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OS II嵌入式系统在C8051F060上的应用

发布者:创新脑细胞最新更新时间:2009-02-17 来源: 嵌入式在线关键字:uCOSII  C8051F060  嵌入式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和CMOS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级芯片SOC已经开始成为设计的主流。C8051F060单片机由美国Cygnal公司设计并制造,是一款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片上系统SOC,具有与MCS51内核及指令集完全相同的微控制器。在传统的单片机开发工作中,经常遇到程序跑飞或是陷入死循环,尤其是其中牵扯到复杂的计算,只有耗费大量时间来慢慢分析。如果在系统中嵌入uCOS II实时操作系统,将使得调试程序变得简单,并大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uCOS II系统在C8051F060上的应用

  要应用uCOS II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C8051F060上移植该系统;其次,在运行稳定正常的系统上进行开发。另外,还需要一个面向C8051F060的C编译器作为系统工作的环境。笔者使用的是Keil软件公司的Keil uVision3 V8.09,支持C和汇编混合编程。

  1.1在C8051F060上移植uCOS II系统

  移植的主要工作就是以C8051F060为处理器.修改与C8051F060相关的几个文件

  (1)修改INCLUDES.H文件

  对于C8051F060.笔者在INCLUDES.H中增加的头文件放在头文件列表的最后:

  #include "os_cpu.h"

  #include "os_cfg.h"

  #include "ucos_ii.h"

  (2)修改OS CPU.H文件

  为确保C8051F060系统在KEIL环境下正常运行.在OS_CPU.H重新定义了一系列与C8051F060和KEIL编译器相关的数据结构、宏和常数。

  重新定义的数据结构中要特别注意的是,

  C8051F060单片机中堆栈是按字节操作的,堆栈数据类型OS_STK声明为8位:

  typedef unsigned char OS_STK; /*定义堆栈宽度为8位*/

  typedef unsigned char OS_CPU_SR;

  C8051F060单片机中,堆栈是从低地址向高地址增长的,所以OS_STK_GROWTH =0

  临界段的宏的设置利用C8051F060单片机的开中断和关中断指令来实现:

  #define OS_ENTER_CRITICAL() EA="0"

  #define OS_EXIT CRITICAL()  EA="1"

  OS_TASK_SW() 函数的定义:#define Os_TASK_SW() OSCtxSw()

  (3)修改OS_CPU_A.ASM文件

  用户需要编写4个函数的代码:OSSTartHihgRdv()、OSCtxSw()、OSIntCtxSw()和OSTickISR()。另外,由于C8051F060在内部RAM上有所欠缺.需要利用外部程序存储空间作任务堆栈映像。函数代码实现方法如下:

  ①编写OSSTartHihgRdy()函数

  获得将要恢复运行的就绪任务的堆栈映像的最低地址,并计算出堆栈长度,然后向系统堆栈复制数据、堆栈指针SP和堆栈映像指针?C_XBP,最后利用中断返回。

  ②编写OSCtxSw()函数

  先从当前任务的TCB控制块中获得当前任务堆栈长度和堆栈映像指针,然后将系统堆栈的内容复制到任务堆栈映像,最后获得将要恢复运行的就绪任务的TCB,程序跳至OSSTartHihgRdy()函数的入口,实现任务的切换。

  ③编写OSIntCtxSw()函数

  OSIntCtxSw()函数代码大部分与OSCtxSw()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此处不需要再保存C8051F060寄存器;

  需要调整堆栈指针(SP=SP-4),去掉在调用OSIntExit(),OSIntCtxSw()中压入堆栈中的多余的内容,以使堆栈中只包含任务的运行环境。

  ④编写OSTickISR()函数

  用定时器0作中断源.初始化定时器0使系统每秒中断100次,节拍率Tick=100次/秒。

  (4)修改OS_CPU_C.C文件 。

  编写OSTaskStkInit()函数用来初始化堆栈。需要注意的是。笔者所用的KEIL编译环境中,任务参数是通过寄存器R3、R2、R1传递,而不是通过虚拟堆栈传递。如:

