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单端反激电路在逆变电源中大显身手

最新更新时间:2014-11-23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单端  反激电路  逆变电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源界朋友都知道,由电池供电的逆变电源通常都由两级组成,前级DC/DC电路将电池电压变换成直流约350V 电压,后级DC/AC电路将直流350V电压变换为交流220V电压。在这类逆变电源中,前级DC/DC电路一般供电电压较低(12V、24V或 48V),输入电流较大,功率管导通压降高、损耗大,所以电源效率很难提高。其电路形式有:单端反激、单端正激、双管正激、半桥和全桥等,对于中小功率(约0.5~1kW)而言,单端反激电路具有一定优势,如:电路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等。本文就将以24V电池供电,输出350V/1kW为例,解析单端反激电路在逆变电源前级DC/DC电路中的应用。

常规单端反激电路结构

常规单端反激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路的缺点在于功率管VT截止时,变压器初级的反峰能量,被VD1、C 1和R 1组成的吸收电路消耗掉;而且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功率管通过电流(相对于多管并联)大,导通压降高,损耗大,所以效率和可靠性较低。


图1 常规单端反激电路结构

多管并联的单端反激电路结构

如 图2所示,该电路的特点是,主功率电路采用4只功率管并联,每只功率管通过的电流为单管应用时的1/4(假定4只功率管参数一致),则功率管的导通压降也 应为单管应用时的1/4.根据计算,在输出550W时,理论上,4管并联比单管可减小通态损耗约20W,提高效率近3个百分点。

图2 4只功率管并联主功率电路采用能量回馈技术的单端反激电路结构

采用能量回馈技术的单端反激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其主要波形如图4所示。在本电路中,用电容C 2、电感L 1、二极管VD1和VD2组成变压器初级反峰吸收电路,可使大部分反峰能量回馈到输入电容C 1上,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电路效率。

图3 初级反峰吸收电路

图4 初级反峰吸收电路主要波形

其工作原理如下:

(1)t 0~t 1阶段:t 0时刻功率管截止,变压器初级电感L 、漏感L K、电容C 2和功率管输出电容C 0开始谐振,并很快使C 2电压达到U 0(N 1/N 2),随后次级二极管导通,初级电压被钳位到U 0(N 1/N 2),初级电感L 退出谐振,到t 1时刻I K为0,同时C 2和C 0上电压达到最大值,即开关管电压U S达到最大值(U IN+U C2MXA)。

(2) t 1~t 2阶段:在L K、C 2、C 0继续谐振,同时电感L 1参与谐振,C 2、C 0给输入电容C 1回馈能量,并且给L 1补充能量,到t 2时刻谐振停止,C 2电压又下降到U 0(N 1/N 2)。

(3)t 2~t 3阶段:t 2时刻开始,电感L 1给输入电容C 1回馈能量。C 2电压被钳位在(N 1/N 2)U 0、C 0即开关管上电压为U IN+(N 1/N 2)U 0,均保持不变,到t 3时刻,L 1中能量释放完毕。

(4)t 3~t 4阶段:开关管完全截止,C 2电压、C 0电压(即开关管电压)继续保持不变。

(5)t 4~t 5阶段:t 4时刻功率管导通,其电压U S开始下降,C 0开始通过开关管放电,并很快放完毕(全部损耗在功率管上);C 2和L 1开始谐振,即把C 2中的能量转移到L 1中,在t 5时刻L 1中电流达到最大值,功率管完全导通。

(6)t 5~t 6阶段:t 5时刻L 1通过VD1和VD2给输入电容C 1回馈能量,并给C 2充电到-U IN,到t 6时刻L 1中能量释放完毕。

(7)t 6~t 7阶段:该阶段功率管继续处于完全导通状态。

以上过程形成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可以看出,变压器漏感中的能量大部分被回馈到输入电容C 1中(C 0中有部分能量被消耗掉),所以电源效率得到提高。主要器件电压电流应力计算

由图3及原理分析,可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其中:U SMAX即U C0MAX为功率管VT1~VT4所承受的最大电压应力:

U INMIN为输入电压最小值(取21V);U 0为输出电压(取350V);N 1、N 2为变压器初次级匝数(取15匝和117匝);△U C2由漏感引起的尖峰电压;I PK为漏感即初级峰值电流;L K为初级漏感(取0.4μH);C 2为外接电容(取30000pF);C 0为VT1~VT4输出电容之和(取4000pF);I PAV为功率管导通期间总电流平均值;η为电源效率(取92%);D MAX为最大占空比(取0.7);△I p为开关管导通期电流变化量;t ONMAX为开关管最大导通时间(取23μs);L为变压器初级电感值(取38μH);I L1MAX为L 1(取0.5mH)中通过的最大电流;P LK为漏感回馈到输入端的能量;f为功率管开关频率(取30kHz)。

