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像正在经历一场“盛世危机”,谁是真AI,谁是假泡沫?

发布者:达文西happy最新更新时间:2018-11-06 来源: 智能相对论关键字:AI影像  医疗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AI影像领域正在发生一些怪现象。

据了解,2018年上半年AI影像仍然为医疗领域最热赛道,上半年融资数量达15起,融资金额13.1亿元,远高于文本挖掘与知识图谱、制药科技其余两个赛道。到目前为止,国内医疗影像AI公司就不下百家 ,其中活跃的就有推想科技、图玛深维、健培科技、体素科技、依图科技、深睿医疗、汇医慧影、视见医疗、华润万里云等。

但热闹的外表之下却是寒冰般的现实。据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记者报道,在AI产品扎堆的影像领域,一个三甲医院可能同时安装10余家AI公司的产品,医生真正使用的只有一两家。国外也有类似的景象,比如,今年5月世界知名AI公司IBM Watson传出其医疗部门进行了大幅度裁员,裁员比例达50%至70%。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集中发力追的风口却没有被吹起来?

一、产业环境尚未成熟,应用落地还差临门一脚

说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成熟没人会信,尤其是AI影像在产业环境的成熟上表现的更为羸弱,这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

1、产品效果存疑,病人隐私难保障。

对于AI影像相关的一些产品不少医生依然表示质疑。上海市儿童医院影像科主任杨秀军就曾说道,“我们每天有大概600~700个病例收录在PACS/RIS系统中,其中包括普放DR影像、CT影像、MRI影像及DSA影像等,这些数据暂时没有被二次开发,目前,仅满足我们的临床和会诊需求,包括查阅、调阅、教学、科研等。”“有很多软件拿过来展示,我一看就是JUST PLAY”。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王悍也表示,自己所在的科室没有使用任何人工智能影像产品,一是参观过使用人工智能产品的医院,并未发现产品能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反而会影响医生的诊断思路;二是病人的隐私得不到保障。对于数据安全,国家卫计委前副主任金小桃也曾表示,个人的健康医疗信息属于隐私保护范围,要依法严格管控保护,绝不能公开或泄露。

2、商业合作深度不够,合作仅仅停留在科研层面。

因为机器需要更多的学习次数,AI需要海量的数据和医生的结果判断来不断“喂食”,而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更多数据的积累。因为我国医院数据库的开放问题,医疗数据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国内医疗影像数据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格式难以统一。众多医疗影像公司以科研的合作方式从医院获得影像数据,但是仅仅依靠几家医院影像数据远远不够,而且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影像学数据因为医院层级的不同往往数据也有很大差异。以图玛深维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据IT时报报道,截至4月份,图玛深维已经与国内10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达成合作,但这种合作仍然停留在科研层面。

3、相关注册、准入、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市场准入资格难获取。

虽然AI影像发展迅猛,但一直有个问题制约行业发展,那就是国内尚无一家公司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到目前为止,国家食药监总局给图玛深维、深睿、推想、点内等企业颁发了二类证,还没有出现获得三类证书的企业。也就是说,现在此类企业的产品仅具有辅助诊断功能,提供明确的诊断提示的产品需获得三类证,“小助手”类产品的需求自然远不及能够实际诊断的产品,最有价值的产品肯定还是在诊断环节。据IT时报黄峰表示,自己曾与一些AI+医疗影像创业公司的老总交流,了解到这些公司基本没有收入,更不用谈盈利。由于没有准入资格创业公司当前只能将产品作为科研项目拿到医院试用,现在盈利为时尚早。AI医疗作为全新产品之前并无审批此类产品的经验和标准数据库,医疗是一个严谨的行业,AI医疗产品还处于发展阶段,如果以医疗AI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公司长期不能通过CFDA,公司发展必将出现问题。

商业变现之前,市场化还得面临四个问题

国内目前AI影像大部分集中在肺结节筛查这一块,主要通过图像识别进行阅片,从而标记出结节,减少医生阅片的时间。北大人民医院杜湘珂医生表示:“AI并不能完全代替医生,医生看病不仅仅看图这么简单,AI完成的仅仅是诊断环节中一部分的工作。同时,AI的盈利与消耗也是巨大的现实问题。”目前来看AI在影像科应用时确实出现了以下问题。

