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3C6410的ARM11学习(五) 核心初始化之关闭看门狗

发布者:CMOS最新更新时间:2018-11-30 来源: eefocus关键字:S3C6410  ARM11  核心初始化  关闭看门狗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之前已经完成了设置中断向量表和设置处理器模式。下一步,就是要关闭看门狗。

         

看门狗,这个东西,在嵌入式系统里面是很常见的一个东西。这个是芯片预先做好的硬件,软件可以对硬件进行配置。说白了,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定时器,定时器溢出的时候,如果设置开启看门狗的话,就会强制CPU复位。这样,好处就是防止程序跑飞。因为程序正常执行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要对看门狗计数清零的,这样才能保证看门狗不会溢出,不会使CPU复位。

 

         S3C6410的看门狗有两个功能:

         

          作为常规定时器,并且可以产生中断

          

        作为看门狗定时器,当计数器递减为0,产生复位信号。

 

         下面是看门狗的框图

         

clip_image002


         看门狗的时钟从PCLK来,然后经过一个预分频器,这个预分频器的分频是可以通过寄存器配置的。然后又到一个分频器,一个选择器选择是哪一路的分频有效。然后分频后的时钟到达看门狗的计数器,这个计数器是一个递减的计数器。计数器的上面有一个设置初始值的寄存器。当看门狗没有使能的时候,该初始值会载入到计数器中。


         当计数器递减为0的时候,会产生超时信号,如果开启看门狗的中断的话,就会产生中断信号,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复位信号产生器接收这个超时信号,如果使能看门狗复位,就会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使CPU复位,没有的话,不执行任何操作。每次超时操作之后,看门狗会自动加载看门狗数据寄存器WTDAT到WTCNT中。


         所以,如果关闭复位中断,看门狗就是一个定时器了。

 

         这里有两个注意:


1、  一旦看门狗开启了,WTDAT寄存器的值是不会自动载入到WTCNT寄存器中的。所以,要在开门狗打开之前,就要把值写入到WTDAT中。


2、  在调试的时候,看门狗是关闭的。调试模式下,CPU有信号DBGACK会有效,这个时候看门狗的产生的复位就无效了

        

         从这时候起,我们就要开始和寄存器打交道了。


         下面是看门狗的对应四个寄存器。


         表的第一列是寄存器的名字。


第二列是寄存器的地址,这个地址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CPU来说,只能看到一堆地址,而不会知道这些地址对应什么功能。所以我们写程序的时候,就要在正确的地址写入值。这里,我们要向WTCON寄存器写值的话,就必须要向地址0x7E004000写值才行。如果向其他地址写的话,就写不到这个寄存器去。所以写程序的时候,地址一定是要写对的。


第三列是表示寄存器的操作权限,R/W表示可读可写,W表示可写,读的话,值是不确定的。R的话,就是只能读,写入是无效的。


第四列是寄存器的描述,描述该寄存器的功能是什么。


第五列是寄存器的复位默认值,有的寄存器是复位没有默认值的。

       

  clip_image004 


         第一个寄存器WTCON,看门狗控制寄存器。


clip_image006

         

表中说明了每一位的作用。我们写程序,就是要根据表给的每一位的功能,去配置这个寄存器,以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


         如果是Reserved,就说明这一位没有什么功能,就按照规定的配置就行,比如有的要求必须要求是0,那么我们写程序配置的时候就一定要把这一位写成0.


