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微变压器集成隔离功能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11来源: 与非网关键字:PV逆变器  光耦合器  DC-DC转换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过去几年,光伏(PV)产业飞速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居高不下的油价和环境忧虑。然而,PV成本仍然是妨碍其进一步扩张的最大障碍,要与传统的煤电相竞争,必须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太阳能电池板以外,电子元件(如PV逆变器)是导致高成本的主要元件。出于安全和可行性考虑,并网PV转换器把获得的直流与交流网相隔离。隔离的作用通常是满足安全法规的要求,防止直流注入交流网,因为结果可能会影响配电变压器和传统的瓦特小时电表。诸如光耦合器一类的传统隔离解决方案无法满足PV电池板25年的典型担保要求。同时,微逆变器逐渐占据主流,因为这种器件不但可以提高系统可用性,而且能够大幅提升遮光条件下的性能。在这些情况下,PV逆变器安装在PV电池板的后部,那里的高温可能加速光耦合器的性能下降。本文旨在讨论PV逆变器中的信号和电源隔离需求,探讨如何利用微变压器集成隔离功能以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系统尺寸和成本。

市场上主要有两类PV逆变器,即无变压器逆变器和变压器隔离逆变器。无变压器逆变器可能会受到大接地漏电流和注入的直流的影响,因为PV电池板与交流网之间存在很大的电池板电容而且缺少隔离,如图1(a)所示。如果有直流组分注入电网中的交流电流中,这种情况是应该避免的,因为结果可能导致配电变压器饱和。许多安全标准对电网中注入的直流电流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有些情况下,必须对变压器进行隔离。在电池板与电网之间采用变压器隔离技术可以消除因电池板相对于电网的电压差而产生的直流注入路径,如图1(b)所示。除直流注入以外,并网逆变器还需满足电网的其他要求,比如总谐波失真和单谐波电流水平、功率系数以及孤网运行情况的检测等。电网电压和注入电网的电流必须精确监控。如果用于执行MPPT和栅极驱动功能的控制器位于电池板一端,则必须将这些测量值隔离开来。为了使PV电池板发挥最大效率,需要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为了实现MPTT,还需监控电池板电压和电流。当人们尝试串联多个PV逆变器以减少所需逆变器的数量时,电池板电压可能变得非常高。从PV电池板高边端进行的电流测量也需要隔离。

 


图1. (a) 非隔离逆变器下电网中的直流注入 (b) 通过隔离阻断直流注入

除了隔离电流和电压测量以外,还需要RS-485、RS-232和CAN等接口功能。RS-485或RS-232一般用于面向这些PV逆变器的通信,以获得实时的性能数据,而通信总线则需要进行隔离,因为总线需要传输较长的距离,同时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对于通信距离较短时,也可使用隔离CAN。这些收发器也需要把隔离电源从电池板一端抽取至总线一端。

传统上,隔离是由光耦合器实现的。然而,光耦合器的电流传输功能会随着时间而下降,可能几年后就无法运行,远远低于许多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20年寿命担保。这里,我们建议使用基于微变压器的信号和电源隔离法,这种方法可以满足PV逆变器中存在的多种集成需求。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克服光耦合器的性能下降缺陷,而且允许集成ADC之类的检测功能或者RS-485或RS-232收发器之类的接口功能。另外,该方法可以提供隔离电源用以驱动这些检测IC、隔离收发器或者隔离栅极驱动器。基于光耦合器的栅极驱动器则耗电量大,时序特性也非常不稳定。基于微变压器的栅极驱动器不但功耗更低,而且可以具有匹配性更好的栅极驱动器时序特性,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总功率转换效率。隔离的信号和电源集成也可大幅减少元件数量,从而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可靠性。 
 
用微变压器实现信号和电源隔离

微变压器可以用于提供集成的信号和电源隔离,最大额定值为5 kV rms [1]。对于信号传输,输入数据通常在编码之后再传输给数据变压器原边。副边则通过解码来还原信号。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通过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绝缘层来实现。为了在隔离之间实现高效的电源传输,用一个自振高频振荡器来驱动电源变压器的原边,同时用高频肖特基二极管来提供整流直流电压。调节由次级控制器产生的PWM完成,该PWM通过一个反馈变压器以远低于振荡频率的频率来开启和关闭振荡器,如图2(a)所示。通过反馈变压器的反馈信号的工作方式与通过数据变压器的其他数据通道信号相同。当为能量转换和反馈设置不同的控制路径时,可以优化能量转换效率,同时维持调节的稳定性。图2(b)展示的是带四个独立的隔离数据通道的500 mW隔离DC-DC转换器。


