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厚度测量系统设计

发布者:电子设计艺术家最新更新时间:2020-03-09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智能厚度测量系统  STC89C52  主控制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课题所研究的智能厚度计是基于单片机的成套解决方案,由主控制器、测量传感器、AD转换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相应配套硬件组成。通过对测量传感器的运用,对厚度参数进行精确地数据采集,然后通过AD转换模块将测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主控制器对AD转换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处理,最后通过液晶显示模块对厚度参数进行直观地显示,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需求。



1 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能强、功耗低、性价比高等特点。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由芯片、系统时钟、I/O端口设备及复位电路等构成。

STC89C52芯片内部结构框图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2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电路设计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功能是将线性机械位移转换为电信号。传感器滑轨连接直流电压,可流过极小的电流,滑片触头起始端电压与滑片触头位移存在一定比例关系。使用传感器作为分压器可以使滑轨的总电阻精度要求最大限度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不会影响测量结果。通过对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利用以测量位移的方式间接对纸张厚度进行测量。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电路图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欧姆定律:E = I R,其中E为电源电压值,R为滑轨电阻的总阻值。因为E,R是常数,所以电流值I也是常数。根据电阻分压器的原理:V = I r,其中r是滑块触点与滑轨一端之间的阻值。根据V = I r,其中I是常数,V和r是线性相关的。如果把滑块触头固定在测量杆上,则测量杆的位移S也与分压V或电阻r呈线性关系,即V = I r或者S = K'r,其中K 和K'是要确定的转换因子。从E = I R,V = I r可以看出,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可以非常大,其位移S与电压V或电阻r之间的关系均呈线性关系。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




3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AD7705是AD公司的一款新型16位AD转换器。该器件包括由放大器(PGA)和缓冲器组成的前端模拟调节电路、可编程数字滤波器、调制器。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多通道小信号进行AD转换,适用于直流和低频交流信号测量应用。它具有低功耗特性(3V时最大1mW),可用于环路供电、本地供电或电池供电的应用。片上具有可提供从1到128增益设置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允许高低电平模拟输入,而无需外部信号对硬件进行调节。AD7705采用SPI和SPIQ兼容三线串行口,可以方便地连接各种微控制器或DSP,而且还可以大大节省并行接口模式CPU的 I/O口。 AD7705的CS需置低电平。DRDY状态通过使用数字滤波器和其他组件监视DRDY线。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多通道小信号AD转换。该器件具有高分辨率、自校准能力、优异的抗噪声性能以及低功耗等特点,适合仪器仪表领域的应用。

如果外部连接晶振、精密参考源和去耦电容,可以进行连续AD转换。它使用低成本、高分辨率的转换技术来实现16位无错误数据输出。这符合对分辨率要求高,但对数字转换要求并不高的应用,如智能仪表产品和数字音频产品。以下对芯片的几个重要部分以及特性进行简要的说明。

AD7705片上增益可编程放大器有8种增益可以选择,分别为1、2、4、8、16、32、64以及128,允许各种输入信号放大至接近AD转换芯片的满刻度电压,然后进行AD转换,这将有助于提高转换质量。当电源电压为5V,参考电压为21V时,芯片可接受20mV至215V范围内的单极信号,±20mV至±215V的双极信号。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的负电压是相对于AIN(-)的,这两个引脚应该被偏置到适当的正电位。输入模拟信号由AD连续转换。采样频率fs由主频率clk和增益决定。增益(16至128)通过多次样本并使用参考电容与输入电容的比值来获得。

ADC7705内部结构图


AD7705包括五个串行数据接口,其中数据输入端D_IN,串行时钟输入端S_CLK,转换数据输出端D_OUT,芯片选择输入端CS用于传输数据,状态信号输出DRDY端用于指示输出数据寄存器数据是否准备就绪。当DRDY 端电平置低时,转换的数据可用; 当DRDY端电平置高时,输出更新数据,无法读取。根据设定的数据输出进行速率更新A / D转换处理。任何操作都必须向对应的片上寄存器添加新的编程指令。

