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镀用快恢复整流二极管的开发研制

最新更新时间:2011-07-18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高频电镀  整流二极管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0 引言

  “对于直流电源,为了提高其工作性能,或是为了使直流电源达到小型轻量化的目的,常会遇到大电流高频整流问题。特别是对于低电压(臆24 V)的直流电源,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其典型例子有:高频直流电镀电源等。”

  高频直流电镀电源由于其输出波形的可控性,不仅使电镀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使电镀层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又使电源设备的体积大大减少,节电效果显著。

  1 课题的提出

  以前高频电镀电源所用的快恢复整流二极管都是肖特基二极管结构。这种快恢复整流二极管充分利用肖特基二极管多数载流子导电,因而正、反向恢复时间都短的优势,实现高频高效整流。

  功率二极管的正向恢复时间理解为:一个尚未导通的功率二极管在正向电流突然强行经过它时(叫做强制开通),改变到完全开通状态时所需的时间。在功率二极管完全恢复到开通状态前,正向恢复期间的正向压降要比完全开通状态时的压降高得多,这可能会产生电路电压尖峰。

  功率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理解为:一个正向导通的功率二极管在通过它的电压突然反向时(叫做强迫关断),恢复到阻断状态时所需的时间。

  功率二极管在反向恢复期间将产生大的反向电流和大的功率损耗,这是研制与应用功率二极管所不希望有的。

  具有长反向恢复时间的功率二极管类似于具有大寄生电容的功率二极管,具有长正向恢复时间的功率二极管类似于具有大寄生电感的功率二极管。

  本课题采用通常的PiN 结构制成的快恢复整流二极管实现高频整流及电镀应用。在保证正向、反向恢复时间都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快恢复整流二极管既在反向恢复时间内不产生大的反向电流和大的功率损耗,又在正向恢复时间内不产生过大的电路电压尖峰(换言之,就是将寄生电容、电感做到最小)。进而发挥大电流特性,特别是浪涌电流高的优势,实现强电流高频整流及应用。

  2 肖特基二极管结构的优缺点

  金属和轻掺杂半导体之间的接触是整流接触,又称为肖特基(Schottky)势垒接触。利用这样的整流接触做成的器件,称之为肖特基二极管。

  肖特基二极管中电荷的运输是靠多数载流子来完成的。因此,与少子注入、过剩载流子的抽取与复合等相关联的现象,并不出现在开通和关断过程中。所以在高频状态下使用肖特基二极管具有优势。

  2.1 肖特基二极管的优点

  1)反向恢复时间和正向恢复时间都短;

  2)在低电流密度(JF<10 A/cm2)下,有比P+ -n-N+结构的整流二极管更低的通态电压。

  2.2 肖特基二极管的缺点

  1)在有限面积的接触处,击穿电压通常会小于100 V;

  3 基本技术方案

  本课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电焊机专用大电流密度整流二极管的科研成果[4]的基础上,如单晶的选取、扩散方法和技术要求、多层金属化的欧姆接触、台面喷砂造型和聚酰亚胺钝化保护、管壳设计等大都是直接借用过来的,并且是经过改进的方案研制的,所以使整个研制工作走了捷径。

  命子p 有一个近似理想的分布;再用12 Mev 电子辐照,降低基区少子寿命到在硅片的两面蒸镀钛-镍-金、经台面喷砂造型,之后经去砂清洗腐蚀聚酰亚胺钝化保护、中间测试、装入陶瓷环充氮气冷压焊封装成型,再经全面测试电热参数、动态参数合格,最后制成高频电镀直流电源专用功率整流快恢复二极管。

  4 P+-i-N+功率二极管频率特性的改进

  大电流密度下的P+-i-N+功率二极管的通态特性大大优于肖特基二极管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其频率特性,使其接近肖特基二极管的水平。提高开通和关断过程的速度,也就是千方百计缩短由断到开,特别是由开到关的时间,即缩短正向恢复时间tfr和反向恢复时间trr。

  4.1 缩短正向恢复时间t(fr 改进开通特性)

  由整流二极管的国际标准知,正向恢复时间tfr 规定为:在紧接零电压或其他规定的反向电压条件施加规定的阶跃正向电流时,正向电压上升到第一个规定值瞬间和从其峰值VFRM 下降到接近正向电压最终稳定值的第二个规定值瞬间的时间间隔。如图2 所示。

  2)开通时的最高峰值电压主要由器件杂散(也称寄生)电感在电流上升率发生时的附加电压L·di/dt以及结电压(包括高低结的电压)构成。显然控制过大的杂散电感的产生是关键。这里采用有考究的平板式结构,管壳设计为无伞(伞也叫裙边)薄壳,这都是降低装配杂散电感,确保VFRM 值不高的必要措施。

  一般来讲,开通对高频应用的影响远不如关断时反向恢复时间以及反向恢复电荷的影响大。

  为此,提高整流二极管的高频应用能力,要将重点放在对关断特性的改进中。

 4.2 降低反向恢复时间t(rr 改进关断特性)