  *stk++=(INT16U)dpdata&0xFF; //R1

  *stk++=(INT16U)dpdata>>8; //R2

  *stk++=0x03; //R3

  1.2 系统测试

  uCOS II系统移植完成以后,需要检验系统是否能运行正常。笔者参考了uCOS II系统的作者的测试方法进行了3个步骤的测试:

  验证OSTaskStkInit()和OSStartHighRdy()函数;

  验证OSCtxSw()函数;

  验证OSIntCtxSw()和OSTickISR()函数。

  测试结果,系统在C8051F060上运行正常。

  1.3 以C8051F060单片机为应用平台的uCOS II系统的开发

  uCOS II系统稳定正常的运行以后,就可以依此为应用平台进行项目开发。

  有着丰富资源的C8051F060单片机是比较新的混合信号片上系统SOC,从它的主要特性中可以看出,在满足较大的外围电路设计的同时,能大大简化电路。笔者所用的硬件环境是新华龙公司生产的C8051F MCU教学实验系统,该系统上面集成了各类传感器、RS-485和RS232串行通讯口、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控制器以及RJ-45以太网测控接口,整个系统利用串行适配器与PC进行连接。

  在软件设计中,主函数均以OSInit()函数开始,以OSStart()函数结束,中间部分为与硬件相关的系统初始化函数,以及建立任务的函数。对于应用程序的任务的建立,必须依照uCOS II系统中建立任务的格式,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任务的个数,并且根据任务的重要程度和被调用的频率来设置好优先级,创建好任务后,在主函数外面分别列出各个任务函数,每个任务函数都是一个无限循环程序,在无限循环中调用实现某些功能的应用程序函数,然后按设计的需求设置挂起方式和挂起时间。中断服务子程序最好用汇编语言编写,并放入OS_CPU_A.ASM文件中。而C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则放在OS_CPU_C.C文件中,这些函数供主函数和任务调用。

  软件设计好后,就可以和硬件连接起来进行调试了。

  2 结语

        uCOS II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处理器嵌入操作系统系统进行开发也成必然趋势,并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笔者已经成功的将uCOS II系统移植到C8051F060单片机上,并成功运用到多功能电子万年历的设计中,使得万年历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字:uCOSII  C8051F060  嵌入式系统 引用地址:uCOS II嵌入式系统在C8051F060上的应用

上一篇:SX52BD单片机实现嵌入式因特网终端的设计
下一篇:IBM英特尔AMD芯片巨头最失败产品曝光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2-17 15:11

