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器角度看感应电容触控系统设计

发布者:脑洞飞翔最新更新时间:2014-11-05 来源: 21ic关键字:触控器  电容触控  触摸屏  控制器  背景噪声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简介


自2007年iPhone®出现后,感应电容触摸屏的应用范围就在不断扩大。尽管如此,真正把感应电容触摸屏集成到设备中仍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尤其在液晶显示器(LCD)、外围器件产生干扰及嘈杂的环境中。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是使用高信噪比(SNR)的触摸屏控制器来对抗噪声。一个高信噪比控制器还会有其它优势,下面将会详细描述。

SNR定义为信号(有用的信息)和噪声(无用信号)的功率比。如果信号和噪声在相同的负载下测量,SNR可以通过计算幅度均方根(RMS)的平方获得。功率比的值(PS/PN)通常很大,通常用对数(dB)来描述。SNR可以表示为:

SNRdB = 10log10(PS/PN) = 10log10(RMSS/RMSN)² = 20log10(RMSS/RMSN)

高SNR意味着测到的信号强度比背景噪声高。

整体触控性能

主要由两个器件决定整体触控性能:触摸屏传感器和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传感器种类繁多,它们的名称形象的说明了其形状和结构,例如三角形、菱形、雪花形、条形等等。例如,“菱形”是菱形的网格结构,而 “条形”是行列交叉的网格,像一个城市的街道。一些传感器类型使用一层ITO,而其它的则需要两层或三层,这决定于所需的系统性能和触摸屏控制器芯片。

通常要根据触摸屏控制器结构来决定触摸屏传感器样式和层结构(“堆叠”)以最大化SNR。例如,在单层互容带有交叉(搭桥)的菱形样式中,触摸屏表面到ITO的X层和Y层的距离是一样的,这降低了增益误差并使行和列的SNR很接近。尽管如此,仍需要增加一层屏蔽层防止传感器受到LCD噪声干扰。使用高SNR的触摸屏控制器可以降低触摸屏传感器的成本,放宽设计限制,使用更多的样式和层结构。正如下面将要讨论的一样,高SNR触摸屏控制器还可提供额外的好处,例如较容易找到触摸中心,降低了触摸屏对环境噪声的灵敏度,并允许使用手套或尖导电笔。

控制器架构

自容式和互容式是两种主要的电容触摸屏感应检测技术,自容式和互容式的特性简单归纳如下:

自容式

•今天仍在使用的早期技术。
•受限于“鬼点”(相对于真实触摸位置的错误触摸位置),通常为一点触摸或两点触摸。
•菱形样式最普遍。
•对LCD噪声抑制较差。
•简单,低成本控制器。

互容式

•正在攻占市场的新一代设计。
•真正的两点或多点触摸。
•较高的精度。
•传感器样式设计更加灵活,这有助于最大化SNR。
•较好的噪声抑制。
•更复杂,高成本控制器。

很多应用仅需要一个或两个触点,因此自容方案更有吸引力,尤其当用户界面的触摸位置可控以消除“鬼点”的时候。自容方案的典型SNR超过30dB,通常需要在LCD和传感器的触摸层底部之间增加屏蔽层,这会增加成本,降低显示亮度。

其它技术可被用到自容方案以进一步提高SNR。这包括(a)增加每通道的采样数;(b)增加传感器驱动电压,这增加了固定噪声(如来自LCD的噪声)下的信号幅度;(c)在不同频率采样以避免固定频率干扰,如避开60Hz(这被称为“频率抖动”)。尽管如此,该技术通常会降低帧率,增加功耗,这两样都是不希望的。

从以上讨论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为了最大化SNR并支持两点或多点的触摸,互容式是最有希望的感应检测技术。图1的系统框图归纳了互容式的实现方法,即把一个激励信号加在触摸屏传感器电容的一极,把另一极连接到触摸屏控制器的模拟前端(AFE),AFE的输出被转化成数字格式并在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互容式系统框图
图1. 互容式系统框图


设计挑战

当把电容触摸屏传感器集成到触控设备中时会遇到很多技术挑战。下文所述情况均可受益于高SNR的触摸屏控制器。

传感器层设计:如今存在各种各样的触摸屏传感器层结构,分别对应材料、厚度、性能和成本的不同要求。如图2所示。而单层还是多层衬底,“向上”还是“向下”架构,X和Y层厚度的变化,透光胶(OCA)厚度的变化以及其它因素都会影响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幅度。由于高SNR触摸屏控制器可以处理较宽动态范围的触摸屏传感器信号,结构差异引起的影响会被削弱。这就给了设计者更多的自由去选择传感器层结构。
 

