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硬件设计详解
1)A/D转换原理
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这三个步骤来完成, 即首先对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采样,采样结束后进入保持时间,在
这段时间内将采样的电压量转化为数字量,并按一定的编码形式给出转换结果,然后开始下一次采样。
采样需满足采样定理,即采样频率fs要大于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fimax的频率,一般取fs = (2~3)fimax,
2) A/D转换器的类型
包括两类,直接A/D转换器和间接A/D转换器,
其中直接A/D转换器包括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和反馈比较型A/D转换器。
间接A/D转换器包括电压-时间变换型(V-T变换型)和电压-频率变换型(V-F变换型)。
a. 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原理图:
a.1 原理说明
三位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由电压比较器,寄存器和代码转换器三部分组成。用电阻链把参考电压Vref分压,
得到从1/15Vref~13/15Vref之间的7个比较电平,量化单位为2/15Vref. 然后将要输入的模拟电压同时加到
每个比较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上,与这7个比较基准进行比较。
a.2 产品介绍
AD公司的AD9012(8位),AD9002(8位),AD9020(10位)。
a.3 特点
由于转换是并行的,其转换时间只受比较器,触发器和编码电路延迟时间限制,因此转换速度快;(优点)
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元件数目要按几何级数增加。(缺点)
使用这种含有寄存器的并行A/D转换电路时,可以不用附加采样-保持电路,因为比较器和寄存器这两部分
兼有采样-保持功能。(优点)
b. 反馈比较型A/D转换器
b.1 原理说明
取一个数字量加到D/A转换器上,于是得到一个对应的输出模拟电压,将这个模拟电压和输入的模拟电压
信号比较,如果两者不相等,则调整所取的数字量,直到两个模拟电压相等为止,最后取的这个数字量
就是所求的转换结果。
b.2 实现方案
计数型和逐次比较型
计数型转换器主要由比较器C,D/A转换器,计数器,脉冲源,控制门G以及输出寄存器等几部分组成,其转换
原理是转换开始前先用复位信号将计数器置0,而且转换信号应停留在Vl=0的状态,这时门G被封锁,计数器
不工作。计时器加给D/A转换器的是全0信号,所以D/A转换器输出的模拟电压V0=0,如果Vi为正电压信号,
比较器的输出电压为1. 依同样方法比较完DA的全部位数。由于在转换过程中计数器中的数字不停地变化,
所以不宜将计数器的状态直接作为输出信号,为此在输出端设置了输出寄存器,在每次转换完成以后,用
转换控制信号的下降沿将计数器输出的数字置入输出寄存器中,而以寄存器的状态作为最终的输出信号。
这个方法问题是转换速度慢,转换时间长。适用于转换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逐次比较型转换器逻辑电路图
C为电压比较器,当Vi>=Vo时,比较器输出为0;反过来输出为1. FFa,FFb,FFc三个触发器组成了三位数码
寄存器,触发器FF1~FF5和门电路G1~G9组成控制逻辑电路。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所需时间与其位数和时钟脉冲频率有关,位数愈少,时钟频率越高,
转换所需时间越短。这种A/D转换器具有转换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其产品主要有ADC0804/0808/0809系列(8位),AD575(10位),AD574A(12位)。
c. 电压-时间变换型(v-t变换型)
其原理是把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时间宽度信号,然后在这个时间宽度里对固定频率的时钟
脉冲计数,计数的结果就是正比于输入模拟电压的数字信号。
d. 电压-频率变换型(v-f变换型)
其原理是把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频率信号,然后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里对得到的频率
信号计数,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正比于输入模拟电压的数字量。
3) A/D转换器的参数指标
a. 分辨率
说明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的分辨能力。
A/D转换器的分辨率以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表示,输出位数愈多,量化单位愈小,分辨率愈高。
b. 转换误差
表示A/D转换器实际输出的数字量与理论输出数字量之间的差别。
c. 转换精度
A/D转换器的最大量化误差和模拟部分精度的共同体现。
d. 转换时间
