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汇编指令整理

发布者:石头上种庄稼最新更新时间:2016-06-21 来源: eefocus关键字:ARM  汇编指令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align

.align的作用在于对指令或者数据的存放地址进行对齐,有些CPU架构要求固定的指令长度并且存放地址相对于2的幂指数圆整,否则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比如ARM;有些系统却不需要,如果不遵循地址的圆整规则,程序依然可以正确执行,只是降低了一些执行效率,比如i386。.align的作用范围只限于紧跟它的那条指令或者数据,而接下来的指令或者数据的地址由上一条指令的地址和其长度决定。

ARM汇编器并不直接使用.align提供的参数作为对齐目标,而是使用2^n的值,比如这里的参数为4,那么圆整对象为2^4 = 16。这也就是为什么在ARM平台的Uboot或者Linux内核汇编中会出现.align 5的根本原因。.align此时的取值范围为0-15,当取值为0,2或者不提供参数时均圆整于4。如果尝试使用大于15的值,将会得到编译器的err。

在指令出现非对齐情况下,插入.align伪指令,对于32bit的ARM会进行4byte的指令对齐。

2.                   .rept

.rept和.endr之间的语句count次。

3.                   .text

几个常用的段代号,基本上与编译器/处理器都没有无关系(FLAT模式):
.text  - 代码段
.const - 只读数据段(有些编译器不使用此段,将只读数据并入.data段)
.data  - 读写数据段
.bss   - 堆

4.                   .extern

".extern"定义一个外部符号(可以是变量也可以是函数。

5.                   .global

".global"将本文件中的某个程序标号定义为全局的。

6.                   .word

.word expression就是在当前位置放一个word型的值,这个值就是expression。

相当于用.word定义了一个16bit的数据。
举例来说, 
_rWTCON: 
.word 0x15300000 
就是在当前地址,即_rWTCON处放一个值0x15300000

7.                   更多伪指令

http://www.byywee.com/page/M0/S774/774183.html

8.            条件码表

 

条件码助记符

标志

含义

EQ

Z=1

相等

NE

Z=0

不相等

CS/HS

C=1

无符号数大于或等于

CC/LO

C=0

无符号数小于

MI

N=1

负数

PL

N=0

正数

VS

V=1

溢出

VC

V=0

没有溢出

HI

C=1,Z=0

无符号数大于

LS

C=0,Z=1

无符号数小于或等于

GE

N=V

带符号数大于或等于

LT

N!=V

带符号数小于

GT

Z=0,N=V

带符号数大于

LE

Z=1,N!=V

带符号数小于或等于

AL

 

任何无条件执行(指令默认条件)

 

 

9.                   ldr

伪指令LDR

大范围的地址读取伪指令.LDR 伪指令用于加载32位的立即数或一个地址值到指定寄存器.在汇编编译源程序时,LDR伪指令被编译器替换成一条合适的指令.若加载的常数未超出MOV或MVN 的范围,则使用MOV或MVN 指令代替该LDR伪指令,否则汇编器将常量放入字池,并使用一条程序相对偏移的LDR指令从文字池读出常量.LDR 伪指令格式如下:
LDR{cond} register,=expr/label_expr
其中 register 加载的目标寄存器
expr 32 位立即数.
label_expr 基于PC 的地址表达式或外部表达式.

LDR/STR 指令用于对内存变量的访问,内存缓冲区数据的访问、查表、外围部件的控制操作等等,若使用LDR指令加载数据到PC 寄存器,则实现程序跳转功能,这样也就实现了程序散转。

ldr r1, [r2, #4] /*将地址为r2+4的内存单元数据读取到r1中*/
ldr r1,[r2] /*将地址为r2的内存单元数据读取到r1中*/
ldr r1,[r2], #4/*将地址为r2的内存单元数据读取到r1中,然后r2=r2+4*/
str r1 ,[r2, #4]/*将r1的数据保存到地址为r2+4的内存单元中*/
str r1, [r2]/*将r1的数据保存到地址为r2的内存单元中。*/
str r1, [r2],#4/*将r1的数据保存到地址为r2的内存单元,然后r2= r2+4*/

ldrb:8bit=>1byte

ldrh:16bit=>2byte

LDR R0,LED_TAB  
LDR R1, =LED_TAB  
LED_TAB: .work 0x12345678
R0的值是0x12345678,R1的值是LED_TAB标号值,就是0x12345678在内存中存放的地址

