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古人眼里的科技博览会
最新更新时间:2022-02-15
阅读数:
元
宵
节
元宵已至,天上月圆,地上人安。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开始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看花灯、放烟花、猜灯谜这些传统习俗必不可少。
放灯、赏灯的习俗兴于隋唐,盛于宋。在宋代,灯会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都空前盛大,而且成为了一场几乎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短短一句便描绘出宋代灯会的热闹场景。明亮的花灯,五彩的烟花,这些在当时的古人眼里都是“高科技”。
灯会里的燃料革命
在电还没有被发明之前,照明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甚至还有些奢侈。要举办一场灯会谈何容易,它需要当时的国力作为支撑,当然也离不开照明技术的发展。
说起古代的照明燃料,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油灯,然后便是从大自然中取材的各种草本和木本植物,例如灯草、松木等等。但是它们却不太适合用于灯会中的花灯。花灯在晃动时,油作为液体容易泼洒出来很不安全,燃烧时也会产生黑烟影响美观。而以植物作为燃料产生的火焰忽大忽小,很容易把精美的花灯外壳烧坏,而且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烟尘。
在宋朝,白蜡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燃料,它取自蜡虫的分泌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一定的硬度以及较高的熔点,容易制作成为长管状的蜡烛,形态上已经和我们今天用的蜡烛十分接近。这样的蜡烛不仅方便使用和携带,而且燃烧的时间较长,亮度也远大于油灯并且不会产生黑烟,正是照明尤其是花灯的理想材料。白蜡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当时元宵节灯会的盛况,也可谓是人类照明技术上的一次进步。
五彩斑斓中的化学萌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元宵节中点烟花、放爆竹是我们历来的传统习俗,也寓意庆祝新年的到来,向上天祈求平安。烟花中的主要成分是火药,为了发出巨大的声响,一开始人们会将火药放在竹筒里燃放,这也是“爆竹”一词的由来,之后改良为用硬纸替代竹筒,并添加蔗糖以增加响度。
到了明清时期,烟花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达到了“各色烟火,竞巧斗奇”景象,这也体现了当时的烟花技术不再满足于只让人们听响声,而要“开”的更漂亮。
烟花中的五颜六色来自于不同的金属化合物发光剂,比如草酸钠、氟化钠可以产生黄光;硝酸锶、碳酸锶产生红光;蓝绿光用碳酸铜、孔雀石;白光用铝粉等等。
虽然当时的人们并不具备现代化学的知识,也不知何为元素周期表,但以当时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生产、提纯和保存,这样五彩斑斓的烟火,在当时看来也足以称为奇观。
科技繁荣,我们早已不用操心照明问题,也清楚地知道如何辨别各种化学物质,但历史的飞轮也在飞速地向前旋转着,这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挑战。如今新能源不断发展,我们发向天空的已不只是烟火,还有火箭,它承载了更远大的理想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
科技改变生活,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代代传承,这同样也是安富利的愿景:将今日构思转化为明日科技,通过不断的技术变革改变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文末互动
元宵佳节猜灯谜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小编在此也为大家准备了几个灯谜,快来猜一猜吧~除此以外,还有红包封面可以领取!
点击查看谜底
.
.
.
.
.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