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车如此迅速的发展势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省时和节能的优势并非遥不可及。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无人驾驶车何时才能引起政府、风险投资者以及制造商的深度关注?无人驾驶车何时能进入市场?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非常快,比你想的要快的多。本文将会给大家解释缘由。
当评估一项技术采用的可行性时,要时刻记住未来学家保罗 萨夫(Paul Saffo)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不要把注重细节和短视等同起来”。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某一项技术纸面上有多么强大,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性依然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成本、易用性、消费者接受度、商业模式、既得利益、相关规则条例等。
杀手级应用和“颠覆定律”
在《释放的杀手级的应用》(Unleashing the Killer App)一书中,作者拉里 唐斯(Larry Downes)定义了技术中的“颠覆定律”。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是渐进发展的,而技术呈现的是指数性的变化。只有当现行的环境之间存在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可能会因为技术革新变得足够大时,社会才可能进步并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这些颠覆性的变化为“杀手级的应用”的诞生提供了机会。某一些新的事物或者服务会脱颖而出。例如首款电子制表软件VisiCalc算得上是个人PC的杀手级的应用,业界首款网页浏览器Mosaic算是早期互联网的杀手级的应用,而iPad则算是平板电脑的杀手级的应用。
下面我们用“颠覆定律”推断一下无人驾驶车技术采用的可行性,来看看无人驾驶汽车能否成为“杀手级的应用”。
无人驾驶技术的先进性
无人驾驶技术的先进性不言而喻。目前的无人驾驶车要比很多驾车高手还要开的好。谷歌(微博)两年前就公布过一段有趣的视频显示:一名几乎全盲的盲人也能驾驶一辆谷歌无人驾驶车。
目前的谷歌无人驾驶车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提升和改进,这些技术的不发展将会最终促使一辆辆谷歌无人驾驶车真正的飞驰在马路。因为,人类的认知基本上都是通过实践得到的。谷歌汽车也将通过互联网机器学习不断改善。
遍布在大大小小的街区和道路上的谷歌无人驾驶车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最详尽的、最及时的路况信息、天气预报以及行程等信息。每一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都会共享这些实时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运行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开危险以及减少途中不必要的麻烦。
反对的声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被一些人质疑:
它的造价太高。谷歌无人驾驶车的造价在30万美元以上,正如BusinessInsider撰文描述的那样,这比法拉利都贵。如此高的价格定位注定谷歌无人驾驶车难以在市场上形成规模。
客户不会为它买单。大部分顾客肯定不会放弃他们的架势权利,或去百分之百的相信一辆无人驾驶车,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一个机器。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在一篇关于谷歌无人驾驶车的文章中,有读者这样评论:
“对于大部分美国车主而言,汽车就是他们‘梦想机器’,是个人自由和身份地位的体现。每一个美国人都梦拥有一辆汽车,而且没有哪个健康的美国人会梦想被一辆“机器人汽车”来控制,不管这样的“机器人汽车”多么有说服力。”
出了问题谁担责。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里,汽车制造商绝对愿为所有的交通事故承担责任。事实上,当一辆汽车发生故障造成交通事故并致残或致命时,汽车制造商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它有违当前的商业模式。谷歌无人驾驶车一旦成型的话,它将会给很多产业带来负面的连锁效应,比如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以及出租车协会等等,他们都会想方设法阻挠和推迟无人驾驶车进入市场。有评论认为:
“把无人驾驶技术卖个顾客的不是谷歌,而是汽车制造商。然而,没有哪家汽车制造商会去卖这种无人驾驶车的,因为无人驾驶技术可能会大大减少汽车的事故率。汽车共享也会大范围普及,这样就减少了新车的出售。”
短期来看,汽车制造商在考虑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高端车型时也会相当谨慎。
假如无人驾驶车真的投入量产,过渡期仍需长达数十年之久。因为一般情况下,汽车就会换代时间为10-15年,所以说即便无人驾驶车今天就能投入生产的,或许很多年后我们才能在大街小巷看到无人驾驶车的身影,到那时我们才能切身体会它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如果无人驾驶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型的话,或许它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们的消费品,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难以看到这样的产品。
问题的解决办法
以上这些对无人驾驶车走向市场的不利因素和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成本问题最容易解决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包括许多组件,而这些组件正在以摩尔定律的速度不断完善,成本自然会不断下降。1981年的时候,一个千兆字节的内存大约需要30万美元,而今天只需10美分。无人驾驶汽车上的电子设备成本也会经历这样急剧的缩水过程。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谷歌无人驾驶车各种设计的不断优化势必也会带来成本的下降。
用户的驾驶习惯肯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过无人驾驶车不断呈现出来的效率和优势将会最终促使人们信任它。和老司机相比,那些从小就新技术感兴趣的新司机可能更容易接受无人驾驶。目前,已经有证据显示,和年长一些的人相比,年轻一代对驾驶的兴趣正在变得很淡。
关于无人驾驶车事故由谁负责的问题或许是最棘手的。目前,飞机的起降过程已经可以完全交给计算机来完成,但是出于法律责任方面的考虑,每一架商用飞机还是会配备两个飞行员。
