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容触摸感应技术的新趋势

发布者:RadiantEyes最新更新时间:2010-08-25 关键字:汽车  电容触摸感应技术  HMI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容触摸感应技术一直都是一种设计差异化技术,旨在用于设计极其美感的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当器件足以集成汽车特定功能时,工程师即开始运用电容感应技术开发超越信息娱乐应用的更新型应用,以求简化和改进车辆中的各种用户界面。搭配使用接近感应功能和汽车专用功能(比如 LIN 和 CAN 等标准网络协议)后,电容触摸感应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主流技术。

  一个世纪以来,汽车已经从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大杂烩变成了高效、非常舒适且更加安全的机器。这场革命主要是由汽车中使用的电子设备数量大幅度增加所带来的。不过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用户的满意度一直取决于人们和汽车的互动是否方便与有效。不管是驾驶人员和控制系统的互动,还是乘客与娱乐系统的互动,拥有汽车的乐趣仍然源于这种互动。

  测量和跟踪用户的互动并为主控系统提供反馈的系统,都被称为汽车人机界面 (HMI) 系统。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这些互动可能是有意识的(比如乘客主动向系统提供输入时),也可能是下意识的(比如当系统在驾驶人员未察觉的情况下测量驾驶人员的意图的时候)。此外,随着汽车中各种系统日趋复杂,这就需要系统具备更好的响应能力并意识到人们的互动。

  电容感应——引发汽车 HMI 革命

  工程师一直想改进 HMI 系统,让它们更加直观、外观“更酷”,精度更高。电容感应技术是目前这场变革的核心。它让 HMI 应用的设计和实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简单来讲,电容式感应器是由一对相邻的电极构成的。当人(或者其他导体)接近电极,电极和导体之间的电容就会增加。通过测量这个电容,就可以感应到导体的存在。能够感应物体存在的能力是创建各式各样触摸感应器的基础。这些感应器可用作按钮、滑条、触控板和其他常见的界面组件等。

  此外,电容式感应技术还可以用于接近感应,其中感应器和用户的身体之间没有接触。这可通过增强感应器的灵敏度来实现。另外,由于这种感应器不受视野限制,单个感应器就可以感应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靠近方向。

  这种技术如果配合可编程混合信号控制器使用,则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功能。可编程器件能够智能测量电容,进而实现对人体接近的多项指标进行探测:距离、接近方向、手势识别,等等。采用可编程方法还可以集成电机控制和 LED 驱动等其他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触摸/接近反馈(见下)。可编程器件还可以让开发人员通过定义最佳灵敏度阈值和可变扫描速度等来降低电流消耗、改善抗噪性,进而大幅度提高性能。

  电容感应——成熟的技术

  在过去 5 年多的时间里,电容触摸感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信息娱乐系统之中,用触摸感应按钮取代了机械按钮。许多用户已经熟悉了导航系统中的电容触摸控制功能,如功能随菜单激活状态而变化的“固定”按钮、缩放图像的滑条、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主显示屏上的控制器等。这些系统控制了车辆上的导航、音频、HVAC 和车辆整体管理等各项功能。

  电容触摸感应技术还可配合机械按钮,实现性能更强的混合型按钮(见图 1),对接近/触摸(比如功能预览)和实际按下按钮(比如功能启用)都能做出响应,详见下图。


  图 1:混合型触摸技术实施方案

  这些应用还可以通过使用电容感应型接近感应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接近情况开启背光控制(见图 2)的面板。


  图 2:接近型汽车音频背光控制

  [page]

      推动电容感应技术进入汽车应用的因素

  随着电容感应技术日趋成熟,电子设计工程师正在汽车上为其寻找创新性的全新用途。共有两大因素推动在这项技术进入汽车领域:一、对汽车专用通信协议的支持;二、稳健 IC 技术的问世。

  触摸感应控制器已经开始支持 LIN 和 CAN 等汽车专用通信协议。随着对触摸板和系统 ECU(见图 3)之间的分布式架构的需求日渐增加,触摸感应控制器对 CAN 和 LIN 的支持使得系统设计人员能够尽量压缩所需的外部元器件数量,同时提升可靠性,降低 BOM 成本。此外,一体化的趋势还使过去在上述网络总线上实施的功能得以轻松移植到触摸感应控制器上。


  日渐丰富的成熟、稳健 IC 搭配电容感应技术,使半导体公司能够制造出扫描速度更快、抗噪性更强、功耗更低的新器件,加之经验不断丰富的应用设计队伍,将大力推动电容感应技术不断向更新的应用领域拓展。部分此类创新应用包括:

