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动力电池标准制定:少数要服从多数?

最新更新时间:2017-09-04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动力电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8月4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GB/T34013-2017《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以下简称“新国标”),相关标准一经推出便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持续发酵,在业内有关新国标的讨论声不绝于耳。下面就随电源管理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有的声音认为,新国标制定有利于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加强我国动力电池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尽快形成行业规范,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保驾护航。也有声音认为,标准本身是没有能力去主导产业发展的,标准最终决定权应取决于市场。那么什么样的标准算是好的标准呢?新国标又算不算一项好的标准呢?

  现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们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获悉,在其统计的106家电池企业中,符合新国标的动力电池企业仅有25家,占比不足24%;在282种电池尺寸规格产品中,符合新国标规格的有18种,占比仅达6%。

  由于受到补贴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各种车型层出不穷,配套电池规格尺寸繁多,“小而散”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曾表示,全国有上百家具有新能源汽车资质的企业,产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发展下去,未来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难以形成产业竞争力,难以形成技术优势的”。

  通过对乘联会统计的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车企销量数据进行比较,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销量的差异化是比较明显的,部分车企销售的汽车数量仅几辆、十几辆。而在新能源专用车领域,数据也并不乐观。工信部合格证数据显示,部分新能源专用车通过公告目录后,装机量仅为个位数。

  8月29日,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传达中央和国务院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精神:习总书记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三个统筹”和“四个创新”的重要批示。其中,做好新能源汽车企业清理规范被提上日程。明确指出要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数量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对于技术水平低、长期不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坚决取缔其生产资质。从目前电池厂根据车厂需求生产电池的模式来看,这种“差异化”的技术线路对电池企业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标准制定!少数要服从多数?

  ASTM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刘斐认为,国内和国外制定标准的关注点并不一样。国内更关心产品、技术标准,欧美则将关注点放在安全问题上,防止产品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为企业设置底线。成熟的标准是在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制定的,这类标准具备一定的广度和适用性。

  那么反观我们目前的新国标,从数据上判断,它的广度和适应性并不算强,那么新国标是否成了为“少部分”人制定的“技术垄断”标准呢?笔者认为从某种层面上讲,新国标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行业规范措施。

  以手机为例,我们一开始接触的手机仅有通话功能,业内称为“大哥大”;接下来手机变得小巧,添加了屏幕,使用更加方便,游戏、短信、音乐功能添加进入手机之中,使通讯工具更加人性化;再接下来手机屏幕成为彩色,功能更加完善,有了移动互联网,手机也变得更加智能;接下来就是触屏手机,抛弃了按键,形成了目前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的雏形。我们不难看出,一款成熟的产品是企业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人为地为一种产品绘制未来发展路线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也要了解到,产品的演变需要经历若干次迭代,需要漫长的市场检验,而一个成熟的标准更是需要时间检验。

  尼采曾经说过:人走的太快,需要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影响,动力电池产业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这个过程就像“大哥大”到“iPhone”一样,任何人都无法制定出一款能将所有产品都涵盖进去通用标准。专业机构不能制定,消费者同样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市场选择的标准制定方法对于当前我国的动力电池业的发展现状并不适用。

  目前国家发布的新国标只是推荐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可以说是一种产业过渡性的需求,也是对“差异化”生产的尊重。“差异化”生产原则上说也是一种市场选择的产物,有些企业依靠电池定制业务的“差异化”生产,在激烈的生产竞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很难说未来市场趋势会不会受到新国标的影响。笔者认为动力电池尺寸标准并不是单针对电池企业而制定的,更多是针对下游车企而制定的,为其设计汽车时提供一个规范,避免过于差异化的产品出现。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对25家符合新国标企业的产品出货量进行比较,发现目前国内车企配套产品符合新国标的比重较大,车企未来考虑车辆动力电池配套产能、车辆的标准化生产、智能制造等问题时,也极有可能向新国标倾斜,从而使差异化生产的呼吁者更加孤立。

  走出去!标准把控、产业制造力提高不可少

  放眼寰宇,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在崛起,我们的动力电池最终是要“走出去”的,标准将成为动力电池业和世界各国沟通的纽带,我们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应对来自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压力。

  目前,全球制造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以最高效的速度,生产最高质量的产品。而制造装备的升级,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安全性和一致性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也是国内电池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趋同的未来,生产效率的高下将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电池生产设备至关重要。随着新国标的到来,未来市场的调整,电池设备生产企业也必需做出选择。如何对待标准化,如何对待差异化将成为锂电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电池规格尺寸、编码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公布和实行,“标准化”已将一些并未将标准化考虑到设备涉及研发中的锂电和设备企业推向十字街头。设备企业如何适应锂电生产方式上的变革?锂电企业又如何让设备更好为自己服务?充满未来感的锂电生产,会是怎样一种场景?

    以上是关于电源管理中-谈动力电池标准制定:少数要服从多数?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动力电池 编辑:李强 引用地址:谈动力电池标准制定:少数要服从多数?

