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控 会成为安防的下一个拐点吗?

发布者:DreamBig123最新更新时间:2010-10-25 来源: it168关键字:智能摄像机  视频监控  安防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0年,数字化、高清化、智能化充斥着整个安防市场,不论是企业还是媒体,都在乐此不疲地谈论着视频监控的这三大走势。而今,2010北京安博会召开在即,作为安防行业的年度盛会,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与这三大趋势有关的产品会在展会上出现。今天,笔者将就智能视频分析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记得我在采访北京光桥总裁张乃宪先生时,他曾说,对于视频监控来说,监控录像需要7*24小时不间断,保安员在观看视频监控屏幕时极易造成视觉疲劳,发现可疑线索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举个例子,人在盯着屏幕观看录像12分钟的时候,45%的画面会被忽视,而当观看录像达到22分钟的时候,95%的画面将被忽略;另外,如何在监控屏幕不断切换的同时发现突发事件并及时预警也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同时,随着视频监控的大范围应用,也带来了海量的视频数据,如何在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提炼有价值的数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些因素,智能视频分析的产生和应用就显得极为必要。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让人迫不及待,那么,智能视频分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智能视频分析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背景模型建立为基础,主要包括周界防范在内的行为分析等。第二类是以特征识别为基础,包括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等。


  行为分析主要基于运动背景建模与目标识别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在相对静止的背景图像中找到在活动的目标物体。


  运动目标识别的背景建模技术,首先根据某种数学原理建立环境背景的数学模型,在概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机器可以区分出静止背景与运动的目标物体,然后再根据目标的轮廓、大小等信息对其分类,除去虚假的或无需关心的目标,最终结合剩下的目标轨迹与设置的规则产生报警信号。

  特征识别技术的原理与活动目标识别技术不同。特征识别无需背景模型而需要目标物体的特征,因此机器会存有一个可以用于描述这些特征的数据库,特征识别也就是在所得的图像中寻找与特征库里具有一定相似程度的物体以进行匹配,如果特殊库里描述的特征越多,得到的结果越正确,同时需要的计算量也越大。


  然而,目前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应用并不广泛,还处于试用阶段,“不成熟”的技术无法催生市场的膨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法完全消除误报的影响

  例如运动目标识别中的背景建模技术,在控制漏报数量的同时,还不能完全的删除误报。在以目标识别为技术基础的周界防范产品中,误报的数量一直是反映该产品优劣的一大指标。而误报的数量是由背景模型与实际使用情况之间的差距造成的。模型的适应能力越强,造成的误报越少,背后要求的技术也越高。影响背景模型建立的因数很多,例如空旷的柏油马路和边上有树木的围墙,6m高的摄像机与2m高的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就需要不同的背景模型,白天和黑夜的状态需要的模型也不同。目前,行业中还没有开发出一种可以涵盖所有使用情况的背景模型来,也无法完全的解决随机事件的影响,如在黑夜环境下车灯造成的误报。

  [page]

  2. 不具备行为的判断能力

  例如周界防范,机器中行为分析的区域入侵功能能够发现活动目标,并可以在这些活动目标中利用技术手段把用户希望的目标(例如人体)提取出来。但是再进一步,这个闯入者的动机是什么,是偶尔路过,还是故意闯入,是否有意的往警戒区域内探望,这些都无法靠机器来识别。

  3. 特征识别技术对画面要求高

  对于基于特征识别的分析技术,对于图像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画面本身清晰度外,也需要清楚的展示目标物体的特征,目前计算机的识别能力大大低于人类对物体特征的识别能力,不同的光照条件和拍摄角度,都将改变计算机所看到的特征。因此,对摄像机的安装以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例如车牌识别的产品,对车牌在画面中呈现的角度,像素大小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些高要求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实施与应用。

  4.CPU的处理能力仍然是瓶颈

  要满足实际复杂的应用环境就需要越加复杂的算法,随之带来了巨大的计算量,目前DSP芯片的能力有限,已经不能满足某些复杂算法的需要。因此,难以开发相应高级功能的嵌入式产品,这也增加了很多产品的施工难度与实际推广的阻力。

  尽管目前智能产品已经开始小规模应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表现出种种问题,让火热的市场开始逐步沉寂:

  1、 价格高昂 普及困难

  目前市场上前端智能视频分析盒动辄一两万,而带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服务器则是几十万的身价,除了这些昂贵的必备用品之外,还有相应配套的硬件软件都需要高昂的造价,价格无疑成为国内智能视频分析产品不能普及的最大原因。试想连机场、轨道交通、金融、能源这些高端行业使用都要“三思而行”的状况下,又怎么能向智能建筑、零售业、服务业等中低端行业普及呢?