AD7705包括通过器件串行端口访问的8个寄存器。第1个为通信寄存器,它确定下一个操作是读还是写到哪个寄存器,并控制对哪个输入通道采样。与设备的所有通信必须首先写入通信寄存器。其寄存器选择位RS2〜RS0确定哪个寄存器访问下一个操作,输入通道选择位CH0,CH1决定转换或访问校准数据的输入通道。第2个为设置寄存器,它是一个8位寄存器,用于设置校准方法、工作模式等。第3个位时钟寄存器,它也是可读可写的8位寄存器,主要用于设置ad芯片工作频率参数和AD转换的输出速率。第4个为数据寄存器,它是16位只读寄存器,用于存储AD芯片的转换结果。

ADC7705芯片电路原理图



4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本设计中采用的是LCD1602。LCD1602顾名思义可以有效地显示16*2个字符,液晶芯片的工作电压范围应控制在4.5~5.5V之间。LCD1602液晶显示器的字符存储器存有160个不同的字符点阵,其中包括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一些常用符号等,固定的代码对应着固定的字符。液晶的显示对比度可通过VL端进行调整,当此引脚接电源正极时,液晶的对比度最弱,当此引脚接地时,液晶的对比度最高;液晶的RS脚为寄存器的选择端,当此引脚电平置高时,液晶对应选择数据寄存器、当此引脚电平置低时,液晶相应选择指令寄存器;液晶的RW端为读写信号控制端,当此引脚电平置高时,液晶将进行读操作,当此引脚电平置低时液晶进行写操作;液晶的E脚为使能端,当使能端E的电平从高变低时,液晶才会开始执行命令;D0~D7为8位双向数据端。

LCD1602模块的命令操作端有RS、RW和EN,单片机的P2^5、P2^6、P2^7脚分别与之相连。数据端口DB0~DB7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0^0~P0^7。为了保持LCD1602液晶具有较高的亮度,一般电路设计中都会将VL端串联一个2K的电阻接地。

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原理图




5 系统程序流程设计

主程序流程图



6 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本设计中模数转换芯片的作用是将直线位移传感器检测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处理为数字信号,再输出给单片机做进一步处理。因为直线位移传感器是从工作开始0.75ms之后开始检测数据的,因此A/D转换工作也同样在传感器工作0.75ms之后开始进行。A/D模数转换开始之后,选择数据转换通道,进行四通道数据转换。


模数转换程序流程图



7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LCD1602液晶显示程序的设计流程为先调用定义字符库,然后将DDRAM地址设置在第一行显示位置上,再根据系统数据对显示数据首地址及程序循环量进行设置,在循环显示程序中,要不断地提取相关字符代码直至第一行数据显示任务完成,同理,第二行数据显示任务与第一行完成过程是一样的,当两行数据全部显示完毕即可结束显示子程序。

液晶显示程序流程图

关键字:智能厚度测量系统  STC89C52  主控制器 引用地址:智能厚度测量系统设计

上一篇:影响镀层测厚仪测量值精度的因素
下一篇:激光测厚在止水带厂的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2 18:34

