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发布者:angelbaby最新更新时间:2018-02-04 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机器视觉系统  机器视觉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机器视觉系统是综合现代计算机、光学、电子技术的高科技系统。机器视觉技术通过计算机对系统摄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其中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判断,进而发出对设备的控制指令。机器视觉系统的具体应用需求千差万别,视觉系统本身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都包括以下过程:


图像采集 利用光源照射被观察的物体或环境,通过光学成像系统采集图像,通过相机和图像采集卡将光学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这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前端和信息来源。


图像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获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如PCB板的图像中是否存在线路断路、纺织品的图像中是否存在疵点、文档图像中存在哪些文字等。这是整个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


判断和控制 图像处理获得的信息最终用于对对象(被测物体、环境)的判断,并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相应的机构。如摄取的零件图像中,计算零件的尺寸是否与标准一致,不一致则发出报警,做出标记或进行剔除。


在整个过程中,被测对象的信息反映为图像信息,进而经过分析,从中得到特征描述信息,最后根据获得的特征进行判断和动作。最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一般包括: 光源、光学成像系统、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硬件平台、图像和视觉信息处理软件、通信模块。


总体上,一个成功的机器视觉系统需要重点解决图像采集(包括光源、光学成像、数字图像获取与传输)、图像处理分析几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照明设计


照明是机器视觉系统中极其重要而又容易为人忽视的环节。其设计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的重要步骤,直接关系着系统的成败和性能。因为照明直接作用于系统的原始输入,对输入数据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光源决不仅仅是为了照亮物体,通过有效的光源设计可以令需要检测的特征突出,同时抑制不需要的干扰特征,给后端的图像处理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不恰当的照明方案会造成图像亮度不均匀,干扰增加,有效特征与背景难以区分,令图像处理变得极其困难,甚至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照明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光源、目标和环境的光反射和传送特性、光源的结构。由于被测对象、环境和检测要求千差万别,因而不存在通用的机器视觉照明设备,需要针对每个具体的案例来设计照明的方案,要考虑物体和特征的光学特性、距离、背景,根据检测要求具体选择光的强度、颜色和光谱组成、均匀性、光源的形状、照射方式等。


照明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也常常需要反复的试验和调整。“光源是基准,打光是艺术”,这句话道出了照明设计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也催生了一批以生产光源著称的厂商,如CCS、Moritex、东冠科技。国内如凌云公司等系统集成商也开始开发自主的光源产品。


光学成像系统与相机


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相当于人的眼睛,其主要作用是将目标的光学图像聚焦在图像传感器(相机)的光敏面阵上。视觉系统处理的所有图像信息均通过镜头得到,镜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视觉系统的整体性能。一旦信息在成像系统有严重损失,在后面的环节中试图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合理选择镜头、设计成像光路是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镜头成像或多或少会存在畸变。较大的畸变会给视觉系统带来很大困扰,在成像设计时应对此有详细的考虑,包括选用畸变小的镜头,有效视场只取畸变较小的中心视场等。镜头另一个特性是其光谱特性,主要受镜头镀膜的干涉特性和材料的吸收特性影响。要求尽量做到镜头最高分辨率的光线应与照明波长、CCD器件接受波长相匹配,并使光学镜头对该波长的光线透过率尽可能提高。在成像系统中选用适当的滤光片可以达到一些特殊的效果。另外,成像光路的设计还需要重视各种杂散光的影响。


相机是一个光电转换器件,它将光学成像系统所形成的光学图像转变成视频/数字电信号。相机通常由核心的光电转换器件、外围电路、输出/控制接口组成。目前最常用的光电转换器件为CCD,其特点是以电荷为信号,而不像其他器件输出电流或者电压信号。上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图像传感器开始兴起,这种相机称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机。


对相机除了考察其光电转换器件外,还应考虑系统速度、检测的视野范围、系统所要达到的精度等因素。


相机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并不能为计算机直接识别,图像采集卡通过对模拟视频信号的量化处理将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形成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数字图像,并提供与计算机的高速接口。图像采集卡需要实时完成高速、大数据量的图像数据采集,必须与相机协调工作,才能完成特定的任务。除A/D转换外,图像采集卡还具备其他一些功能,包括:


● 接收来自数字相机的高速数据流,并通过计算机高速总线传输至系统存储器;


