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济半小时》一档名为“C-NCAP真相”的节目引起汽车业内一场轩然大波。节目质疑了C-NCAP中国—新车碰撞测试创办单位——天津的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以国家科研单位和非盈利组织身份,通过商业手段,给国内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发放C-NCAP汽车安全星级评定认证。央视曝光后,C-NCAP正在遭遇一场空前的信任和舆论危机。
牙防组走了,中汽研来了。汽车安全碰撞测试,与生命息息相关。可是,你知道不少汽车销售商拿着的C-NCAP“5星+”或者“5星认证”究竟是由哪家公司所作吗?你知道碰撞后可致使心脏破裂,头部完全碎掉的参测车型,居然还能得到3分吗?你知道号称自行花费自筹资金从市场上购买的所谓中立评测机构,不但测试后损坏的汽车可以一分不少的以原价卖回给被检企业,检测报告更可以卖到48万吗?然而这一切真实的发生了。
对于汽车而言,安全不是吹出来的,安全是撞出来的。正是在这个消费逻辑的基础上,新车碰撞测试简直直接对应着事故生还率,谁敢不重视?消费者不敢,因为生命可贵;生产商不敢,因为消费者要埋单。结果就有一个没有编制没有资金的检测机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为新车碰撞安全把关。作为一个企业组织,C-NCAP给众多汽车作出的星级评价既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行业标准,中汽研推出的C-NCAP仅仅是一个服务性产品。以企业标准替代行业标准,和之前被取缔的牙防组一样,C-NCAP暴露的是中国行业标准认证制度的一个历史遗案。
历史上说,NCAP是国外发达国家多年流行的新车评价规程,一般会由中立、公益性的机构来执行,以保证结果独立、公正、诚信。遗憾的是,C-NCAP把中国汽车厂商直接分为“客户”和“非客户”,而不是“安全”和“非安全”。对于C-NCAP这样一个自订规则、收费测试的机构来说,商业味道已经熏蒸出了一家公关公司,而不复是一家公正、透明、权威的汽车安全标准测试机构。于是有人说,这是汽车界的“牙防组”。
那么,安全认证的活怎么跑到“汽车界的牙防组”去了呢?为何不少认证活动不是“公益的不权威”、就是“权威的不公益”?原因很简单,重要的好事没人牵头做,自然就有人寻权威的话语权。C-NCAP的倒掉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安全测试彻底失望,问题在于组织机构性质和程序上,我们应当有一个政府提供经费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来评估境内车辆的安全,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可是,当中汽研高调“奋斗”了两年的时候,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在哪里呢?
安全认证当然不能依赖“汽车界的牙防组”,但是,企业不可能扮演唐吉珂德去和市场份额战斗,消费者也不可能是万事通、火眼金睛永不上当,责任和义务都指向相关职能部门:确保汽车安全检测公正独立的责任,以及至少是不能放任安全检测成为摇钱树的义务。市场认证的乱像,究竟需要粉墨登场多少个“牙防组”才能整饬终结呢?
上一篇:汽车安全系统借力传感器由被动变为主动
下一篇:支持未来车载安全系统中的主要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