图2. (a) 隔离DC-DC逆变器原理图 (b) 4通道隔离器、500 mW隔离电源下的封装方案

在本例中,变压器由两个独立的芯片构成,一个是编码器(即原边芯片),另一个是解码器(即副边芯片)。然而,这主要是出于成本原因考虑,而在理论上,变压器是可以用其中一个IC芯片构建的。栅极驱动器、收发器、ADC等额外电路功能全部都可以集成进来。

PV逆变器中的隔离集成

图3所示为一个典型的3级并网PV逆变器。第1级是一个可选的升压转换器,用于提高电池板电压,该电压然后再通过隔离DC-DC转换器级。该隔离DC-DC转换器包括一个通过高频变压器的全桥dc-ac转换功能。该高频变压器具有尺寸小、效率高的优势。副边的交流被整流成通常高于电网峰值电压的直流电压。整流形成的直流再通过第3逆变器级转换成电网线路频率。需要检测电池板输出电压和电流,并将其馈入一个微控制器,以执行最大功率传输跟踪(MPTT)算法。同时,该微控制器还负责控制隔离DC-DC和输出逆变器的栅极驱动器。输出逆变器位于电网一端,其接地电压与直流电池板接地电压不同,从微控制器到逆变器驱动级的通信需要隔离。通常需要四个光耦合器,但它们功耗较高,其较大的传播延迟也可能影响栅极驱动器的时序精度,从而影响到逆变器的效率,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们难以支持PV电池板20至25年的担保寿命。另一方面,基于微变压器的隔离器[1, 2]功耗要低得多,传播延迟要短得多,而且性能不会随时间而下降。另外,多通道隔离器也可以与片上DC-DC转换器集成,以便为栅极驱动器提供隔离电源。在逆变器输出与并网之间用继电器来确

保逆变器输出频率和相位与市电电压同步,同时,还能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或者在市电电压或频率超过可接受限值时迅速断开,从而实现防孤岛保护。在电网一端需要电压检测功能以检测零交越,同时也需要电流检测功能,以确保负载中馈入的是正弦波电流。检测信息可以通过隔离ADC传送给控制器。隔离ADC集成一个16位二阶∑-△调制器和基于微变压器的数字隔离功能,能够实现3.75 kV的隔离,是分流电流检测的理想之选。电流变压器也可用于电流检测,但它们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而且可能对外部磁场非常敏感。也可以使用霍尔效应检测器,但它们在非线性度和失调方面先天不足,结果会影响到电流测量值的精度。分流与集成隔离ADC一起形成一种可靠的低成本替代方案。隔离ADC在电网一端也需要隔离电源以驱动自己,同时,可以集成基于微变压器的隔离DC-DC,从而省去使用分立式DC-DC转换器的诸多麻烦。当需要PLC通信时,电网端的PLC芯片可以由隔离DC-DC来驱动,而其与电池板一端的控制器的通信则通过一个多通道隔离器来实现。

 


图3. 3级PV逆变器的隔离方案

基于微变压器的隔离方法也可与高电流输出栅极驱动器相集成,以形成全隔离半桥栅极驱动器。图4所示为一个并网PV逆变器的示例栅极驱动方案。对于原边的DC-AC全桥开关,通常没有必要为低端栅极驱动器(尤其是低功耗逆变器)设置隔离。对于两个高端开关,具有4 A驱动能力的2通道1 kV隔离驱动器就能胜任工作。逆变器开关位于交流端,因此,低端和高端都需要隔离栅极驱动器。

 


图4. 3级PV逆变器的栅极驱动器实现方案
 
要使直流端的微控制器与交流端的逆变器直接通信,通常需要2.5 kV或5 kV隔离栅极驱动器。低端栅极驱动器可以由集成的DC-DC驱动(其动力来自电池板一端),而高端电源则可通过自举解决方案来提供。

每个半桥栅极驱动器均由3向隔离构成,即是说,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隔离,两个输出之间也有隔离。输入到输出的隔离通过片上变压器提供。图5(a)是1 kV栅极驱动器的变压器结构,图5(b)是5 kV栅极驱动器的变压器结构。1 kV半桥栅极驱动器以三芯片单封装实现,包括一个输入芯片和两个相同的栅极驱动器芯片。

