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都造车了,为什么华为不造?”华为轮值董事长亲自回应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每日30+资讯等你来!)
4月12日,华为公司第18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开幕,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与三家车企合作打造3个汽车子品牌,今年四季度开始,华为将陆续推出子品牌汽车。
这三个合作车企分别是:北汽新能源、广汽、重庆长安。华为与北汽新能源打造的ARCFOX极狐品牌,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未来将有一系列车推出市场。另外,与广汽和重庆长安合作的子品牌名称暂未确定。
这些与华为联合推出的子品牌汽车将会有专属的Logo:“HI”,代表“Huawei inside”,以后看到车上有这个标识,就代表是华为合作的汽车,但并不是所有车型都会使用,而是只有使用了华为自动驾驶方案的汽车才会带上。
华为一口气宣布了和三个车企的合作,到底造车不造?
“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认为华为应该造车,华为有品牌,也有能力,为何不造呢?毕竟连小米都造车了。”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上正面回应了华为造车相关问题。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和中国、德国、日本汽车制造商都沟通过,发现产业界更需要的不是华为这个品牌,而是华为的ICT软件功能,帮助他们造面向未来的车。”徐直军说。
据悉,华为在帮助企业造车方面,主要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等ICT增量部件,还有激光雷达、AR HUD等30个以上的智能化部件。其中,AI算力、毫米波成像雷达点云密度、激光雷达激光线数、摄像头探测距离处于领先水平。
徐直军还透露, 未来华为将强力投资智能汽车产业部件,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提供商,用ICT能力赋能汽车行业,以及开拓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与车企一起打造子品牌汽车。
徐直军表示,从2018年,华为就明确了“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策略,至今没有改变过。华为内部在做这个决策时,也经过了很多年的讨论。
早在2012年起,华为就开始了汽车相关的研究,同年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那时候只有电动汽车的概念,还没有自动驾驶的概念。但随着不断的演进,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概念逐渐出现在大家面前,华为也逐渐明确了自己在汽车领域的定位。
实际上华为对于“是否造车”的回应,从头到尾都出奇一致。去年11月,华为心声社区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公开了华为公司EMT文件《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文件由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签发。
《决议》中表示,“华为不造整车,但我们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刻,越不能动摇”。
《决议》中还强调“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看得出来,华为对于不造整车这件事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甚至不允许从内部流出任何有“华为造车”的可能性干扰到公司。
另外,文件中还正式将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虽然外界许多声音认为以华为的技术,不造车,只造零件会不会太浪费了。但从华为的自身研发环境来看,并不适合过分分散产业,研发延伸自己的优势部分更为重要。
在大会上,徐直军表示“目前智能汽车业务是华为除消费者业务外功能最完备的BU,其已经在这一业务投入10亿美金,当然,华为做任何一个产业都聚焦全球,不仅仅在中国市场。”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于2019年5月成立,这无疑是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聚焦ICT技术的业务边界。华为“端、管、云”的ICT能力,对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而言的确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不仅如此,华为还将加大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推进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产业将为华为带来长期战略机会,华为认为这是未来十年最具颠覆性的产业。虽然不造整车,但华为一直在汽车产业链领域“修炼内功”。
2021年,华为接连公开了多个电动汽车相关专利,以“汽车、自动驾驶、雷达、地图”为关键词,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至3月5日,华为名下的和汽车相关的专利,就已经有357条。
图片源于:腾讯科技
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这两项,是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的重点。
图片源于:腾讯科技
从具体的专利描述来看,在华为自动驾驶专利中,多数与控制汽车的速度以及前车距离有关,这也是对自动驾驶最基本的要求。有趣的是,在华为自动驾驶专利中,还有一些大开脑洞的技术。
比如“一种注意力检测方法及系统”的专利,是通过耳侧佩戴装置,获取脑电信号,并基于此分析驾驶员的注意力类型,可以对用户当前的驾驶状态进行预警。不过,这项技术想要真正商用化,估计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
当然,从专利方面来看,虽然华为专利数量有357件,但和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还是无法比较的,如奥迪在2019年就提交了1200多项专利。无论是不是做整车,华为要改造汽车,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随着与车企的不断合作,华为在产业链的耕耘已经见成效了。通过不断的投入,华为打造的,是汽车方向的技术护城河。有分析师认为,华为与传统车企合作的目的,未来将会逐步走向“软硬结合”,先是提供智能硬件,然后提供软件,最终目标是成为一站式供应商。
华为不造整车的决策,也许是正确的。华为在寻找不同的延伸方向的前提是和新架构不能过度扩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因为产业的过渡扩大而变得臃肿。联合国内车企一起为汽车行业打造更有竞争优势的汽车环境,远比和造车捆绑来得重要。
END
点“在看”为物联网产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