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滞环控制的LED驱动设计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28来源: eepw关键字:滞环控制  LED驱动设计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ED 的发光效率目前已经达到并且正在超过荧光灯.HID 灯等传统光源的水平,在通用照明领域将逐渐成为主流光源.由于LED 照明光源具有高光效.长寿命.节能环保,耐用等优点,近年来LED 应用以及驱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在相同工作电压下,LED的正向导通压降因受工艺离散性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所以恒流驱动是白光LED 的最佳选择.目前的电流控制方式主要有峰值电流控制,滞环控制,平均电流控制,和固定导通时间控制(COT)等控制方法.主流的峰值电流控制存在平均电流和峰值电流不一致的问题;且当电路占空比大于0.5时,有次谐波震荡现象,需要增加斜坡补偿电路,因此增加了电路复杂性.平均电流模式能精确控制平均电流,但是控制方法实现复杂,且仍需斜坡补偿电路.滞环电流控制模式中,LED的平均驱动电流值由内设阈值Imax和Imin决定,不存在类似于峰值电流控制模式问题,能较好地解决峰值电流控制的缺点,且无需额外斜坡补偿电路,电路结构简单.滞环控制具有自稳定性.动态响应迅速等优点,应用广泛.

  有人设计的滞环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但无调光电路设计.有人提出一种滞环跟踪控制电路,对电路进行仿真与理论分析,但电路无调光功能,且主电路为传统的降压电路,MOS 管驱动设计困难.此外电路还采用D触发器限制频率抖动范围,但同时也限制了电路的带负载能力,且瞬态响应变差.

  本文在基础上,采用新的降压电路,去掉了D 触发器,设计了一款带有数字PWM 调光的LED 驱动电路.

  1 原理与设计

  1.1 工作原理

  本文设计的滞环LED 驱动电路由主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滞环控制电路三个部分组成.当MOS 管导通时,续流二极管D截止,电感L 电流上升,取样电阻Rs两端电压差值变大,将此电压差值通过差分放大电路,反馈至滞环控制电路,与滞环控制电路设定的阈值电压VH或VL相比较.如图1所示,当电压达到滞环控制系统的电压的上限值VH 时,比较器输出电平翻转,关断MOS管,由于电感电流iL 不能突变,此时感应出一个反向电压,续流二极管D导通.电感放电,当放电至电压低于滞环控制系统的电压的下限VL 时,比较器电压翻转,MOS 管导通,循此反复,限制了电感电流的峰值和谷值,从而达到了控制LED电流平均值.

  1.2 电路分析滞环控制的LED 驱动电路主要由主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滞环控制电路,以及数字调光电路组成.如图2中主电路由RS,电感L,续流二极管D,开关器件MOS,以及负载LED.Vi为输入电压,RS为检测电阻.电路稳定时,忽略续流二极管与Rs的导通压降可得:

  式中:Vi 为输入电压,Vo 为LED 两端电压,Ton 为导通时间,Toff为关断时间.

  由式(1)可得:

  电流检测电路为高边电流检测电路[5-7],滞环控制电路为电路的核心.有人分析了电流检测电路以及滞环跟踪电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将滞环控制电路的输出逻辑信号与数字调光信号相与,可得到调制的PWM 调光信号,控制MOS 管的导通与截止,实现数字PWM调光.

  2 实验

  2.1 关键点波形测试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电路进行验证,电路参数为:RS取0.5 Ω,电感L的值为220 μH,续流二极管为SS34,开关MOS管选用IRFR024,电流检测器采用LM358通用运放,比较器选用LM393,与非门用74HC00,MOS 驱动选用UCC27524D,R1=R2=4.7 kΩ,R3=R4=47 kΩ,R7=500 Ω,R6采用3个200 Ω电阻并联,R5=910 Ω.

  图3(a)所示为实验电路占空比较大时,通过LED电流iRS 与MOS 管门极电压VGS 波形图.图3(b)为占空比较小时,通过LED电流iRS与MOS管门极电压VGS波形图.通道1为电流探头测得通过LED的电流波形,通道2为MOS管门极电压VGS波形.

  由图3(a).图3(b)可知iRS 电压在一个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滞环变化,VGS 从最大占空比与最小占空比之间变化.该图形表明,该滞环电路能稳定iRS平均电压,即稳定输出电流Iled.且占空比变化范围大,能适应大范围输入电压变化或输出负载变化的场合.图4为调光信号占空比为0.5时的电路的工作波形图,通道1的波形为加入调光信号后输出的电流波形图.通道2为频率300 Hz 脉宽从1%~99%可调的PWM 数字调光信号.