         前面有一些位是配置时钟源的,就是配置预分频器和选择哪一路分频值。第5为是配置开启和关闭看门狗的。第2位是有效还是无效中断。最后一个就是有效还是无效看门狗的复位输出。

 

         所以,当我们要关闭看门狗的时候,就简单了,直接把这个寄存器直接赋值为0。

 

下面是看门狗数据寄存器


clip_image008


         这个寄存器是用来设置看门狗的计数初始值的。其实就相当于设置看门狗的溢出时间。但是要注意,这个寄存器在看门狗开启前,是会自动载入到看门狗计数器寄存器WTCNT中的。一旦开始看门狗,是不会自动载入的,只有在看门狗超时了,才会自动载入到WTCNT中。


         只有后16位有效。

 

         下面是看门狗计数寄存器


clip_image010


         这个寄存器就是保存计数时的值,这个寄存器可读可写,读的话,就得到当前看门狗计数的值,写的话,就直接改变这个值。在程序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这个寄存器写值,以保证这个寄存器不会递减到0,因为递减到0就产生复位了。


         这个寄存器也是16位有效的。

 

         下面是看门狗中断清除寄存器


clip_image012


         这个寄存器就是当看门狗中断服务函数执行完后,需要向这个寄存器写入任何值对看门狗的中断请求清零。并且这个寄存器是不能读的。


         可以看出,这个寄存器只有在看门狗作为定时器的时候有用的。 


         下面就是程序了,程序就非常简单了。


         前面就说了,就往WTCON寄存器里面写0就行了。


clip_image014

以#号加空格开头的,说明这是一个注释语句


#define定义寄存器的地址。之前说过,寄存器的地址是很重要的,不能写错,这里,就用define来进行定义。


使用ldr伪指令,给r0赋值WTCON的地址0x7E004000。


使用mov指令,给r1寄存器赋值为0


使用str指令。将r1的数据,写入到r0指向的地址去,就是写到0x7e004000去,


最后跳转。 


这样,就实现了开门狗的关闭了。

 

对比STM32,这里没有看到完整的STM32的启动代码,有些代码是看不到的,也不知道STM32是否也是在开始需要关闭看门狗的。不过应该是复位就默认为看门狗是关闭的。STM32的看门狗要稍微复杂一些,有两个看门狗。这个等后面使用看门狗的时候再分析。


关键字:S3C6410  ARM11  核心初始化  关闭看门狗 引用地址:基于S3C6410的ARM11学习(五) 核心初始化之关闭看门狗

上一篇:单片机/ARM死机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案
下一篇:ARM S3C2410 看门狗设置原理及源码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6:18

