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力:秉持"909"基因 以做强半导体产业为使命

最新更新时间:2017-10-31来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关键字:华力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6年底,一条总投资达387亿元,规划月产能4万片,设计工艺为28nmLP/HKMG-14nm先进工艺的半导体晶圆生产线正式开工建设。半导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它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家信息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因此,上述项目建设一经启动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该项目的建设实施者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作为国家“909工程”承担实施单位,一直担负着推进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重任。


  国企的坚持  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华力公司肩负使命,致力于解决国内IC设计公司急迫的产能需求,华力一期现已步入稳定阶段,华力二期即将启程。
 
  半导体产业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信息经济的重要支撑,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国家为了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先后实施了“908”“909”工程,出台国发〔2000〕18号文件、国发〔2011〕4号文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给予扶持。然而,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困难也是有目共睹,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每一项进步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对于这一点,华力公司有着独有的体会。
 
  “早在2010年,华力第一条12英寸产线建立,就是我们明确针对国内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产能严重不足的这一实际情况做出的比较坚实的投产部署。那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刚刚过去,半导体产业处于全面复苏阶段,未来的产业状况也不是那么明朗。对于一条全新的产线,我们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既要抓紧时间建设,又要为未来3.5万片月产能制定产品战略。之后的几年,从华力顺利验收第一条产线和紧接而来的满载运营来看,华力走过了几年艰苦摸索的道路,但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收获。随着产业景气度的提高和移动互联应用的广泛推广,目前华力抓住机遇已逐步进入中国及全球主流纯晶圆代工厂的行列。”华力副总裁舒奇告诉记者。
 
  作为国有企业,华力公司有着自身必须肩负的使命,这也是面对挑战,华力公司依然走出一条创新之路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必须肩负国家赋予的企业使命,华力也不例外。而这也成为华力的一大优势——对本企业需要肩负的责任和完成目标的那份确定。这种确定直接的结果是提升企业运营的稳定性。”舒奇说。
 
  建厂之初,华力公司就致力于解决国内IC设计公司产能供给不足这一现状,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及后来的“十三五”期间的产业扶植政策,华力逐步建立起55-40-28nm的多项工艺平台。它的建成有力满足了国内IC设计用户对晶圆制造产能的需求。目前,国内IC设计公司订单在华力的营收构成中,占比超过50%。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华力的行业定位与工艺水平。
 
  随着华力一期步入成熟稳定阶段,华力适时启动二期建设工程。2016年底,华力投资387亿元,开工建设另一个12英寸晶圆生产线,规划月产能4万片,设计工艺为28nmLP/HKMG-14nm。二期项目的建成将使华力公司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目标国际领先  打造创新人才两基石
 
  对于未来企业发展可能遇到的困难,华力公司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工艺技术从28纳米起步,最终将具备14纳米三维工艺的高性能芯片生产能力。产业竞争规模效应是第一比拼因素,在这方面华力已做出了前期的投资。
 
  近年来国际半导体产业环境在资本和技术演进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由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引领的移动互联时代进入成熟期,主要标志就是市场体量较大,但增速趋缓。此外,国际厂商间的并购整合时有发生,使得国际产业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舒奇指出:“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整合往往和更好市场表现以及更优技术效果有着潜在的关系。通过整合并购,可以扩大原有的市场份额,追求更高的市场毛利;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手段短期内获得关键的知识产权乃至稀缺的人才资源。中国半导体企业这些年也频有整合并购的市场行为,虽然目前碰到了一些阻力,但市场经济下的正常商业行为终究是会慢慢成型的。这种看似有些缓慢的节奏正好也给了我们沉淀时间,因为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整合往往要比其他产业复杂得多。技术需要吸收,人才需要留住,有时还面临被收购企业当地文化的冲击,对其中的困难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华力公司对未来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做出了充分的准备。晶圆代工产业是需要持续投入的产业,华力肩负“909”工程二次升级改造的重任,工艺技术从28纳米起步,最终将具备14纳米三维工艺的高性能芯片生产能力。产业竞争规模效应是第一比拼因素,在这方面华力已做出了前期的投资。
 
  除产能规模之外,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也非常关键。半导体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行业,新技术、新市场不断出现,摩尔定律持续不断向前演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而技术创新则是这一过程中核心的环节。因此,华力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做了长期的布局。
 