  2.2 实验数据测试与分析

  图5数据图形为分别对1颗1 W,3颗1 W,5颗1 W的电路进行输入电压,输出电流的数据测试图.由图可知电路滞环控制跟踪性能好,能较好的稳定电流较好.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流几乎呈现线性比例关系,输入电压升高输出电流缓慢增大.主要原因可能为占空比变化范围较大,电路条件改变导致的反馈环路的稳定性变差以及电路的固有延时.由设定参数可得平均电流为360 mA.实测效果为330 mA左右,主要为差分放大电路的4个差分放大电阻匹配不精准,导致放大倍数与理论值有差异,此外放大倍数还与运放的放大带宽有关.

  表1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对1颗灯珠在20 V 输入时,300 Hz PWM 数字调光信号占空比D 从0.1%变化到99.9%的输出电流测试结果中,电流与占空比在5%~95%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每5%增加20 mA左右的电流,调光效果好.其中测试占空比为2%~3%或96%~99%时电流出现反常现象,其主要原因为,电路一般要3~4个正常的开关周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当占空比过小时,电路还没有正常工作MOS-FET 门极电压又变为低电平关闭了.当占空比太大时,MOS-FET 门极电压为低电平时,电路还没有正常关断下一个导通时间又到了,导致电路又开启,所以电流出现反常现象.

  3 结语

  研究设计了一种高边电流检测的滞环控制的LED驱动电路.电流滞环控制方式解决了电流峰值控制中峰值电流与平均电流不一致的问题,并且没有峰值电流控制中出现的占空比大于0.5时次谐波震荡现象,故无须斜坡补偿电路,电路结构相对简单.能适应宽范围类电压输入以及较大范围负载变化的场合.且电路实现了数字PWM调光,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电路性能稳定,调光效果好,无闪烁,电流平滑变化,能适应需要智能调光的场合,符合节能的要求以及可以用在原边反馈,次级输出电压波动较大的无光耦反馈的廉价场合.

关键字:滞环控制  LED驱动设计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一种滞环控制的LED驱动设计

上一篇:改良降压拓扑电路 LED驱动器提升灯泡功率因数
下一篇:基于I2C接口的LED驱动器优势探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23