上一篇:Bourns推出高功效之桥型整流器产品, 完美用于电源应用和交
下一篇:为了燃料电池的未来 “氢”尽全力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59

中国动力电池格局:占比70% 或将主宰2400亿美元全球电池行业
  即便是那些自认对电动汽车行业颇有了解的人物,估计也只能掰着手指头数出几个耳熟能详的 动力电池 供应商。他们会很快想到日本松下、韩国三星、LG化学、特斯拉……或许还有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下面就随电源管理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中国动力电池格局:占比70% 或将主宰2400亿美元全球电池行业   但如果给他们列一份 动力电池 的清单,很多人也许会大吃一惊:目前中国拥有超过140个电池生产商,它们都拼命埋头于扩容增产,以便在未来20年价值2400亿美元的这个行业里抢得先机,分掉一杯羹。就像以往汽车行业带来的繁荣一样,电动汽车和电池也将在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型行业,并且可能主宰全球电池产业。    一个价值
[电源管理]
外资纷纷入局,动力电池行业或迎来大洗牌时期
作为新能源车的“心脏”, 动力电池 已成车企与资本的必争之地。最近,动力电池圈热闹非凡,上汽与宁德时代强强联合, 比亚迪 拆分电池业务外销电池,金沙江创投10亿美元欲盘活日产的AESC, 特斯拉 来华后电池国产也可期待……一方面,动力电池界资本动作不断,风声四起,进入群雄割据时代;另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仍难突破的技术瓶颈,也制约了动力电池发展,随着《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可能出台,动力电池或将迎来洗牌。     疯狂合作:外资纷纷入局 今年以来,外资车企纷纷在中国寻求合作,不但个个表示要推出新能源车,而且近期要建电池厂的消息也逐渐四起。动力电池不再只是印象中特斯拉、比亚迪以及电池厂商的玩物,德系的造车巨头们意识到加速布局
[嵌入式]
动力电池霸主易位,日本被中国这样甩远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丢掉的江山想再次夺回来,更是难上加难。 两个月前,《日本经济新闻》专门策划了一期主题为“华流EV”的系列撰稿,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华为百度挺进智能车赛道以及上汽东风等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 昔日,中国自主汽车视日系为研发圭臬,早期甚至不惜用市场换技术,没想到进入新四化的新一轮竞争,我们却成了隔壁东瀛重点研究的对象。 在“内卷”严重剩的 电动车 领域,日本非常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纯电动赛道发力较晚,且自身的电气化产业链并不算强, 电池 领域目前只剩松下拿得出台面,芯片半导体领域则是中国台湾、美国和韩国的天下。特别是 锂电池 产业的日渐衰落,更是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霸主易位,日本被中国这样甩远了
罗韬:镍氢动力电池国产后成本可降低50%
   核心提示:     10月28日,由科力远和盖世汽车网共同主办的主题为“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讨会在长沙举行,在电动汽车发展缓慢,而政府对汽车行业燃料消耗限制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该如何迅速实现节能减排?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什么?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长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清华大学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宋健、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吴锋等行业专家以及来自全国的30余家媒体单位受邀参与此次会议并就上述话题进行了演讲与讨论。     以下是科力远总裁罗韬在会上发言文字实录:     罗韬: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我也参观过世界上很多的电池公司,在国内也看到了很多做汽车动力汽车的公司
[汽车电子]
LG化学、松下外资电池份额高达15%,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如何守住江山?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开始与国际动力电池先进企业开始正面交锋。 进入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都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外商投资全面放开,动力电池“白名单”全面取消;欧洲、北美等全球主流汽车市场纷纷布局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在10月16日举行的第五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介绍,“今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7%。相伴随的是,今年1-9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4.2GWh,同比下滑18.9%。”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动力
[汽车电子]
LG化学、松下外资电池份额高达15%,中国<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企业如何守住江山?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使用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会出现协同发展。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实施,能源侧变革将会让电动汽车实现绿色化。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进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充电、光伏、储能、电动车的加入,这一理想将慢慢实现。中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突破500万辆,预计在2025年达到700万辆,从100万到1,000万辆的突破,也只是在几年时间,而这个发展也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 电动汽车涨价成为近期的热点,然而由于矿产资源的紧张,未来很可能还会再涨,如果大家都买电动汽车,那么全球现有的矿储量可能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庞大需求,未来甚至可能出现消费者买不起电动汽车的情况。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
[嵌入式]
动力电池进入“内战”
谁能想到,8月份的LG新能源,竟然直接就没能进入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的前十五! 如果说7月份开始,国内动力电池的战场形势有向着“内战”发展的趋势,那么8月份,随着LG新能源正式跌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的前十五,便也就可以基本上落实,国内动力电池行业迎来了“内战”时代。 事实上,哪怕LG新能源、松下等国外动力电池企业依旧活跃在国内市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依旧会在整车厂的“风险把控”下,呈现出百花争艳的趋势。 但另一方面,在马太效应之下,“强者恒强”也正成为现阶段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旋律,由8月数据可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其中宁德时代更是由7月份的50.1%,增加到了现在的51.7%。 1、LG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进入“内战”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 引言   蓄电池是一种以放电方式输出电能,以充电方式吸收、恢复电能的电源。由锂离子动力电池构成的低压电源,是水下机器人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对锂离子电池的维护管理不当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效益和寿命,甚至直接损坏锂电池,从而影响水下机器人整体性能,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机器人的安全事故。通过在线测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参数,可以及时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状态、工作特性及锂离子电池需要维护情况,因而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势在必行。   为了实现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的监测,首选需要设计参数采集模块,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采集出来,同时上传到带有A/D 转换模块的单片机中,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显示
[电源管理]
锂离子<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组的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