1、应用不达预期,医院与AI影像公司还需更多磨合。

据“新经济100人”报道,2017年1-2月推想科技的产品已经在武汉同济、上海长征、大连中山医院上线,而后续问题也在这一段时间集中暴露:虽然医院安装了推想科技的产品,但是打开率和使用率不高,很多医生不爱用甚至拒绝使用。部分医院影像中心的电脑系统和AI服务器不兼容,打开服务器非常慢,而且在阅片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顿,本来应该减少医生工作时间的AI似乎看上去并没有达到目的。

2、企业扎堆肺结节,AI在识别图片过程中标注的假阳性过高。

中国是肺癌大国,肺部影像数据充足,加上全球针对肺结节识别的研究最为成熟,因而大部分企业扎堆肺结节领域。AI测量显然是比医生肉眼观察测量要精准许多,然而目前AI仅仅作为肺结节辅助筛查系统,仍然需要医生进行二次审核。在Litjens et al.的报道中,深度学习算法的灵敏度达到了100%,但假阳性率也高达40%,由于部分肺与血管交界区域影像不是很清晰,系统容易识别为病灶,而这在临床学上是没有意义的。由于假阳性过高,医生在二次审核时花费的时间过长,不仅需要判断AI是否发生漏诊,还需要排除假阳性的存在,这样医生的使用意愿就变得很低,这不是替他们节约时间而是增加任务。

3、医生个性化差异大,使用习惯各不相同,拥抱AI or抵触AI,落地医院最终需要考虑“买单”问题。

AI医疗虽然是个风口,但是这次的合作单位跟以往企业不同,和医院合作更需要考虑到每个医生的感受,毕竟合作的主动权掌握在医院。虽然不少AI产品已经落地医院,但是初步效果并不佳,除了考虑到产品本身问题,还需要考虑到用户问题。图玛深维CEO钟昕曾表示医生群体中对于人工智能持三种态度:一部分接受与支持,认为人工智能会为医疗带来好的变革,这类人群以大医院的医生为主;另一部分排斥,部分医生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尚无法评判,因而对新技术的普及十分抵触;有些医生则是漠不关心,部分医生认为人工智能真正能顺畅地在临床实现应用并带来价值还很遥远,对于人工智能的普及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尽管AI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是合作伙伴的独特性让AI公司不得不考虑用户买单问题。

4、大医院人员较足,但对手竞争激烈医院选择权很大;而基层医院,设备落后人员短缺,成本过大付费意愿不强。

对于大型三甲知名医院,各大AI公司将它们作为在商业道路上最先抢占点。因为大型三甲医院患者数众多,数据样本大且多样化高,但是大医院每年进修、规陪人员众多,而且设备先进,使用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在合作意愿上,大医院有更多的选择性,当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AI公司。初创公司在与大医院的合作上会变得更加激烈,一些产品性能体验不佳的公司就会成为泡沫。而面对迫切需要AI来帮助医生减轻负担的基层医院,AI公司会考虑到数据较少,样本多样化不高,占领基层必然需要更大的人力资源,运营成本。而且初期面对价格较高的AI产品,基层医院收入不足,医院付费意愿不高。是先占领三甲还是面向基层是大部分初创公司正在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就肺结节领域来说,AI仅作为肺结节筛查的辅助工具,肺结节只是所有肺部疾病的一个小病种。而国内公开宣称进行AI肺结节筛查的公司就有几十家,想要在这个领域拿到准入资格,可想而知会面临一场激烈的竞争,离AI能成功盈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哪里才能开花结果?

智能相对论分析师易敏认为至少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1、快速抢占三甲还是走向基层?目前来看,三甲医院竞争异常火热,对于早先获得资本融资的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当然选择抢占三甲医院。抢占大型三甲医院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数据,三甲医院每日门诊量在2000~4000之间,患者人数众多意味着数据化的多样性,如果在大型三甲医院迅速占领了市场,意味着先在数据上向前迈了一大步。而相对来说,基层医院更需要,当前国内基层医院面临的问题是:医生紧缺,工作量大,设备老化,医生诊断率相对三甲医生要低。从上面这些问题分析,基层医院对AI影像有更迫切的需求,比如翼展科技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便聚焦到基层医院,与昌都地区人民医院试点合作,它希望能在基层医院场景下快速实现人工智能诊断。