结温保护的LED驱动设计方案
   LED 寿命长、效率高是有前提的,即适宜的工作条件。其中影响寿命和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是LED的工作结温。从主流LED厂家提供的测试数据表明,LED的发光效率与结温几乎成反比,寿命随着结温升高近乎以指数规律降低。因此,将结温控制在一定范围是确保LED寿命和发光效率的关键。而将结温控制在一定范围的手段除散热措施外,将结温纳入驱动电源的控制参数是十分必要的。    1 LED结温的检测   LED的结温是指PN结的温度,实际测量LED的结温比较困难,但是可以根据LED的温度特性间接测量。   LED的伏安特性和普通的二极管相似。用于白光 照明 的蓝光LED典型的伏安特性如图1所示。 图1 LED
[电源管理]
结温保护的<font color='red'>LED驱动</font><font color='red'>设计</font>方案
浅谈如何实现LLC LED驱动器简化设计
相比过去使用的老式、笨重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现在的平板数字电视和显示器要薄得多。这些新型平板电视对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占用的空间更小。   为了帮助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使这类数字设备变得更薄,一些厂商转向使用LLC 谐振半桥转换器来为这些设备的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提供驱动。这是因为,利用这种拓扑结构所实现的零电压软开关(ZVS)可带来更高效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并且要求的散热部件比硬开关拓扑更少。   这类拓扑设计存在的一个问题是LLC dc/dc传输函数会随负载变化而出现明显变化。但是,这样会使在LED驱动器中建立LLC控制器和补偿电流环路变得更加复杂。为了简化这一设计过程,本文将讨论一种被称作脉宽调制
[模拟电子]
浅谈如何实现LLC <font color='red'>LED驱动</font>器简化<font color='red'>设计</font>
LED驱动电源性能设计要求
根据电网的用电规则和 LED驱动电源 的特性要求,在选择和设计LED驱动电源时要考虑到以下九大性能特点要求:   1、高可靠性,特别像LED路灯的驱动电源,装在高空,维修不方便,维修的花费也大。   2、高效率,LED是节能产品,驱动电源的效率要高。对于电源安装在灯具内的结构,尤为重要。因为LED的发光效率随着LED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LED的散热非常重要。电源的效率高,它的耗损功率小,在灯具内发热量就小,也就降低了灯具的温升。对延缓LED的光衰有利。   3、高功率因素,功率因素是电网对负载的要求。一般70瓦以下的用电器,没有强制性指标。虽然功率不大的单个用电器功率因素低一点对电网的影响不大,但晚上大家点灯,
[电源管理]
根据VIPer17H设计无电解电容LED驱动器策略
  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发展LED照明技术。高亮度LED要达到长寿命,并且要尽量小的光衰,温度的控制是关键,因此与其他光源相比,LED灯都需要一块比较大的散热器。为了获得理想的散热效果,将LED与散热器直接接触可以获得最小的热阻,将散热器暴露在空气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法,但却带来了安全隐患,不过如果采用隔离的LED驱动器方案将解决此问题。在保证一定温度条件下,LED寿命可以轻松超过20000小时,因此驱动器的寿命将成为整个灯具长寿命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电解电容是影响开关电源寿命的重要元件,限于电解电容的结构,很难匹配LED的长寿命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无电解电容的驱动器。此外根据能源之星于2008年11月发布的固态
[电源管理]
根据VIPer17H<font color='red'>设计</font>无电解电容<font color='red'>LED驱动</font>器策略
优化LED驱动电路设计,轻松省去电解电容
针对现有LED驱动电路存在电解电容限制寿命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电解电容的LED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Panasonic松下MIP553内置PFC可调光LED驱动电路的芯片,与外部非隔离底边斩波电路合成作为基本的电路结构,输出稳定的电流用以满足LED工作的需要。同时设计保护电路来保护负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芯片能稳定工作,并且可以实现27V的恒压输出和350mA的恒流输出。 LED(发光二极管)以其节能、环保、高亮度、长寿命等诸多优点成为新一代的绿色照明光源。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日渐成熟,它终将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照明光源的新宠。然而,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因数和长寿命的驱动电源是LED灯发光品质和整体性能的关键。
[电源管理]
优化<font color='red'>LED驱动</font>电路<font color='red'>设计</font>,轻松省去电解电容
基于TRIAC调光的绿色LED驱动器参考设计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全球消耗的电能中有19%是用于照明。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以更高能效的方案来替代低能效的白炽灯光源。而随着发光二极管(LED)在流明输出及光效方面持续快速进步,同时,平均每流明光输出的成本也在下降,再结合LED在高指向性、长寿命和低维护成本等方面的优势,LED照明(也称固态照明,或SSL)成为一种极为引人注目的替代解决方案。 针对固态照明的能效规范要求 为了促进节能,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或规范组织制定了不同LED照明规范,主要体现在对功率因数(PF)的要求方面。如欧盟的国际电工联盟(IEC)规定了功率大于25W照明应用的总谐波失真性能,某些地区的其它国际标准也适用这规定。 另外,美国能源部
[电源管理]
基于TRIAC调光的绿色<font color='red'>LED驱动</font>器参考<font color='red'>设计</font>
150W多串LED驱动设计
多串LED线路广泛应用于路灯、洗灯和其他一般照明产品。一般解决驱动多串LED线路的方法是使用多通道线性电流稳压器。使用线性电路的方法后,稳压器就没有产生电磁干扰的问题了。和使用个别LED驱动器驱动每个LED线路的方法比较起来,多通道解决方案可以提供较好的串对串电流準确度,也比较容易检测与发现LED线路的故障。线性电流稳压器是一个直流电源输入装置,可以是一个交流/直流的转换器,或是一个直流/直流的转换器。如果电源是直流电,电压远低于LED线路的顺向电压,我们就会使用到升压转换器。本文将介绍使用升压转换器和线性电流稳压器的4串LED线路、150瓦的LED驱动器。表1所示为其设计的规格。 电路概述 图1所示为一个15
[电源管理]
150W多串<font color='red'>LED驱动</font>器<font color='red'>设计</font>
选择LED驱动电源设计应考虑的九大要素
根据电网的用电规则和LED驱动电源的特性要求,在选择和设计led驱动电源时要考虑到以下9大性能特点要求: 1、高可靠性,特别像LED路灯的驱动电源,装在高空,维修不方便,维修的花费也大。 2、高功率因素,功率因素是电网对负载的要求。一般70瓦以下的用电器,没有强制性指标。虽然功率不大的单个用电器功率因素低一点对电网的影响不大,但晚上大家点灯,同类负载太集中,会对电网产生较严重的污染。对于30瓦~40瓦的LED驱动电源,据说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对功率因素方面有一定的指标要求。 3、高效率,LED是节能产品,驱动电源的效率要高。对于电源安装在灯具内的结构,尤为重要。因为LED的发光效率随着LED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LE
[电源管理]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