● 对多通道图像接收、处理和重构;


● 对相机及系统其他模块进行功能控制。


图像和视觉信息处理


上述机器视觉系统的前端环节,包括光源、镜头、相机等,都是为图像和视觉信息处理模块准备素材。这一模块才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关键和核心,它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分析和识别实现对特定目标和特征的检测。这一模块包括机器视觉处理软件和处理硬件平台两个部分,其中视觉处理软件可以分为图像预处理和特征分析理解两个层次。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数据编码、平滑、锐化、分割、去噪、恢复等过程,用于改善图像质量。图像特征分析理解是对目标图像进行检测和各种物理量的计算,以获得对目标图像的客观描述,主要包括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几何形状、边界描述、纹理特性)等。


机器视觉中常用的算法包括: 搜索、边缘(Edge)、Blob分析、卡尺工具(Caliper Tool)、光学字符识别、色彩分析。


目前,机器视觉软件的竞争已经从追求功能转变为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的竞争。已有专门提供视觉软件或者开发包的厂商。因为常规的机器视觉软件开发包尽管均能提供上述功能,但其检测效果和运算效率却有很大差别。优秀的机器视觉软件可对图像中目标特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对图像的适应性强; 而不好的软件则存在速度慢、结果不准确、鲁棒性差的缺点。


从硬件平台的角度说,计算机在CPU和内存方面的改进给视觉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多核CPU配合多线程的软件可以成倍提高速度。伴随DSP、FPGA技术的发展,嵌入式处理模块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集成性、模块化和无需复杂操作系统支持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体而言,机器视觉是一个光机电计算机高度综合的系统,其性能并不仅仅由某一个环节决定。每一个环节都很完美,也未必意味着最终性能的满意。系统分析和设计是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难点和基础,也是许多开发商所不擅长的,急需加强。


另外,在现场环境应用中,振动、粉尘、电磁干扰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工作,这些问题都是设计和开发时应注意的。


目前,以智能相机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因其有许多独特的优点而为许多专家所看好,高度模块化、价格低廉的视觉传感器组成的分布式网络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激动的画面。


然而,在机器视觉产业链条中最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和器件,如相机的图像传感器芯片、高级镜头,仍全部依赖外国的产品,国内的机器视觉厂商仍基本处于应用层面开发,十分不利于该技术在我国的普及推广。

关键字:机器视觉系统  机器视觉 引用地址:机器视觉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上一篇:2018年工业领域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下一篇:机器人视觉系统在卷烟厂流水线的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2:00

