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年金融IC卡领域十大影响力事件

发布者:心灵律动最新更新时间:2015-01-27 来源: 一卡通世界网 关键字:年金  影响力  领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危险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进步时代,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甚至到每个人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荣耀和淘汰。风险和商机并存的金融领域更是时局多变,那么在整个2014年大格局下的金融IC卡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同时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下面一卡通世界网收集了部分新闻,就这些焦点事件作了简单的盘点。

  一、央行力推金融IC卡 EMV标准遭劫难

  2014年3月12日,银行及中国银联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金融IC卡推广工作的通知》,文件明文要求各主体切实提高PBOC3.0的金融IC卡使用率。该文件意味着,Bin号62的银联单标识卡即将进一步推广,而visa、Master因所采取的技术标准为国际标准EMV,其在中国的业务或将面临生死关头。

  编评:14年年初,央行向银行及银联发布了这篇关于做好2014年金融IC卡推广工作的通知,旨在大力推广金融IC卡以提高PBOC3.0金融IC卡的使用率,这也意味着Bin号62的银联单标识金融IC卡将成为发卡主流,而visa、Master因所采取的技术标准为国际标准EMV而并非央行制定标准PBOC2.0或PBOC3.0,因此可以说它们的在华业务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境外卡组织这不得不说是一项新的挑战了。与此同时,国际上非常少见的双标卡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从央行的明文要求也可以看出对金融IC卡普及力度的重视,而据一卡通世界网了解,截止到去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量已经突破10亿张,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金融IC卡发卡量4.5亿张,占新增银行发卡量的比例超过80%,前三季度新增发卡量分别为1.3亿张、1.5亿张和1.7亿张,发卡进度明显加快,显然年初央行的这一纸明文起到了很大的成效。当然近年来央行一直在倡导积极推动金融IC卡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受理终端改造、电子现金跨行圈存、关闭降级交易等工作,金融IC卡的普及也为今年全面开展金融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提升了银行卡安全性,对我国实现金融普惠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央行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磁条卡隐退

  2014年5月14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工作,以全面提升银行卡安全交易水平。

  编评:央行发布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的通知是为了什么?前面也说到了,其实关闭降级交易也是央行在积极推广普及金融IC卡的一种方式,而央行在去年5月份就开始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一方面可充分发挥金融IC卡所具有的安全优势,避免由于金融IC卡降级交易可能产生的伪卡欺诈风险,另一方面也为2015年我国银行停止新发行磁条卡奠定基础。

  那什么是金融IC卡降级交易呢?其实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目前大多银行发行的都是磁条与IC芯片同时存在的复合卡,使用它在已经具备芯片受理功能的终端上完成交易时收银员仍然使用刷磁条的方式来受理即被称为金融IC卡的降级交易。而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收银员长期养成了刷磁条卡的受理习惯,这样的方式也大大降低了金融IC卡交易的安全性。

  据一卡通世界网了解,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银行系统共布放1030万台POS及57万台ATM,其中99%的终端已可受理金融IC卡,因此在终端问题上已经基本解决。而今年年初,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商业银行已经不再发行纯磁条卡,取而代之的是过渡阶段的以芯片为主的金融IC复合卡。虽然目前来看,仍然还有很大数量的纯磁条卡在使用,但是随着央行采取的关闭降级交易以及各银行采取各种措施来吸引市民办卡或者换卡,未来安全性更高、应用范围更广的金融IC卡一定会是最终选择。

  三、开放清算市场外卡入境的技术障碍和标准问题

  在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为扩大金融开放,加快推动国内银行卡市场和支付市场创新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优化消费环境,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原则上无需在境内设立清算机构。

  编评:开放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意味着国际银行卡组织将可以在中国国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这将打破由银联独家经营多年的境内跨行交易清算市场。这是否意味着银联一家独大的地位将不复存在呢?理论上虽然是这样,但是国际卡组织要想在中国开展业务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标准上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PBOC3.0的国家标准是否与国际EMV标准兼容,这个问题也由来已久,万事达中国区前总经理、美国第一资讯大中华区总裁陈启彰表示,VISA、万事达、JCB等国际卡组织的技术标准基础都是遵循EMV标准。从技术和业务角度来说,银联、VISA、万事达在受理环境、操作流程度都没有差异,只是在上层加载的应用软件不同。但是只要有10%不一样,改造所投入的成本都是不菲的。也有业内人士表示,PBOC3.0也是基于EMV标准设计的,硬件上两者可以兼容。对于目前还无法做到兼容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密钥体系与国际上的密钥体系不同。显然在密钥体系上中国需要有自己的标准才能掌握主动权。

