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究竟可以跑多远?(动力电池篇)
2017年开始,全球各国相继宣布或者开始规划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对于车企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既兴奋又焦虑的消息。兴奋的是,前进的方向已经确定,没有什么可以犹疑的了;焦虑的是,单从续航里程这个硬指标来看,当下能拿得出手的电动汽车产品,还寥寥无几。时至今日,特斯拉Model S创下的续航超过500km的成绩,在电动车领域仍然是一个让人仰视的记录。
图1,特斯拉Model S各款车型的最高续航里程(图片来源:特斯拉)
技术的门槛还没彻底迈过去,市场激励政策却已经开始退潮——今年6月,中国财政部对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对续航里程150公里以内的新能源车型取消补贴,而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车型补贴力度才能与2017年持平。其用意非常明显: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扶持技术含量更高的电动车企。政策调整的“挤出”效应已经显现,数据显示6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环比5月下降了22%。
所以“电动车能跑多远”这个问题,今天不仅仅是一个续航里程的技术问题,也关系到相关的厂商,或者行业究竟能够“跑多远”的问题。大家对它的关注和紧张可想而知。
要想让电动车“跑得更远”,从技术的角度讲,无非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开源和节流。所谓“开源”,就是要有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为车辆提供更为充足的能量;而“节流”就是要对动力电池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让其高效安全地运作,释放出最大限度的潜力,这就是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工作了。
就电池技术而言,我们暂且放下那些前瞻性的、商用前景还不明朗的技术不表,而将目光聚焦在已经商用和准商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上。通常,人们按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极材料对其进行分类:按正极材料划分,包括锰酸锂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按照负极材料,可分为石墨和钛酸锂电池。各个电池的性能表现见表1。
表1,主要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比较
锰酸锂电池高温时易溶解,稳定性和安全性不高。
磷酸锰铁锂电池不够成熟、寿命短,所以都不适合做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电压稳定、经济性好、热失控温度在800℃以上,安全性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电量需求大、运行时间长、服务寿命长、安全要求高的电动客车领域。
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寿命长,失控温度在200℃以上,受制于安全性,不会制作成大容量单体电芯,在空间小、续航里程要求高、能量密度敏感的乘用车市场,其应用增长很快,特斯拉采用的就是松下提供的三元电池。
改善动力电池性能的另一个着力点,是负极材料的创新上。传统石墨负极在电池过充时,碳电极的表面会析出金属锂枝晶,容易击穿电池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和热失控,这一直是锂离子电池固有的安全隐患。而采用钛酸锂做负极材料后,不会产生金属锂枝晶,消除了热失控风险,而且其低温特性好、功率高、循环充电可达上万次,所以备受关注。
当然,钛酸锂的缺陷也和明显,如高温胀气、平台电压低、成本高等等,所以目前它的应用场景多用在续航里程不高或混合动力汽车上,这看上去似乎对“跑得远”难有大贡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钛酸锂有“快充”的优势,这很可能会改变人们对动力电池使用习惯的认知——从追求“充一次跑很远”,变成随用随充,随充随跑。
在开发新的动力电池技术,提高动力电池续航能力这个问题上,现在已经不是个别企业的行为,而已经上升到各国的国家策略。各国都为此制定了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规划。
比如,在美国能源部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进步,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从2012年的100W•h/kg提高到2017年的250W•h/kg。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制订的目标是能量密度300W•h/kg动力电池实现批量商用,同时启动400-50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技术开发。
所以,在众多动力电池技术中,虽然人们现在还没有为电动汽车找到那个Mr. Right,但各方面资源的灌溉,还是会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