嵌入式系统电磁兼容技术
1 引 言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电磁兼容技术已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嵌入式应用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任何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会向周围发射电磁能量,可能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同时设备本身也可能受到周围电磁环境的干扰,电磁兼容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各种设备或同一设备中的各组件都能正常工作而又互不干扰。 2 嵌入式系统中电磁兼容性的特点 随着IC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高性能单片机系统逐步采用32位字长的RISC体系结构,运行频率超过了100 MHz,8位单片机也采用新工艺提高系统速度扩展功能接口。嵌入式
[单片机]
<font color='red'>嵌入式系统</font>电磁兼容技术
学习嵌入式系统(ARM)的一些想法
在学习单片机的时候学的比较快,在学51和AVR的时候都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可能就是手前面学习的影响,认为学ARM也会比较顺利。到开始学习ARM的时候才知道要入门是多么“痛苦”,每天就对着教程、资料折磨。没有多少是学的明白的,完全不知道怎么学起。它涉及的内容和知识太多了。我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资料,我已经看完的和我接下来要用的,总共29 G,我前10年读书用的资料都可能没有这么多。 学ARM不能再和以前学单片机那样,刚开始时,不能说从哪里开始学。只有拿着资料、教程慢慢磨。久了就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就会明白了,这个过程的滋味只有做过才能体会。前些天也实在很困惑无从下手。然后就下定决心从Entry入手,从CPU的第一条指令开始,跟着走下
[单片机]
使用图形化的开发环境——LabView开发嵌入式系统
传统设计模式所应对的挑战 嵌入式系统正在渗入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船舶等领域,据统计,在美国平均每个中产阶级家庭要使用40~50个嵌入式系统。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嵌入式系统向更高的技术水平发展。设计师们一方面采用性能更强大的嵌入式处理器如32位、64位RISC芯片取代传统的8位、16位微处理器;另一方面嵌入式系统也由单处理器单操作系统的传统结构向混合型Multi-core系统发展,通过采用多个处理器和OS提高系统并行度来提高系统运行效能,并且设计师们往往同时采用MPU、DSP和FPGA等多种可编程器件来增强处理能力,满足应用功能的升级。 嵌入式系统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给设计师
[嵌入式]
嵌入式系统中的低功耗设计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最具增长力的一个分支。随着手机、PDA、GPS、机顶盒等新兴产品的大量应用,嵌入式系统的市场正在以每年30% 的速度递增(IDC预测),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也成为软硬件工程师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低功耗设计(Low-Power Design)是许多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嵌入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和移动性较强的产品中去,而这些产品不是一直都有充足的电源供应,往往是靠电池来供电,所以设计人员从每一个细节来考虑降低功率消耗,从而尽可能地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事实上,从全局来考虑低功耗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单片机]
<font color='red'>嵌入式系统</font>中的低功耗设计
嵌入式系统面向低功耗的协同设计
摘要:在系统设计中,低功耗系统或低功耗协同设计系统并没作为一个整体在当前的研究中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阐述在系统级设计中功耗的重要性,综述硬件低功耗、软件低功耗和通信低功耗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实现低功耗设计的一种可行方法。 关键词:协同设计 硬件低功耗 软件低功耗 功耗估计 1 概述 对于当今的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嵌入式系统来说,功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系统部件产生的热量和功耗成比例,为解决散热问题而采取的冷却措施进一步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功耗。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在设计初级阶段就要尽可能地考虑低功耗问题。 由于现在大部分数字系统都利用CMOS电路,因此,本文提出的思路和探讨领域,主要指CMOS电路。在CMOS电路里,功耗由下式决
[应用]
设计灵活、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软处理和IP定制同时确保灵活性和性能
您的下一个嵌入式系统设计项目需要的是什么:是可以让您轻松地定制设计的灵活的系统元件,还是额外的性能空间,以便您在设计周期中加入更多的功能?为什么要让自己承受过度的开发压力,并且只能舍此取彼呢?软处理和IP定制能够为同时确保灵活性和高性能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将定制设计的概念和协处理带来的性能加速结合起来。 分立处理器只能提供固定的外设选择,并且一些性能受到时钟频率的限制。在嵌入式FPGA所提供的平台上,您可以创建一个具有大量定制处理器核、灵活的外设、甚至协处理减负引擎的系统。现在,您能设计出一个不折不扣的定制处理系统——不仅满足最具挑战性的项目要求,而且能够冲破性能极限,与此同时,通过使用FPGA硬件实现加速的软件指令最大限度地
[嵌入式]
QNX无线架构为嵌入式系统带来智能手机的连接性
QNX的最新创新能够实现蜂窝数据网络与Wi-Fi的快速集成,加快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上市时间 黑莓有限公司子公司QNX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完整的软件解决方案 QNX 无线架构。利用QNX 无线架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能够替换蜂窝数据网络与Wi-Fi 硬件而无需重新编写软件应用程序或改变应用程序的运行方式。 用于嵌入式系统的调制解调器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因而最新的蜂窝数据网络或Wi-Fi通信硬件需要系统设计提供快速、灵活的支持。QNX无线架构通过一个应用编程界面(API)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该API易于操作、连贯、不受底层蜂窝数据网络或Wi-Fi模块或芯片组影响。API通过对复杂调制解调器控制技术的管理,
[网络通信]
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软件的远程在线升级
0 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通信、信息家电等领域,但是面对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对系统功能、性能以及规模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者必须能够针对客户的需求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或维护,以延长系统使用周期,改善系统性能,增强系统适应性。 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升级方式通常由维护人员到达设备现场,开箱重写或者更换FLASH存储部件,当设备数目庞大并且分布范围广泛时,这种升级维护方式的工作量将非常大,而且耗费的时间长、成本高。近年来通过以太网和在FLASH上建立TFFS文件系统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批量升级的问题。但对于野外偏远地区或海上等有线网络无法到达的地方,此方法也难以实现。 在此
[单片机]
基于GPRS的<font color='red'>嵌入式系统</font>软件的远程在线升级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