两个1 kV变压器(如图5(a)所示)在输入芯片上实现,两个栅极驱动器输出各一个。输入与底部线圈相连,底部线圈与顶部线圈之间由2.64 μm厚的氧化物隔离,而顶部线圈相互之间则通过横向氧化物来实现隔离。这两个栅极驱动器芯片位于自己的分片焊盘上,并通过与[2]类似的芯片间焊线与输入芯片处的顶部线圈相连。5 kV栅极驱动器实现方法与此相似,只是顶部线圈与底部线圈之间是通过20 mm厚的聚酰亚胺材料进行隔离的。

 


图5. 变压器结构 (a) 1 kV栅极驱动器 (b) 2.5 kV栅极驱动器


对于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如串式逆变器),逆变器之间也需要通信,这一般是通过RS-485总线、RS-232总线或者CAN总线(需要隔离时)实现的。自驱动隔离收发器将能够从电池板端获得总线端所需要的电源。


微逆变器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它们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它们还有利于解决串式逆变器存在的潜在直流电弧问题。微逆变器一般安装在楼顶电池板的下方,这种条件下的环境温度可能非常高。高温会加快光耦合器中LED性能的下降;另一方面,基于微变压器的隔离方法,其性能不会随时间而下降,在这些极端条件下表现卓越。微逆变器可以使用单级逆变器而非全三级逆变器,以降低系统成本。每个微逆变器的功耗可能仅仅为两三百瓦特,在这一功耗水平下,隔离集成法为降低系统成本、提升系统可靠性带来了许多系统集成机会。

结论

基于微变压器的隔离集成方法是满足并网PV逆变器、中央逆变器或微逆变器的隔离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其集成式信号和电源隔离能力可以大幅减少元件数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其精密的栅极驱动时序特性则可能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利用基于微变压器的隔离ADC,可以对电网电流和电压进行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给电网带来高品质的单位功率系数正弦电流。

关键字:PV逆变器  光耦合器  DC-DC转换器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如何利用微变压器集成隔离功能

上一篇:高手解读振荡电路和振荡条件及常用振荡器
下一篇:555电路图要点分析及经典实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7 15:11

