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使用最便捷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如今,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不仅限在商务场所中,它已经以各种智能家居的形式逐步渗透到平常百姓家。不过,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存储仍是以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为主,即数字或特定代码,安全性便要打折了。也许,许多女性朋友对人脸识别功能苦不堪言,换个发型,画个妆,它便无法识别了。
指纹识别技术成熟,但并不适用每一个人
每个指纹都有几个独一无二可测量的特征点,每个特征点都有大约七个特征,人们的十个手指产生最少4900个独立可测量的特征。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分析指纹可测量的特征点,从中抽取特征值,然后进行认证。当前,我国第二代身份证便实现了指纹采集,且各大智能手机都纷纷实现了指纹解锁功能。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指纹识别早已经在消费电子、安防等产业中广泛应用,通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技术方面也在不断的革新。虽然每个人的指纹识别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例如,双手长期手工作业的人们便会为指纹识别而烦恼,他们的手指若有丝毫破损或干湿环境里、沾有异物则指纹识别功能要失效了。
虹膜识别生物认证技术的“宠儿”,安全性居于首位
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而言,虹膜识别误识率和拒真率已经达到了零几率的识别水平,而虹膜识别又属于非接触式的识别,识别方便高效。虹膜是每个人特有的,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安全等级来说是目前最高的。但是虹膜识别的应用价格也因其技术难度成正比,相比其他的识别技术,略显贵态。
声纹识别成本低廉、获取便捷,适用要求严格
所谓声纹,是用电声学仪器显示的携带言语信息的声波频谱。它非常适合远程身份确认,只需要一个麦克风或电话、手机就可以通过网路(通讯网络或互联网络)实现远程登录。不过,声纹识别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在嘈杂的环境、混合说话下声纹不易获取;人的声音也会随着年龄、身体状况、年龄、情绪等的影响而变化;不同的麦克风和信道对识别性能有影响等。
静脉识别速度快、产品难以小型化使得市场运用低
近日,媒体报道神农架景区指静脉检票机投用,验票只需3秒,有效缓解了高峰期景区门口拥堵现象。静脉识别是通过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手指静脉分布图,将特征值存储。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提取特征值进行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如今的静脉识别兼具四大特点:高度防伪、简便易用、快速识别及高度准确。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指静脉识别的特征已被国际公认具有唯一性,且和视网膜相当,在其拒真率(相同结构图,而被算法识别为不同)低于万分之一的情况下,其识假率(不同结构图,而被算法识别为相同)可低于10万分之一。然而,目前静脉识别功能在市场的运用并不高,而它同样有着难以规避的缺点。例如手背静脉仍可能随着年龄和生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永久性尚未得到证实;仍然存在无法成功注册登记的可能;由于采集方式受自身特点的限制,产品难以小型化;采集设备有特殊要求,设计相对复杂,制造成本高。
总体上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识别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变化和需求,生物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的交集将成为各行业的着力点。当前的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应用上难免会出现一干问题。也许今后的生物识别技术将向多元化交错发展,取长补短,而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前景,仍然值得人们瞩目。
关键字:生物识别
引用地址:
一张图看懂五大生物识别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24
AI生物识别可通过笑容识别男女性别
随着智能手机上普遍都搭载了人脸识别,原本高深莫测的技术如今已经变得在普通不过了。而目前大部分人脸识别都是通过面部特征来分辨用户的性别,也就是说如果长得清秀一点的男生留了长头发就无法辨别了。近日国外一家研究机构研制出了可以通过笑容来分辨男女的人工智能,准确度大大提高。 负责这一项目的是Hassan Ugail教授说道:“有趣的是,女性认为自己的笑容更有表现力,而且我们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女性有面积更广泛的笑容,嘴唇扩大的面积远远超过男性”也就是说这个程序可以根据男人和女人在微笑时的细微面部特征,就可以准确的分析出用户的性别。 据了解,该技术可以在人类微笑的瞬间测量面部肌肉的运动,并不是依赖于某一个特征来分辨,因此这项生物
[嵌入式]
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指静脉识别”来了
在当前生物识别技术大为火热的背景下,英国一家超市九月份率先实现用指静脉识别完成支付成为全球首家允许购物者用该方式完成付款的超市。其实,不仅是国外,国内在2017年5月1日GB/T33135-2016《信息技术指静脉识别系统指静脉采集设备通用规范》的正式实施也引起了业内对指静脉识别的关注。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打得火热的情况下,指静脉识别的这一壮举是否将掀起另一场“腥风血雨”了呢? 指静脉识别是什么? 指静脉识别是通过手指静脉中的血红蛋白会吸收近红外线从而形成血管影像,通过传感器获取手指静脉图像,并经算法处理成特定的指静脉特征模板进行身份识别。它有别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
