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家动力电池PACK企业惨遭淘汰背后

发布者:tgdddt最新更新时间:2019-11-14 来源: 高工锂电网关键字:PACK  企业  动力电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动力电池PACK三分天下格局已经倾斜,车企占主导、电芯厂为辅助的二者占据了近9成市场份额,第三方PACK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挤压,市场份额缩减至约1成。


高工产业研究(GGII)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1-9月动力电池PACK装机量83.26万套,同比增长25%,动力电池PACK装机总电量42.31GWh,同比增长47%。


前三季度包括含电芯厂、主机厂和第三方PACK在内共有152家PACK实现装机配套,较2018年同期167家减少15家。这其中42家为2019年新进入,另有57家PACK企业因2019年没有装机量惨遭淘汰,此外还有近60家企业装机量不足百套。


GGII数据显示,PACK装机量排名TOP 20企业完成68.42万套装机量,占据总装机数量的82.18%,占比超8成。意味着其余的132家企业共同抢夺余下的不足2成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即便是TOP 10的头部企业依然地位不稳。除比亚迪、宁德时代稳居前二名外,其余8家企业名次较2018年同期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普莱德由去年第5晋级为今年第3,上汽大众上升126位位列2019榜单第7,去年同期装机量仅17套;而芜湖奇达由去年第6跌出榜单排名33等。


国内PACK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车企或其合资PACK公司、电芯厂、第三方PACK企业。当前,车企及电芯厂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车企来势汹汹成为最大的装机势力。


电池,动力电池,补贴退坡,长城,吉利

注:表格按装机套数排名,数据来源: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GGII数据显示,TOP20企业中车企或其合资公司达到13家,PACK装机量市场份额占据了58.35%,占比近6成,而宁德时代、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卡耐新能源、多氟多5家电芯企业占据了28.64%的市场份额,占比近3成,第三方PACK企业市场份额急速缩水,仅普莱德、欣旺达2家进入名单,消化了其余13%的市场份额。


多位业内人士坦言,除头部企业外,大批中小型第三方PACK企业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加速淘汰出局。造成第三方PACK企业岌岌可危现状的原因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补贴大幅退坡并进一步取消地补,倒逼动力电池降本增效,PACK降本压力更大。

对第三方Pack企业而言,其产品的主要成本来源于电芯、结构件、BMS、箱体、辅料以及制造费用,而包括电芯、结构件、BMS等核心组件均为外购,降本压力陡增。


一位不具名的行业人士坦言“现在PACK降本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各家材料的使用已经同质化,金属件、机械件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只有绑定车企,通过优质方案与车企达到大的合作量,提升对电芯厂的议价权,才能在市场上凸显竞争实力。”


二是,主机厂及电芯厂“上挤下压”,蚕食第三方PACK企业市场份额。


事实上,补贴退坡倒逼动力电池降本,竞争激烈等大环境下,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车企自建或与电池厂合资组建趋势已然明显。


通过掌握PACK技术,将动力电池包供应模式从电芯厂提供逐步转向车企自供,进而提升车企的市场竞争力,并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把握电池安全。因此,车企自建或与电池合资组建PACK公司成为一种大趋势。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车企,蔚来、威马、爱驰、前途等造车新势力均直接或成立全资子公公司布局PACK技术。


上汽、东风、吉利、广汽集团、一汽等多家车企均与宁德时代成立PACK合资公司,而万向与上汽集团合资公司捷新动力、江淮与华霆动力合资公司江淮华霆今年1-9月也分取得第4、第12的不错成绩。


GGII分析认为,车企自建/合资建设Pack厂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成本的降低,也是趋势所在。未来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竞赛将回归质量与价格的竞争,产业链成熟之后新能源汽车的毛利率或将与传统燃油车一般压缩在20%以下。


三是,国际Tier 1企业抢食。据高工电动车获悉,包括动力总成供应商博格华纳、博世集团、汽车天窗制造商伟巴斯特、全球车载信息设备品牌阿尔派等4家国际巨头进军动力电池PACK领域。


此外,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等电池企业还在积极研发的CTP电池包,这种技术与传统PACK工艺存在巨大差别,成组技术单一、产品技术不足、客户结构单一的第三方PACK企业市场份额将进一步缩水甚至被淘汰出局。


多位业内人士坦言,面对重重压力,第三方PACK企业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参与未来市场竞争,而自建电芯工厂或将是PACK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例如,欣旺达是进入本批TOP 20榜单的第三方PACK企业之一,其惠州动力电芯生产线已投产,9月更是以装机总电量125777KWh跻身第5位。


此外,部分研发实力、资金、规模方面偏弱偏小的第三方PACK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环境下,已经开始逐渐转向低速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等细分领域。


关键字:PACK  企业  动力电池 引用地址:57家动力电池PACK企业惨遭淘汰背后

上一篇:威马推电池热管理2.0系统 续航里程可提升至520公里
下一篇:固态电池市场前景可期,中美日韩企业角逐激烈!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