一种互容式触摸屏传感器的层结构
图2. 一种互容式触摸屏传感器的层结构(与实物不成比例)。


厚防护罩:一些应用,例如银行ATM机,可能需要一个厚玻璃罩来防止显示器被破坏。但厚玻璃罩会降低触摸信号强度,并降低触摸位置检测精度,这是因为手指离触摸屏传感器距离变大,导致电容范围变大,信号幅值变低,很难确定精确触摸位置,戴手套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page]
 

LCD VCOM类型: LCD VCOM是“共模电压”,是LCD屏的参考电压。根据系统要求,可能采用AC VCOM或DC VCOM。AC VCOM是交变的,而DC VCOM是恒压。前一种方式会产生更多的噪声。

触摸屏传感器和保护透镜间的气隙:触控设备用户报告的最常见问题之一是保护透镜破损。为把产品做得更薄,电容型触摸屏传感器可以被压到保护透镜背面,但当替换一个破损的保护透镜时,触摸屏传感器也必须被替换,这会增加维修成本。为了避免这个成本,以及压合工艺低良率带来的成本,通常会用一个衬垫将触摸屏传感器和保护透镜隔开。

尽管如此,当触摸屏传感器和保护透镜间出现气隙时,触摸屏传感器会很难探测到手指触摸行为,因为空气介电常数低,手指触摸产生的信号的强度也低。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提高触控系统灵敏度阈值,但这会很危险,因为传感器会接收到一些杂散信号,例如LCD或其它环境噪声,使得触摸屏传感器很难从噪声中区分出触摸动作。

工业设计要求:一些器件生产商把触摸屏传感器直接做在显示器上以使得整体设计更薄。但这也是有风险的,因为触摸屏传感器被直接放在噪声源上。一个解决方案是在触摸屏传感器和显示器之间增加一个屏蔽层。但多增加一层ITO会增加整体材料成本,而且对透光性有影响。

集成触摸屏传感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LCD生产商开始把触摸屏传感器直接做在偏光镜下面的彩色滤光片上。这种方法不需要外部传感器和压合,但触摸屏传感器更靠近显示器,进一步增加了传感器接收到的噪声。

触摸屏控制器位置:电容型触摸屏控制器通常位于触摸屏电缆上 (芯片在导线或PCB上),有时也会直接放在触摸屏传感器上(芯片在玻璃上)。但是为了测试方便,有些设计需要把触摸屏控制器放在系统板上。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柔性电路板(FPC)来连接触摸屏传感器和控制器。长FPC会起到天线的作用,很容易吸收噪声,使得触摸屏控制器很难处理触摸屏传感器发出的弱信号。

其它噪声源:移动设备的主要噪声源是LCD屏、LCD逆变器、WiFi天线、GSM天线和设备中的各种高速电路。环境噪声也对触控系统有很大影响,如一些交流电源会产生很强的噪声,这些噪声会经由AC适配器传播。同样,当把设备放在台式荧光灯等强噪声源附近时,触控系统会把噪声误认为有效的触摸行为。

通常条件下,对正常大小的手指(>7mm)而言,高SNR的控制器不比低SNR的控制器有很大的优势,只有在在强噪声环境中,如使用书写笔或使用戴手套的手指输入,信号很弱的时候优势才会体现出来。低SNR控制器不能把信号从噪声中区分出来。如果降低传感器阈值以增加探测灵敏度,触控系统则会很容易被误触发,引起误操作,这在实际应用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应用挑战


触摸精度:触摸精度是触摸屏传感器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在虚拟键盘应用中,字符被紧凑的排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精确响应触摸动作,避免误输入字符很关键。提高精度的方法之一是在控制器中增加更多的传感器通道,支持更高的触摸屏传感器网格密度。但这将付出成本的代价,因为触摸屏传感器和触摸屏控制器都需要更多的引脚。此外,更多的传感器通道需要在触摸屏边界增加更多的走线,会增加边界宽度。

高SNR触摸屏控制器能够增强检测精度,因为它对弱信号的检测能力更强,并从较大的周边范围内收集采样数据,而较大的检测范围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点,从而触摸位置可以被精确算出。图3揭示了触摸屏控制器SNR对划线精度的影响,这是一个机械臂握着一个4mm金属片所画的直线。高SNR控制器画出的直线显然比低SNR控制器画出的直线更平滑。注意这些测量结果都是由相同的触摸屏传感器和相同的后处理软件记录的,以保证公正的比较。
 


图3. 一个机器臂握着4mm金属片画的直线。左侧使用的是高SNR的触摸屏控制器;右侧使用的是低SNR触摸屏控制器


书写笔:电阻触摸屏用户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使用带有尖的书写笔。典型电阻触摸屏书写笔笔尖直径小于1mm,通常用不导电的塑料制作。对于电容触控系统来说,检测这样一个细小、不导电的器件很困难,因为它能够给触摸屏控制器提供的信号非常微弱。市场上很多触控系统使用的书写笔笔尖直径很大(3-9mm),使得书写和绘画都变的很困难,因为笔尖粗会使得书写的痕迹很模糊。