  对于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无论是在清算业务的规则和金融标准上还是在转接系统的放置上都还需要进一步协商讨论,目前难度和可行度我们都无从得知。但是无论如何,小编认为银联作为清算组织在国内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

  四、金融IC卡发卡量破10亿整体发展态势明显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量突破10亿张,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累计发卡量超过9亿张,区域性商业银行累计发卡量超过1亿张。

  编评:金融领域人们都喜欢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金融IC卡发卡量突破10亿张意味着我国的金融IC卡推广工作卓有成效。当然这和我们上文所说的央行推行的政策和要求有着莫大的关系,无论是年初要求做好2014年金融IC卡推广工作的通知还是关闭降级交易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都加快了金融IC卡的普及。

  还是这组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金融IC卡发卡量4.5亿张,占新增银行发卡量的比例超过80%,前三季度新增发卡量分别为1.3亿张、1.5亿张和1.7亿张。加上今年1月1日正式关闭了纯磁条卡的发行,可以预计2015年的金融IC卡发卡量将会迎来一个突破性的增长,小编就目前的数据作了一下简单的计算和预测,2015年的金融IC卡发卡量将会突破8亿,也就是发卡总量将会突破18亿(当然这只是小编的保守估计,请勿当真)。

  总体来说,金融IC卡的发展态势良好,正如磁条卡的退出一样,金融IC卡的普及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无论如何这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和银行卡的交易安全都是意义深远的。

  五、万事达的创新指纹识别与动态交互信用卡

  2014年10月,万事达(MasterCard)同生物公司Zwipe深入合作,推出了具备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信用卡,只需要将拇指按在指纹识别区域上然后进行刷卡操作,使用指纹识别替代传统的PIN码。

  同年12月,万事达和支付卡开发商Dynamics合作,推出一款交互式信用卡,带有显示屏和按钮。

  编评:指纹识别无疑是最早应用于商务领域的安全认证手段,尤其在金融和科研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由于Apple Pay的出现,“指纹识别+NFC支付”的方式也被兴起,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指纹识别被应用到手机终端,同时应用在移动支付领域。而关于智能卡与指纹的结合的方式我们还是很少见到的,万事达推出的这张通过指纹识别代替PIN码完成支付的信用卡在形式上还是非常创新的,同时在便捷性上也提升了不少,省去了输入密码和签字认证的时间,体验上一定会非常的棒。

  另外一个带有显示屏和按钮的交互式信用卡,通过用户自己掌握的非常重要的PIN码,使用时通过按钮来解锁信用卡然后完成支付,更多的信息和操作细节我们并不清楚。

  这两款信用卡产品可以说都非常具有创新感,至少小编第一眼看见后是觉得非常新鲜和感兴趣的,但是作为一项产品我们更关心的当然是它的实用性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对此我们还需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六、网络身份证来袭eID金融IC卡大势所趋?

  2014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1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现场展示了“网络身份证”(eID)技术的应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我国自主研制的“网络身份证”(eID)技术,采用了“国密SM2”算法,通过高强度安全机制,可以确保无法被读取、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从而确保芯片载体及其持有人一一对应。目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已在我国广泛开展“网络身份证”(eID)技术的应用试点。

  编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趋势下,所有产品都希望与网络扯上关系,同样智能卡的扩展应用也离不开互联网。如今,人们都在向往着“一卡多用”时代的到来,社保卡与公交卡的整合、手机卡与公交卡的整合、金融IC卡与公交卡的整合等等,而现在连身份证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直接与金融IC卡融合在一起了。

  eID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身份证,是我国经过五年的技术攻克,并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使得搭载eID的金融IC卡成为可能。也就是说网络身份证是搭载在一张银行卡的芯片上,本身看上去与普通的银行卡没什么区别,但将其放在专用读卡器上读取,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购物,物流状况也一目了然。

  据一卡通世界网了解,201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发放了近3万张“网络身份证”,进行校园内网络全业务流程的试点。在银行系统,加载了eID的工商银行金融IC卡已在全国试点发行600万张。而在2014年9月底,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于2014年9月与上海银行在上海签署《eID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加载eID的金融IC卡发行业务的合作。

  随着卡与卡的融合,手机与卡的多应用,安全为首的金融领域,未来网络身份证将会是一大趋势吗?