  首先,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原动力,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拥有数量和知识产权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多年来,华力在引进国际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基础上也不断开发出众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同时在全球化竞争下,华力始终重视对同业企业知识产权的尊重,以此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其次,技术创新还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战略正成为华力公司推进发展的重点。人才的吸引需要人才高地的建立。上海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本身的地缘优势也成为了华力吸引全球优秀半导体人才的一个显著优势。多年来的运营使华力内部形成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企业文化,这对于留住人才至关重要。华力一期已经积累了为数不少的、具备12英寸芯片制造经验的行业人才,而华力二期的蓝图规划和较高的行业发展定位又成为吸引未来人才的关键因素。据悉,未来华力生产基地还将会配套很多员工生活、福利等设施,让员工工作生活没有后顾之忧。
 
  5G商用在即,5G高速传输带来的汽车电子方面技术革命,以及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都将给半导体产业带来全新的机会,也将对现有产业格局带来挑战。半导体产业机会不断增加,也需要从业企业不断发展。华力公司以国企重任为使命,以产能规模与技术创新为基石,正在成为国内领先且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公司。(记者 陈炳欣)

关键字:华力 编辑:冀凯 引用地址:华力:秉持"909"基因 以做强半导体产业为使命

上一篇:三星电子三季度财报再创纪录:净利润达11.1万亿韩元
下一篇:中国半导体的雄心,丁文武:弯道超车不切实际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56

微联发科28nm芯片合作成功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上海华力微电子宣布,与手机晶片厂联发科合作的28奈米手机晶片顺利设计定案(Tape out)。 华力微电子表示,与联发科合作开发不到1年,双方合作的首颗28奈米手机晶片已顺利设计定案。 透过这次合作,华力微电子指出,在制程的管理、优化及良率提升方面都累积了大量经验,将成为与联发科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联发科资深副总经理张垂弘说,华力微电子是联发科在中国大陆重要的晶圆代工合作夥伴,未来双方在高阶制程上紧密合作,将可达到两岸产业合作创造双赢的结果。 随着中芯国际与华力微电子相继跨入28奈米,明年28奈米制程竞争是否加剧,进而影响联电营运表现,值得观察。1041112
[手机便携]
12英寸厂年底前试生产
集微网上海报道 记者/茅茅 5月21日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园南区,由华虹集团旗下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和营运的 12 英寸先进生产线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华虹六厂”)实现首台工艺设备——光刻机搬入。据悉,此次搬入的首台工艺设备为荷兰ASML的 NXT 1980Di 光刻机,是目前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生产线上最先进的浸没式光刻机。 上海华力相关负责人向集微网记者表示,未来五个月内,华虹六厂工艺设备将集中搬入,并完成安装调试,今年年底之前将实现试生产,并达成 10K/月的产能。除了此次正式搬入的第一台 ASML光刻机设备,未来几个月内还将会有多台光刻机设备陆续到位。 华虹六厂将于2022年底建成达产 据集微网了解,华
[手机便携]
数据携手中天科技 储能赛道持续发
  近日,中天科技新能源产业集团总裁缪永华一行到访科华数据,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科华数据与中天科技将在光伏、储能、综合能源业务、新能源项目合作开发等方面共赢合作、互相助力。   中天科技以分布式光伏为引领,微电网技术为支撑,关键材料为突破,大型储能系统为亮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光伏领域主打氟膜等封装材料,提供光伏电站项目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总包、电站运维等一揽子服务,享有“分布式光伏专家”的美誉;储能领域,发力用户侧、电网侧、新能源侧等大型储能业务,逐渐成为行业领跑者。   缪永华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未来的光伏与储能需求量将成倍增长,希望与科华数据的深度合作能充分利用双
[新能源]
兆芯携手打造国内首个通用CPU专用工艺平台
基于x86架构开发的国产CPU企业兆芯日前展示了其最新一代处理器ZX-D系列。“ZX-D系列处理器现在已经在台积电成功流片,预计今年年底前将会有搭载它的整机产品发布。该产品性能相当于英特尔i3~i5处理器之间,不仅定位于党政军等市场,也将向公开市场拓展。”兆芯副总裁傅城告诉记者。 在展示新一代产品的同时,傅城还透露,该公司与华力微合作,基于华力微正在开发的28纳米工艺平台,开发国内首个用于通用CPU生产的专用工艺。 资料显示,兆芯的28nm工艺从2013年开始做预研,2014年正式设计,2015年在台积电实现量产。 不过对于通用CPU设计企业来说,从专用市场进入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公开市场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不仅要综合考虑开发成本、芯片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