只要书写笔用导电材料包裹(一个相对较小的牺牲),高SNR的触摸屏控制器可以检测到1mm直径笔尖的书写笔。图4说明了触摸屏控制器SNR对 2mm导电笔尖的书写笔检测结果的影响。低SNR的控制器很难从背景噪声中识别出小笔尖的书写笔,尤其在屏幕噪声最大的部分。在低SNR情况下使用1mm 笔尖的书写笔将导致有用信号淹没在背景噪声中,导致书写笔无法使用。
 

图4. 4英寸屏上使用2mm导电书写笔的电容值剖面图,左侧剖面使用高SNR触摸屏控制器;右侧使用低SNR触摸屏控制器。书写笔位于绿色锥体顶部;白色平面的高度代表了背景噪声。信噪比的增加有效降低了背景噪声幅度,如左图所示。如果右图中的书写笔移到屏幕的左边,信号将被噪声淹没,书写笔将无法工作。

非接触检测:接近检测逐渐在触摸屏应用中被采用。例如,通过增加触控系统的灵敏度,当使用电子书时,用户可以手势翻页,而不需要实际触碰屏幕。但触控系统增加灵敏度也很容易被环境噪声触发,设计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最佳平衡,既要最大化接近距离,又不至于引起误触发。三菱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有趣的研究,他们建了一个触控系统,基于触摸手指是悬空还是真实触摸来自动调节灵敏度。[2]

戴手套操作:在医学应用中,触摸屏需要能在带着外科手套的情况下工作。与之类似,车载触摸屏GPS需要能在冬天戴手套时使用,大多数手套是由介电材料做成的,这使得触摸屏传感器很难检测到触摸动作。增加触摸屏控制器的灵敏度可能在用户不带手套时引起误触发。唯一解决方法是需要应用(或用户)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灵敏度。

结论

高SNR电容型触摸屏控制器带有很多优势,它可以满足如书写笔,小手指和手套等广泛的设计和应用要求。它可以帮助改善触摸精度而不需要专门的 ITO传感器样式或增加传感器通道。它可以满足各种显示器及不同背光灯的要求,同时保持很好的触摸性能,它为传感器设计和生产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使触控系统可以工作在强噪声环境中,并可减小设备本身来自LCD,WiFi天线,GPS天线和AC适配器的噪声。它给予设备OEM商更多的自由来选择元器件。最后,从性能的观点来看,它提供了精确的触摸精度。总之,高SNR触摸屏控制器能帮助终端用户实现更可靠的应用。

关键字:触控器  电容触控  触摸屏  控制器  背景噪声 引用地址:从控制器角度看感应电容触控系统设计

上一篇:基于FPGA的电子设计竞赛电路板的设计
下一篇:嵌入式高端图形显示控制器GDC方案应用考虑因素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45