10.                adr

转自:http://coon.blogbus.com/logs/2738861.html

        ldr     r0, _start

        adr     r0, _start

        ldr     r0, =_start

        nop

        mov     pc, lr

_start:

        nop

 

编译的时候设置 R0 为 0x0c008000

↓↓↓↓↓↓↓↓↓↓↓↓↓↓↓↓↓↓↓↓↓↓↓↓↓↓↓↓↓↓↓↓↓↓↓↓↓↓↓↓

0c008000 <_start-0x14>:

c008000:       e59f000c        ldr     r0, [pc, #12]   ; c008014 <_start>

c008004:       e28f0008        add     r0, pc, #8      ; 0x8

c008008:       e59f0008        ldr     r0, [pc, #8]    ; c008018 <_start+0x4>

c00800c:       e1a00000        nop                     (mov r0,r0)

c008010:       e1a0f00e        mov     pc, lr

0c008014 <_start>:

c008014:       e1a00000        nop                     (mov r0,r0)

c008018:       0c008014        stceq   0, cr8, [r0], -#80

分析:

ldr     r0, _start

从内存地址 _start 的地方把值读入。执行这个后,r0 = 0xe1a00000

adr     r0, _start

取得 _start 的地址到 r0,但是请看反编译的结果,它是与位置无关的。其实取得的时相对的位置。例如这段代码在 0x0c008000 运行,那么 adr r0, _start 得到 r0 = 0x0c008014;如果在地址 0 运行,就是 0x00000014 了。

ldr     r0, =_start

这个取得标号 _start 的绝对地址。这个绝对地址是在 link 的时候确定的。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指令,但是它要占用 2 个 32bit 的空间,一条是指令,另一条是 _start 的数据(因为在编译的时候不能确定 _start 的值,而且也不能用 mov 指令来给 r0 赋一个 32bit 的常量,所以需要多出一个空间存放 _start 的真正数据,在这里就是 0x0c008014)。

因此可以看出,这个是绝对的寻址,不管这段代码在什么地方运行,它的结果都是 r0 = 0x0c008014

11.                ldm

 ldm和stm属于批量内存访问指令,只用一条指令就可以读写多个数据。它们的格式如下:

ldm{cond}  {!}       {^}

stm{cond}  {!}       {^}

其中,

       {cond}表示指令的执行条件,参见下面的指令条件码。

       表示地址变化模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1)ia(increment after):    传送后递增方式;

2)ib(increment before): 传送前递增方式;

3)da(decrement after):   传送后递减方式;

4)db(decrement before):传送前递减方式;

5)fd(full descending):     满递减堆栈;

6)ed(empty descending):空递减堆栈;

7)fa(full ascending):       满递增堆栈;

8)ea(empty ascending):  空递增堆栈;

       中保存内存的地址,如果后面加上了感叹号,指令执行后,rm的值会更新,等于下一个内存单元的地址。

       表示寄存器列表,对于ldm指令,从所对应的内存块中取出数据,写入这些寄存器;对于stm指令,把这些寄存器的值写入所对应的内存块中。

       {^}有两种含义:如果中有PC寄存器,它表示指令执行后,spsr寄存器的值将自动到cpsr寄存器中——这常用于从中断处理函数中返回;如果中没有PC寄存器,{^}表示操作的是用户模式下的寄存器,而不是当前特权模式的寄存器。

       指令中寄存器列表和内存单元的对应关系为:编号低的寄存器对应于内存中的低地址单元,编号高的寄存器对应于内存中高地址的单元。

ldmia   r0!, {r3-r10}  /*将基址寄存器r0开始的连续8个地址单元的值分别赋给r3,r4,r5,r6,r7,r8,r9,r10,注意的是r0指定的地址每次赋一次r0会加1,指向下一个地址单元*/

stmia   r1!, {r3-r10} /*跟上面指令功能相反,将寄存器r3到r10的值依次赋值给r1指定的地址单元,每次赋值一次r1就加1*/

堆栈寻址:堆栈是特定顺序进行存取的存储区,堆栈寻址时隐含的使用一个专门的寄存器(堆栈指针),指向一块存储区域(堆栈),存储器堆栈可分为两种:

向上生长:向高地址方向生长,称为递增堆栈。
向下生长:向低地址方向生长,称为递减堆栈。


如此可结合出四种情况:
1、满递增:堆栈通过增大存储器的地址向上增长,堆栈指针指向内含有效数据项的最高地址,栈指针总是指向最后一个元素(最后入栈的数据),指令如 LDMFA,STMFA。
2、空递增:堆栈通过增大存储器的地址向上增长,堆栈指针指向堆栈上的第一个空位置,栈指针总是指向下一个将要放入数据的空位置,指令如 LDMEA,STMEA。
3、满递减:堆栈通过减小存储器的地址向下增长,堆栈指针指向内含有效数据项的最低地址,栈指针总是指向最后一个元素(最后入栈的数据),指令如 LDMFD,STMFD。
4、空递减:堆栈通过减小存储器的地址向下增长,堆栈指针指向堆栈下的第一个空位置,栈指针总是指向下一个将要放入数据的空位置,指令如 LDMED,STMED。

满:栈指针总是指向最后一个元素(最后入栈的数据)。

空:栈指针总是指向下一个将要放入数据的空位置。

增:栈首部是低地址,栈向高地址增长。

减:栈首部是高地址,栈向低地址增长。

STMFD SP!,{R1-R7,LR}  ;将R1-R7,LR入栈,满递减堆栈
LDMFD SP!,{R1-R7,LR}  ;数据出栈,放入R1-R7,LR寄存器,满递减堆栈

ARM-Thumb过程调用标准和ARM、Thumb C/C++ 编译器总是使用Full descending 类型堆栈。

以前困惑的就是STMFD 命令 对于操作数 是按照什么顺序压栈的 

    比如:STMFD sp!{R0-R5,LR} 进栈顺序是:

                         高地址(1方式) LR R5 R4 ``````` R0 <-sp 低地址

                         高地址(2方式) R0 R1 ``` R5 LR <-sp 低地址

 

寻址方式

说明

pop

=LDM

push

=STM

FA

递增满

LDMFA

LDMDA

STMFA

STMIB

FD

递减满

LDMFD

LDMIA

STMFD

STMDB

EA

递增空

LDMEA

LDMDB

STMEA

STMIA

ED

递减空

LDMED

LDMIB

STMED

STMDA

 

按照图表,可知 STMFD对应的是STMDB,根据arm指令手册,可知STMDB入栈顺序是1方式,而LDMFD对应的是LDMIA,这样这两个操作就可以成功配对。

在寄存器传输中,基地址可以在传输前或者传输后递增或者递减:STMIA r10,{r1,r3-r5,r8}

后缀IA还可以是IB,DA或者DB。这里I表示递增(increment),D表示递减(decrement),A表示后(after),B表示前(before)。

无论是哪种情况,编号最小的寄存器与最低存储器地址间进行传输,编号最大的寄存器与最高存储器地址间进行传输。寄存器出现在列表中的次序是无关紧要的。而且,ARM总是以递增存储器地址的方式进行顺序存储器访问。所以,递减传输实际上是先进行一个减操作,然后在数据传输中进行地址递增操作。

除非是特别指定,传输完成后基地址寄存器的值是不变的。如果要更新基地址寄存器,必须用!(感叹号)特别指明: LDMDB r11!,{r9,r4-r7},指令执行后r11=原来r11中的值-12。

 

http://blog.csdn.net/xiaomt_rush/article/details/6501711

12.                ldrex

在 include/asm-arm/spinlock.h 下有這麼一段

#if __LINUX_ARM_ARCH__ < 6
#error SMP not supported on pre-ARMv6 CPUs
#endif

好啦,前提就是:只有 ARM core版本 >=6 才可以繼續:

all spin lock primitives 到最後都是使用下面這個基本型: 

static inline void __raw_spin_lock(raw_spinlock_t *lock)
{
    unsigned long tmp;