  2、 误报率高 有可能形同虚设

  目前的智能产品无论是嵌入式智能分析产品还是纯软件智能视频分析产品,其分析效率及准确率仍然受到环境因素(如环境光线变化等)的限制,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应用环境,目前还无法进行准确、实时地判断和分析。

  国外视频分析的理念是“宁可误报,不可不报”,但这种理念到了中国可能会产生“狼来了”的效应。如何解决分析灵敏度和误报警之间的矛盾,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另外,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系统和DVR系统来说,目前的智能分析产品规则设置及功能实现方面则较为复杂。为了减少误报,智能分析系统还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多次的反复调试,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较高端的配套设备,对设备的安装调试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更多高素质的集成商和工程商,而这方面也是我们需要多加改进的。

  3、标准难于统一

  跟网络视频监控产品相似,智能视频分析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义和相关的标准,众人都在谈智能,谁家的智能技术才是真的?哪些智能技术其实并不智能?比如,有些产品把移动侦测这个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动分析并提取有威胁信息的功能也叫做智能分析,显然就是有所误导。

  另外,分析核心算法差异化也会成为将来整合的一个难题,比如不同品牌的前端嵌入式分析产品与后端管理平台如何来兼容,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智能分析分析产品的厂家可提供什么样的支持,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客户认知度低

  产品的推广需要终端客户的最终认可才能赢得市场,许多行业终端客户普遍对智能分析产品系统所能实现功能知之甚少,也就不能提供很多有效的需求来促进产品的较广泛应用及改进提升,这也造成了很多智能分析产品功能与客户的需求相差较远,客户往往过高地估计了智能化系统所能提供的便利功能,从而产生一些非产品质量方面的矛盾。而企业只是自己埋头苦修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并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这也等于是做了一场无用功。

  应该说,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是安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智能视频分析要真正实现其作用,首先必须突破上述几大技术障碍,客户对产品的认可才是市场发展的动力。除了技术上的不成熟,应用上的不成熟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智能监控会是安防行业的下一个拐点吗?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智能摄像机  视频监控  安防 引用地址:智能监控 会成为安防的下一个拐点吗?

上一篇:浅议核心技术:探秘家庭安防的监控格局
下一篇:解密红外透视摄像机组成与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0:55