​ 英国Pickering公司推出新款PXIe单槽嵌入式控制器,具有全球首发面向未来的PCIe Gen 4能力
2023年11月,英国 Pickering公司 —— 公司作为用于电子测试和验证的模块化信号开关和仿真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宣布推出新款43-920-001单槽PXIe嵌入式控制器,旨在增强测试能力。新款PXIe嵌入式控制器第一次在单槽尺寸内提供了面向未来的PCIe Gen 4能力。 该款符合PXI-5 PXIe硬件规范2.0的控制器,集成了第11代英特尔酷i5处理器, 32 GB DDR4内存和1 TB m.2NVMe SSD 。通过先进的PCIe Gen 4和双2500BASE-T系统互连,轻松支持高带宽应用。使用4链路或2链路配置时,最大系统吞吐量为14 GB/s。 英国Pickering公司机箱产品经理L
[工业控制]
​  英国Pickering公司推出新款PXIe单槽嵌入式<font color='red'>控制器</font>,具有全球首发面向未来的PCIe Gen 4能力
基于ARM+μC/OS-Ⅱ的斜井防跑车控制器设计
1 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占到国内能源消费的近四分之三,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煤炭生产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安徽省1966~2003年煤矿事故中,运输事故死亡750人,占17%。运输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从运输巷道的布置情况来分,有立井、斜井、平巷3种运输形式。在斜井运输中,由于超载、失修、误操作等原因,发生提升车辆断绳、脱钩现象,使运行的车辆沿斜井轨道向下的加速运动,即所谓的斜井跑车。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斜井串车提升井巷中,必须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 斜井提升跑车防护装置一般有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和挡车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正确灵敏地拾取跑车信号并发出控制指令是跑车防
[单片机]
基于ARM+μC/OS-Ⅱ的斜井防跑车<font color='red'>控制器</font>设计
TI推出200W和100W USB Type-C™和USB电力输送控制器
德州仪器(TI)近日推出了两款新型USB Type-C™和USB电力输送(PD)控制器,具有完全集成的电源路径,可简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小解决方案尺寸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TPS65987D和TPS65988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业界最高集成度,可降低设计复杂性和总成本。 这两款器件是业界首款能够分别提供100 W和200 W功率的USB PD控制器,支持计算应用,并可在其他应用中,如无线电动工具、游戏和虚拟现实耳机等,实现 USB Type-C™ 的优势。TPS65987D是一款单端口器件用于提供100 W功率,内部集成了独立的20-V、5-A拉电流和灌电流负载开关。TPS65987D具有低RDS(on)(25mΩ)和反向电流保护
[电源管理]
TI推出200W和100W USB Type-C™和USB电力输送<font color='red'>控制器</font>
如何为下一代工业自动化控制器构建高通道密度数字IO模块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数字IO模块成为了工业自动化控制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数字IO模块可以将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例如传感器、执行器等,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然而,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数字IO模块需要具备更高的通道密度和更强的功能,以满足新型工业自动化控制器的需求。因此,为下一代工业自动化控制器构建高通道密度数字IO模块是非常重要的。 数字IO模块是工业自动化控制器中最基础的模块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数字IO模块通常包括数字输入模块和数字输出模块两部分。数字输入模块可以将外部设备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器能够读取的信号,而数字输出模块可以将控制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转
[嵌入式]
将模拟组件与Arm微控制器内核进行集成解决嵌入式系统问题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复杂的挑战,因为在性能,成本,功耗,尺寸,新功能和效率方面都有进步的积极目标。然而,有一种新兴的设计方案可以解决这些复杂问题 - 模拟组件与ARM ®微控制器内核智能集成。这种与传统模拟集成的区别在于现在提供的高性能以及为解决特定系统级问题而进行的优化。虽然每个市场都会对这些领域的订单排名进行改进,但同时满足多个因素是非常需要的,并且可以来自众多分立组件的集成。从逻辑上讲,组合部件可以解决许多嵌入式系统目标,但只需将几个分立元件和一个处理器放在一个封装中就不是答案;解决方案要复杂得多,需要智能集成。 模拟和数字智能集成 高性能模拟组件(放大器,ADC,DAC,电压基准,温度传感器)的智能集成,无线收发器等
[单片机]
将模拟组件与Arm微<font color='red'>控制器</font>内核进行集成解决嵌入式系统问题
BlueCore2型模块及其HCI传输驱动的实现
1 引言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遵循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采用分层的协议栈。主机控制接口(HCI)位于蓝牙协议栈的L2CAP(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层和LMP(链路管理协议)层之间,是蓝牙协议栈中软件与硬件的接口。它为上层软件调用下层(基带和链路管理层)状态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等硬件提供了统一的指令接口。蓝牙设备高层软件和底层硬件模块接口之间的消息和数据传递必须通过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的解释才能进行。HCI以上的协议软件实体运行在主机上,而HCI以下的功能由蓝牙模块来完成,二者之间通过传输层进行交互传输数据。 2 BlueCore2-external的特点及结构   BlueCore2-ext
[网络通信]
关于数字信号控制器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简介    汽车 设计从过去单纯的机械式系统,到如今常常包含多达100个 微处理器 的现代汽车,已经走过了很长的历程。传统汽车上用到电子器件的部分仅仅是那些娱乐设施,最常见的是汽车收音机。直到有关诸如废气排放量和节油性等汽车各方面性能的政府规定出台以后,对汽车功能的电子控制才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最初,某些功能是依靠分立式硬件元件或数字逻辑执行的。随着单片机( MCU )等嵌入式处理器解决方案的出现,使用MCU来代替固定硬件的好处正逐步显现,这是因为设计者可以对MCU进行编程以执行模块所要求的特定任务。汽车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各种MCU,从用在转动挡风玻璃雨刮器和开门等功能的最简单的8位MCU到控制引擎的复杂32位MCU。这个范围的中
[汽车电子]
关于数字信号<font color='red'>控制器</font>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面向未来汽车应用的通信控制器
今天,汽车行业的创新几乎完全是由半导体技术驱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实现新颖功能特性的唯一途径。时下,一辆装备精良的高档汽车一般都有50余个电子控制单元,顶级车型甚至还要多40%。每个控制单元至少有一个微控制器(Mcu)和几个模拟元器件。因此,汽车行业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市场。本文将结合飞思卡尔推出的一款面向汽车的FlexRay设备MFR4200介绍FlexRay协议,以及采用该协议的通信控制器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市场趋势。 1 汽车创新需求与FlexRay协议 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汽车业务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为了提供安全、可靠和舒适的车内系统,汽车制造商会使用更多的嵌入式控制器;
[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