1      __asm__ __volatile__(
2"1:    ldrex    %0, [%1]\n"
3"    teq    %0, #0\n"
4"    strexeq    %0, %2, [%1]\n"
5"    teqeq    %0, #0\n"
6"    bne    1b"
7   : "=&r" (tmp)
8  : "r" (&lock->lock), "r" (1)
9 : "cc");

    smp_mb();
}

[指令重點]:

ldrex 指令是 core 6 以後才有的,跟 strex 配成一對指令,可以請 bus 監控從 ldrex 到 strex 之間有無其他的 CPU 或 DMA 來存取這個位址 ,若有的話,strex 會在第一個 register 裡設定值為 1(non-exclusive by this CPU) 並且令 store 動作失敗,若沒有,strex 會在第一個 register 裡設定值為 0(exclusive access by this CPU) 並且令 store 動作成功。

Code Trace Discussion: 

Line 1: __volatile__ 告訴 compiler ,不要對這塊 assembly template 做最佳化動作,因為我們裡面有 loop 讀取 memory 動作,最佳化的結果可能導致 compiler 用一個 register 來 cache 它的值,不會老老實實的去讀 memory...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動作喔!

Line 2: 把 lock 讀到 tmp,並請 bus monitor 這個 memory。

Line 3: 測試 lock 是否為 0,若非 0,表示 lock 已經被別人取得了,則 Line 4,5 都不做了,然後  Line 6 一定 branch,做 spin 的動作。若為 0,表示有機會取得 lock,繼續做 Line 4.5.。

Line 4: 重點來了!,核對 bus monitor 的結果,若是exclusive access 則 tmp 設為 0 並且把 1 儲存到 lock,若是 non-exclusive access(有其他 CPU 來動過)則 tmp設為 1並且不做儲存 lock 的動作。

Line 5: 測試 tmp。

Line 6: 若 tmp 為 0 表示剛剛對 lock 動作是 exclusive,可以離開迴圈,若 tmp 為 1,則做 spin 動作。

Line 7: tmp 用 register 來操作,同時是 input 及 output 令它為 %0。

Line 8: &lock->lock 用 register 來操作 ,令它為 %1,值 1 用 register 來操作 ,令它為 %2。

Line 9: 此 template 會改到 condition code,加入 clobber list 以告訴 compiler 有這回事。

好了,終於看完了,真的很佩服那些 coding 的 kernel hackers ....

思考問題: ARM v6 以前有個  SWP 指令可以 lock bus and swap memory ,一樣可以用來完成 exclusive access ,但是比起 ldrex,strex 這對指令有什麼缺點呢?

SWP lock bus,其他 CPU 所有動作都不能做,但是 ldrex,strex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使用 ldrex,strex 時若其他 CPU不來 access 這個特定的 memory 就可以平行的做動作,增加平行執行的 performance。

13.                swi

SWI,即software interrupt软件中断。该指令产生一个SWI异常。意思就是处理器模式改变为超级用户模式,CPSR寄存器保存到超级用户模式下的SPSR寄存器,并且跳转到SWI向量。其ARM指令格式如下:

SWI{cond} immed_24

Cond域:是可选的条件码 (参见 ARM汇编指令条件执行详解).

immed_24域:范围从 0 到 224-1 的表达式, (即0-16777215)。用户程序可以使用该常数来进入不同的处理流程。

一、方法1:获取immed_24操作数。

为了能实现根据指令中immed_24操作数的不同,跳转到不同的处理程序,所以我们往往需要在SWI异常处理子程序中去获得immed_24操作数的实际内容。获得该操作数内容的方法是在异常处理函数中使用下面指令:

LDR     R0,[LR,#-4]

该指令将链接寄存器LR的内容减去4后所获得的值作为一个地址,然后把该地址的内容装载进R0。此时再使用下面指令,immed_24操作数的内容就保存到了R0:

BIC     R0,R0,#0xFF000000

该指令将R0的高8位清零,并把结果保存到R0,意思就是取R0的低24位。

可能还是有人会问:为什么在SWI异常处理子程序中执行这两条指令后,immed_24操作数的内容就保存到了R0寄存器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基本都是因为对LR寄存器的作用没了解清楚。下面介绍一下链接寄存器LR(R14)的作用。

寄存器R14(LR寄存器)有两种特殊功能:

·在任何一种处理器模式下,该模式对应的R14寄存器用来保存子程序的返回地址。当执行BL或BLX指令进行子程序调用时,子程序的返回地址被放置在R14中。这样,只要把R14内容拷贝到PC中,就实现了子程序的返回(具体的子程序返回操作,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当某异常发生时,相应异常模式下的R14被设置成异常返回的地址(对于某些异常,可能是一个偏移量,一个较小的常量)。异常返回类似于子程序返回,但有小小的不同(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所谓的子程序的返回地址,实际就是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也就是BL或BLX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所谓的异常的返回的地址,就是异常发生前,CPU执行的最后一条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例如:(子程序返回地址示例)

