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医疗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最新更新时间:2013-12-14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RFID技术  医疗  数字化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应用技术包括物资管理可视化技术、医疗信息数字化技术、医疗过程数字化技术三个方面,而这三大技术又跟RFID技术密不可分。本文主要阐述RFID技术在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数字化医院和远程医疗监护等三个方面的应用案例。

RFID技术在医疗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

  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避免公共医疗安全问题,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从科研、生产、流动到使用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传统的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资产管理和设备追踪的应用中,人们希望通过立法加强该技术在药品追踪与设备追踪方面的应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假药比例已经超过 10%,销售额超过320亿元。中国药学会有关数据显示,我们每年至少有20万人死于用错药与用药不当,有11%~26%的不合格用药人数。以及10%左右的用药失误病例。因此,RFID技术在对药品与设备进行跟踪监测、整顿规范医药用品市场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全球保健和医药应用市场”的报告,2011年的RFID在保健和医药应用市场中的收入将增长到23.1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9.9%。其中,药品追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接近32.8%,医疗设备追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28.9%。

  具体来说,物联网技术在物资管理领域的应用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与药品防伪。标签依附在产品上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难以复制,可以起到查询信息和防伪打假的作用,将是假冒伪劣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查处措施。例如,把药品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中,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核对,方便地识别假冒药品。

  2、全程实时监控。药品从科研、生产、流通到使用整个过程中,RFID标签都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特别是出厂的时候,在产品自行自动包装时,安装在生产线的读取器可以自动识别每个药品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流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中间信息,实施全线监控。通过药品运送及储存环境条件监控,可达成运送及环境条件监控。确保药品品质。当出现问题时,也可以根据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信息,实施全程追溯。

  3、医疗垃圾信息管理。通过实现不同医院、运输公司的合作,借助RFID技术建立一个可追踪的医疗垃圾追踪系统,实现对医疗垃圾运送到处理厂的全程跟踪,避免医疗垃圾的非法处理。目前,日本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医疗垃圾信息管理

(二)数字化医院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医院对医疗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病案识别。其中,身份识别主要包括病人的身份识别、医生的身份识别,样品识别包括药品识别、医疗器械识别、化验品识别等,病案识别包括病况识别、体征识别等。

  具体应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病患信息管理。病人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各种检查、治疗记录、药物过敏等电子健康档案,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医生和护士可以做到对病患生命体征、治疗化疗等实时监测信息,杜绝用错药、打错针等现象,自动提醒护士进行发药、巡查等工作。

  2、医疗急救管理。在伤员较多、无法取得家属联系、危重病患等特殊情况下,借助RFID技术的可靠、高效的信息储存和检验方法,快速实现病人身份确认,确定其姓名、年龄、血型、紧急联系电话、既往病史、家属等有关详细资料,完成入院登记手续,为急救病患争取了治疗的宝贵时间。目前该技术在美国 wellfordhall治疗中心已经得到应用。

  3、药品存储。将RFID技术应用在药品的存储、使用、检核流程中,简化人工与纸本记录处理,防止缺货及方便药品召回,避免类似的药品名称、剂量与剂型之间发生混淆,强化药品管理,确保药品供给及时、准备。

  4、血液信息管理。将RFID技术应用到血液管理中,能够有效避免条形码容量小的弊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识别,减少血液污染,实现多目标识别,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5、药品制剂防误。通过在取药、配药过程中加入防误机制,在处方开立、调剂、护理给药、病人用药、药效追踪、药品库存管理、药品供货商进货、保存期限及保存环境条件等环节实现对药品制剂的信息化管理,确认病患使用制剂之种类、记录病人使用流向及保存批号等,避免用药疏失,病患用药安全。

  6、医疗器械与药品追溯。通过准确记录物品和患者身份,包括产品使用环节的基本信息、不良事件所涉及的特定产品信息、可能发生同样质量问题产品的地区、问题产品所涉及的患者、尚未使用的问题产品位置等信息,追溯到不良产品及相关病患,控制所有未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与药品,为事故处理提供有力支持。我国于2007年首先试验建立了植入性医疗器械与患者直接关联的追溯系统,系统使用GSI标准标识医疗器械,并在上海地区的医院广泛应用。

