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设计与测试

发布者:SparklingRiver最新更新时间:2011-06-21 关键字:差分放大电路  设计与测试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与普通单端放大器相比, 差分放大器可以有效抑制输入信号中的共模噪声和地线电平电压浮动对电路的影响, 因此, 在工业应用中广受青睐。差分放大器中以仪表放大器应用最为广泛。随着技术的发展, 支持差分输入的ADC、MCU 越来越多, 由于差分传输能更好地抑制共模干扰, 信号传输距离更远, 越来越多的场合将使用差分传输。但是, 一般的仪表放大器仅支持单端输出。

因此, 采用双运放搭建了一种差分输入差分输出放大电路。与普通的单端放大电路相比, 差分放大电路在设计、分析、仿真和测试中有许多不同之处, 而这些知识在一般的模拟电路教材中很少介绍。

1 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根据被放大信号的不同, 可以将差分放大电路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其输入端没有隔直电容, 可以同时放大直流和交流信号, 如图1 所示。另一种是交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其输入端有隔直电容,用来隔离直流分量,放大信号中的交流成分,如图2 所示。
直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交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直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交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1.1 直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直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由差分比例放大电路、差分滤波器、保护器件和补偿电阻四部分组成。其输入-输出关系为:


当信号频率较低时, 电容C1、C2、C3 的容抗很大,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很高, 若运放工作在线性放大区, 则根据虚短和虚断定理, 可得:


将式(3) 、式(4) 代入式(1) 和式(2) , 可得:


假设A 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分放大倍数, 则由式(5) 、式(6) 可得:
[page]

式(1)~式(7) 中所有加减运算均为矢量相加减, 式(7)表明该差分放大电路的差分放大倍数A 由电阻R3、R4、R5 确定。


该差分放大电路中的滤波器采用了典型差分滤波器的形式, 由差模滤波器和共模滤波器组成, 主要作用是滤除传感器输出信号高频噪声以及RFI 噪声。假设传感器差模输出阻抗为Rd, 共模输出阻抗为Rc,C1 与C2的串联等效电容为CS12, 则差模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d由Rd、R1、R2、CS12和C3 确定, 共模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c由Rc、R1、R2、C1、C2 确定。



由于传感器信号传输线较长, 其寄生电感与放大器输入电容容易组成LC 谐振电路, 产生过冲和振荡, 为此, 在信号线上串联小电阻R1、R2 作为补偿电阻, 以减小或消除振荡。图1 中, 电容C4、C5 分别与电阻R3、R5 组成一阶低通滤波器, 抑制放大器噪声; 电阻R6、R7对运放进行环内补偿, 增加运放带容性负载的能力;BAT54S 作为保护器件加在放大器输入端, 防止静电放电以及输入电压超出运放最大输入电压范围而损坏运算放大器。

1.2 交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交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如图2 所示。电容C9、C10、C11 的值远小于电容C7、C8 的值, 因此, 电容C9、C10、C11 对图2 中高通滤波器的影响可以忽略, 从而可得共模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HPc。


假设电容C7 与C8 的串联等效电容为CS78, 则差模高通滤波器的截止fHPd频率为:


电阻R10、R11 为运放提供偏置电压并为运放偏置电流提供流通路径。

2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在完成电路设计后, 采用Multisim 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以检验电路结构是否合理、器件选择是否恰当、滤波器截止频率设计是否正确等。仿真电路原理图如图3 所示。表1 所示为虚拟信号发生器XFG1 参数设置, 表2 所示为虚拟示波器XSC1 各通道交流信号测量结果以及XBP1 波特图仿真结果。
 

XFG1 参数设置

表2 XSC1 和XBP1 仿真结果。

XSC1 和XBP1 仿真结果


XFG1 参数设置

表2 XSC1 和XBP1 仿真结果。

XSC1 和XBP1 仿真结果

假设图3 中3、4、9 处的交流信号峰峰值电压分别为V3、V4、V9, 则由式(5) 可得:

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情况
由表2 结果和式(12) 可知, 差分比例放大部分的设计是正确的。由图3、式(9) 和表2 结果可知, 共模滤波器的设计是正确的。

仿真电路原理图
仿真电路原理图
假设一阶RC 低通滤波器通带电压增益为A0, 则其幅频响应可以用式(13) 表示。


式中,ω 为信号角频率,ωc为差分滤波器截止角频率。表3 所示为不同频率信号的仿真结果。由图3、式(8) 、式(13) 和表3 结果可知, 差模滤波器的设计是正确的。[page]

表3 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情况
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情况
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情况