由以上(1)~(6)式推导和化简,可得出下式:

由(7)~(11)式可计算出功率管、电感L 1所承受的电流电压应力(输出功率550W时)以及反峰吸收电路回馈到输入端的能量:

I PK=47A;U SMAX=188V;I L1MAX=1.5A;P LK=13.25W

同时由(7)~(11)式还可以看出:

(1)若要减小开关管电流应力I PK,则应增加占空比D和变压器初级电感量L ;

(2)若要减小开关管电压应力U SMAX,则应减小变压器初级漏感L K,同时增加C 2值(C 0的值由功率管参数决定);

(3)若要减小电感L 1中最大电流I L1MAX,则应增大电感L 1的电感量;(4)采用反峰吸收电路后,节省能量13.25W,可提高电源效率约2个百分点。

由以上计算可知,4只功率管额定电流至少应大于50A,考虑到功率管参数的差异性,其导通电流不完全相等,并且一般要留一定的安全裕量,所以,实际应用每只功率管额定电流值应大于50A,通态电阻愈小愈好,而耐压最好大于250V。

根据如下公式,可出计算出二极管VD0所承受的电压应力U D0、电流应力I SK:

由U DO=U 0+U INMAXN 2/N 1

得:U DO=584V

由I PKN 1=I SKN 2

得:I SK=6A

其中:I SK为次级峰值电流值。

一般要留一定的安全裕量,所以,而选用二极管额定电压应大于800V,额定电流应大于20A(考虑到过流、短路等因素)。两路单端反激并联电路结构

若要增加输出功率,采用如图5并联结构,该电路结构可输出功率约1.1kW,用一只SG3525控制即可。

图5 两路单端反激并联电路结构

试验结果

由两路单端反激并联组成的逆变电源前级DC/DC电路(见图5),输出功率约1.1kW,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前级DC/DC试验结果

由上述DC/DC电路组成的1kVA逆变电源,输出AC220V50Hz正弦波,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该电源体积320×200×60mm3。

表2 1kVA逆变电源试验结果

关键字:单端  反激电路  逆变电源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看单端反激电路在逆变电源中大显身手

上一篇:围观ARM控制的逆变器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下一篇:如何设计低成本蜂鸣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49

