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桌面级操作系统中,下载一个截图软件就能实现截屏操作,但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要实现小小的截图功能却没有那么简单。本文为您介绍嵌入式Linux系统中实现截屏功能的方法和步骤。
1 . 原理
由于 Linux 系统的 FrameBuffer 机制,会把屏幕上的每个点映射成一段线性内存空间,程序就可以通过改变这段内存的值来改变屏幕上某一点的颜色。屏幕色彩的原始数据保存在/dev/fb0文件内,因此我们可以直接cat /dev/fb0 > fb.raw读取该文件获得数据。
图1 原始截屏数据
显然,这种原始数据无法通过简单的工具直接查看,特别是在精简的嵌入式Linux系统上。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具——gsnap。这个工具可以将framebuffer中的数据直接保存为png或者jpeg格式的图片。当然,我们需要获得该工具的源码,并且在交叉编译后移植它。
2 . 原材料
本次尝试笔者选择周立功/致远电子开源开发套件EasyARM-i.MX283A3,宿主机选用Ubuntu14.04。首先,我们需要获取gsnap源码,该源码可在网络中搜索下载。源码解压后得到的文件如图2:
图2 gsnap源码
其中gsnap.c为解析算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打开研究,本文我们不做分析。我们直接打开跟编译相关的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从下图可知,该源码依赖libpng、libjpeg、zlib、libmath四种库。由于交叉编译器的库种包含有libmath,因此我们需要准备好另外三种库备用。
图3 gsnap的Makefile
解压后得到的文件如图4。(源码包可从库官网或论坛下载)
图4 库的源码包解压
3 . 交叉编译
第一步,交叉编译libjpeg。进入到源码目录,执行./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home/vmuser/gsnap/jpeg_install/,然后执行make、make install ,在安装目录/home/vmuser/gsnap/jpeg_install/得到交叉编译过的库。
图5 交叉编译libjpeg
第二步,交叉编译zlib。由于zlib是libpng的依赖,因此必须首先编译zlib。由于zlib中的configure并未提供--host参数,因此需要为它手动指明交叉编译器:export CC=arm-fsl-linux-gnueabi-gcc,然后执行./configure --prefix=/home/vmuser/gsnap/z_install/,make、make install 。得到的文件类同第一步,不再放图。
第三步,交叉编译libpng。与上述两步骤又不同,libpng中提供有Linux平台下的Makefile例程,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修改使用。进入到libpng的源码目录,执行拷贝cp scripts/makefile.linux Makefile,然后打开Makefile修改,如图6。修改的内容为交叉编译器名称和依赖的zlib的路径。最后make、makeinstall得到头文件可库文件。
图6 修改libpng的Makefile
第四步,交叉编译gsnap。为方便起见,我们将上述得到的库文件和头文件分别集中拷贝到自行建立的lib和includes目录下,并且修改gsnap的Makefile。执行make后就能得到可执行文件gsnap。
图7 修改gsnap的Makefile
4 . 验证
将得到的gsnap可执行文件拷贝到目标板的/opt目录下,执行截屏命令:./gsnap fb.jpg /dev/fb0,将得到的截屏fb.jpg拷贝到ubuntu中可得图8。
图8 截屏得到的图片
关键字:Linux
引用地址:
技术文章:嵌入式Linux中如何进行截屏?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20
linux设备树-按键中断驱动
---------------------------------------------------------------------------------------------------------------------------- 内核版本:linux 5.2.8 根文件系统:busybox 1.25.0 u-boot:2016.05 ---------------------------------------------------------------------------------------------------------------------------- 回到顶部 一、修改设备树
[单片机]
Linux系统下超线程感知的调度算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用户对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的需求成指数级增长。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处理器生产厂商采用了诸如超流水、分支预测、超标量、乱序执行及缓存等技术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但是这些技术的采用增加了微处理器的复杂性,带来了诸如材料、功耗、光刻、电磁兼容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处理器设计人员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Intel公司于2002年底推出了超线程技术,通过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提高CPU的利用率,让处理单元获得更高的吞吐量。
1 超线程技术背景