3 差分放大电路测试

以直流耦合放大电路为例简要说明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框图如图4 所示。差分输入电压由YOKOGAWACA100 系列小型校验仪产生, 差分输出电压由四位半精度的VC9806 + 系列数字万用表测量得出。注意, 为了使运放工作在线性放大区, 需要给运放提供适当的偏置电压[ 8]。表4 所示为CA100 输出不同电压时VC9806+ 的测试结果, 结果表明直流耦合放大电路的差分比例放大倍数约为21。
直流信号放大测试框图
直流耦合通道交流信号测试框图
直流信号放大测试框图
直流耦合通道交流信号测试框图

在直流电压上叠加交流信号, 测试交流信号放大、差分滤波器的设计是否正确。测试框图如图5 所示。输入信号由Fluke282 多信道信号发生器产生, 输出信号由Tek DPO 4054 示波器测量得出。由于Fluke 282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直流偏置电压受输出交流信号幅值的影响, 当交流信号的幅值越小时, 直流偏置电压越低, 此时, 运放共模抑制比很低, 而且可能超出运放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因此, 采用如下方法:Fluke 282 输出两路同相位正弦波信号, 信道1 信号加在a 端, 参数设置为1000 mVpp ,10 Hz, 2.50 V 偏置电压,0° 主模式; 信道2 信号加在b 端, 参数设置为900 mVpp ,10 Hz,2.50 V 偏置电压,0° 从模式。示波器测量结果如表5 所示, 其中CH1、CH2、CH3 、CH4 分别测量TP1、TP2、TP7 、TP8 处交流信号峰峰值电压和相位, 设置CH1 相位为0°。

表5 直流耦合通道交流信号测试结果
直流耦合通道交流信号测试结果
直流耦合通道交流信号测试结果

由表5 可知,VTP1=980.0 mV,VTP2=880.9 mV, 带入式(5) 和式(6) , 可得VTP7 =1971 mV,VTP8 =-100.1 mV, 其中VTP1、VTP2、VTP7、VTP8的值均为矢量值。表5 所示峰峰值测量结果表明交流信号的放大是正确的。

表6 所示为不同频率时,a、b、TP1、TP2 处测试结果, 结果显示通过差分滤波, 实际信号衰减稍大于理论值, 这是由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及电路板寄生电容引起的。

表6 不同频率时a、b、TP1、TP2 处测量结果
不同频率时a、b、TP1、TP2 处测量结果
不同频率时a、b、TP1、TP2 处测量结果

交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测试方法与交流信号测试方法相似, 但是, 由于电阻容差、运放输入偏置电流、失调电压及隔直电容漏电流等因素的影响, 差分输出端存在一定直流电压差, 这与仿真的结果是不同的。

该差分放大电路可以看成两路单端同相放大电路的合成。但是, 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差分信号, 抑制共模信号; 两路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因此, 采用单端探头测量差分放大电路时, 需要同时考虑信号的幅值和相位, 以便计算和分析。

使用双运放搭成的具有仪表放大器输入结构的差分输入差分输出放大电路能有效抑制电路温度漂移、零点漂移和共模噪声。在没有差分探头时, 使用单端探头对差分放大电路进行测试, 并计算输入通道信号失量差和输出通道信号矢量差来验证差分信号的放大,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差分放大电路  设计与测试 引用地址:一种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设计与测试

上一篇:生物超弱发光采集系统及控制电路设计
下一篇:PC1O4总线雷达信号显示卡的设计与实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2:15