  7、信息共享互联。通过医疗信息和记录的共享互联,整合并形成一个发达的综合医疗网络。一方面经过授权的医生可以翻查病人的病历、患史、治疗措施和保险明细。患者也可以自主选择或更换医生、医院;另一方面支持乡镇、社区医院在信息上与中心医院实现无缝对接,能攻实时地获取专家建议、安排转诊和接受培训等。

  8、新生儿防盗系统。将大型综合医院的妇产科或妇儿医院的母婴识别管理、婴儿防盗管理、通道权限相结合,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为婴儿采用一种切实可靠防止抱错的保护。

 

妇产科或妇儿医院的母婴识别管理

  9、报警系统。通过对医院医疗器械与病人的实时监控与跟踪,帮助病人发出紧急求救信号,防止病人私自出走,防止贵重器件毁损或被盗,保护温度敏感药品和实验室样本。

(三)远程医疗监护

  远程医疗监护,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危急重病患的远程会诊和持续监护服务体系。远程医疗监护技术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减少患者进医院和诊所的次数。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05年的报告,大约50%的美国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他们的治疗费用占全美2万亿医疗支出的 3/4以上。除了高额的高科技治疗和手术费用外,医生的例行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其他监护服务支出大约有几十亿美元。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进步,高精尖传感器已经能够实现在患者的体域网(body-area)范围内实现有效同信,远程医疗监护的重点也逐步从改善生活方式转变为及时提供救命信息、交流医疗方案a 目前有关技术主要包括:专为生物医学信号分析而设计的超低功率DSP、低采样速率/高分辨率的ADC、低功耗/超宽带射频、MEMS能量收集器。

远程医疗监护

  1、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允许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大专家的智力支持,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构建临床案例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等,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2、移动医疗。通过监测体温、心跳等一些生命体征,为每个客户建立一个包括该人体重、胆固醇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信息的身体状况,实时分析人体健康状况,并将生理指标数据反馈到社区、护理人或相关医疗单位,及时为客户提供饮食调整、医疗保健方面的建议,也可以为医院、研究院提供科研数据。

关键字:RFID技术  医疗  数字化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RFID技术在医疗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上一篇:IDC发布2013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的10大预测
下一篇:生物医学与健身设备的完美结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55