S3C6410使用---21yaffs2的ECC
一. ECC校验 ECC: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既能检查错误也能纠正错误. 优点是: 速度奇快 缺点是: 只能检查2bit的错误,只能纠正1bit的错误 如果想验证这儿需要打开 param . no_tags_ecc=0,默认 param . no_tags_ecc=1不进行tags校验. 同时,mkyaffs2image中也要把ECC校验信息加进去,这样才能从nand_flash中读出ECC进行比较. nandmtd2_read_chunk_tags -- yaffs_unpack_tags2 void yaffs_unpack_tags2(struct yaffs_ext_t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3C6410</font>使用---21yaffs2的ECC
采用博通BCM20793结合S3C6410主控制器的NFC模块设计
采用博通BCM20793芯片设计了NFC模块,进行硬件设计,并进行设备驱动分析。多方面对该模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块稳定、可靠、识别率高,可集成到支付、票务、门禁、防伪等系统中。 引言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是由Philips和Sony联合推出的一种全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是由无线射频识别(RFID)及移动终端技术综合发展起来的,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NFC工作频率为 13.56 MHz,使用电磁感应耦合进行数据传输,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特点,兼容不同标准的识别技术,通信距离小于4 cm,支持多种通
[单片机]
采用博通BCM20793结合<font color='red'>S3C6410</font>主控制器的NFC模块设计
ARM11以后值得关注的Cortex产品系列
ARM在经典处理器ARM11以后的产品改用Cortex命名,并分成A、R和M三类,旨在为各种不同的市场提供服务。Cortex系列属于ARMv7架构,这是到2010年为止ARM公司最新的指令集架构。ARMv7架构定义了三大分工明确的系列:A系列面向尖端的基于虚拟内存的操作系统和用户应用;R系列针对实时系统;M系列对微控制器。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基于v7架构的Cortex处理器系列所采用的技术也不相同,基于v7A的称为Cortex-A系列,基于v7R的称为Cortex-R系列,基于v7M的称为Cortex-M系列。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ARM11以后的Cortex产品系列: ARM推出ARMv8架构ARM Cortex-A50处理
[单片机]
<font color='red'>ARM11</font>以后值得关注的Cortex产品系列
s3c6410 s3c2440串口发送接收数据的实现(轮询)及相关寄存器
1 6410与串口相关寄存器 一 需要设置的寄存器(其实进入uboot后,串口已经设置好了,直接发送数据就行了,) 1)模式 UCON (轮询,中断,DMA等) 2)相关参数 ULCON0 定义了串口数据的帧格式,数据位长度,奇偶校验位,停止位(8-N-1) BRDIV 定义了波特率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的整数部分 UDIVSLOT0 定义了波特率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的小数部分 3)高级选项(串口的发送接收缓冲的大小(fifo)默认是1B,可改成64B 二 发送接收数据 相关的寄存器 UTXH0 UART channel 0 transmit buffer register URXH0 UART chan
[单片机]
Linux下s3c6410的GPIO操作(2)
1、还接着看上一篇的这个函数 arch_initcall(s3c64xx_gpiolib_init); static __init int s3c64xx_gpiolib_init(void) { s3c64xx_gpiolib_add(gpio_4bit, ARRAY_SIZE(gpio_4bit), s3c64xx_gpiolib_add_4bit); s3c64xx_gpiolib_add(gpio_4bit2, ARRAY_SIZE(gpio_4bit2), s3c64xx_gpiolib_add_4bit2); s3c64xx_gpiolib_add(gpio_2bit, ARRAY_SI
[单片机]
深入理解ARM体系架构(S3C6410)---arm7,arm9,arm11区别
1. 时钟频率的提高 虽然内核架构相同,但ARM7处理器采用3级流水线的冯 诺伊曼结构;而ARM9采用5级流水线的哈佛结构,ARM11为8级流水线哈弗结构(从arm9开始都采用了哈弗结构)。增加的流水线设计提高了时钟频率和并行处理能力。5级流水线能够将每一个指令处理分配到5个时钟周期内,在每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有5个指令在执行。在常用的芯片生产工艺下,ARM7一般运行在100MHz左右,而ARM9则至少在200MHz以上.ARM11首先推出350M~500MHz时钟频率的内核,目前上升到1GHz时钟频率。 2 指令周期的改进 指令周期的改进对于处理器性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性能提高的幅度依赖于代码执行时指令的重叠,这实际上是程序
[单片机]
深入理解ARM体系架构(<font color='red'>S3C6410</font>)---arm7,arm9,<font color='red'>arm11</font>区别
深入理解ARM体系架构(S3C6410)---ad转化实例
本实例是把采集的ad数据转化后显示在lcd屏上,在这直接把自己调试好的源码贴出来 ad转化器相关代码: view plain copy print ? void adc_init() { char preScaler = 66500000/2500000 - 1; //PCLK=66M rADCCON = (1 14)|(preScaler 6)|(0 3)|(0 2);//通道AIN0 // rADCCON =0x44c1;//通道AIN0 } int read_adc() { rAD
[单片机]
APPWeb+PHP5+SQLite3在S3C6410上移植
我自己是移植Lighttpd+PHP+SQLite3的,由于忘了PHP怎么移植,所以就转别人的,免得以后再移植会忘记 原作者: hwwr112100 网址:http://blog.csdn.net/hwwr112100/article/details/8249294 相关支持库移植 主要包括libiconv、zlib以及加密服务组件matrixssll。 下载Embedthis提供的第三方工具包,采用git从GitHub获取packages软件包,命令如下。 gitclone http://github.com/embedthis/packages 如果下载失败,可以在直接在 https://github.com
[单片机]
APPWeb+PHP5+SQLite3在<font color='red'>S3C6410</font>上移植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