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常见的或许有两种CEO,一种喜欢聚光灯下被众人瞩目,一种则习惯站在幕后,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PaulOtellini)一直是属于后者。不过,今年出现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欧德宁,似乎开始享受那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和闪光灯眩目的频闪,那是一个史蒂夫·乔布斯式的时刻。
一袭简单的黑衣,和乔布斯一样自信飞扬。欧德宁在峰会上宣布,公司已经成立了一支总额为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着重于云计算的互联汽车技术,加深对人类与汽车交互的理解,彻底打破“人通过方向盘与汽车产生互动”的传统模式。
恰如喜欢一个人,就要了解他的内心和思维,更好地驾驭一辆车,也需要更深入与更智慧的对话方式。尽管人机工程方面的设计已经在一代代推陈出新,但是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再豪华的轿车,其方向的控制还是离不开方向盘,人车交流依然要采用大量的按钮和旋钮,甚至通过复杂的层级电脑菜单,就像电脑的操作依然离不开鼠标和键盘,更别提某些日系车和韩系车喜欢通过大量的按钮来标榜自己的“科技感”。
那些前拉后推、左旋右拧的非自然的“科技感”,是否早已成为驾驶者的一种累赘?汽车是否也应该“进化”得更加易用,在人们与机器发生接触时,上手变得更为迅速?故事的核心在于:我们与工具如何互动。
iphone4s上的siri或许正在翻开人机交互革命史的新篇章,也启迪着我们在未来操纵其他机器时“解放双手”的一种全新可能。如果你看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AI》,一定不会对人工智能技术陌生,通过这项技术,机器人可以把“对话、自然语言理解、视觉、演说、机器学习、制定计划、理性思考、服务代表全部融合成一个模仿人类的助理”。
siri技术正源自人工智能。语言从来都被看作是人类特有的技能,而一夕之间,一部智能手机拥有了这样的能力,科幻变成现实的日子似乎呼之欲出。手机可以,那汽车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如果在偌大的停车场找不着自己的爱车该怎么办?对着爱车喊一嗓子,报出它的昵称,车辆就能辨别出主人的声音并发出提示音,以便你尽快地找到它——就是这么简单。当自动落锁功能让你不小心将钥匙锁在了车里,车门打不开怎么办?回答“安全问题”,报出正确答案经过安全认证后,车门就可以自动解锁。爱车更会随时监控你的心跳、血压,在你驾车疲劳的时候和你“撒娇”甚至“发怒”,要求停下来休息,和它一起听一会儿音乐、玩一会儿游戏。
每隔一个周期,爱车还会主动提示你应该进行“体检”,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把体检报告发送给你。当它犯了一些“头疼脑热”,显示的不再是复杂的故障信号,而是语音提示或者短信说明,准确地告诉你当前的车辆状况和相应的解决建议,这对于连引擎盖都不知道怎么打开的你来说,是不是很有用?
事实上,这些如科幻小说般的情景已经不遥远了。汽车从诞生至今已经进化了200多年,交通工具开始朝着生命化的方向发展,冰冷的机器,逐渐变成我们耳提面命的助手,充满理智,又不乏情感。未来,无论是手势判定还是眼球移动,语音识别还是脑电波,交互方式进化的总体趋势是更接近人类自然的交流方式,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到“灵觉”等,提高驾驶者的驾驶快感,让我们在移动中保持享受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旅程提供一个沟通的伴侣——而不仅仅是提供一台车载电脑。
科幻小说喜欢把世界的未来描绘得充满灾难与困难重重,而真实世界的科学家则爱宣讲人类社会未来的希望。真相往往是在两极之间的地带,从这点上来说,智能汽车作为一种遐想也好,或是仅仅从内心激腾起的一股欲望也好,都可贵异常。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个转向,重返后现代社会的秩序重建,让工业化社会的机器“浸润”人文关怀,恢复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让冰冷的机器与血性的肉体展开一场“人性”的对话,未来汽车业的乔布斯成功法则,或许就在这里。
记者: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为何盯上了智能汽车?
欧德宁:很多人关注汽车如何更加节能环保,但英特尔看到了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另一个革命,即汽车已经迈入了智能化时代。截止到2011年末,已经有4500万辆安装了智能芯片的汽车推向市场,但可惜的是,目前只有小部分的人能够享受到这项成果。预计到2016年,市场容量将增长366%,有2.1亿辆汽车将成为“智能汽车”,位列成长最快的移动终端市场。到那个时候,谁还愿意打开车门的时候,发觉自己开着和100年前没两样的汽车?我们建立了1亿美元的投资基金,通过与顶尖大学的联手、在德国设立全球汽车创新和产品研发中心、投资挖掘第三方企业创新这样“三管齐下”的方式,加深对消费者在汽车内如何与汽车进行互动的了解和认知,摆脱人类只能通过方向盘与汽车进行互动这样单一的模式,开发出更多的互动方式。
记者:智能汽车的人车交互模式和现在的模式相比,会有哪些飞跃?