  电容感应无源无匙进入系统:无源无匙进入系统已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近期,电容感应已开始用于探测逐渐接近的驾驶人员之手。这样即可自动开启驾驶人员衣袋中的遥控器和车上防盗控制系统之间的加密通信。认证通过后,驾驶人员获准进入车内并驾车离去,从而无需从口袋中掏出钥匙来启动车辆(见图 4)。


  图 4:无源无匙进入系统使用的电容式触摸感应器

  [page]

      对靠近中央控制台的方向进行接近型探测:汽车中央控制台的电容式接近感应器可以根据人手靠近的方向和距离实现多种定制功能。这样,中央控制台可以根据驾驶人员或者乘客是否靠近中央控制台(见图 5)调整或者改变其响应。


  图 5:根据靠近的方向控制中央控制台功能

  车内照明控制:电容接近感应技术还是实现各种车内和车外汽车系统距离感应照明控制的有效方式。这种系统的例子包括接近型车厢照明;照明强度随手靠近的距离而变化的接近型门手把背光照明;以及通过 LIN 界面实现的触摸/接近顶灯照明等。结合了电容触摸感应功能、LIN 通信支持功能、LED 调光功能的 IC 可使得在一个芯片上实现所有上述应用。

  电容触摸感应器型开关:由于一流的美感、灵活性和可靠性,触摸按钮正逐渐大行其道,并有取代机械开关和按钮之势。新兴的应用借助电容触摸按钮控制车上的各项机械功能,如操控天窗、车窗、门锁、后视镜和遥控器。电容触摸技术在打开后背箱等外部功能也能够发挥高效、防水的作用。由于 LIN/CAN 通信协议的面世,许多这类应用正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液面感应:除了感应人体,电容感应技术还可以用于测量液体情况,比如探测燃油、制动液和冷却液高度等。

  从实现“更酷”的信息娱乐系统,到提供可靠的液面测量方法,电容感应均被认为是汽车应用中广受青睐、用途广泛的感应技术。通过结合使用管理 LCD 的功能和通过 LIN 和 CAN 界面向系统模块传输控制数据的功能,开发人员可以开发出单芯片实施方案,从而简化设计、降低成本。

  目前,电容感应技术的潜力因专用于汽车行业的下一代混合信号控制器的问世而逐渐得以释放出来。随着人们对这些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多,设计人员将能够利用电容感应为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界面技术。

关键字:汽车  电容触摸感应技术  HMI 引用地址:汽车电容触摸感应技术的新趋势

上一篇:福特携手 NUANCE 升级 SYNC 系统语音识别功能
下一篇:一种低轮廓车载卫星通信天线的跟踪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4 17:54