美国非盈利性研究机构 RAND Corp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现行的法律似乎还没有规定无人驾驶车出了问题车主或者驾驶员是否要担责的问题”,但是该报告预计,极低的事故率以及保险赔付将会促使驾驶员和保险公司率先拥抱无人驾驶车。
有类似的调查报告预测称,假如无人驾驶汽车出现交通事故,汽车厂商的责任可能会在立法上加强,这或许会延缓无人驾驶汽车进入量产的进度。不过Rand Corp的报告却称,如果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系数能够达到谷歌声称的50%的话,政府将会介入并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走向市场开绿灯。
从2001年到2009年,全美的交通事故夺走了37万人的生命,伤残人数更是数以百万计。对此,政府必须有积极的作为,无人驾驶汽车或许会迎来上市的机会。
无人驾驶汽车如何普及
1.美国试点推进
谷歌是最有可能扫除当前所有短期障碍并将成千上万辆无人驾驶车带到公路的公司。谷歌公司有一个传统:让自己的员工率先去体验公司研发的新科技和新产品,谷歌将之美名其曰:Eating your own dog food(吃你自家的狗粮)。
近期无人驾驶车已经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州立法获批,谷歌可能会在该州部署数百辆无人驾驶车,用来接送公司员工上下班。据报道,谷歌汽车在试运行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仅与其他社会车辆发生过两次碰撞,其中一次是非常小的事故——完全在驾驶员的可控范围内。
然后,谷歌可能会将无人驾驶车推向更多的地区,例如拉斯维加斯,因为除了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州也已经允许谷歌无人驾驶车上路行驶了。另外,有雄厚的资金做保证,谷歌接下来会给无人驾驶车建设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试图将用户的责任剥离出来,并且会在内华达市场以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无人驾驶车。
2.中国牌
尽管美国联邦政府短期内不会让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其它国家对新技术的态度可能会更加开放。
中国可能会引入无人驾驶车,目前中国交通事故率是美国的两倍多,而且汽车总量高速增长,车祸几率可能进一步攀升。此外,中国人口密度高,无人汽车可以适应更窄的街道、取消红绿灯和路灯以及降低能源消耗,为政府节省万亿元的开支。
而且,无人驾驶车也属于中国政府重点支持7大行业之一,我国研究人员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引入并完善无人驾驶车的系统的话,还可以将这一系统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3. 风投介入
这种情况下,由创业型公司进入这个市场,开发大规模共享无人驾驶交通系统。这种情况或许是3种情况中可能性最小的,但是这种操作方式的盈利模式已经出炉了。
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是前通用汽车研发部门副总裁,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计划负责人劳伦斯 伯恩斯(Lawrence Burns)。这项计划建立在专业的技术以及金融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它可以提供3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准入策略。
这个团队已经对美国密西根州安娜堡市做了详尽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市可以引进这种无人驾驶系统,因为可以为该地区的每一位车主节省90%个人开支,而且还可以带给车主更好的驾车体验。
此外,再以曼哈顿地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分析郊区以及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交通数据,共享的无人驾驶系统同样可以为该地区提供巨大的资源节省空间以及更优质的服务。该计划为创业公司提供了绝佳的商机。
“对首批进入该市场的创业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可以实现高利润的的商机。以安娜堡为例,假设某公司给无人驾驶车的个人移动服务的定价为每天7美元,那么刨去运营费用依然可以有5美元的利润。如果安娜堡有10万个市民(该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从这家公司订购了这项服务的话,那么这家公司每天的净利润就可以达到50万美元。
美国有2.4亿人口,假设这家公司能够分得1%的市场份额的话,那么这家创新型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可以达到40亿美元。这个盈利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伯恩斯主导这一商业计划是如何在积极的风险管理下快速有效的变成现实的。
无人驾驶车正在朝我们驶来
无人驾驶车是如此的诱人以至于它看上去像是幻想。但是不能否认,无人驾驶车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汽车公司和相关行业,应该尽早对无人驾驶车市场进行分析和测试并随时准备进入这一领域。当谷歌或者其他冒险家纷纷把无人驾驶车视为宝物且随时准备掘第一桶金时,任何一家汽车企业都不应该当一个旁观者。
当年IBM将PC操作系统让给微软、将X86处理器分给Intel都让蓝色巨人追悔莫及,因为后来事实证明,IBM把未来引领潮流的“杀手级应用”拱手让人了,当然微软放任苹果和谷歌统治移动操作平台也是一种失先机的表现。
可以预见的是,大型汽车企业会率先进入无人驾驶领域,充当该领域的开拓者。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那份商业计划的部分研究费用正是由通用汽车和沃尔沃汽车 公司赞助的。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 DC1999A,使用 LTC3111ED、15V、1.5A 同步降压-升压 DC/DC 转换器的演示板
- 使用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的 RT8240B 的参考设计
- LTC4121 的典型应用 - 40V 400mA 同步降压电池充电器
- OP497GSZ平方根放大器典型应用电路
- LT3091MPFE 低压降操作的典型应用,适用于非常低的输出电压
- OP295GPZ单电源仪表放大器的典型应用
- 使用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的 IRU1117-25 的参考设计
- 迷你二级降压模块-兼容TO-252-2脚位
- 使用符合 EN55022 A 类(双输出)EMC 滤波的 RP40-2415DFR DC/DC 转换器的典型应用
- 具有低漂移满量程微调的 LT1021CCN8-5 CMOS DAC 基准的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