指令                       指令所在地址

ADD     R2,R1,R3            ;0x300000

BL      subC                   ;0x300004

MOV     R1,#2                  ;0x300008

BL指令执行后,R14中保存的子程序subC的返回地址是0x300008。

再例如:(异常返回地址示例)

指令                       指令所在地址

ADD     R2,R1,R3            ;0x300000

SWI     0x98                  ;0x300004

MOV     R1,#2                  ;0x300008

SWI指令执行后,进入SWI异常处理程序,此时R14中保存的返回地址为0x300008。

所以,在SWI异常处理子程序中执行 LDR R0,[LR,#-4]语句,实际就是把产生本次SWI异常的SWI指令的内容(如:SWI   0x98)装进R0寄存器。又因为SWI指令的低24位保存了指令的操作数(如:0x98),所以再执行BIC   R0,R0,#0xFF000000语句,就可以获得immed_24操作数的实际内容。

二、方法2:使用参数寄存器。

    实际上,在SWI异常处理子程序的实现时,还可以绕开immed_24操作数的获取操作,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去获取immed_24操作数的实际内容,也能实现SWI异常的分支处理。这就需要使用R0-R4寄存器,其中R0-R4可任意选择其中一个,一般选择R0,遵从ATPCS原则。

    具体方法就是,在执行SWI指令之前,给R0赋予某个数值,然后在SWI异常处理子程序中根据R0值实现不同的分支处理。例如:

指令                       指令所在地址

MOV     R0,#1                 ; #1给R0

SWI     0x98                   ; 产生SWI中断,执行异常处理程序SoftwareInterrupt

ADD     R2,R1,R3            ;

;SWI异常处理子程序如下

SoftwareInterrupt

        CMP     R0, #6              ; if R0 < 6

        LDRLO   PC, [PC, R0, LSL #2] ; if R0 < 6,PC = PC + R0*4,else next //PC-8处的指令

        MOVS    PC, LR //PC-4处的指令

SwiFunction

        DCD     function0     ;0//PC处的指令

        DCD     function1     ;1

        DCD     function2     ;2

        DCD     function3     ;3

        DCD     function4     ;4

        DCD     function5    ;5

Function0

    异常处理分支0代码

Function1

    异常处理分支1代码

function2

    异常处理分支2代码

function3

    异常处理分支3代码

function4

    异常处理分支4代码

function5

    异常处理分支5代码

  在ARM体系结构中,当正确读取了PC的值时,该值为当前指令地址值加8字节,也就是说,对于ARM指令集来说,读出的PC值指向当前指令的下两条指令的地址,本例中就是指向SwiFunction 表头DCD function0这个地址,在该地址中保存了异常处理子分支function0的入口地址。所以,当进入SWI异常处理子程序SoftwareInterrupt时,如果R0=0,执行LDRLO   PC, [PC, R0, LSL #2]语句后,PC的内容即为function0的入口地址,即程序跳转到了function0执行。在本例中,因为R0=1,所以,实际程序是跳转到了function1执行。R0左移2位(LDRLO   PC, [PC,R0, LSL #2]),即R0*4,是因为ARM指令是字(4个字节)对齐的DCD function0等伪指令也是按4字节对齐的。

在本方法的实现中,实际指令中的24位立即数(immed_24域)被忽略了, 就是说immed_24域可以为任意合法的值。如在本例中,不一定使用SWI 0x98,还可以为SWI   0x00或者SWI 0x01等等,程序还是会进入SWI异常处理子程序SoftwareInterrupt,然后根据R0的内容跳转到相应的子分支。

ARM处理器使用流水线来增加处理器指令流的速度,这样可使几个操作同时进行,并使处理与存储器系统之间的操作更加流畅,连续,能提供0.9MIPS/MHZ的指令执行速度。 PC代表程序计数器,流水线使用三个阶段,因此指令分为三个阶段执行:

1.取指(从存储器装载一条指令);

2.译码(识别将要被执行的指令);