锁定穿戴式/IoT电源商机 罗姆新一代DC-DC转换器亮相
电源管理为物联网(IoT)设备与穿戴式装置关键设计要素,因应此一趋势,罗姆(ROHM)宣布推出新一代内建MOSFET降压型DC-DC转换器--「 BD70522GUL」,不仅符合低功耗需求,提升电池使用寿命,也满足电子设备设计小型化的设计趋势。 台湾设计中心副理李昆芳表示,穿戴装置(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生产量,到了2020年预估将超过两亿个,同时,智能手机等行动装置及IoT设备,这类依靠电池运作的电子设备也迅速普及。 为了提高上述产品的设计灵活度并确保配置新功能所需要的空间,其所搭载的零组件功耗越低越好,才能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并延长电池寿命的目标。 因应此一趋势,罗姆持续提升电源IC及转换器效能,并宣布推出新一代DC-DC转
[半导体设计/制造]
便携产品用新型电源DC-DC转换器
为了减小体积和重量,低功耗便携产品如PDA、掌上电脑、寻呼机和便携式测量仪表等大多采用数量有限的电池供电。这就存在两个重要问题:首先是随着电池放电,其端电压会明显降低;其次是电池具有一定内阻,而且随着放电内阻逐渐增大,在负载发生变化时造成输出电压的变化。为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电压。 由于大多数情况需要提升电池电压,简单的三端线性稳压器无法满足要求,只能采用升压型开关稳压器。但是传统的开关电源设计电路复杂、体积庞大、自身功耗较大,无法在体积和功耗要求严格的便携式产品中使用。针对这个问题,Maxim公司研制了一系列高集成度电源管理方案。其中,新近推出的MAX1678、MAX1674/MAX1675
[电源管理]
麦瑞推出全新集成MOSFET DC-DC转换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消息―2013年10月23日―高性能线性和电源解决方案、局域网以及时钟管理和通信解决方案领域的行业领导者麦瑞半导体公司(Micrel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CRL)今天宣布推出集成了功率MOSFETs的固定频率、电流型DC-DC转换器MIC24085x系列产品。MIC24085x对+12V电源轨进行了优化,可以为分布式电源系统和通信应用提供灵活而又经济的解决方案。MIC24085A提供从0.9V到5.5V的可调输出电压,MIC24085B/C/D/E/F分别提供1.5V、1.8V、2.5V、3.3V和5V的固定输出电压。MIC24085A-F目前已经开始批量供应,千片订量起价为0.53美元。用户可以
[电源管理]
非常见问题第214期:您是否知道隔离式DC-DC转换无需使用光耦合器
问题: 无光耦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应对隔离式DC-DC设计挑战? 答案: 幸好,有一种全新的无光耦反激式DC-DC转换器解决方案,可省去光耦合器和相关反馈电路,并且无需使用第三变压器绕组。新解决方案还带来了新的输出电压精度基准。 简介 出于安全原因或为了确保复杂系统正常工作,我们有时需要使用隔离式DC-DC解决方案。传统的隔离解决方案会使用光耦合器和附加电路,或者复杂的变压器设计,以形成跨越隔离栅的反馈环路,从而调节输出电压。各种附加元件使设计变得复杂而庞大。光耦合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降低系统的可靠性。此外,终端设备的外形尺寸越来越小,给电源所留的空间很有限,增加了散热管理的难题。在开始新的隔离式D
[电源管理]
非常见问题第214期:您是否知道隔离式<font color='red'>DC-DC</font>转换无需使用<font color='red'>光耦合器</font>?
IR推出用于DC-DC降压式转换器的30V DirectFET MOSFET芯片组
可减少达一半的占板面积 全球功率半导体和管理方案领导厂商 ——国际整流器公司(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简称 IR )近日推出全新 30V 同步降压 式 转换器芯片组,其中包括 IRF6631 控制 MOSFET 和 IRF6638 同步 MOSFET 。该芯片组采用双面冷却的 IR 基准 DirectFET 封装和最新的 HEXFET MOSFET 技术,可以在中电流水平(低于 18 安培)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散热表现。其应用包括先进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电信和数据通信,以及需要细小、高效及更好的导热效果来提高功率密度的通用同步降压 式 设计。
[新品]
Maxim宣布推出优化的EE-Sim DC-DC转换器设计工具
Maxim宣布推出免费的EE-Sim® DC-DC转换器设计和仿真工具,帮助电源设计新手快速、自信地创建自己的电源,并助力电源专家开发出更加精巧复杂的电路。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如果没有可靠的开发工具,工程师会在电源设计上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和资源。利用Maxim重新优化的EE-Sim DC-DC转换器设计工具,电源设计者能够更有信心地创建、仿真复杂电路。利用界面友好的EE-Sim DC-DC转换器工具,新手仅需几分钟即可创建一个设计,电源专家则可通过仿真参数和友好的EE-Sim用户界面进一步平衡总体性能。 主要优势 重新计算:用户更改元件后,电路进行重新补偿 比较:评估相似设计版本之间的差异 业界
[嵌入式]
PowerSoC DC-DC降压转换器功率有领先的功率密度、性能和可靠性
2016年1月26号,北京 Altera现在已属Intel公司,正式推出6A PowerSoC DC-DC降压转换器,扩展了其Enpirion 电源系列产品,这是一款全功能、高度集成并经过全面测试的PowerSoC,而且还集成了电感。新的PowerSoC (EN6362QI)是新一代低VIN (输入电压)电源产品的第一款,其功率密度业界领先而且在转换效率、输出电压精度、负载瞬变响应和输出电压波纹等方面均提高了性能。这些特性帮助系统设计人员满足了严格的系统电源要求,显著降低了成本,同时促进了产品及时面市。PowerSoC非常适合为Altera Cyclone 和MAX 系列FPGA供电,对于需要微小、精确、高效电源的各种系统而言,优
[电源管理]
PowerSoC <font color='red'>DC-DC</font>降压<font color='red'>转换器</font>功率有领先的功率密度、性能和可靠性
DC-DC转换器设计
1 开关型稳压器 开关型稳压器通常利用电感、变压器或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来将输入能量传递给输出负载。其反馈电路用于调节能量的传输,保证在限定的负载电流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输出电压。转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包括升压型、降压型和反相型等,图1所示是DC-DC变换器的几种典型结构,当利用变压器作储能元件时,可以实现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隔离。 在电源供电系统中选择开关型DC-DC转换器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热耗,从而可有效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在输出级添加适当的滤波电路,还能够将输出电压纹波降低至较小的范围。 2 开关型稳压器控制技术 开关型稳压器的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常见的DC-DC转换控制技术有脉冲频率调制(PFM)、限流
[应用]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