  七、首张金融SIM卡发布移动金融时代到来

  11月7日,贵阳银行与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发出全国第一张符合金融IC卡标准和移动金融安全可信服务(MTPS)规范的移动金融SIM卡。

  据贵阳银行介绍,除与中国移动合作以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分别将在今年年底和明年推出移动金融SIM卡。贵阳市将加大发卡力度,力争在年底前发行3万张符合PBOC3.0标准和MTPS规范的移动金融IC卡,同时建成贵州通TSM系统,实现移动金融的广泛应用。

  编评:上面已经说到了手机卡与公交卡的整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NFC-SIM卡模式,而现在手机卡与金融IC卡也实现了完美结合,也就是上面说到的金融SIM卡。据了解,贵阳市民在持有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的基础上,实名办理移动金融SIM卡后,经过人民银行MTPS系统审核、商业银行对移动金融SIM卡和账户信息核对,便可实现缴费、刷手机乘车等功能。

  在小编看来,金融SIM卡的发布仅仅是移动金融时代到来的第一声号角。这不,招行就率先推出了NFC移动金融产品“一闪通”,采用eSE全终端并且在国内首用了Token技术;各个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金融IC卡联名卡也在逐渐发展中,而随着移动支付潮流的影响,NFC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将为其发展带来技术支持,移动金融一定会是未来各银行和银联的主推方向。

  今年一月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银行卡清算机构印发的《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在发展移动金融之时,应重点发展基于安全芯片的账户介质。这也意味着,基于安全芯片为基础的NFC移动支付技术和手段将成为金融机构未来推动移动金融的主流方向。

  八、首例互联互通标准金融IC卡发布一卡通领域的新进步

  2014年11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龙卡公交卡”在浙江湖州正式发行。该卡由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湖州惠通公交一卡通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是符合住房与建设部全国互联互通标准银行发卡的首例,这意味着该卡可以在全国已经互通的50个城市畅通无阻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还可轻松转换角色,作为银行卡进行购物支付。

  编评:公交卡与金融IC卡的整合我们已经数见不鲜了,工行、建行、招行貌似也都推出过与公交卡结合的联名卡,一方面银行是从人们出行的刚需领域出发,另一方面是为了响应移动金融的号召。公交金融联名卡是不少见,但是符合住建部互联互通的公交金融IC卡就属首例了。

  “龙卡公交卡”在浙江湖州首发,除了可以实现湖州惠通公交一卡通的所有功能之外,还能在实现了互联互通的50个城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时也能用作银行卡存取支付。这对于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是一大利好,也为各银行向金融IC卡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合作机会。

  随着全国互联互通工作的稳步推进,未来接入互联互通的城市将会越来越多,真正一卡通的时代正在慢慢来到,到那个时候互联互通所带来的便利将不仅仅是公共交通领域,移动支付、移动金融、互联网等都会是最终受益者。

  九、银联从核心技术规范层面支持国密算法

  2014年12月,中国银联正式面向成员机构发布《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1(SM算法试点技术指引)》、《中国银联IC卡技术规范—产品规范第11 部分:国产密码应用指南》,在银行卡核心技术规范层面支持国产密码算法,支持银行按照国产密码算法接入银行卡跨行交易系统,并支持银行发行国产密码金融 IC卡。

  编评:首先科普一下国密算法是什么?国密是指国家密码局认定的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在金融领域目前主要使用公开的SM2、SM3、SM4三类算法,分别是非对称算法、哈希算法、对称算法。

  那银联从核心技术规范层面支持国密算法意味着什么呢?因为密码技术是金融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在银行卡领域应用国产密码算法,有利于提升银行卡产业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能力。简单一点就是说,使用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才便于我们自己使用和控制。

  据一卡通世界网了解,国密算法的应用一直是各大芯片商和银行发力的重点,14年5月份,采用同方微电子芯片的全球首张加载PBOC3.0国产密码算法的金融IC卡正式亮相,并在鹤壁银行实现了首批试商用发卡。这个项目的试点应该说是为打破国外密码算法及产品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垄断局面、全面带动国内信息安全及金融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而这次银联的两项技术规范不仅支持国密算法,而且同样兼容最新国际通用技术标准,此举丰富了安全算法体系,为提升银行卡产业安全自主可控水平打下了基础,促进了信息安全及金融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