3.执行(处理指令并将结果写回寄存器)。

而R15(PC)总是指向“正在取指”的指令,而不是指向“正在执行”的指令或正在“译码”的指令。一般来说,人们习惯性约定将“正在执行的指令作为参考点”,称之为当前第一条指令,因此PC总是指向第三条指令。当ARM状态时,每条指令为4字节长,所以PC始终指向该指令地址加8字节的地址,即:PC值=当前程序执行位置+8;

                 周期1        周期2        周期3        周期4        周期5        周期6

PC-8          取指         译码          执行

PC-4          取指         译码          执行

PC                      取指          译码          执行

14.                cmp

CMP比较指令,用于把一个寄存器的内容和另一个寄存器的内容或一个立即数进行比较,同时更新CPSR中条件标志位的值。指令将第一操作数减去第二操作数,但不存储结果,只更改条件标志位。

CMP  R1, R0  ;做R1-R0的操作。

CMP  R1,#10  ;做R1-10的操作。

15.                txt

TST位测试指令,用于把一个寄存器的内容和另一个寄存器的内容或立即数进行按位的与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更新CPSR中条件标志位的值。操作数1是要测试的数,而操作数2 是一个位掩码,该指令一般用来检测是否设置了特定的位。

TST {条件} 操作数1, 操作数2

例:TST  R0,  #0X0000 0040 ; 指令用来测试R0的位3是否为1。

TST指令通常和EQ、NE条件码配合使用,当所有测试位为0时,EQ有效,而只要有一个测试位不为0,则NE有效。

16.                teq

TEQ相等测试指令,用于把一个寄存器的内容和另一个寄存器的内容或立即数进行按位的异或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更新CPSR中的条件标志位。指令用于比较两个操作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 Z = 1,否则Z = 0。指令通常和EQ、NE条件码配合使用

例:TEQ  R1, R2

TST R1,#%1;测试R1中是否设置了最低位(%表示二进制数)

17.                cmn

CMN -- 比较取负的值

    CMN{条件}{P}    ,

             status = op1 - (-op2)

    CMN R0, #1  @把R0与-1进行比较

18.                bic

BIC指令用于清除操作数1的某些位,并把结果放置到目的寄存器中,如果在掩码中设置了某一位,则清除这一位。未设置的掩码位保持不变。

例:BIC R1, R1, #0X0F    ;将R1的低四位清零,其他位不变。

关键字:ARM  汇编指令 引用地址:arm汇编指令整理

上一篇:入门级ARM汇编指令
下一篇:ARM汇编指令调试方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4:58