K214/J77耳机放大器
K214/J77单端耳机放大器 单端放大电路,是用效率换音质的典范,下面介绍的这个电路,就是采用FET和MOS管制作的单端耳机放大器,适合推动灵敏度不是太低的中、低阻抗的耳机。 一、电路原理,从下图可以看出,整个的放大器可以分成4部分: 1、由TR1(K246)、TR2(J103)组成的缓冲电路:用来隔离前后级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声音的清晰度,这个电路是甲类互补源极输出器,输入阻抗很高,而输出阻抗很小,日本的发烧友很多电路中都有应用。调节R3可以使电路的输出中点保持在0V左右。 2、用一个孪生的TR3、TR4(NPD5566)组成差分放大电路:采用孪生场效应管的好处在于管子的对称性好,省略了繁重复杂的配对工
[模拟电子]
K214/J77<font color='red'>单</font><font color='red'>端</font>耳机放大器
应用于电机驱动的隔离运放和差分输出对采样性能的影响
隔离运放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 电机驱动器是用来控制各种电机,比如AC变频器,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电机进行控制,实现传动系统定位。高分辨率、精确电压电流测量在需要高性能扭矩和运动控制的工业电机驱动应用中至关重要。因为工业电机驱动器需要满足 (IEC) 61800-5-1的电气安全的需求,所以相应需要采取普通或加强型的隔离电路设计。相较于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通门传感器与电流互感器, 分流电阻器加隔离运放的方案在线性度、带宽和漂移等性能更好。在电机驱动器中,通常会在功率板用隔离采样运放来对相电流,母线电流和母线电压等进行采样,如下图1: 图1 电机驱动器电压电流采样 下图所示,是使用隔离运放来进行
[嵌入式]
应用于电机驱动的隔离运放<font color='red'>单</font><font color='red'>端</font>和差分输出对采样性能的影响
电力逆变电源的基础应用
电力逆变电源是一种能够将DC12V直流电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AC220V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是一种方便的电源转换器。 电力逆变电源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可用于各类交通工具,如汽车、各类舰船以及飞行器,在太阳能及风能发电领域,逆变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控制系统的可靠程度是电力系统和设备可靠、高效运行的保证,而电力控制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控制电源。电力系统中为保证变电所的诸如后台机、分站RTU、通讯设备等能在交流电源停电后不间断工作,工程做法一般采用UPS电源作为主要解决方案,但UPS电源存在容量小、价格贵、故障率高、维护量大等不足,因此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可采用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下面简称电力逆变器)来代替常规不间断UPS电
[电源管理]
基于DSP生成SVPWM在逆变电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介绍了基于DSP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原理和软硬件设计。该装置主要应用于小功率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利用数字控制技术和智能功率模块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并且保证以单位功率因数输出高质量的电流波形,最后给出了样机实验,证明了该装置具有的较好性能。 关键词:DSP;最大功率点跟踪;逆变器;PWM控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太阳能的开发和应用,采用SPWM技术的并网逆变器装置在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整流器相比,这种逆变器装置的主电路采用可关断的全控器件,可以实现电能的双向传输。这种逆变器装置不仅具有受控的AC/DC整流功能,而且还具有DC/AC的逆变功
[应用]
非平衡条件下三相逆变电源相位对称性的研究
摘要:针对常规三相逆变电源不能满足任意不平衡负载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式三相逆变电源,其电路和磁路完全解耦。各相电压独立调节,相位分别采用锁相环进行闭环控制,使输出电压的相位跟踪各自的基准相位,保证了输出电压和相位的对称性。实验证明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该方案已应用到SFC—D系列逆变电源中。 关键词:不平衡负载;相位对称性;相位反馈;锁相环;稳定性 0 引言 对于三相逆变电源供电系统,如果三相负载是平衡的,对电源输出相位的对称性不构成影响。倘若三相负载不平衡,由于电源相与相之间在电路和磁路上都存在耦合关系,这就势必要影响到三相电源输出相位的对称性,使之偏离120%26;#176;的对称关系。相位的不对称随之也引起线电压的不对称
[应用]
基于ARM7和DSP的逆变电源设计
        引 言   在电气智能化发展无处不在的今天, 无数用电场合离不开逆变电源系统( Inverted Pow er Supply System,IPS) 为现场设备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电源, 特别在如通信机房、服务器工作站、交通枢纽调度中心、医院、电力、工矿企业等对电源保障有苛刻要求的场合。许多IPS产品因遵循传统设计而不符合或落后于现代电源理念,突出表现为控制模块的单一复杂化, 控制器芯片落后且控制任务繁重, 模拟闭环控制而得不到理想的监控和反馈调节效果, 并由此带来单个控制设备软硬件设计上的隐患, 这对IPS 电源输出造成不利影响, 甚至对用电设备因为供电故障而导致灾难性后果。数字化控制技术日趋成熟, 而且在某些领先
[电源管理]
基于ARM7和DSP的<font color='red'>逆变电源</font>设计
饱和电感及其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0 引言 饱和电感是一种磁滞回线矩形比高,起始磁导率高,矫顽力小,具有明显磁饱和点的电感,在电子电路中常被当作可控延时开关元件来使用。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使之在高频开关电源的开关噪声抑制,大电流输出辅路稳压,移相全桥变换器,谐振变换器及逆变电源等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1 饱和电感的分类及其物理特性 1.1 饱和电感的分类 饱和电感可分为自饱和和可控饱和二类。 1.1.1 自饱和电感(Saturable inductor) 其电感量随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变。若铁心磁特性是理想的(例如呈矩形),如图1(a)所示,则饱和电感工作时,类似于一个“开关”,即绕组中的电流小时,铁
[电源管理]
基于SG3525A的太阳能逆变电源设计
引言   本文涉及的是光明工程中一个课题的具体技术问题。该课题的基本原理是逆变器由直流蓄电池供电,用太阳能为蓄电池充电,然后逆变电源输出220V、50Hz的交流电供用户使用。在研制过程中,有时随机出现烧毁大功率管的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给出了解决方案。 图1 SG3525A驱动MOS功率管电路图 图2 逆变器工作过程中波形图 (a) (b) 图3 (A)逆变器缓启动(B)逆变器硬启动 SG3525A和逆变电源   本课题研发的逆变器使用的核心器件是SG3525A,以下分别简述其基本性能和工作过程。 SG3525A基本性能   SG3525A PWM型开关电源集成控
[电源管理]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