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车联网的强项还是硬伤?

发布者:GoldenHarmony最新更新时间:2014-07-2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不论是来自加州硅谷“高大上”的车载互联解决方案,还是在接地气淘宝网店中兜售的O B D盒子,归根结底都可以用“车联网”三字来概括。不仅如此,由移动互联所推动的技术革命浪潮正在使车联网成为各大汽车企业研发的重点。动态交通信息、车辆防盗、紧急救援、无人驾驶等功能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各个车型上实现,推动车联网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不过,逐步成为网络终端的智能汽车的安全问题也随之突显,倘若人们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设备加上手机软件就可以对智能汽车进行攻击,通过远程遥控,让汽车在驾驶途中突然熄火,可以打开后备厢进行偷盗等等,这些都将是灾难性的创伤。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紧迫许多。日前,360公司对外表示,其专业团队能够利用特斯拉汽车应用程序流程存在的设计缺陷,实现开锁、鸣笛、闪灯、开启天窗等远程控制车辆。人们对于安全的诉求,究竟是车联网的强项还是致命硬伤?

    安全诉求在车联网发展趋势中处于何种地位?

  戴一凡(清华大学教授):其实从汽车专业的角度来说,车联网的作用远远不只是信息服务,我们其实关注的重点是通过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来提高汽车本身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中国人对车联网的认识还停留在做信息服务这个阶段。实际上国外的一些公司已经做出了安全和节能方面的成熟车联网产品。

  吴迎秋(资深汽车媒体人):车联网一定会影响到汽车的安全、节能、环保三个方面,不管怎么样发展,未来汽车都应该是高度安全与智能的,这可能是车联网带来的对汽车标准的改变。

  杨景(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开放的移动互联网和汽车、交通等产业融合,将产生巨大的化学效应。尤其是交通安全,目前经验证,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将交通事故减少80%,减少绝大多数死亡事故。基于车联网的新交通安全方法在不断测试,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将变革当前的交通体系,也将改变汽车业的格局,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

  车联网在安全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郭孔辉(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智能汽车上至少有超过80个智能传感器,每天向车联网云端传输的数据据说达到100兆,这些数据涵盖了汽车和驾驶者个人的各类信息。利用市面上随手可得的汽车诊断设备再加一款应用软件,就可以实现对智能汽车的攻击。

  卡巴斯基实验室首席安全研究员V icente D iaz:互联汽车容易遭受PC和智能机世界中现存威胁的攻击。例如,互联汽车拥有者会发现其密码被盗。而这将会定位汽车位置,并远程将车门解锁。隐私问题至关重要,如今的汽车驾驶者须认识到这些前所未有的新兴威胁。

  业界将如何面对安全方面的挑战?

  爱立信全球汽车产品总监E dvard B rinck:通信安全和网络安全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研发和投资的方向。无论是之前的互联网时代,还是现在的云时代,我们都有最先进的相关的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向云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应用,它有一个单一的接入点。另外在 一些身份认证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爱立信无论在自己传统的电信领域,还是跟沃尔沃这样汽车厂商合作的领域,我们都应用最高级别的身份识别和安全防护技术。

  [记者点评]车联网有诱人前景,更有安全隐患

  前段时间,在我的推荐之下,一位同事通过后装O BD设备的方式,让一辆本来只有简单行驶功能的轿车也带上了数据监控等基本车联网功能。不过,兴奋的感觉很快就被担忧所取代,原因是其车辆的车况、行驶路程等情况也能够通过其后台一览无遗,一旦泄露则是个不大不小的隐患,甚至天知道是不是留有后门让黑客远程控制一番。

  以前,汽车是孤立的,除非物理侵入否则黑客很难远程入侵汽车内部电脑(EC U )。然而,随着车联网的到来,让汽车受到的远程网络攻击变得简单起来。事实上,随着车联网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汽车也越来越像一个IT产品。对于如此前沿和非常具有市场潜力的领域,自然“黑客”也会虎视眈眈。如果黑客真的能够实现入侵从而远程遥控汽车,那么乘客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很大威胁———这甚至比目前汽车制造商一直强调的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更为重要。这不得不给汽车企业提一个醒,在强调车联网带来的娱乐、社交、舒适等诱人前景之前,安全才是最应该放在首位加以重视的。

引用地址:安全:车联网的强项还是硬伤?

上一篇:奥迪Biturbo&48伏电气系统解读
下一篇:为什么汽车电子流行多系统?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