2、除了肺结节,AI影像还能去哪里发光发热? 目前国内推出的AI辅助诊断软件已经有多家,大多数AI公司都是从肺结节项目切入,对其他领域的研发相对较少。放射科和其他科室原本可以用AI项目解决的研发需求和临床需求都没有被满足。邵逸夫医院放射科表示,即使肺部筛查产品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他们期待能够在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脏占位、前列腺等异常病变的筛查方向研发出更多的产品。由此可见医生们的需求很多,但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只有不断创新,让产品多样化,在更多领域找到突破口产品才会加速落地。

3、一旦CFDA落地,如何快速完成商业化?技术成熟后如何找准商业化模式,是众多AI初创公司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对于西门子,GE这类型大型医疗设备公司,它们已经在医疗领域深耕多年,相对于初创公司,它们有更为成熟的营销模式,比如采用捆绑营销:向医疗器械厂商寻求合作,将软件与硬件设备捆绑销售,或将产品功能嵌入硬件设备当中。

当然,产品的多领域发展离不开最终哪些用户买单,如果全部分摊到患者头上无疑偏离了AI的初衷,而医疗机构为此付费意愿并不强烈,因此众人买单是更可行的一种商业模式。一方面可以面向体检中心以及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出售软件的使用权限,或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一方面费用可由患者支出(汇医慧影的电子胶片就是由患者买单。);而另一方面后期AI影像筛查系统确实给医生减轻不少负担,医院也是买单的客户;如果后期产品能够降低大病发生几率,减少医保开支,政府也可能是买单的对象。而对于最终各大公司会选择哪种方式“买单”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总之,AI影像正在经历一场“盛世危机”,谁是真AI,谁是假泡沫,只有经过市场验证,才能看出谁是那个没穿底裤的“裸泳者”。而对于多数创业项目来说,首先得保证方向对,才可能抵达终点,看到曙光。


关键字:AI影像  医疗 引用地址:AI影像正在经历一场“盛世危机”,谁是真AI,谁是假泡沫?

上一篇:布鲁克推重磅磁共振技术组合解决方案,助推新药研发上市步伐
下一篇:英国将投资5000万英镑建立5个AI数字病理学成像中心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2:15