传统的处理器内部存在着多种并行操作方式。①指令级并行ILP(Instruction Level Paramllelism):同时执行几条指令,单CP
[嵌入式]
ARM 系列 -- 为 ARM Linux 制作根文件系统
根文件系的组成:目录、Shell、库、脚本 (1)目录 根文件系统要包含的目录:/dev /lib /etc、/proc /dev:设备文件系统的挂接点 /lib:用于存放动态链接库 /etc:用来存放初始化脚本和其他配置文件的 /proc:用来挂载存放系统信息虚拟文件系统 (2)Shell Shell 就是 Busybox,从网上下载来 busybox-1.9.1.tar.gz 解压缩以后找到 Makefile 里面的 ARCH 和 CROSS_COMPILE,改成: ARCH ?= arm CROSS_COMPILE ?= /usr/local/arm/3.3.2/bin/arm-linux-
[单片机]
S3C2440移植linux3.4.2内核之支持YAFFS文件系统
获取yaffs2源码并给内核打补丁 首先获取yaffs2源码(参考git命令使用详解) cd /work/nfs_root git clone git@github.com:lifeyx/yaffs2.git //若下载出现error:403,可以试试vi /etc/resolv.conf,将nameserver地址改为: 114.114.114.114 将yaffs2源码来配置到内核里(使内核支持yaffs2) vi /work/nfs_root/yaffs2/README-linux 参考上图: /*给内核打补丁*/ cd /work/nfs_root/yaffs2/ ./patch-ker.sh c m /w
[单片机]
一种基于ARM-Linux的FPGA程序加载方法
1、引言 FPGA在系统上电时,需要从外部载入所要运行的程序,此过程被称为程序加载。多数情况下,FPGA从外部专用的 EPROM读入程序。这种方式速度慢,而且只能加载固定的程序。显然,当系统需要容量大而且 FPGA要加载的程序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加载时不能采用这种方法。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外部处理器的加载方法,速度快,而且可以根据设置给FPGA加载相应的程序。 对于 Xilinx公司的 FPGA芯片,有五种加载方式:JTAG模式,串行从模式,串行主模式,并行从模式和并行主模式。JTAG模式常用于调试时,将主机综合好的程序加载到FPGA,优先级高于其他几种模式。其他加载模式取决于 FPGA上加载模式管脚(M0,M1,M
[单片机]
基于ARM的便携式1553B总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多路数据传输数据总线在航空电子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集中控制、实时性要求高、分布处理。1553B总线以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系统。传统的1553B测试设备采用普通计算机或工控机作为测试平台,通过PCI总线与被测设备通信,这对测试设备的携带造成极大不便。本文所阐述的测试系统以ARM9作为中央处理器,以DDC的BU-64843T7作为1553B协议芯片,从而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应用FPGA实现ARM时序与1553B时序的转换,并采用Linux操作系统以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1 ARM与FPGA数据通信接口设计 1. 1 系统硬件介绍 该系统硬件由LPC3
[单片机]
基于ARM-Linux和CDMA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0 引言 CDMA(码分多址)无线网络具有覆盖面广,高效、低成本的特点,CDMA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0kb/s,这里开发的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充分利用CDMA无线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而搭建的数据传输系统,特别适合边远偏僻或不具备常规网络传输条件的地方使用,例如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路口(车牌实时监视)及城市路灯的监控等。 1 嵌入式Linux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要求严格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无处不在,从汽车、家用微波炉、PDA(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到工控生产现场、通信、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
[嵌入式]
iic裸机与linux通信,裸机系列——S3C2440IIC通信
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终于是把IIC弄的个差不多了,我只能说对于每一个程序都要认真对待,每个程序的编写都是一种进步。对于IIC,给我的感觉是这个东西单片机的时候也知道,但是没有调出来,现在RAM裸机编程正好好好的学习的一下,但是虽然对于2440的IIC驱动只需要配置好寄存器和把握好时序就可以了,但是我还是经过了很多的一段痛苦的时期,不过现在回想看看,都是一种成长的经历,让人值得骄傲。因为我坚持过来了。好的,说正点的,首先IIC编程依然感谢乐于奉献的赵老师,他的博客地址很多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多说了,赵老师的博客讲得很详细,和以前一样讲一下自己的体会和问题。 1.AT24C08芯片,是一款EEPROM,8K,不过是8Kbit,1024X
[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