Vishay汽车和电动汽车解决方案亮相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美国 宾夕法尼亚 MALVERN、中国 上海 — 2024年7月8日 — 日前, 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公司将在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24)上展示丰富的无源和分立半导体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方案适用于最新的汽车和电动汽车设计,满足在严苛的操作条件下提供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设计需求。 Vishay 亚洲销售和市场资深副总裁顾值铭先生 表示:“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未来交通的方向。电动汽车革命不仅推动汽车工业,而且促进新能源、工业、通信和计算等领域先进电子器件需求的增长。Vishay将以优异的产品组合、规模化产能和卓越的客户体验应对这一新的需
[汽车电子]
CAS:NHTSA应拒绝通用生产无方向盘和刹车踏板自动驾驶汽车的申请
据外媒报道,美国汽车安全中心(Center for Auto Safety,CAS)对通用汽车(GM)的无人驾驶汽车战略提出质疑,称通用汽车不应被排除在安全标准之外,此类安全标准要求汽车配备刹车踏板和方向盘。 该中心表示,其根据通用汽车和Nuro公司的请愿书,已经正式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意见。 CAS还表示,NHTSA无视了该项法律,当时,该安全监管机构设立了一个临时豁免程序,以回避此类意见。该中心表示,NHTSA不应审核通用汽车和Nuro公司的请愿书,因为整个程序都在法律规定以外进行。 该中心表示,为了保护公众安全,NHTSA应该拒绝此类豁免申请,因为该两家公司都不能证明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安全的。C
[机器人]
拿下赛普拉斯后,英飞凌未来的方向在哪儿
英飞凌是一家强大,多元化的芯片公司,在电源,MCU和传感器方面拥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汽车电气化,高级ADAS,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等市场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收购了Cypress之后,这种影响力更是提升不少。 而从财报来看,英飞凌最近几个季度表现良好,相对于预期的收入表现或多或少都符合预期,但营业收入却出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尽管第二财季的业绩出现了显着的运营水平增长(绝对值16%,约170bp的利润率),但值得记住的是,随着Covid-19价差和英飞凌的势头明显回落。 财报显示,英飞凌本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4%,环比持平,比预期低约2%。汽车业务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2%,这主要是由于对座舱电子和MCU的需求增加。
[汽车电子]
拿下赛普拉斯后,英飞凌未来的方向在哪儿
以后汽车将像手机一样个性化 甚至能自动调整参数
据VentureBeat网站报道,随着科技进步彻底改变了驾驶体验,汽车内部已经与外部世界无缝地整合在一起。 传感器和软件使汽车与房屋和办公室通信成为可能,用户坐在车中也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系。虽然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主流技术还需要数年时间,联网汽车已经成为主流。汽车业内人士意识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继续推动汽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水平,个性化正在成为联网汽车的关键元素之一。 但是,迄今为止,汽车尚未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汽车个性化一直局限于配件——更具体地说是时尚和功能性配件。 VentureBeat表示,目前,借助于人工智能和其他智能技术,车辆个性化不再局限于这类特性。汽车不仅能反映用户的个性,还能适应它。车载特性利用其他智能设备提供的数据,对
[汽车电子]
新能源汽车电动四驱技术剖析
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层出不同的各种新技术随时随处碰到,比如比亚迪唐“极速电四驱”、如雷克萨斯“E-FOUR”、三菱“双电机4WD”、特斯拉“双电机全轮驱动”以及“混动四驱”等,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电动四驱”,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 电动四驱和传统四驱的区别             纯电动汽车部分         混合动力汽车部分                   由于电池容量“太小”,只需几分钟就能耗尽点亮。随意,保守的雷克萨斯只能设定为系统自检,最大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唐的驱动模式和欧蓝德大同小异,纯电模式下为全时四驱、混动模式下为适
[汽车电子]
新能源<font color='red'>汽车</font>电动四驱<font color='red'>技术</font>剖析
韩国宣布开发出新电动汽车电池:更紧凑更安全
6月17日,韩国一家研究机构宣布开发出一项令固态电池非常紧凑并安全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技术。 据韩联社报道,6月17日,韩国一家研究机构宣布开发出一项令固态电池非常紧凑并安全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技术。 图片来自韩联社网站 根据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KITECH)公布的消息,其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用固态导电材料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液体电解质。经过测试,固态电解质锂镧锆氧石榴石电解质具有高度耐热性和耐久性的特点,而且双极结构允许由其制成的电池组串联在一起。 “一块过充的电池在没有发生爆炸或起火的情况下会一分为二,而新的两级结构能够允许电源组压缩到传统电池所需空间的三分之一,并拥有与传统电池相
[汽车电子]
韩国宣布开发出新电动<font color='red'>汽车</font>电池:更紧凑更安全
汽车系统的USB供电
USB Type C新标准中最令人激动的一个方面是其电力传输部分。通过USB供电,器件可以成功获得更多的电力,从而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功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将能够更快地充电。显示器等高功率设备将能够通过相同的电缆获得电源和数据。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器件和主机的数量仍然相对较少,但正不断增加。随着USB Type-C器件的普及,消费者也希望在家中、移动办公时使用它们,尤其是在汽车上。 汽车系统有一套独特的要求和设计障碍,超出了USB供电的要求。表1所示为汽车系统中的典型电压。 汽车系统将对输入使用保护和/或调节,以限制负载的电压。该电压通常限于高出卡车电压或为电池电压的两倍,但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汽车</font>系统的USB供电
新能源汽车三大控制系统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依旧是“三电”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除此之外,由于智能网联的快速发展,围绕汽车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算法等技术形成的软件技术,也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赵福全教授指出:“数据是汽车能够不断进化的DNA。相对于硬件来说,软件使车更具个性特征;没有硬件不行,但只有硬件不够,需要软件来升华硬件,通过数据让汽车进化。 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个平台架构中,VCU(Vehicle Control Unit 整车控制器)、MCU (Moter Control Unit 电机控制器)和 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池管理系统)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嵌入式]
新能源<font color='red'>汽车</font>三大控制系统核心<font color='red'>技术</font>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