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行安防私有云应用思路

发布者:真诚友爱最新更新时间:2017-04-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关键字:银行安防  云应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金融银行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而安保形势也随之不断呈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构建更加科学完备的安防体系刻不容缓。

 

应对安防新挑战,银行私有云呼之欲出

 

随着银行业务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张,机构、人员、安防设备、管理制度不断增长,银行安保的责任愈加重大。
 


面对这样的新常态,内控、外控、业务流程、服务内容都要兼顾,防范范围、防范重点,防范要素不断增加,而银行传统的安防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银行业安保工作发展的需要,安全防范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遭遇传统安防技术和管理模式的瓶颈,急需提升和突破。

 

有鉴于此,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3.630,0.01,0.28%)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探索构建私有云平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应用”,这是关于银行业信息科技目前最为重要、全面、系统的监管办法,同时华夏银行(10.900,-0.16,-1.45%)办公室保卫部处长赵玉华认为,这也是目前可借鉴为银行安保和安全防范管理主要工作思路和方向。

 

银行构建私有云平台,将是目前银行安保和安防工作的一大科技创新,因为银行安防云着力于解决越来越庞大的机构、越来越多的防范区域和部位、急剧增长的安防设备、众多职能的相关人员、海量的信息数据以及各种管理制度、内控流程、风险防控等等管理难点而进行的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银行私有云平台运用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的同时,应配套“制定大数据战略,建立大数据服务体系,加强数据共享,深化大数据应用,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引自银监会指导意见文件),其管理的范围可涵盖银行所涉及到安保、安防的方方面面,从而为银行安防和安保工作提供有用、有效、快速的数据,提升银行安全防范的水平、安保工作的效率。

 

银行安防私有云的应用思路

 

结合到银行的实际应用,赵玉华认为,应先建立起总行级安防云平台,实现全行数据的统一、共享,重要数据的云存储和决策分析,同时各省分行级也应构建起二级(或下级)安防云平台,实现海量信息的采集获取、大数据分析、高安全性的云存储、高效率的搜索查询、重要数据的同步上传,从而形成多级架构式、分布式、纵深式安防云平台。上下级安防云平台之间应具备良好的互联互通、级联能力,兼顾全行数据的统一性和各省分行辖管职能。

 

具体来说,银行安防私有以下应用思路:

 

(1)银行大规模联网

 

面对全国级别的银行联网规模,面对监控、报警、门禁、智能分析、ATM防护仓、枪弹柜、电梯控制系统、考勤、巡更、闸机、广告屏等等众多接近物联网级别的系统和设备,常规服务器所需要的处理能力无法轻松胜任,物理机之间的数据调配、访问也将阻碍用户体验和效率的提升。而云平台中的高性能云计算物理机可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弹性供给、灵活调度和动态计量分配,能很好的适应全国级大规模联网。

 

(2)大数据处理

 

大规模安防联网必然是海量信息数据的产生和汇聚,这些数据中有些是合规的、正常工作的数据,而有些则是风险性的、预警性的、报警性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的判断甄别如果单靠人工来处理则是无法想像且无法完成的,而云平台中的高性能云计算物理机具有常规服务器不具备的大数据处理能力,能很好的将这些海量数据(70.560,1.99,2.90%)快速处理。

 

(3)大数据云存储

 

经过云平台大量处理过后的重要数据需要在联网中心长时间、高安全性的保存,快速的搜索、访问,传统存储方案采用的是线性存储,人机交互程度较低,与设备耦合程度过高。而采用云存储方案后,数据的存储是在云平台管理软件的统一调配下进行分配、存储和管理,为用户提供统一访问接口,同时云存储常见有多副本或纠删码等方式,可根据银行用户的投资、冗余程度、存储时长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具有较好的数据安全性和扩展性。

 

(4)高可用性、高安全性

 

安防云平台具备较好的高可用性和安全性,多台云计算、云存储物理机组成的云平台集群中,当其中某一台发生宕机时,系统和业务数据可自动迁移至其他机上运行,而不会造成系统的瘫痪和数据的丢失(包括视频数据),确保银行联网监控中心的系统运行安全。

 

(5)业务应用、数据挖掘

 