智能家居未来五年发展趋势,会有哪些新技术?
2012年到2017年, 智能家居 产业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智能家居概念深入人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行业跨界合作案例增多。那么,下一个五年,智能家居将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数字化对讲与智能家居的结合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楼宇对讲将会更多地增加一些智能家居的功能,将集 安防 、家电控制、信息服务、娱乐为一身,从而使得楼宇对讲系统发生质的改变,两者会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与纯模拟系统不同,数字/ 模拟混合系统在单元内采用成本较低的模拟设备,主干网络则采用基于以太网的数字TCP/IP 协议进行联网。数字/模拟混合系统是当前解决大型社区联网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大型社区的联网拓扑结构有很大的自由度,网络调整十分方便,并且成
[嵌入式]
光纤新技术层出不穷 安防监控应用备受关注
    光纤宽带产业是当前信息产业中成长最快、发展空间最大的产业之一。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能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以至提升国家长远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光纤传输发展对于安防产业,同样具有进步性意义。      光纤新技术层出不穷      据相关媒体报道,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出一种新型光导纤维,其能够以99.7%的光速传输数据。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新型光导纤维实现了73.7Tbps的数据传输速度大约相当于10TBps,较当今最先进的49Gb光导纤维的速度快了1000倍,且延迟率也大幅降低。      据悉,真空中的光速为299792
[安防电子]
智能视频监控应用系统设计攻略
随着宽带有线和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全球安防市场需求的增长,视频监控的应用正呈爆发性的增长态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在经历了数字化和网络化之后,下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智能化,即智能监控和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视频监控由人工进行视频监测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状态,或者用于事后分析,这种应用具有其固有的缺点,难以实现实时的安全监控和检测管理。带有智能分析功能的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区分监控对象的外形、动作等特征,做到主动收集、分析数据,并根据预设条件执行报警、记录、分析等动作。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运行于服务器,也可以运行在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上,而后者已逐渐成为主流。 智能视频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分安防、人体
[安防电子]
<font color='red'>智能</font><font color='red'>视频监控</font>应用系统设计攻略
“AI+安防”如何颠覆我们的生活?
近年来,全球各大巨头公司以及各细分领域创业公司纷纷入局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攻破人类智力防线,显而易见,不久的将来大部分人的工作会被机器所取代。 日本政府打算今年前制定好几项计划,包括从2020年开始允许无人机运送包裹,从2022年开始允许无人驾驶卡车商业化运营等; 亚马逊获得美国商标专利局的无人机快递包裹「标签内置降落伞」新专利,这项技术可帮助包裹在空中脱落时软着陆,或在未来被亚马逊应用于PrimeAir无人机快递服务中;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在年度会议中披露的数据显示,IBM的Watson给出的癌症治疗方案大部分时候与医生的建议十分吻合。IBM公司也宣布,其用于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癌症护理产品已在分布全球的九家新医疗中心投
[安防电子]
DCCS发布新一代i砈OCV2.0 引领业界安防技术
    自从神州数码控股与成都索贝合资组建神州数码索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DCCS)以来,DCCS充分整合双方在安防领域的优势资源,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营销能力,以及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累的深厚实践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近日,DCCS又发布了i³SOC(SecurityOperationCore)智能安防管理平台的新一代升级产品i³SOCV2.0,再次为推动我国安防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i³SOCV2.0平台采用中间件技术,将小、中、大、超大型安防平台融为一体,同时提供丰富的增值应用。通过中间件,可实现跨平台的,针对多种应用的灵活搭配的集成方案,使得安防平台具有规模的可伸缩的特性,并可按用户需要,积木式
[安防电子]
基于ARM-Linux和CDMA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0 引言 CDMA(码分多址)无线网络具有覆盖面广,高效、低成本的特点,CDMA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0kb/s,这里开发的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充分利用CDMA无线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而搭建的数据传输系统,特别适合边远偏僻或不具备常规网络传输条件的地方使用,例如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路口(车牌实时监视)及城市路灯的监控等。 1 嵌入式Linux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要求严格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无处不在,从汽车、家用微波炉、PDA(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到工控生产现场、通信、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
[嵌入式]
随着机器人产品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安防机器人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伴随着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与革新,国内机器人产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机器人行业发展也日益稳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增速保持世界第一。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4亿美元。由此看来,我国机器人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机器人产品开始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作为“机器人+”模式发展渗透的重要领域之一,安防机器人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安防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在更多复杂环境中从事多种工作,因而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语音交互等多项技术也丰富了安防机器人的功能与应用场景。
[机器人]
一种汽车安全与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 引言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结合, 使嵌入式技术在远程控制、智能交通、电视会议、安防等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个人财富的积累, 汽车逐渐变成了人们出行旅游的普遍的交通工具, 同时汽车被盗案例也屡见不鲜。因此如何保证个人或者集体汽车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开发一种更低成本、更方便的视频监控设备—车载安防系统来满足有车大众的需要。    1 系统硬件设计   汽车安全与防御系统主要由视频采集及处理模块、3G无线上网卡、嵌入式Web Server、GSM模块及客户端浏览器组成。嵌入式Web Server由Samsung公司的ARM处理器S3c2440 和网
[汽车电子]
一种汽车安全与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安防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视频监控 智能卡 防盗报警 智能管理 处理器 传感器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安防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