于中低端医疗器械领域。所以,从国内智慧医疗现状来看,腾讯尽管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但毕竟是个“新手”,要想全面进入医疗应用阶段,还是让人担忧。
一是,医疗行业有极高技术要求,门槛较高。智能医疗产品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程序设定上的失误,可能促使误诊的大规模发生。而且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和长时间调试,尤其是作为一项医疗服务推入市场时,需要围绕患者、医生、医院进行市场教育。
纵使腾讯资金雄厚,开始试水智慧医疗就砸了5亿美金投资多家在线医疗平台。但医疗是一个慢行业,前期的烧钱难以避免。而且,AI医疗产品的发展关键在于,把医疗痛点变成技术的语言,再变成产品,最后还要进行市场测试,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显然,腾讯现阶段的“撒币”做法无法久用。
二是,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反复的试验,而广受开发商吐槽的是医疗数据的缺失和闭塞。众所周知,医疗数据往往存在获取难、购买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国内目前获取医疗数据的渠道主要是跟公立三甲医院合作,所以我们看到腾讯在疯狂的联合十多家三甲医院开发医疗AI产品,原因之一便是腾讯缺乏医疗数据。
其实,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不仅是医疗数据缺失,在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时,也会遇到不少问题。所以说,目前医疗数据的发现、来源、维度、计算、共享,都存在很大的欠缺,而医疗数据的缺乏成了智慧医疗发展的主要绊脚石。所以,腾讯不只急需有质有量的医疗案例,还需要加强医疗数据分析能力,来提升机器学习能力。
三是,不只是腾讯,在整个医疗行业中,医疗数据监管不健全,个人隐私保护成谜。前面提到,医疗AI的研发需要大量医疗数据支持,而获得数据之后,如何做好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工作又是一大难题。虽然,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是商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但也给个人隐私安全带来了威胁,使得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共享一直行不通。
另外,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人们保护隐私的想法日趋强烈。近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则“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的言论就引发公众对于微信信息安全保护的争议。从微信信息安全事件来看,想让医疗患者轻易相信互联网企业能得当保护患者信息也是一件难事。
综上所述,在智慧医疗技术方面,腾讯智慧医疗产品研发和应用都有需要克服的技术问题;而医疗服务方面,产品的用户体验和消费者使用习惯也需要培养。另外,目前国内政策上对多点执医等限制,也在客观上阻碍了腾讯智慧医疗的发展。可见腾讯智慧医疗的野心和现实之间,依然横亘着技术、服务、医疗数据等不少难点。
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众所周知,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百姓对医疗和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人群对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精耕细作下,智慧医疗行业迎来了春天。
埃森哲咨询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崭新的神经系统》中预言未来10年的趋势,认为与健康相关的AI市场将以4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而与之相对应的数据是,《2017医疗大数据与AI产业报告》统计显示,国内有83家企业将AI应用于医疗领域。实实在在的数据显示,这个预言即将成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医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报告》统计,2016年中国智能医疗市场规模达到96.61亿元,增长率为37.9%,中国智能医疗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2017年将超130亿元,增长40.7%,市场规模有望在2018年达到200亿元。
对于腾讯而言,智慧医疗充满想象空间,而且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这显然是一个吃蛋糕的绝佳机会。而还有更多未来将加入这个行列,研发丰富智慧医疗产品,开发更人性化的功能,其中包括医患交流、康复陪护、临床医疗、医药研制等更加多元的领域,做出进一步智能化开拓。
其实,不只腾讯活跃于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的领域,还有微软、百度、阿里巴巴等大企业布局,也不乏初创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研究人员大多由海归精英组成。所以,腾讯想要一统智慧医疗江湖,还有一场硬战。但不管这些企业在AI+各类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好,投资也好,未来智慧医疗领域一定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应用模式和管理体系,到时AI赋能医疗产业的效果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除此之外,据统计,目前六十岁以上人口在中国已经超过了2.2亿,占总人口的16.7%,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大致每年新增一千万老年人口。因此,依托先进的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和社会化的专业养老服务团队,智慧养老将成为中国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消费者而言,依托AI技术的支持,打造更舒适、方便、安全和健康的智慧生活是大众追求的生活方式。智慧医疗的构建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必将受到重视和支持。以最普遍的医疗结算为例,自从有了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之后,医院排队结账的长队变短了,新技术与医疗的结合确实让生活更舒适了。
整体而言,随着智慧医疗的不断普及,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大数据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在腾讯、阿里等大企业以及初创企业孜孜不倦深耕医疗机器人技术的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上一篇:亚马逊推出第一个云计算_物联网下大数据的转换战略
下一篇:小小卡片为物联网世界奠基?物联网卡Simboss要解决通信难题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