关于arm中的中断处理
中断处理的流程 1.cpu内部的中断控制器收集外部各个中断,经过一个的处理以后在报给cpu 2.然后cpu保存现场,调用中断服务程序(ISR) 3.用ISR去识别相应的中断,然后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4.处理完以后就进行清除中断 5.恢复被中断的程序 这就是中断处理的流程,下面是对第一步的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根据2440手册上的介绍,把这一部分用一副图进行描述 request sources:中断请求源. 这里的中断请求源被分成了2个不同的类型,一个是有子中断(with sub-register),一个是没有子中断的,从图中可以得知不同的类型在中断的处理过程也是不一样的。 1.with sub-register 的
[单片机]
关于<font color='red'>arm</font>中的中断处理
三星准备丢开ARM,开发RISC-V架构自主CPU内核
今年三星的半导体部门已经开始尝试一些大的飞跃,其运用于Galaxy S7旗舰的Exynos 8890处理器,首次采用了自主定制的CPU内核M1。现在来看,三星正计划扩大芯片定制开发的实力,因为日前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的消息了解,三星设备解决方案(Device Solution)事业部正在为研发32位的MCU微控制器定制一种CPU内核,并且似乎是以可穿戴设备或物联网市场为目标。 据称,三星研发中的这个CPU内核基于开源的RISC-V指令集架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ARM架构(例如三星旗舰机长期所用的ARMv6-M最新的ARMv8-M架构)。这就意味着,三星不必支付ARM授权许可费。更进一步来说,三星的CPU战略目标正在发生转变,从之前获
[单片机]
研华认证首个ARM-Based Design Partner 携手艾博唯提供可信赖的灵
京,4月 12日,2017–全球智能系统领导厂商研华公司(股票代号:2395)郑重宣布,与北京艾博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Advantech Cer TI fied ARM-Based Design Partner”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为客户提供更加快速、灵活、可信赖的深度开发支持及客制化服务。 艾博唯成为研华首家认证ARM-Based Design Partner 研华科技IoT嵌入式平台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许杰弘先生与北京艾博唯科技董事长陈大勇先生代表双方出席现场。双方就本次签约协议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许杰弘先生代表研华对艾博唯颁布授权证书,艾博唯正式成为研华首个ARM-Based Design Partner,双方相互
[半导体设计/制造]
采用ARM Cortex-M01处理器的DMX512调光设备的软硬件系统设计
1.引言 DMX512协议是美国剧场技术协会(United-States Institute forTheaterTechnology,USITT)制定的数字多路复用协议,其制定的初衷是为了使舞台、剧场等地所使用的众多的调光器和控制器能相互兼容。虽然它不是一个行业或国家标准,但是由于它的简单性和实用性,自从出台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地生产商和使用者普遍承认。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或关注采用DMX512协议的数字调光设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rtex-M0单片机的DMX512调光设备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接入2路DMX信号,并进行合并进行调光,并根据内部AD进行硅路温度,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然后报告给控台。 2.C
[单片机]
采用<font color='red'>ARM</font> Cortex-M01处理器的DMX512调光设备的软硬件系统设计
ARM调查显示:机器人将帮助而不是取代人类
根据ARM资助的一项对全球近4000名消费者进行的独立调查显示,仅有少数消费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机器人失控并取代人类就业。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ARM调查显示:机器人将帮助而不是取代人类 考虑到未来人工智能可能逐步成为人们生活某些领域的一部分,30%的消费者指出其最大的缺点是“人们将从事更少或者不同的工作”。但是,受访者仍对机器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它们能够在大部分工作中帮助而不是取代人类,并且承担更多枯燥、危险的工作。 ARM品牌与传播全球营销副总裁Joyce Kim表示:“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对人工智能的乐观和其可能带来的机遇非常鼓舞人心,但是我们其实刚刚触到人工智能所有潜能的冰山一角。人工智能对就
[网络通信]
基于DSP、DDS和ARM的雷达中频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PC+ARM+DSP+DDS体系结构的通用雷达中频信号模拟器。该系统能够模拟多种体制的雷达中频信号,而且不同信号间切换方便、使用灵活。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在模拟相参脉冲雷达动目标信号中的应用。 关键词:雷达中频信号模拟器 AD9852 TMS320C6416 S3C44B0X 相参 雷达信号模拟器是模拟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模拟的方法产生雷达回波信号,以便在实际雷达系统前端不具备的条件下对雷达系统后级进行调试。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高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雷达信号模拟系统正朝着灵活、通用的方向发展。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PC+ARM+DSP+DDS体系结构的能家长雷达中频信号模拟器,介绍了该
[应用]
ARM CPU与Intel x86 CPU性能比较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Qualcomm(高通)、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等基于ARM架构的CPU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昔日王者的Intel x86架构由于功耗问题,在移动互联网似乎举步维艰。 Intel x86架构对比于ARM架构来说,性能强大,功耗较高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那Intel x86架构的CPU性能究竟比ARM架构的强多少呢?下面我们对单个Core做一个简单的评测。 我的PC机CPU:Intel Pentium Dual-Core CPU E5300 2.60GHz(Launched 2008Q1 x86) 我手机的CPU:Qualcomm Snapdragon S2 MSM8255 1.0
[单片机]
采用ARM单片机+CPLD实现数字-轴角转换的方法
同步机.正余弦旋转变压器等广泛应用于火力控制.航空航天.自动控制等领域以实现系统间轴角信息的传输.由于计算机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轴角转换已(Digitalto Shaft-angle Converting,DSC)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市场上DSC集成模块产品价格较高且接口不够灵活,在某些领域应用受到限制,特别在多路DSC使用时效费问题更为突出.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采用ARM 单片机+CPLD实现数字-轴角转换的方法. 1 数字-轴角转换原理数字-轴角转换(DSC)是将数字形式表示的轴角度θ通过运算电路转换为正余弦旋转变压器形式的电压(如式(1)),经正余弦旋转变压器和经过Scott变压器后驱动同步机指向对
[单片机]
采用<font color='red'>ARM</font>单片机+CPLD实现数字-轴角转换的方法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