依托银行安防私有云平台,可在基础之上构建与银行业发展相配套的安防资产管理、业务反欺诈管理、智能大数据分析、安保自动化决策、内控流程管理、风险流程管理等制度,可利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基于安防、制度、管理等工作中的有序过程与随机过程分析,常态分析与异常情况预警,对重要及需要关注的人、物、事件甄别与标记,状态、风险评估、事件预警,充分整合集成各种安防资源,挖掘数据的内在联系,发现有用的数据,形成数据价值链条,为银行业的安保乃至信息化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关键字:银行安防  云应用 引用地址:浅谈银行安防私有云应用思路

上一篇:颠覆性黑科技“人脸识别” B端市场有望率先爆发
下一篇:近红外人脸识别技术解决司机疲劳驾驶问题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24

英特尔携手百度,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在今日举行的百度云智峰会(Baidu ABC Summit)上,英特尔与百度云共同分享在人工智能(AI)领域展开的全新合作,双方展示了AI在金融服务、交通运输以及视频内容检测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具体而言,百度云采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以及面向深度神经网络的英特尔数学核心函数库(MKL-DNN)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部署全新云服务解决方案;百度云采用英特尔OpenVINO工具包提供AI边缘分发和视频解决方案;并将英特尔傲腾+QLC NAND固态硬盘(SSD)技术应用于增强对象存储。 英特尔数据中心集团副总裁兼云服务供应商集团总经理Raejeanne Skillern 表示:“英特尔与百度云携手,打造端到端的AI解决方案。仅采用
[物联网]
格芯推出面向数据中心、网络和应用的2.5D高带宽内存解决方案
 格芯近日宣布推出2.5D封装解决方案,展示了其针对高性能14纳米FinFET FX-14™ASIC集成电路设计系统的功能。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该2.5D ASIC解决方案包括用于突破光刻技术限制的硅基板集成技术和与Rambus公司合作开发的每秒两太比特(2Tbps)多通道HBM2 PHY。基于14纳米FinFET的成功方案,该解决方案将整合到下一代基于格芯7纳米 FinFET工艺的FX-7™ ASIC设计系统上。 “随着近年来在互联和封装技术的巨大进步,晶片加工和封装之间的界线已经模糊。”格芯ASIC产品开发副总裁Kevin O’Buckley 表示,“将2.5D封装融入ASIC设计不仅可以加强微缩能
[网络通信]
盘点:那些献身银行安防产品技术
    金融银行一直是安防行业的重点领域,很多新技术与新产品都是在金融银行开始最先应用,金融银行对安防技术的需求也十分强烈,越来越高,而它们也是敢于尝试最新的安防技术。那么在银行中,究竟有哪些安防产品呢?让我们来盘点下。   化“被动”为“主动”,人脸识别进入银行   2012年,周克华事件曝光后,引起了各大银行的高度重视。针对这类突发高危事件的增多,安防行业也正由“被动监控”向“主动防御”转型,逐步形成预防、防护一体的技术保障体系。   海康威视基于广东发展银行南京分行对银行门前主动防御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优势,在常规的视频应用基础上,根据公安厅内保的明确规定,经过全方位调研工作,设立了人脸识别系统,面向银行网点可
[安防电子]
:自主研发芯片不是为了竞争是为了应用
太平洋彼岸的一则“禁令”,让国人感受到了一颗芯片的“分量”。集成电路的从业者们知道,中国在高端芯片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一颗定时炸弹。 阿里巴巴高调收购中天微后,马云又在日本强调了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 4月25日,马云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与学生、企业家对话时指出,中国、日本等国家需要开发自主半导体技术,以摆脱美国对全球芯片市场的控制: (芯片研发)美国抢占了先机,芯片市场完全由美国人控制,如果他们突然停止销售芯片意味着什么,你们心理清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需要拥有自主产权的原因。 对于芯片研发的重要性,马云解释称,云计算时代正在到来,未来将是一个物联网世界,绝大部分用电的东西都会
[嵌入式]
医疗的10项应用
    无论是云计算还是大数据应用对于卫生医疗系统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到底云医疗有哪些应用呢?请看本文罗列的10项应用。 1. 比较效果研究     通过全面分析病人特征数据和疗效数据,然后比较多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可以找到针对特定病人的最佳治疗途径。 2.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使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更智能,这得益于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的日益加强。比如可以使用图像分析和识别技术,识别医疗影像(X光、CT、MRI)数据,或者挖掘医疗文献数据建立医疗专家数据库(就像IBM Watson做的),从而给医生提出诊疗建议。 3. 医疗数据透明度     提高医疗过程数据的透明度,可以使医疗
[医疗电子]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安防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视频监控 智能卡 防盗报警 智能管理 处理器 传感器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安防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