  十、银联闪付首个海外市场Quickpass刷到韩国

  12月22日,银联国际宣布在韩国推出银联“闪付”(Quickpass)服务,消费者可用境内发行的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联IC 卡,在韩国8000多家GS25便利店“拍”卡秒付,省却了携带现金、找零等麻烦。这也是银联国际首次在海外推出该服务,消费者可享受更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体验。

  编评:银联的“闪付”一直是银联的标志和特色,也是一个具有非接触支付功能的创新产品,并且符合EMV国际标准,既具备银行卡产业升级后的安全优势,又拥有创新支付产品的诸多增值功能。消费者可在非接终端的感应识别区“拍”卡支付,境内及香港、澳门市场已有超过360万台终端支持该服务。

  此次银联国际与韩国BC卡公司合作将“闪付”延伸到韩国,无疑将利于银联品牌的推广,同时也是银联拓展海外市场的尝鲜。目前银联卡持卡人是全球人数最多的持卡人群,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境内外已发行银联金融IC卡超过10亿张,已基本实现在全球银联卡受理终端上使用。

  同时据一卡通世界网了解,此次的海外闪付结合了海外市场的特点,在境内,“闪付”有1000元人民币的圈存上限和单笔消费金额限制,但是考虑到跨境旅游消费频繁、多次圈存不便等实际情况,韩国的银联“闪付”不设卡片余额及单笔付款金额上限。同时,在高度安全的芯片技术基础上,多重加码服务安全保障,消费者拍卡后,以签名或密码验证。这样的创新,突显了它的便捷、安全优势,使服务更能符合消费者跨境用卡的需求。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样更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逐渐向海外市场扩展。

  总结: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领域也深受影响,随着金融IC卡的发展和普及,卡与网络结合、卡与卡结合、卡与手机结合、一卡多用的应用和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同时,移动金融将会是一大趋势,当然这是伴随着消费者的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支付的发展而来的,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便捷、安全和智能的条件下,在互联互通、开放共赢的外部环境下,无论前面有多少挑战和困难,小编相信这样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必然的。

关键字:年金  影响力  领域 引用地址:盘点2014年金融IC卡领域十大影响力事件

上一篇:中国十亿金融IC卡95%使用“荷兰芯” 金融安全受威胁
下一篇:智能卡技术有新突破 生物识别成趋势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13