采用stc89c52单片机的电磁阀控制程序
下面是一个用stc89c52 单片机 对电磁阀进行一些简单控制的程序 #include reg52.h sbit a=P1^0;//下开关 sbit b=P1^1;//上升 sbit c=P1^2;//下降 sbit d=P1^3;//上线位 sbit e=P1^4;//下限位 void main() { a=1;// 上开关 常开 b=1;// 上升 常开 c=1;// 下降 常开 d=1;// 上限位开关 常开 e=1;// 下限位开关 常开 while(1) //循环 { if(a==0) // 判定上开关闭合 执行语句 { a=1; //断开开关信号 依旧执行 下降 直到碰到下限位开关 c
[单片机]
51单片机STC89C52控制LED闪烁(将延时程序写成子函数有形参)
/*-----------------------包含头文件区域-------------------------*/ #include reg52.h //单片机头文件 /*-----------------------端口/引脚定义区域----------------------*/ sbit LED=P2^0; //位定义P2.0引脚名为LED /*-----------------------函数声明区域---------------------------*/ void delay(unsigned int xms);//延时函数声明 /*-----------------------主函数区域-----
[单片机]
8051单片机(STC89C52)八段数码管轮流显示0~7
在8个数码管上自右开始, 轮流显示 0 ~ 7. #include STC89C5xRC.H void delay()//提供时延 { int i, j; for(i = 0; i 300 ; i++) for(j = 0; j 300; j++) ; } void f1_3_4_3()//在8个数码管上轮流显示0~7 { unsigned char code DIG_CODE = {0x3f, 0x06, 0x5b, 0x4f, 0x66, 0x6d, 0x7d, 0x07}; int i; while(1) { for(i = 0; i 8; i++) { P2 = i 2; //
[单片机]
STC89C52之定时器中断实验 ---- 自学笔记
一、简述 STC89C5X含有3个定时器:定时器0,定时器1,定时器2. 51 系列单片机一定有基本的 2 个 定时器(定时器 0 和定时器 1),但不全有 3 个中断,通常 我们使用的都是基本的 2 个定时器:定时器 0/1。 二、定时器计数器 2.1、CPU 时序的有关知识 ①振荡周期:为单片机提供定时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晶振周期或外加振荡 周期)【晶振振荡产生的脉冲,一个脉冲表示一个时钟周期 】。 ②状态周期:一个时钟周期定义为一个节拍(用P表示),二个节拍定义为一个状态周期(用S表示)。一个状态周期等于两个时钟周期【 2 个振荡周期为 1 个状态周期,用 S 表示。振荡周期又称 S 周 期或时钟周期。】 ③机器周期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C89C52</font>之定时器中断实验 ---- 自学笔记
STC89C52系列单片机内部资源——定时器和计数器
CPU时序的有关知识 振荡周期:为单片机提供定时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晶振周期或外加振荡周期) 状态周期:2个振荡周期为1个状态周期,用S表示。振荡周期又称S周期或时钟周期。 机器周期:机器周期也就是CPU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1个机器周期含6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机器周期=1/单片机的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外部时钟的12分频。也就是说当外部晶振的频率输入到单片机里面的时候要进行12分频。比如说你用的是12MHZ的晶振,那么单片机内部的时钟频率就是12/12MHZ,当你使用12MHZ的外部晶振的时候。机器周期=1/1M=1us。 指令周期:完成1条指令所占用的全部时间,它以机器周期为单位。 在学习定时器之前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C89C52</font>系列单片机内部资源——定时器和计数器
基于CC1101与STC89C52无线收发程序(发射程序)
好像用CC1101的朋友好少,在此也贴上CC1101收发程序吧!这样会减少大家大量时间去调试。不多说了直接上程序了: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IOCFG2 0x00 #define IOCFG1 0x01 #define IOCFG0 0x02 #define FIFOTHR 0x03//rx和tx FIFO门限 #define SYNC1 0x04//同步词汇,高字节 #define SYNC0 0x05//同步词汇,低字节 #define PKTLEN 0x06//数据包长度 #define PKTCTRL1 0x07//数据包自动控制 #de
[单片机]
STC89C52单片机继电器实验
///////////////////////////////////////////////////////////////////////// 实现功能:打开实验板上的蜂鸣,响0.3秒,然后关闭0.3秒,然后依次这样循环, 同时在实验板上继电器旁边的发光二极管也会跟随继电器不停地闪烁 实验板型号:KBL-XYD-C52 实验名称: 继电器实验 编写人: 谢应东 编写日期: 2012-4-25 ///////////////////////////////////////////////////////////////////////// #include reg52.h
[单片机]
基于CH340T的STC89C52RC编程器设计
1 引言 STC(宏晶科技)公司推出的STC 89C/S 51XX/52XX 等系列单片机,具有价格便宜、无法解密、低功耗、高速、高可靠、强抗静电、强抗干扰等优点,其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单片机,片内资源非常丰富,且均内置可反复擦写的Flash 存储器,并提供了ISP(In-System Programming)编程模式。S T C89C52RC 作为STC 89C/S51XX/52XX 系列单品机的一个典型代表,其特征主要有,8K 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1000 次写/ 擦循环寿命、10 年的数据保留时间、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512 内部RAM、32 可编程I/O 线、两个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5 个中断源、可编程串
[单片机]
基于CH340T的<font color='red'>STC89C52</font>RC编程器设计
小广播
最新测试测量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