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8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无线传感  网络  桥梁监测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桥梁是公路的咽喉,其安全问题是国内外极大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大跨度桥梁的安全检测一直以人工方法为主,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整体性差、时效性差等诸多问题。基于有线网络的桥梁健康监测技术具有测试精度高、协议成熟、实时性好等诸多优点,但安装维护成本高,布线困难,传输距离受布线长度的限制。现有系统均针对单桥建设,难以实现多座桥梁之间的信息互通,各座桥梁之间表现为“信息孤岛”,不利于区域内多座桥梁结构监测的集中统一维护管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国内外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节点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将无线传感技术应用于桥梁健康监测,有利于整个监测系统的小型化、低成本和智能化发展。目前,无线传感器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有:UC Berkelev的SukunKim等人设计了基于TinyOS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并实现了对金门大桥结构健康的监测。Stanford的Jerome P.Lynch等人设计了一种无线组块监测系统(Wireless Modular Monitoring Systems,WMiMS),并在美国Alamosa峡谷的大桥进行了试验。在上述应用中都组建了具有多跳路由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桥梁振动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最终得到桥梁振动的固有频率来判断桥梁的健康情况。

  文中应用3G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并开发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集群式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可实现区域内多座桥粱的集中统一健康监测,为区域内多座桥梁的统一维护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1 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由无线传感层、TD网关层和中央控制层3层组成。其中,无线传感层为基于IEEE802.15.4协议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用以在被测区域内采集传感数据,并进行初步滤波处理。无线传感层采集的数据汇聚到TD网关层,实现监测数据的本地短时存储和3G无线传输。该层的3G无线处理单元为基于ARM9的32位嵌入式系统,通过SPI总线和RS232总线分别连接ZIGBEE模块和基于TD-SCDMA的3G无线模块,从而实现无线传感网络与3G无线网络的无缝对接。同时,在每个3G无线处理单元中,设计了2G的TIF卡存储空间,可实现采集数据的本地短期保存。中央控制层(桥梁集群健康实时监测中心)为基于TCP/IP协议,采用SOCKET服务器模式的中央机房,可实现对散布在较大区域内的多个桥梁健康状态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数据的接收,长时间存储、桥梁监测数据分析、桥梁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等一系列复杂功能。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2 无线传感系统硬件构成

  无线传感系统硬件设计主要涉及无线传感层的ZIGBEE采集单元和TD网关层的3G无线处理单元。该两种单元均采用AT91SAM9G20作为核心处理单元,内嵌LINUX操作系统,ZIGBEE模块采用TI公司的CC2530模块,3G模块采用华为公司的EM560。考虑到准确计时和批量保存数据的需要,扩展了I2C总线的外部时钟芯片1337和采用备用电池供电的外部静态ROM存储单元CY62157ESL。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2.1 3G无线模块相关电路设计

  3G模块选用华为em560、em200、em770w模块系列、带TPC/IP协议的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系列的3种产品,分别支持TD-SCDMA、CDMA20 00、WCDMA3G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简单的模块替换,即可兼容不同格式的3G网络。系统支持AT命令及增强AT命令,提供丰富的语音和数据业务等功能。

  ZIGBEE模块采用TI公司的CC2530模块。CC2530是用于2.4-GHz IEEE 802.15.4、ZigBee应用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CC2530结合了领先的RF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 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等强大的功能。

  由于两种无线模块均通过RS232接口实现与主机的通信,因此选用了SP3243E作为232电平的转换芯片。其接口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左侧所接电路为无线通信模块的RS232接口,右侧电路接入AT91SAM9G20微处理器芯片串口1相关管脚。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2.2 系统通用IO接口电路设计

  AT91SAM9G20接口功能丰富,拥有8路12位ADC、PWM输出以及多达9个外部中断。通过配制总线,最多可提供76个通用IO接口。

  由于3G和ZIGBEE无线串口占用了16个通用IO接口,以及其它系统占用了部分接口,因此将P2口的P2.0到P2.31接口设计为32个通用数字I/O接口,通过简单的寄存器设计设置为16人、16出;将P3口的P3.0到P3.9接口设置为10路模拟输入接口。该种设计使得系统具备16路数字输入、16路数字输出和10路模拟信号输入的能力,成为一台具有丰富I/O接口的通用测控平台。通用IO接口框图如图4所示,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只有担任主节点的采集单元需要通过串口2以3G通信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监控主机,担任从节点的采集单元只需要通过串口1将主节点数据发送到从节点。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3 系统软件构成