采用DSPSTM32的智能型伺服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及性能测试分析
伺服控制系统大部分都采用传统的硬件结构,控制算法比较固定,而且也无法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高性能控制算法,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现阶段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智能型、具有高可靠性、控制性能更加优秀的电液伺服系统。基于DSP与STM32的智能型伺服控制器具有软硬件结合程度更加紧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可实现多种控制策略的优势。本系统从实际的需求出发,结合精确数字PID控制算法和Fuzzy控制算法自身的优势,组合成Fuzzy-PID控制算法,根据偏差的大小范围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进行调节。 本设计将两款工控芯片—TI公司的浮点型DSP TMS320F28335和ST公司的ARM7升级版STM32F103RET6引入智能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了基于
[单片机]
采用DSP<font color='red'>与</font>STM32的智能型伺服控制器的软硬件<font color='red'>设计</font>及性能<font color='red'>测试</font>分析
以软件为核心的无线测试平台的设计应用
无线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纵观整个无线测试行业,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趋势与挑战:首先,测试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 射频测试 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其次,很多新兴的产品会在同一个设备上集成多种无线通信标准。再次,各种新的无线通信标准的不断涌入也为测试带来很大压力。 NI提出的基于PXI的无线测试平台提供了一种 打破常规 的解决思路。即使用基于PXI的模块化射频组件,用户通过软件定义仪器的功能,并实现自定义的无线测试应用。这种方式为工程师们提供了高性能的射频模块,用户自定义的UI以及持续更新的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工具包。通过系统集成,最终将得到一个快速、灵活且具有高精度的射频测试方案。针对快速
[测试测量]
以软件为核心的无线<font color='red'>测试</font>平台的<font color='red'>设计</font><font color='red'>与</font>应用
基于ARM的ADSL2+测试仪的设计实现
1 引言 近几年来,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作为网络 最后一公里 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我国,ADSL业务已成为运营商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但由于现有电话线路专门为传送低频语音信号所设计,不利于高频信号传输,线路周边环境恶劣且复杂多变,无论是ADSL业务的开通还是正常的运营维护,都需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测试工作。现有测试仪表多为国外品牌且价格昂贵,国内产品普遍存在测试频段有限,测试结果片面的问题;而且由于核心芯片处理能力有限,嵌入式操作系统不先进,软件包功能不够完善,对测试结果的管理也比较混乱。随着市场不断壮大,尤其是基于ITU G.992.3/ G.992.5标准的ADSL2/ 2+推出后,价格合理、功
[测试测量]
基于ARM的ADSL2+<font color='red'>测试</font>仪的<font color='red'>设计</font><font color='red'>与</font>实现
直面RF设计测试挑战,NI VST2.0全球震撼发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ICT各领域似乎都插上了 5G 的翅膀,即将乘风而至。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可谓层出不穷,物联网(IOT)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不断创新的电子信息科技将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一切都将迎来巨大的、令人惊喜的改变。 然而,在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科技创新背后,测试测量技术承载着巨大的助推力。电子科技日新月异,作为其研发设计中关键的测试测量技术必然也将伴随其快速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7月13日,由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全新研发设计的第二代矢量信号收发仪(VST2.0)宣布全球正式发布。NI以其 软件定义仪器 的创新理念;多项技术指标打破业内常规,并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再一次证明
[半导体设计/制造]
直面RF<font color='red'>设计</font><font color='red'>与</font><font color='red'>测试</font>挑战,NI VST2.0全球震撼发布
基于LabVIEW的电机寿命测试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电机寿命测试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系统架构和测试平台的搭建,并对电机寿命测试的工作过程做了详细的说明。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控制效果好,可靠性高。   0 引言   LabVIEW是美国NI公司推出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软件,具有简洁图形化编程环境和强大的功能。它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与控制、信号处理、数据显示、数据分析等领域。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有以下优势:1.突破了传统仪器在数据处理、显示、存储等方面的限制;2.利用计算机丰富的软件资源,增加了系统灵活性;3.通过软件技术和相应数值算法,实时、直接地对测试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和处理,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技术,真正做到界面友好,人机交
[测试测量]
基于LabVIEW的电机寿命<font color='red'>测试</font>控制系统<font color='red'>设计</font><font color='red'>与</font>实现
智能型电缆测试系统的设计实现
  智能型电缆测试系统采用单片机和工控机相结合的方案实现了1 536个测试点之问导通和绝缘关系的测试。详细说明了基于单片机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和工程应用方案。经实际测试,电缆测试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大幅度提高了洲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0 引言   随着航空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多芯电缆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应用,电缆的性能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设备的正常工作。由于多芯电缆芯数增多,其互联关系也变得更复杂,这就要求电缆测试设备具备更多的测试点数。传统的手动测试方法费时费力,准确性差,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化,批量生产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航空多芯电缆故障检测的新方案,并阐述了系统构成和测试原理。   1 测试系统构成   电缆测试系
[测试测量]
智能型电缆<font color='red'>测试</font>系统的<font color='red'>设计</font><font color='red'>与</font>实现
基于虚拟仪器的仪表电源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应用
   1引言   仪表电源的性能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仪表的工作,为了保证仪表能够在复杂环境卜正常工作,对仪表电源的性能提出了两个基木要求: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大批量的仪表电源的性能检测中,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设计开发了一种仪表电源自动测试平台,对仪表电源实行快速、自动和准确测试,并给出测试报告。   2仪表电源性能指标   仪表电源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二项:源效应、负载效应和漂移。源效应和负载效应体现了仪表电源的稳定性能,而漂移体现了仪表电源可靠性能。   源效应的测量是仅山于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电压或电流稳定输出量的变化量的测量。对于稳压仪表电源的源效应测量,采用图1所示电路,计算公式为 220伏
[测试测量]
基于虚拟仪器的仪表电源自动<font color='red'>测试</font>系统的<font color='red'>设计</font><font color='red'>与</font>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测试测量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