  由整流二极管的国际标准知,反向恢复时间trr规定为:当从正向到反向转换时,从电流过零瞬间起,至反向电流由峰值IFM减少到规定低值瞬间(如图3 所示)的时间间隔。

  在研制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

  1)通过采取磷硅玻璃、硼硅玻璃吸收和慢降温,先把少子寿命提高到目的是提高电子的少子寿命到,确保高频应用时压降不会过大,且正向开通时间tfr短。

  2)先低温扩铂再利用阴极面高浓度磷硅玻璃吸收,使少子寿命控制在并在基区有一个理想的分布,后采用电子辐照达到最终的关断要求的降低少子寿命的控制技术,既保证了器件长期应用的可靠性,又保证了反向恢复时间的要求,且又可以使器件软关断,即软因子FRRS 增大,反向恢复电荷Qr减小。

  软恢复的实质:在反向恢复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软因子FRRS增大,即反向恢复电流下降时间trRF增长,实质就是反向恢复电荷Qr 减小了(也就是最大反向恢复电流减小),这样就实现了关断时不产生过大的反向电流和过大的能量损耗的目的。

  3)采用截面电阻率均匀的硅单晶,使空间电荷区宽度均匀,结电容小也是关断时不产生过大的反向电流和过大的能量损耗的措施之一。

  4)有意将阳极区的表面浓度做得比阴极区的还要低,也是提高软因子,降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措施之一。

  5 器件参数的测试

  测试研制生产的器件,以规格是直径48 mm/3 000 A/200 V的器件为例,记录实测结果如表1所列。

  测试结果和客户现场应用表明,所研制生产的产品符合高频电镀直流电源用快恢复功率二极管的要求。

  6 结语

  该P+-i-N+结构高电流密度高频整流二极管的成功开发,无疑为电源装置的设计制造提供了良好的选择途径,可应用在输出直流电压逸12 V的大电流高频整流装置中,其特点是提高高频整流性能、减小电源装置体积和大幅度提高输出电流。

  若采用外延片及阳极超薄发射区结构,将使应用频率更高,更有利于提高电镀电源性能,并进一步减小装置体积和降低能耗。

  随着国家对电力器件的日益重视,大力开展高性能二极管的研究开发将是我国功率半导体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字:高频电镀  整流二极管 编辑:冰封 引用地址:高频电镀用快恢复整流二极管的开发研制

上一篇: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及作用
下一篇:分解:高压LED基本结构及关键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5:27

整流二极管尖峰吸收电路的设计对比,选你所“爱”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Flyback的次级侧 整流二极管 的RC尖峰吸收问题,觉得大家在处理此类尖峰问题上仍过于传统,其实此处用RCD吸收会比用RC吸收效果更好,用RCD吸收,其整流管尖峰电压可以压得更低(合理的参数搭配,可以完全吸收,几乎看不到 尖峰 电压),而且吸收损耗也更小。 图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吸收) 图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D吸收) 从这两张仿真图看来,其吸收效果相当,如不考虑 二极管 开通时高压降,可以认为吸收已经完全。 此处的RCD吸收设计,可以这样认为:为了吸收振荡尖峰,C应该有足够的容值,已便在吸收尖峰能量后,电容上的电压不会太高,为了平衡电容上的能量,电阻R需将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整流二极管</font>尖峰吸收电路的设计对比,选你所“爱”
三相超快恢复二极管整流桥开关模块
   0 引言   模块化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密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缩短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电路的联线已在模块内部完成,因此,缩短了元器件之间的连线,可实现优化布线和对称性结构的设计,使装置线路的寄生电感和电容参数大大降低,有利于实现装置的高频化。此外,模块化结构与同容量分立器件结构相比,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外接线简单、便于维护和安装等优点,因而大大缩小了装置的何种,降低装置的重量和成本,且模块的主电极端子、控制端子和辅助端子与铜底板之间具有2.5kV以上有效值的绝缘耐压,使之能与装置内各种模块共同安装在一个接地的散热器上,有利于装置体积的进一步缩小,简化装置
[模拟电子]
Flyback的次级侧整流二极管的RC尖峰吸收问题
在讨论Flyback的次级侧整流二极管的RC尖峰吸收问题,在处理此类尖峰问题上此处用RCD吸收会比用RC 吸收效果更好,用RCD吸收,其整流管尖峰电压可以压得更低(合理的参数搭配,可以完全吸收,几乎看不到尖峰电压),而且吸收损耗也更小。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吸收)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D吸收)   从这两张仿真图看来,其吸收效果相当,如不考虑二极管开通时高压降,可以认为吸收已经完全。   试验过后,你应该会很惊喜,二极管可以采用贴片的(快速开关二极管,如果参数合适,1N4148不错),电阻电容都可以用贴片的。
[电源管理]
Flyback的次级侧<font color='red'>整流二极管</font>的RC尖峰吸收问题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