  3.1下位机数据采集及通信程序流程

  下位机数据采集及通信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CC2530的间歇式采集和3G数据通信。采用间歇式采集,一方面是因为CC2530在休眠时段的工作电流在微安级,可大大降低系统功耗,另一方面,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多数为慢响应,采集频率降低,可有效减少冗余数据。间歇式数据采集程序流程如图5(a)所示,3G通信流程如图5(b)所示。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3.2 上位机程序结构及界面

  在桥梁集群健康实时监测中心的上位PC机要具有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数据的可视化、物联网的管理功能。以Microsoft VC++6.0,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为开发工具。整个系统采用C/S架构,普通用户可以进行数据的查询与可视化,权限用户可以进行传感器网络的管理。软件结构如图6所示。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监测中心软件主菜单界面、实时数据接收与控制界面和参数分析界面分别如图7、图8所示。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4 系统应用

  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珠江水系上两座特大桥梁。在两座桥梁上一共安装了78个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各采集单元的数据互联。从应用结果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存储和无线传输稳定可靠。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图9为桥梁索力实时采集界面,图10为80个无线采集单元15天(21 600 mln)实际运行在线率统计结果。从图中可看出,除56号机由于安装在主梁附近,经实际测试无线信号很弱的设备掉线时间较长外,90%的无线数据采集单元在线率达90%以上,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5 结论

  将3G无线模块与ZICBEE无线传感网络模块统一于AT91SAM9G20 ARM微处理器芯片,嵌入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下位机系统。采用VC6.0软件,设计了桥梁健康监测中心上位机系统。在特大桥梁上80个采集点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存储和无线传输稳定可靠,可满足桥梁结构无线监测的需求。

关键字:无线传感  网络  桥梁监测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监测系统

上一篇:无需电池、无需布线的传感器技术
下一篇:高感光灵敏性的1300万像素传感器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52