简化方法对可用系统中的电源进行数字化管理
高端服务器、电信和网络设备利用 电源 管理控制器测量、跟踪和控制每块板卡上的不同 电源 ,并报告测量、跟踪和控制信息,这被称为“以数字方式管理 电源 ”。高可用性电源的数字管理大有前途,但是这种数字管理常常是以采用高成本的复杂多芯片电路解决方案为代价的。例如,一个具有电压-电流监视和电源裕度控制能力的应用可能需要很多芯片,如低漂移基准、分辨率至少为 12 位的多通道差分输入 ADC、8 位 DAC 和专用微控制器。此外,实现裕度控制算法、电压和电流监视器功能还需要相当多的软件开发工作。再加上成本、复杂性、线路板空间要求和设计调试时间,即使是最专业的电源设计人员也可能不敢尝试以数字方式管理电源。 LTC 2970 双路 I2C电源
[电源管理]
简化方法对可用系统中的电源进行<font color='red'>数字化</font>管理
这15个医疗机器人 可能会让医生失业
AI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意味着全世界的人将能得到更为普惠的医疗救助,他们会获得更好的诊断、更安全的微创手术、更短的等待时间,更低的感染率,以及提高每个人的长期存活率。 以下是此领域的15个重大进步,它们将重塑人类的生活。 1、达芬奇 我们从最普遍的医疗机器人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标准开始。 这是一种模糊“机器人”和“医疗工具”之间界限的机器,因为该设备始终处于外科医生的完全控制之下,但它所带来的进步令人震惊。 使用daVinci系统,只需几个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并且具有极高的精确度,这意味着出血减少,愈合更快,感染风险降低。 虽然daVinci已经存在了将近18年,但它仍然越来越先进,但随着大型科技公司迅速开始使用daVinci开
[机器人]
跨国公司也走中低端路线 深圳医疗器械业面临冲击
    近日,在深圳举行的医博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医疗器械产业亮出了其新产品、新技术。记者了解到,尽管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状态,但依然只占据着中低端市场。     而在国家加强基层医院建设和投资力度的政策背景下,跨国公司也开始走低成本健康路线,深圳企业目前面临着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如何突破产业核心技术,仍是深圳本土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深圳医学影像产业无缘高端市场     医学影像区是医博会的重点展区,参展商除了深圳老牌医学影像企业,还有多家知名国外厂商。     “医学影像产业是深圳医疗器械行业的传统优势领域。”据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蔡翘梧介绍,在早期安科、现在迈瑞等龙头企业带领下,深圳形成了
[医疗电子]
2014互联网医疗布局战:小米单挑BAT
    医疗健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互联网的发展正为医疗健康服务的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2014年,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们纷纷发力,积极投身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布局中来。   整体上看,这场布局战主要分为几方力量,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继续扩宽自己的领域,以品牌、资本、技术和资源优势,依据其自身特色,从不同方面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借机挤进这场布局之中的小米,也成为这一年备受关注的公司。而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刚刚正式运营的健趣网,以新型智能健康新服务平台的崭新定位和垂直搜索+人工智能的深度布局,成为年度最大黑马之一。    阿里巴巴:从医药电商到未来医院   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集
[医疗电子]
RFID,BLE技术助养蜂人进行数据管理
集微网消息(文/科技瞄)近日,美国和加拿大的养蜂人正在试验蒙特利尔的Nectar的无线技术,可以捕获每小时的传感器读数和关于其蜂巢健康的相关性分析,用以防止蜜蜂群落丢失。 养蜂人在管理蜂巢的环境时面临着后勤和时间方面的挑战。这些公司往往会在粗糙、偏远的很多个院子里堆放不计其数的蜂巢,为了近乎实时地跟踪每个蜂巢里蜜蜂的状态,技术公司Nectar利用NFC RFID,蓝牙和蜂窝技术设计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该方案系统包括两个Beecons传感器,NFC标签和读卡器,蓝牙适配器,移动网关和云软件。 传感器通过跟踪温度和湿度水平,每个蜂巢可以识别蜂巢是否变得太冷,没有蜂后或水积聚,并使用麦克风跟踪声音,识别潜在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RFID</font>,BLE<font color='red'>技术</font>助养蜂人进行数据管理
医疗数据“恋”上云端 为何这般难!
    近日,阿里云在2015CHINC(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正式宣布推出医疗云方案,为面向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应用开发企业,提供专业云计算解决方案。同时,阿里云首期还将提供百万云基金、免费推广等优惠政策,扶持百家医疗创新企业。     阿里云在推出医疗云之前,已经推出的云服务有游戏云、金融云、电商云等。这些行业云无一不是随着行业自身的迅猛发展而产生巨大的数据存储需求。医疗云顺应医疗行业的发展,也应运而生。        从阿里医疗云对外宣布至今,已运行一月有余。那么要把医疗数据放在云端上,最大的难点是什么?阿里云安全专家易鑫近日接受健康点采访时表示,医疗行业对于云端安全的顾虑较多,随着合作的深入,云端更安全的理念
[医疗电子]
“863”计划数字化医疗与体外诊断项目陆续启动
  技术瓶颈制约着我国数字医疗行业的发展,日前科技部公布,数字化医疗和体外诊断技术都将作为主题项目获得资助。   “目前只有‘体外诊断技术产品开发’和‘重大化工产品的先进生物制造’两个重大项目和其他两个主题项目启动。”国家“863”计划生物与医药领域专家组的一位专家透露了“863”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支持项目的最新进展。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官方网站发布的《“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项目申报指南》显示,干细胞治疗技术临床转化及应用研究、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开发作为主题项目获得资助,而体外诊断技术产品开发、重大化工产品的先进生物制造则作为重大项目获得资助。   未来五年,这4个项目将获得总额达7.87亿元人民
[医疗电子]
医疗科技创新:亚洲有机会领先欧美
  目前成像技术是整体医疗科技市场中占有率最大的一个领域;《MedTech 2020》报告指出,亚洲国家将在该技术领域超越欧美赢得领导地位。但无论如何,医疗科技将持续引领创新,其中最活跃的是远距医疗(telemedicine)技术;在这方面欧洲将领先北美,而亚洲各国则将紧追在后。   随着医疗照护领域的持续数字化,也将催生其它创新技术与新应用,例如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矫正整形技术(prosthetics)以及主动式植入装置(active implants)等等。至于包括实验室单芯片(lab-on-a-chip)在内的体外诊断(in-vitro diagnostics)技术领域,美国也将落后欧
[医疗电子]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