爱立信报告:5G在医疗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日前,爱立信消费者实验室(ConsumerLab)发布了《医疗向家庭护理转型》报告,该报告对4500名18-69岁的高级智能手机/移动宽带用户进行了在线调查。 受访者来自德国、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调查对象一般使用健身追踪器、智能手表和健康应用程序来监测健康状况。同时,报告也对来自上述国家6个行业的900名决策者进行了在线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医疗保健公司、保险公司、医疗技术公司、电信运营商、应用程序开发商/集成商和政府监管机构。 该报告提出,下一代网络(5G)将在医疗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反馈、警报、移动性和低延迟的生态合作体系中高效传输数据,并作为辅助工具推动一系列应用取得成功,包括基于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的远程监测、虚拟医患互动以
[医疗电子]
爱立信报告:5G在<font color='red'>医疗</font>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利用超小型ADC设计低功耗医疗设备方案
目前医疗设备的发展正在彻底变革家庭医疗保健市场,人们无需离开家门就能诊断出各种健康状况。技术的发展使得便携式自助护理保健系统成为现实,这些系统可以帮助人们监视诸如血压、血糖和体温等重要指标。 家庭医疗监察和监视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是这些医疗设备必须快速和高效率,并能在最重要的时候保证工作。随着便携式医疗传感器的发展,更长电池寿命和更小外形尺寸的需求对非组织入侵式护理来说变得愈加关键。 医疗测量设备一般需要整合多种信号调节电路,包括放大器、滤波、参考源和模数转换器(ADC)等,才能分辨和识别传感器信号。除了小尺寸外,读取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路要求低功率工作也很重要,这样才能提供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多的读
[工业控制]
利用超小型ADC设计低功耗<font color='red'>医疗</font>设备方案
人类未来十大最顶尖医疗科学技术发布
    人类文明繁衍至今,在医疗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仍有很多疑难杂症医学专家们仍然束手无策。然而科学家们坚信,在未来数十年内,各项医疗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更多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到时都将迎刃而解。      1、头部和身体整体性移植      大脑自身具有免疫性,这意味着身体不会真实拒绝大脑,像肝脏和肾脏器官移植一样,挑战不在于移植大脑,而是移除和再连接头部。这将产生头部或者整个身体成功移除和连接的问题,同时,成功的手术必须按照这种方法连接神经系统,否则患者将是四肢瘫痪。      像这样的手术已在小动物身体上取得了成功,2001年,罗伯特-怀特(robertwhite)博士将猴子的头部移植到另一只猴子的身体上,
[医疗电子]
老龄化加剧带动家庭医疗器械市场发展
    据《2015全球老龄事业观察指数》的报告显示,全球约有9.01亿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2.3%。报告称,中国老龄人口有2.09亿,是目前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这也给家庭 医疗器械 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它的方便实用性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    消费带动家用医疗器械市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各种老年病也随之出现,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这些年急剧增加。而大多数的老年人的子女在经受社会以及工作的压力的情况下,很难全心照顾好患者。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 家庭医疗 、康复、预防已经发展成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预测,未来在我国家庭预防、医疗和康复一定会领导医疗体系
[医疗电子]
一种经改造的医疗超声波系统设计
引言   由于其安全性、低成本和实时性能,超声波成像堪称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成像方法。传统的超声波成像系统使用 2~15MHz 的频率,精度可精确到毫米。它们被广泛地运用于对胎儿进行监测,以 及对诸如心脏、肝脏、胆囊、脾脏、胰脏、肾脏以及膀胱等人体内部器官的疾病进行诊断。由于超声波系统的大通道数量和大信号处理要求,传统的控制台型超声波系统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主导了 医疗超声波应用。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成本和新兴经济的需求导致了对创新型医疗解决方案需求的急剧增长。   具有更高性能以及更低价格的成熟的半导体技术(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不但大大地推动了医疗成像设备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医疗超声波成像系统的小型化。另
[工业控制]
一种经改造的<font color='red'>医疗</font>超声波系统设计
腾讯成国内首个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说起腾讯,很多人想到的关键词是“微信”“QQ”“游戏”“视频”等关键词。的确,腾讯在国内互联网科技行业可谓强者中的强者,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腾讯横跨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就包括大家意想不到的医疗健康行业。据CNMO了解,腾讯是国内首个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据媒体报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经审查,批准了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开发的“慢性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创新产品注册申请。AI辅助判断青光眼获批,标志着腾讯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CNMO获悉,腾讯觅影的“慢性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后,正式获
[医疗电子]
腾讯成国内首个获批创新<font color='red'>医疗</font>器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家用医疗器械:一个沉睡的市场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46亿美元,至2013年成长到167亿美元,年成长率达到6.8%。辅助治疗装置、监视/传感器与遥测装置等成为家用电子医疗市场的大头,仅血糖测量仪在2011年就有70亿美元市场,2013年成长到89亿美元。      家用医疗器械:一个沉睡的市场      可见,在目前家用医疗器械的多个细分领域已经出现爆发式增长。助听器专业渠道商广州海之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汪迎伟介绍,目前国内助听器的市场规模只有30多亿元,不足美国的1/2。然而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美国总人口,国内市场规模与中国人口数量并不成比例。未来十年,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助听器市场。目前通过互联网的助听器销售数
[医疗电子]
另辟蹊径,众厂商抢攻医疗电子市场
随着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外半导体厂商纷纷在中国寻找代理商、设立办事处甚至直接投资办厂。当然,仅仅在PC类、消费电子类、网络通信类等目前比较火爆的行业掘金是目光短浅的,应该看到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不少厂家已经转而发展正悄然兴起的医疗电子领域。 有传统的观念认为“医生是个永远也不会失业的职业”,姑且不去讨论这句话的正确与否,至少说明医疗电子市场是可以深入挖掘的。与人们享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视频、音频服务相比,有个健康的身体是至关重要的。眼光敏锐的厂商,早已发现了这点,并迅速展开了对医疗电子市场的攻势。 老牌MCU供应商Microchip公司在2006年成立了医疗产品部,以专门满足电子医疗设备市场的特殊需求。配合该部门的成
[医疗电子]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医疗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医学成像 家庭消费 监护/遥测 植入式器材 临床设备 通用技术/产品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