麦瑞半导体面向10Gbps光纤到户无源光网络
该解决方案提供了高灵敏度输入、宽可编程阈值和快速LOS/SD时钟管理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消息―2013年7月22日―高性能模拟和高速混合信号、局域网以及时钟管理和通信解决方案领域的行业领导者麦瑞半导体公司(Micrel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CRL)今天推出了SY88053CL和SY88063CL限幅后置放大器。这两款器件是支持扩建新一代无源光网络(PON)的光纤到户(FTTH)XGPON和10GEPON光线路终端(OLT)应用的理想产品。该产品系列还适用于支持多速率应用的光纤收发器模块,最高速率可达12.5Gbps,支持以太网、光纤通道、光传输网络(OTN)和CPRI/OBSAI数据速率。 麦瑞半导体负
[网络通信]
基于NiosII的嵌入式网络通信系统
1  引言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引起了飞跃性的变化。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中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开始在嵌入式设备上集成网络通信功能,比如网络监控、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等,以便于通过网络与远程设备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增强系统的互连性,仅仅需要一根网线就可以轻轻松松完成系统的互连。       目前市场上的嵌入式处理器的种类很多。altera公司推出了第二代片上可编程嵌入式软核处理器nios ii,再配上其低成本、高性价比的fpga器件,使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变得越发方便。再者由于nios ii可配置和fpga器件可编程的特点,与专用硬件相比灵活性得有很大的优势,从而使得fpga器件在现代电子设计中得到广泛的
[嵌入式]
Colt升级低延迟网络路由,让亚洲主要证券交易所更加紧密连
Colt Technology Services今日宣布公司在亚太地区两个关键低延迟路由网络进一步优化,相关连接由公司的私有以太网Colt IQ Network*1提供,可用于当前的服务。香港联交所 (港交所) 到新加坡交易所 (新交所) 间的香港—新加坡路由延迟已经降至约29毫秒 (RTD);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澳交所) 到日本交易所集团 (日交所) (JPX/CC2)*2 间的悉尼—东京路由延迟则降至约99毫秒 (RTD)。前述这两条路由路线的延迟数据是目前所有供应商中最顶级的。 这些优化延续广受佳评的Colt IQ Network一系列的提升改进,包括五月份对东京到芝加哥路由网路类似的翻新。Colt在这些路
[网络通信]
CAN网络的特性阻抗及终端阻抗
CAN网络阻抗   问题的开始是由CAN网络开始的,如下图是一个CAN的网络的基本模型,两端是120欧姆的电阻,   can网络用的线材的特性阻抗是也是120欧姆的,下面有几个问题分别拆分来说明。      1.为什么要用120欧姆的终端阻抗?   首先CAN网络里用到传输线,线材的特性阻抗为120欧姆。关于这跟线下面的问题来讨论,另外要说明的是在CAN网络里的设备,即CAN收发器,这种器件的输出阻抗很低,输入阻抗是比较高的,可以见TJA1050的框图,也就是说在传输线上120欧姆的特性阻抗传输的信号突然到了一个阻抗很高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断路,这样会产生很高的信号反射,影响CAN收发器对电平的采样,造成信息的误
[模拟电子]
基于CAN 总线的智能传感器网络
前 言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息的网络化进程, 所需要的测控点和测控参量越来越多, 使得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日益庞大而复杂。对于一个系统来说, 需要的传感器数目成倍增加。为了使各智能仪表与上位机能实时、高速、准确地通信, 选择较理想的现场总线则是很关键的。现场总线是开放型控制系统, 是用于现场总线仪表与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数字化、串行、双向、多站的通讯网络 。CAN 是其中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现场总线。在网络化的系统中, 每只传感器作为一个智能节点挂接在CAN 总线上, 整个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CAN 总线系统框图 1 CAN 总线的技术特点 a) CAN 通信速率为(5kB/s)/10km、(1MB/s)/40m ,其节点数
[嵌入式]
安立公司车联网及汽车电子通讯测试方案将参展博览会
安立公司最新的车联网测试及汽车电子通讯测试解决方案将参展于 2016年9月 27 日至 29 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Automotive Testing Expo China 2016)。基于在无线终端、芯片与网络的开发及测试的全球领导地位,安立公司的无线通信测试方案覆盖了无线基础设施和用户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凭借在无线通信测试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与经验,安立公司针对车联网及智能汽车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的研发与生产测试方案:针对车载无线通信模块及设备的生产测试,面向车载通信单元的eCall紧急呼叫模拟测试与评估,以及汽车雷达传感器的射频发射性能的相关测试。 在本次展会期间,安立公司的技术专家们将为您
[测试测量]
基于CAN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调度研究
1 引言 网络控制系统(NCS)又称网络化的控制系统,即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的控制系统。对网络控制系统来说,由于系统中的信息源较多,信息的传送要分时占用网络通信线路,而网络的承载能力和通信带宽有限,从而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延,并且该时延可能是固定的、时变的,甚至是随机的。从控制的角度来看,这种时延会使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变得更加复杂。解决网络延时问题有两种途径:一是设计控制算法时充分考虑网络延时的影响,这是控制器设计问题;二是在不考虑延时的情况下设计控制器,依靠改进调度算法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和性能,这属于信息调度问题。 本文以CAN总线为研究对象,经过对网络可调度性和调度算法的分析
[工业控制]
基于CAN总线的<font color='red'>网络</font>控制系统调度研究
车载以太网ADAS的基本网络拓扑结构
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下,车内信息传输量持续提升,域/跨域集中式架构逐渐成为智能驾驶汽车的主流。传统车载网络以 CAN 总线为主,LIN 总线为辅,多种总线技术并存。车载以太网具有数据传输能力高、可靠性好、EMI/功耗/延迟低、线束轻量化等优势。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车载以太网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在未来逐步替代整车通信架构。 1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市场 规模快速增长,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1.1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单车以太网端口将超百个 物理层芯片是以太网有线传输的基础通信芯片之一,下游应用中汽车领域占比最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PHY)工作于 OSI 网络模型的最底层,用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广泛
[嵌入式]
车载以太网ADAS的基本<font color='red'>网络</font>拓扑结构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