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小功率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和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和工作效率,在DC-DC变换器中常采用软开关技术,以实现主开关管的零电压(零电流)开通或关断。具体的方法有四种: 零电压准谐振变换器(ZVS-QRC),零电压多谐振变换器(ZVS-MRC),ZVS-PWM变换器和零转换PWM变换器。
一般而言,ZVS-QRC变换器[1]电压应力较大,且电压应力与负载变化范围成正比;ZVS-MRC变换器[2]也具有较大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ZVS-PWM变换器[3]则因串联谐振网络而导致大的导通损耗。而零转换PWM变换器则不同,它克服了前面三种结构的缺点,电路性能大为改善。其电路结构的特点在于:它的谐振网络与主开关管并联;在开关转换期间,谐振网络产生谐振,获得零开关条件;在开关转换结束后,电路又恢复到正常的PWM工作方式。这种电路结构给其带来了四个方面的优点:(1)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下,承受的电压、电流应力较低;(2)在整个输入电压和负载范围内,都能较好地保持零电压特性;(3)辅助谐振网络并不需要处理很大的环流能量,因此电路的导通损耗较小;(4)采用PWM控制方式,实现了恒频控制。
由于零转换PWM电路的突出优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许多新的零转换PWM拓扑结构,其中以ZVT-PWM变换器的一些改进、ZCT-PWM变换器、以及ZCZVT-PWM变换器等几种特色比较突出。本文将对这几种拓扑结构作简要介绍,重点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并剖析它们的优缺点。
2 ZVT-PWM变换器及其改进
2.1 普通的ZVT-PWM变换器
图1所示是文献[4]提出的普通Boost ZVT-PWM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它在主开关管S之上,并联了一个由谐振电容Cr(其中包含了主开关S的输出电容和二极管D的结电容)、谐振电感Lr、辅助开关S1及二极管D1组成的辅助谐振网络。
在每次主开关管S导通前,先导通辅助开关管S1,使辅助谐振网络谐振。当S两端电容电压谐振到零时,导通S。当S完成导通后,立即关断S1,使辅助谐振电路停止工作。之后,电路以常规的PWM方式运行。该拓扑结构在不增加电压/电流应力的情况下,实现了S的零电压导通和D的零电流关断。但由于S1是在大电流(接近谐振峰值电流)下关断、大电压(接近输出电压)下开通, S1处于一种非常不好的硬开关环境。
为了解决普通ZVT-PWM变换器的以上缺点,近几年中人们提出了几种改进的ZVT-PWM变换器拓扑结构,它们均实现了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的软开关,减少开关损耗。下面对这几种改进结构分别予以介绍
2.2 改进拓扑之一
图2所示为文献[5]提出的一种新颖的ZVT-PWM变换器拓扑。与图1的普通ZVT-PWM Boost变换器相比,该改进的拓扑只是在辅助谐振网络中增加了一个电容和两个二极管,但却同时实现了主开关管T1和辅助开关管T2的软通断,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在分析中,假定:(1)输入电压为常数,主电感足够大,输入电流
为常数;(2) 输出电容足够大,输出电压为常数; (3)谐振电路是理想的;(4)缓冲电感<<;(5)忽略半导体器件的电压降和寄生电容;(6)忽略其它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
设初始状态为:主功率开关管及辅助开关管均为关断状态,输出整流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电路在稳态时,每个开关周期的工作过程可分为7个模态:
模态1在时刻,导通,线性下降,线性上升,直到,,该模态结束;
模态2在时刻,达到最大反向恢复电流,主二极管关断,开始谐振,直到放电到零,转到模态3;
模态3在时刻,自然导通;
可见,该拓扑结构实现了主开关管T1和输出整流二极管DF在零电压下导通和关断,辅助开关管T2在零电流下导通和零电压下关断,两个开关管都是软通断,克服了普通ZVT-PWM变换器的辅助开关管为硬通断的缺点,减少了关断损耗。
[page]2.3 改进拓扑之二
图3所示为文献[6]中提出的另一种新颖的ZVT-PWM变换器拓扑。与图3的普通ZVT-PWM变换器相比,该改进的拓扑只是在辅助谐振网络增加了一个电容,少了一个二极管。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在分析中,假设与1.2基本相同,并设初始状态为:,则电路在稳态时,每个开关周期可划分为7个模态:
可见,该拓扑结构实现了主开关管 在ZVS条件下通断,辅助开关管 在零电压、零电流的条件下关断与开通,两个开关管都是软通断,改善了开关环境,克服了普通ZVT-PWM变换器的辅助开关管为硬开关的缺点,减小了关断损耗。
2.4 改进拓扑之三
图4所示为文献[7]提出的另一种改进的ZVT-PWM变换器拓扑。与图4的普通ZVT-PWM变换器相比,该改进的拓扑只是在辅助谐振网络增加了一个电感、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其工作原理的分析与前面的基本相似,具体分析可以参考文献[7]。从中可知,主开关管S1在零电压下开通和关断,辅助开关管S2在零电流下开通和关断,从而克服了普通的ZVT-PWM变换器辅助开关管为硬开关的缺点,减小了开关损耗,实现了两个开关都是软开关。
3 ZCT-PWM变换器
3.1 普通的ZCT-PWM变换器
ZVT-PWM变换器能实现在ZVS下开通,消除导通损耗,但却不能有效地减小关断损耗。而普通的ZCT-PWM变换器[8],如图5所示,则能实现主开关在ZCS下关断,消除关断损耗。但是,其辅助开关仍然是硬开关,而且,其输出整流二极管存在严重的反向恢复问题,导致大的导通损耗。虽然通过改变控制策略,使辅助开关导通时间更长一些,可以实现辅助开关管在ZCS下关断,但辅助开关管的峰值电流将较大。
3.2 改进拓扑之一
文献[9]提出了一种改进的ZCT-PWM变换器。该改进的拓扑只是将谐振网络的辅助开和嵌位二极管交换位置,能实现所有的开关管在ZCS下通断,并减小了辅助开关管的峰值电流。但它的整流二极管仍存在严重的反向恢复问题。
3.3 改进拓扑之二
文献[10]介绍了一种新颖的ZCT-PWM变换器,它很好地解决了以上所提的各项缺点,如图6所示。与图5的普通ZVT-PWM变换器相比,该改进的拓扑在元器件数量方面没有增减,只是改变了组合方式,但同时实现了主开S和辅助开关管的软通断,并解决了输出整流二极管严重的反向恢复问题。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在分析中,假设与1.2基本相同,并设初始状态为:主功率开关管S及辅助开关管均为关断状态,输出整流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电路在稳态时,每个开关周期可划分为8个模态:
可见,该拓扑实现了所有开关管和输出整流二极管都在较小的下软开通,在ZCS下关断,而且在主开关管S上没有附加的电流应力和导通损耗,大大减小了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
4 ZCZVT-PWM变换器
近些年,一些电力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们正尽力寻求一种最优化的软开关技术,即用尽量少的辅助元件,实现功率半导体器件同时在零电压和零电流下转换,综合ZVT-PWM变换器和ZCT-PWM变换器的优点,进一步完善零转换条件。文献[11]所介绍一种新颖的 ZCZVT-PWM变换器,就能实现主开关管同时在零电压和零电流下转换,如图7所示。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在分析中,假设与1.2基本相同,并设初始状态为:主功率开关管S及辅助开关管均为关断状态,输出整流二极管D处于导通状态,,则电路在稳态时,每个开关周期可划分为14个模态:
可见,该拓扑结构实现了主开关管S同时在零电压和零电流条件下开通和关断,辅助开关管在零电流条件下开通,零电压和零电流条件下关断,输出整流二极管D在零电压下转换,从而既综合了ZVT-PWM变换器和ZCT-PWM变换器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大大减小了开关损耗。
5 总结
零转换PWM DC-DC变换器是低电压(电流)应力、高效率的变换器,但传统的零转换PWM DC-DC变换器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改进拓扑。本文对三种改进的ZVT-PWM变换器、一种改进的ZCT-PWM,以及一种新颖的ZCZVT-PWM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这几个改进的拓扑都实现了所有开关管的软通断,进一步减小了开关损耗,效率大为提高,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W. A. Tabisz, P. Gradzki, F.C.Lee, “Zero-voltage-switched quasi-resonant buck and fly-back converter-Experimental results at 10MHz”,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vol.4,no.2,April 1989,pp.194~204.
[2]W. A. Tabisz, F.C. Lee, “Zero-voltage-switching multi-resonant technique-A novel approach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high-frequency quasi-resonant converters”,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Rec,1988,pp.9~17.
[3]D.Y. Huh, H,S. Kim, and G.H. Cho. “New group of ZVS PWM converters operable on constant frequenc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Rec,1992,pp.1440~1446.
[4]G. Hua, C. Leu, and F. C. Lee, “Novel zero voltage transition PWM converters”,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 Rec,1992:55~61.
[5]Hacy Bodur, and A. Faruk Bakan, “A new ZVT-PWM DC-DC converter”,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vol.17,no.1, January 2002,pp. 40~47.
[6]刘万强,张代润,黄念慈,全软开关Boost ZVT-PWM 变换器,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V0l 34,No.3,2002,24~26.
[7]M.L.Martin, H.Z.Grundling, “A ZVT PWM Boost Converter using an Auxiliary Resonant Source”, IEEE,PEDC.2002,pp.1101~1107
[8]G. Hua, E. Yang, Y. Jiang and F. C. Lee, “Novel zero-current-transition PWM converters ”, in Cof. Rec. IEEE-PESC, 1993:538~544
[9]H. Mao, Y. Lee and X. W. Zhou, “Improved zero current transition converters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Vol.33,No.5,1997:1220~1231.
[10]Min-Kwang Lee,Dong-Yun Lee and Dong-seok Hyum, “New zero-current-transition PWM DC/DC converters without current stress”,IEEE,2001,pp:1069~1074.
[11]C. M. de O. Stein and H. L. Hey, “A true ZCZVT commutation cell for PWM converters”,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Vol. 15,No.1. 2000:185~193.
上一篇:开关互补式交流稳压器的原理分析
下一篇:雷达发射机高压稳压电源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22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非常见问题解答第223期:如何在没有软启动方程的情况下测量和确定软启动时序?
- Vicor高性能电源模块助力低空航空电子设备和 EVTOL的发展
- Bourns 推出两款厚膜电阻系列,具备高功率耗散能力, 采用紧凑型 TO-220 和 DPAK 封装设计
- Bourns 全新高脉冲制动电阻系列问世,展现卓越能量消散能力
- Nexperia推出新款120 V/4 A半桥栅极驱动器,进一步提高工业和汽车应用的鲁棒性和效率
- 英飞凌推出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新一代氮化镓功率分立器件
- Vishay 新款150 V MOSFET具备业界领先的功率损耗性能
- 强茂SGT MOSFET第一代系列:创新槽沟技术 车规级60 V N通道 突破车用电子的高效表现
- 面向车载应用的 DC/DC 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