[安防电子]
想象汽车生物识别的未来
通过指纹或面部识别来解锁手机已经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们也习惯了这种操作。生物识别技术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则是汽车。 你应该会想让你的车知道你是谁,毕竟,这既方便又安全。 试想:当你进入车内,汽车会验证你是谁,并根据你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包括温度、收音机频道和座椅位置都调节到熟悉的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能确保你的安全,比如心率监测器和安全带传感器。当你心脏病发作时,它们会呼叫急救人员。 当然,此类技术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对事故的简单报警,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而人们对汽车更方便和更安全的需求已经出现。 但是,将生物特征传感器整合到汽车上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其优缺点。 消费者已经习惯了
[汽车电子]
大学生开发出带3D打印“芯片上的眼睛”
近日,在美国举办的大学发明家竞赛(Collegiate Inventors Competition)上,来自宾西法尼亚大学团队带来的 eye-on-a-chip(芯片上的眼睛) 技术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尽管该比赛的一等奖被哈佛的3D生物打印血管化人体组织获得。 所谓的 eye-on-a-chip 指的是研究人员使用芯片技术来仿真人眼的功能,在这个小小的塑料芯片包含了多条微流体通道,这些通道经过精心设计,使得角膜细胞可以像在人体里那样生长。此外学生们还为其加上了一个通过电机驱动的3D打印眼睑,可以像人眼那样的眨眼的功能。 据研究团队在其学校的网站上宣称,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微流体通道模拟人体环境,刺激细胞生长速度。他们
[物联网]
Synaptics:进军生物识别,提供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今年推出的iphone 5s其特有的指纹识别功能相信大家依然记忆犹新,姑且不论该功能到底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但是不可否认,5s之后,指纹识别功能逐渐受到追捧。国内国外的数个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产品,指纹识别,也可以说是生物识别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 10月,也就是在5s发布后不久,人机界面解决方案开发商Synaptics(新突思)成功收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生物指纹身份验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Validity。 Synaptics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成立于1986年。从事于为多种行动计算、通信与其他电子设备的交互开发与供应用户界面方案,并供应包括专用集成电路、韧件、软件、模式识别与触
[物联网]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物识别技术如何在车内落地
随着汽车产业逐步朝着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方向发展,媒体已经开始对这些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给予了大量关注。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令人兴奋的进步发生在汽车上,那就是汽车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测定学(Biometrics)是一种通过对人类指纹、面部以及其他特征的识别,从而对其身份进行核实的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活动跟踪器(或可穿戴设备)中,用于监测一个人的心率、睡眠模式、体脂百分比和其他特征。现在它正从消费电子领域向车内应用迁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25年,每三辆车中就有一辆会搭载生物识别传感器。将生物测定技术应用于汽车上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件听起来很兴奋的事情,而这种技术在健康、安全和隐
[安防电子]
Touch ID生物识别解锁屏幕让iPad解锁成麻烦
之前iPhone独有的TouchID生物识别解锁屏幕以及用于iTunes购物是在移动设备上最为便利的操作方式。然后当TouchID来到iPadAir2以及iPadmini3上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新的iPadmini3以及iPadAir2配备的TouchID并没有在实际体验中获得良好体验,反而让部分拥有SmartCover的用户觉得这操作真逆天。
苹果用户的iPad系列产品一般都放置于家中,早期SmartCover的解锁方式是最为便利的,而且iPad置于家中可以将信息安全程度较高,完全没有必要使用锁屏密码。而随着新的ApplePay的推广,新的TouchID如果要使用指纹购物支付,则要开启锁屏密码,这使得使用Sma
[安防电子]
酷炫生物识别鼠标问世
无需输入密码,只要手指在鼠标上方识别区轻轻一放,即可数秒内直接登录各类网站、论坛,锁定或解锁本地磁盘或重要的文件夹,不用再为忘记多个密码而烦恼......一款酷炫的鼠标拥有了这些功能,用户不仅不用担心账号和密码被盗,也不需每次输入密码即可快速进入各种应用程序的界面。这是一款嵌入了最新生物识别模块——手指静脉识别的单点登录鼠标。由一家名为识益生物的创业企业联合业内领先的电脑周边消费产品供应商昆盈电子推出的一款最新消费电子产品,是一款生物识别技术与ICT技术融合的产品。
在过去的两年,国内ICT行业尤其是物联网领域的创业呈现爆发式态势,但是,对于各类产品,安全性是应用者永远的心头大患。除了网络传输层、云端、应用层的安全外,感知层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