欧德宁:智能汽车如果依然通过触摸屏实现人车互动的话,就避免不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对安全驾驶构成威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语音控制,通过声音给系统发出指令,这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互动模式,协助驾驶者无需把手离开方向盘,就可以实现操控。语音控制技术较为成熟,目前最好的系统能够对1万个语音命令做出反应,不过缺点是对话是片段式的,缺乏人机对话时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这是我们正在寻求解决的问题。
其他互动的模式还包括了眼球控制,比如用眼球决定汽车的行驶方向,当眼睛闭上时汽车会自动停下;通过手势启动或关闭汽车内的门窗、音乐播放系统、导航系统和娱乐功能等等。但这些模式目前都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推广的成本很高,离商用还有较大距离。无论人车互动模式的发展如何创新,界面都必须做到最直观、最明确和最简洁。
记者:英特尔现在已经给了汽车哪些智能化?
欧德宁:英特尔已经在为集成式的汽车导航设备和音乐播放器提供芯片。目前车载芯片的平均价值在300美元左右,但是并非所有这些芯片都用于资讯和娱乐功能。5年后,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汽车“资讯&娱乐”(Infotainment)电子设备的领导者,主要涉及车载电视、数字录像和实时道路信息导航设备的芯片。预计到2016年,这块产品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12亿美元。装有资讯和娱乐功能芯片的“智能汽车”要向中低端汽车普及,而不是给中高端汽车锦上添花。汽车的智能化是现在的趋势,也主导着未来的汽车销售市场。
记者:这主要是为了吸引那些年轻的、入门级的消费者么?
欧德宁:我相信每个消费者都希望能把家庭中的智能化生活方式带入到驾驶过程中,这是大势所趋,不管他们为了升级付出的是1万美元也好,10万美元也好。新一代的消费者更习惯于生活在一个交流、互动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更在乎智能科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在这点上与过去的消费者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也意味着他们的需求比高端车市场的高利润产品更值得引起我们关注。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前,必将越来越关心搭载有怎么样的智能系统,拥有哪个平台。
记者:哪些方面的产品更容易得到你们的投资青睐?
欧德宁:有些公司将汽车系统变为一个移动无线的热点,当你把车停下来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浏览器上网;泊车过夜的时候,车载程序就会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自动更新、自动下载行车路线。报一个人名,汽车可以从冗长的通讯录中找到他,自动计算出去他家的最佳行车路线,并预警道路状况。一旦行车过程中出现偏离“航线”的情况时,车辆会发出警告,在驾驶者来不及做出反应时,系统会根据偏移程度自动修正……智能汽车的美或许就在这里。未来的4到5年内,英特尔互联汽车基金将陆续投入到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开发,关注的重点包括如何让乘客能够在行车过程中享受到顺畅自如的网络连接,获得稳定持续的新闻资讯,享受娱乐、社会媒体带来的轻松氛围,尤其是汽车在提供这些服务的同时,保护驾驶者和乘客不会因之丧失安全性。
记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来说,会不会出现“智能鸿沟”,比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更晚迈入“智能汽车”的时代?
欧德宁:我想,至少在中国市场上不会存在这种情况。在欧美市场上,人们还在想着发动机的规格和扭矩的问题时,中国已经更加关心车上配备有哪些电子设备,更加关心汽车是否“会思考”,是否具备“高智商”了。
- 紧凑、多功能、准确、三态可编程电源监控器
- ESP_BASE
- AD8058AR-EB,AD8058ARZ 双通道高速运算放大器评估板,采用 8 引脚 SOIC 封装
- 使用 Microchip Technology 的 TCL1117-3.30 的参考设计
- 用于开/关控制应用的 AM2G-2403SZ 3.3V 2 瓦 DC-DC 转换器的典型应用
- MC78M12CDTRKG 12V 电流调节器的典型应用
- 数字生命卡
- 【航顺训练营】HK32F030MF4P6基础开发板
- STEVAL-ILL084V1,基于 LED6000 0.5A 浮动升压 LED 驱动器的评估板
- 用于便携式的 1V DC 到 DC 单输出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