用技术推动市场发展,用实力打动客户体验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细分领域得到高速发展,不管是在生产自动化还是其他方面,中国工业领域不断突破,在短短数十年里,成功的超越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国! 然而,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为麻烦的其实并非生产,而是物料的运输。 在传统的工业制造中,物料的运输通常是由“人+手推车”共同完成,然而,随着企业需求的改变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进步,这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大型园区,“人+手推车”的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成本的提升,同时最为致命的是数据时常错误、速度慢等问题,导致企业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此环境下,AGV得到了制造业用户的广泛关注。然而,AGV由于在国内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
[嵌入式]
用技术推动市场发展,用实力打动客户体验
基于DSP和FPGA的机器视觉系统设计与实现
  创新观点:   本文将机器视觉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使用TI公司新近推出的6000系列DSPsTMS320DM642为核心,应用ALTERA公司的FPGA,用其实现图像预处理,减轻了DSPs的负担。应用网络技术实现图像传输。   1、引言   机器视觉自起步发展到现在,已有15年的发展历史。应该说机器视觉作为一种应用系统,其功能特点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而逐渐完善和发展的。   目前,国际上视觉系统的应用方兴未艾,1998年的市场规模为46亿美元。在国外,机器视觉的应用普及主要体现在半导体及电子行业,其中大概 40%-50%都集中在半导体行业。具体如PCB印刷电路。主要的机器视觉公司诸如德国克朗斯公司,美国的工业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
[嵌入式]
微链科技投入十亿研发机器视觉 69800元3D结构光视觉赋能遨博协作机器
3月18日,微链科技总经理张宇和遨博应用技术中心主任张笑天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在基于合作共利的基础上,以遨博协作机器人为平台,共同推广微链机器人视觉,微链科技是一家以机器人3D视觉引导为主的人工智能企业,其产品涵盖2D,2.5D和3D的视觉引导和检测,尤其是其研发的机器人视觉认知系统,具有0.1秒的速度和0.02mm的精度而为业内所称道。微链科技在加拿大的研发实验室拥有国际一流的研发设备和研究人员,是国际领先的机器视觉公司。现在传统的工业机械臂只是一个自动化设备,只能执行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不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有少数国际视觉公司如康耐视等,也只能实现简单的2D视觉定位,不能胜任更复杂可靠的工作。“我们的工业3D机器人视觉技术已经
[机器人]
三星推机器视觉平台 采IBM TrueNorth处理器
三星先进技术研究院(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AIT)日前推出机器视觉平台 动态视觉传感器 (Dynamic Vision Sensor;DVS),其中采用IBM用来模拟大脑的TrueNorth处理器,可让镜头更新率达到2,000fps,却只耗电300毫瓦。三星也指出,该平台高速优点适合运用在自驾车安全系统与细致手势识别的3D绘图上。 据Rethink Wireless与CNET报导,TrueNorth采用三星28纳米制程,其54亿颗电晶体可驱动4,096颗核心,全体来看作用如同大脑神经元,彼此传送简讯来处理数据,而这种仿神经型态运算(Neuromorphic Co
[手机便携]
汽车电子趋势分析及创新方案
当前,半导体产业的增长动力已由传统消费电子和计算终端市场转至汽车和工业/安防领域。减少油耗及排放、主动安全及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电子化、互通互联和照明等趋势正推动汽车中半导体含量的持续成长。而工业/安防领域如机器视觉、监控、物联网等成像应用则对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日趋严苛的要求。作为全球第七大汽车半导体(除微控制器以外的第二大)供应商、第一大汽车和工业/监控图像传感器供应商,安森美半导体将策略地利用自身优势配合市场,推动创新。 汽车电子大趋势 汽车中电子成分不断升高,启停交流电机、双离合器、燃料电池及无级变速箱等新特性及新能源汽车,得以大力发展,以减少油耗及排放。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及地方政府法规的推动,促进汽车由过去的被动安全转
[嵌入式]
视觉系统的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应用实例
一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机器人按ISO 8373定义为:位置可以固定或移动,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用处、末端操作器的位置要在3个或3个以上自由度内可编程的工业自动化设备。这里自由度就是指可运动或转动的轴。直角坐标机器人是以直线运动轴为主,各个运动轴通常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Y轴和Z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各个直线运动轴间的夹角为直角。   直角坐标机器人主要由一些直线运动单元,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和末端操作器组成。针对不同的应用,可以方便快速组合成不同维数,各种行程和不同带载能力的壁挂式、悬臂式、龙门式或倒挂式等各种形式的直角坐标机器人,从简单的二维机器人到复杂的五维机器人就有上百种
[工业控制]
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有何种关系?
  人工智能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处于持续的高速发展阶段,很多机器人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智能化特点。但是对于人类所希望看到的机器人来说,这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机器人的开发首先应该对准哪个方向呢?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答案都是相同的:机器视觉领域。   为什么一台机器人需要去“看”?这或许是因为机器人存在的意义,是帮助人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比如,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必将逐渐走向“低增长,低死亡”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老龄化的问题就会越发的严重。而如果机器人能够在很多领域替代人去工作的话,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因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而显然,如果想让机器人去很好的替代工作的话
[嵌入式]
机器视觉软件sherlock在生产线零件对准方面的应用
1 概述 在机器视觉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夹具来对每一个检测的零件进行定位,以保证光源照射到零件而让相机能拍摄到被照射的零件,从而使位置传感器能够在同一位置进行触发,防止零件发生晃动或旋转。每一个所要检测的零件到达检测区域时,视觉系统都要对它进行检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夹具特别精确,也不能保证零件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零件不可能总是准确的定位在期望的位置,即零件不能重复地关于摄像机定位。 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未对准可以使用相关测量方法进行补偿。例如,在Sherlock软件中可以得到零件的长度,方法是使用线peek找到所要测量的端点,然后使用距离公式计算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这样,测量值就将保持恒定。只要它的一个端点没有移出相应的
[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工业控制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