汽车传感器领域新突破:村田制作所与Cadence扩大合作,共创未来
现代汽车可能包含多达100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测量压力、加速度、斜度、温度等的电子设备,它们将这些数据反馈给车辆的各种控制单元。这些传感器具有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配置,其中许多配置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如今,传感器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能将压力或物理运动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而MEMS接口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以控制MEMS元件行为,并测量从元件接收到的微小信号,执行信号处理,然后生成数字输出。在这个领域,村田制作所是全球领先的汽车行业惯性传感器制造商和供应商,该公司在芬兰设计、开发和制造基于专利3D MEMS技术的传感器。 考虑到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性,村田制作所芬兰子公
[汽车电子]
汽车传感器<font color='red'>领域</font>新突破:村田制作所与Cadence扩大合作,共创未来
“足智多谋”机器人发动未来两大领域智能科技引擎
近年来,随着全球自动化生产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了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全球掀起了一股机器人发展的热潮,形形色色、各具功能的机器人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不仅为国家智能制造的实现,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打开突破口,也为人们生产方式的升级、生活模式的改变提供有效支撑。 但不管是工业级的搬运、分拣、切割等机器人,还是消费级的扫地、医疗、教育等机器人,它们普遍透露出冰冷和僵硬的感觉,“钢铁战士”的形象不仅拉远了与人的距离,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应用。下面工采网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足智多谋”机器人如何发动未来两大领域智
[机器人]
NXP Connects炉边谈话:一年来在边缘AI领域都做了什么?
日前,在NXP Connects 2020上,高级副总裁兼边缘处理业务部总经理Ron Martino与MCU/MPU工程部副总裁Kevork Kechichian进行了炉边谈话,详细介绍了NXP在嵌入式边缘计算领域的具体工作,从物联网智能家居到工业工厂自动化以及汽车增强电子座舱等应用。 构建完整的嵌入式计算平台 目前恩智浦的计算平台从毫安级DMIPS的小型控制器扩展到瓦级,且具有数十万DMIPS的复杂处理器,包括16nm FinFET甚至是5nm的芯片,具有百亿个晶体管。(NXP 2020年6月宣布将成为第一家采用台积电的5nm工艺技术开发下一代“高性能安全计算”汽车芯片的公司。) 针对高端产品,除了制程工艺之外,NX
[嵌入式]
NXP Connects炉边谈话:一年来在边缘AI<font color='red'>领域</font>都做了什么?
云辇-X在车控系统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2月25日,百万元级纯电性能超跑 仰望U9 ( 参数 | 询价 ) 上市,售价168万元,一举成为目前中国品牌量产车型中的价格“天花板”。当然,这也使得仰望U9成为了近期舆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在质疑它能否支撑起这个定价。对一款百万元级的跑车产品来说,真正能够支撑起定价的,必须是其所具备的独特底盘技术和核心实力,因为“跑车”二字已经将其与传统乘用车区别开来,消费者关注的不是冰箱、彩电、沙发,而是如何获得更加极致的操控体验,进一步提升驾驶极限。 在仰望U9上,易四方和云辇-X就是对质疑的最好答案。尤其是其配备的云辇-X智能全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可精准控制车身,实现横、纵、垂三向姿态稳定,配合整车智能化辅助功能,云辇-X可实现“0侧倾
[汽车电子]
云辇-X在车控系统<font color='red'>领域</font>实现“弯道超车”
车联网初显三国新格局 手机生态开始杀入汽车+互联网领域
2009-2019,中国车联网十年。不同于百年的汽车产业,这一次中国科技企业纷纷上车。 按照十年一个周期的理论,车联网的“下半场”在哪里? 回到2009年,这是中国车联网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丰田Gbook和通用Onstar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彼时,中国的自主品牌也在车联网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在上汽自主品牌与宝马合作NGTP未果后,其发布了搭载inkaNet的车型。在上汽升级inkaNet切换到斑马智行之前的2012-2013年,是中国车联网从最初小高潮转向迷茫探索重新爬坡的重要阶段。 各大TSP企业怀着凝重的危机感,奋力思索产业的未来,碰撞出后来的中国产业格局。 2009年至今,十年过去,我们不禁要问,车联网行业的“下半
[汽车电子]
工信部苗圩:中日韩应在信息通信领域开展合作
  5月28日,第六次中日韩信息通信部长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本总务大臣野田圣子、韩国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部部长俞英民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工信部苗圩:中日韩应在信息通信领域开展合作   苗圩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当前全球信息通信技术进入不断融合和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对于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苗圩强调,中国重视并积极参与中日韩合作,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离不开同包括日、韩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务实合作。苗圩还对未来中日韩信息通信领
[手机便携]
天力锂能牵手鹏辉能源 加码布局储能领域
  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天力锂能”)与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辉能源”)于2023年8月8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为更好发挥双方发展优势,拓宽在新型储能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加强业务联动,实现协同共赢发展的目标,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本协议为双方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具体合作事项将另行商谈约定。   协议的主要内容   1、签约主体   甲方: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2、合作范围及内容   (1)鹏辉能源定增合作   乙方同意在
[新能源]
150亿美元收购Mobileye,英特尔独霸自动驾驶领域
英特尔 (Intel)已完成对以色列 自驾车 公司 Mobileye 的收购交易,虽然这项收购交易以高达150亿美元成交看似投入巨资,不过以Mobileye拥有的技术实力、多年发展下累积的资源来看,未来Mobileye所能提供英特尔在发展自驾车战略上的回报,可能还会超过英特尔以15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价值。 根据科技网站VentureBeat报导,英特尔已将发展自驾车列为该公司未来发展一大关键领域,不过英特尔整体愿景不仅只是收购Mobileye及发展自驾车而已,英特尔也希望打造一个更广泛的自驾车平台,Mobileye纳入麾下则是该平台一大关键组成项目。 至于为何纳入Mobileye是一大关键,主要即Mobileye在开发自驾车
[嵌入式]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安防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视频监控 智能卡 防盗报警 智能管理 处理器 传感器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安防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