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详述了采用DTMF技术实现远程通信的软硬件关键技术,其电路具有实现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与相关软件配合还可实现双向呼叫通信,正确识别通话与通信等功能,可适用于多种远程通信场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远程通信 通信接口 DTMF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信业的发展,通过电话线进行的远程通信越来越常见。人们通常采用MODEM进行通信,但是在通信数据量不大,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我们可以考虑一种DTMF通信方式,它具有接口简单,成本低廉且可靠性高的特点。下面分别论述其硬件、软件实现技术。
1 硬件实现技术
1.1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接口电路如图1所示。话机与接口电路并联,通过光耦输出电平检测用户是否摘机。用户摘机后通过LINE1,LINE2直接收码,降低了接口电路对拨号的影响。数据通信时MPU通过I/O1控制继电器断开话机,同时I/O4置高,电路模拟摘机,三极管组成恒流源维持摘机状态。通信中断开话机可减少干扰,恒流源设计可保证电路具有较小的直流阻抗(<300Ω)和较大的交流阻抗(>600Ω),使电路具有较好的收发码特性。
LINE1,LINE2间接入压敏电阻或瞬态抑制二极管可达到抗雷击保护作用。I/O2,I/O3输出电平与相关软件配合可实现脉冲拨号接收和反极信号检测。
1.2 发码电路设计
发码电路如图2所示。采用廉价的电话DTMF发生器4087芯片,它具有性能优良、接口简单的特点。用一片373代替键盘编码芯片来模拟按键,DTMF发码使用芯片内建放大电路,片外采用9014作开关,发码时9014导通,120Ω电阻与片内电路起输出放大作用,不发码时9014截止,可减少4087对收码电路的影响。
1.3 收码电路设计
收码电路如图3所示。采用常规8870芯片,电路放大倍数取3,在IN-2端接入100pF电容可有效改善8870对DTMF中高频分量的接收。Q1~Q4为数字量输出可方便与MPU接口。
1.4 450Hz信号检测电路
该检测电路如图4所示。采用LM567构成锁相环对线路中450Hz信号检测,I/O8为输出信号。该电路与相关软件配合可实现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的检测。
1.5 振铃与防盗检测电路
这部分电路如图5所示。采用LM339电压比较器,当I/O6输出为高时有振铃信号。当用户没有摘机且I/O5输出为低时可判断有盗打行为。
2 软件实现技术
2.1 从机发起通信程序设计
程序框图如图6所示。
程序功能如下:
·通信中断开话机可减少干扰,提高通信可靠性。
·摘机后不能立即拨号,可延时或检测到拨号音后再拨号。
·通信中不允许无限等待,可限时接收,超时应退出通信。
2.2 从机应答主机程序设计
程序框图如图7所示。
程序功能如下:
·判断是用户呼出摘机还是外线呼入用户接听摘机。
·判断是主机呼入还是他人呼入。
·判断是用户正常拨号还是用户完成功能设置。
·具有振铃检测和自动摘机功能。振铃4次无人接听电路即自动摘机。
2.3 数据通信程序设计
程序框图如图8所示。
程序功能如下:
·采用固定格式报文方式,方便接收。
·采用简单校验手段,实验发现DTMF通信中容易出现漏码,而重码、误码较少出现,所以采用固定字节接收方式和简单异或校验方式即可实现可靠通信。
·出错重发一次可提高通信成功率。
2.4 发送码表与发码程序设计
373输入值(HEX)与对应DTMF输出如表1所示。输入为FOH时,4087停止输出。
标准发码程序为发送100ms停发100ms,发码速率为5码/s。为提高发码速率可适当减少发送和停止时间,但停发不能少于50ms,所以最高发码速率可达10码/s。注意拨号时必须采用标准发码,否则交换机不会识别。接通后根据线路状况可适当提高发码速率。通信中也可采用自适应策略根据误码率自动调整发码速率,可达到最佳通信效果。
总之,本套软硬件实现技术具有接口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灵活性强等优点。适用于数据通信量不大,速率要求不高的远程通信场合。通信中任一方均具有拨号音检测、振铃检测、自动摘机、拨号和数据通信功能,可自动实现语音通话与数据通信识别,并能双向呼叫。可应用于远程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家用自动防盗报警装置、远程室内监控系统以及公话集中管理系统等。
该套技术现已成功应用于JJF69型公话集中管理系统,通信接口各项技术指标和软件各项功能均通过邮电部入网检测,经过两年多的实际运行证明该技术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上一篇:FPGA在多进制正交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SONET的ITS通信系统
- CGD和Qorvo将共同革新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 是德科技 FieldFox 手持式分析仪配合 VDI 扩频模块,实现毫米波分析功能
- 贸泽开售可精确测量CO2水平的 英飞凌PASCO2V15 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
- 玩法进阶,浩亭让您的PCB板端连接达到新高度!
- 长城汽车研发新篇章:固态电池技术引领未来
- 纳芯微提供全场景GaN驱动IC解决方案
- 解读华为固态电池新专利,2030 叫板宁德时代?
- 让纯电/插混车抓狂?中企推全球首款-40℃可放电增混电池,不怕冷
- 智驾域控知多少:中低端车型加速上车,行泊一体方案占主体
- Foresight推出六款先进立体传感器套件 彻底改变工业和汽车3D感知
- 节卡机器人获 C+ 轮融资,半年内完成两轮
- 总投资5.6亿元 硅宝科技扩产硅碳负极等锂电材料
- 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工业数据,工业机器人产量降幅巨大!
- 打破合资垄断,国产四大“混动”技术崛起,谁最符合国人的需求?
- Toposens与英飞凌合作推出新型超声波3D传感器 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
- 凌华科技推出首款基于NVIDIA Ampere架构的嵌入式MXM图形模块
- 研华SOM-6883&SOM-7583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提供优异性能
- 研华推出COMe Compact模块SOM-6872,兼顾高性能、小尺寸、低功耗
- SRII重磅亮相CICD 2021,以先进ALD技术赋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 “云计算”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