A/D转换器从转换控制信号到来开始,到输出端得到稳定的数字信号所经过的时间。
4) ADC0804说明
a. 引脚图
Vin(+),Vin(-) - 两个模拟信号输入端,用以接受单极性,双极性和差模输入信号。
DB7~DB0 - 具有三态特性数字信号输出口。
AGND - 模拟信号地
DGND - 数字信号地
CLK - 时钟信号输入端
CLKR - 内部时钟发生器的外接电阻端,与CLK端配合可有芯片自身产生时钟脉冲,其频率为1/(1.1RC)
/CS - 片选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一旦有效,表明A/D转换器被选中,可启动工作。
/WR - 写信号输入,低电平启动A/D转换。
/RD - 读信号输入,低电平输出端有效。
/INTR - A/D转换结束信号,低电平表示本次转换已完成。
Vref/2 - 参考电平输入,决定量化单位。
Vcc - 芯片电源5V输入。
b.转换时序图
CS先为低电平,/WR随后置低,经过至少tw(/WR)L时间后,/WR拉高,随着A/D转换器被启动,并且在经过
(1~8个A/D时钟周期+内部Tc)时间后,模数完成转换,转换结果存入数据锁存器,同时INTR自动变为
低电平,通知单片机本次转换已结束。
读取数据时,当/INTR变为低电平后,将/CS先置低,接着再将/RD置低,在/RD置低至少经过tACC时间后,
数字输出口上的数据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直接读取数字输出端口数据便可得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读走
数据后,马上将/RD拉高,然后将/CS拉高,/INTR是自动变化的,当/RD置低tR1时间后,/INTR自动拉高,
我们不必认为去干涉。
上面的时序图是ADC0804启动一次和读取一次数据的时序图,当我们要连续转换并且连续读取数据时,就没有
必要每次都把/CS置低再拉高,因为/CS是片选信号,置低表示该芯片可被操作或处于能够正常工作状态,所以
在写程序时,只有一开始将/CS置低,以后当要启动转换和读取数据时只需操作/WR和/RD即可。
二. 程序设计详解
1. 用单片机控制ADC0804进行模数转换
程序功能:
当拧动实验板上A/D旁边的电位器Re2时,在数码管的前三位以十进制方式动态显示出A/D转换后的数字量(8位A/D转换后数值在0~255变化)。
程序源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dula = P2 ^ 6;
sbit wela = P2 ^ 7;
sbit adwr = P3 ^ 6;
sbit adrd = P3 ^ 7;
uchar code table[] = {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
void delayms(uint);
void display(uint);
void main()
{
uchar i, adval;
uint num;
wela = 1;
P0 = 0x7f;
wela = 0;
while (1)
{
adwr = 1;
_nop_();
adwr = 0;
_nop_();
adwr = 1;
for (i = 10; i > 0; i--)
display(num);
P1 = 0xff;
adrd = 1;
_nop_();
adrd = 0;
_nop_();
adval = P1;
adrd = 1;
num = adval;
}
}
void delayms(uint xms)
{
uint i, j;
for (i = xms; i > 0; i--)
for (j = 110; j > 0; j--)
;
}
void display(uint num)
{
dula = 1;
P0 = table[num / 100];
dula = 0;
P0 = 0xff;
wela = 1;
P0 = 0x7e;
wela = 0;
delayms(5);
dula = 1;
P0 = table[num % 100 / 10];
dula = 0;
P0 = 0xff;
wela = 1;
P0 = 0x7d;
wela = 0;
delayms(5);
dula = 1;
P0 = table[num % 100 % 10];
dula = 0;
P0 = 0xff;
wela = 1;
P0 = 0x7b;
wela = 0;
delayms(5);
}
程序小结:
1)刚进入主程序后,首先将U2锁存器的输出口的最高位置低电平,目的是将与之相连的ADC0804的/CS片选端
置低选中,因为是连续读取数据,所以一次选中,以后再不用管它。同时要注意,以后凡是操作U2锁存端的地方
都不要再改变A/D的/CS端,在数码管显示程序中,送出位选信号时,始终保持U2锁存器的最高位为低电平,
上例数码管显示部分程序中“P0=0x7e;P0=0x7d;P0=0x7b;”即是。
2) 进入while(1)大循环后,先启动A/D转换,其中的_nop_()相当于一个机器周期的延时。
3)在启动A/D转换后,还未读取转换结果,就立即先送结果给数码管显示,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给A/D转换
留有一定时间,
4)如果拧动电位器时,数码管数字不动,只有复位一次或重新上电一次,数字才会刷新,这时因为转换
时间不够的原因,解决办法将for(a=10;a>0;a--)中的a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