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5000万美元建研究中心 研发智能汽车

发布者:alpha12最新更新时间:2015-09-06 关键字:丰田  研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上周五宣布,他们将在未来5年内斥资5000万美元与美国两家顶级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建造研究中心,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发面展开合作,旨在开发出智能汽车。这两所大学都有顶级的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项目,汽车行业大量招收它们的毕业生。

    丰田表示,该公司已经招募到吉尔·普拉特(Gill Pratt)领导新的研究中心。普拉特曾是美国国防部下属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研究部门的前任项目经理,在过去10年间,DARPA的研究部门曾资助过多个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其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团队赢得2005年DARPA挑战赛冠军。

    普拉特表示,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完全不同。丰田不会与谷歌(微博)和特斯拉竞争,后两者正在研发无需人为干扰的自动驾驶汽车。而丰田将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类成为更好的驾驶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预见未来汽车将成为司机的“守护天使”,它们关注人类的驾驶行为,在有必要的时候甚至会纠正错误或避免撞车。普拉特说,丰田的目标就是确保人类依然控制未来汽车,并确保驾驶变得更加有趣。

    丰田是首批提供自动泊车系统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但是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和更为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方面,丰田已经落后于许多竞争对手。美国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已经在Model S上对其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进行最后的公路测试,并计划于今年年末向消费者交付。

    通用、大众以及日产等汽车公司也都已经宣布,计划在未来2年内推出驾驶辅助系统。通用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长期合作,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大众则资助斯坦福大学的智能汽车实验室。日产于今年早些时候与美国航天局下属艾姆斯研究中心结成合作伙伴,共同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

    驾驶辅助技术,比如行人与自行车骑手发现和避障系统、车道偏离预警和“车道保持”系统,以及当司机打盹时提醒司机的软件等,都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标准的安全选项。

    丰田的主要目标是研发更加智能化的监控系统。举例来说,将来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可能更多。当司机离开车道时,不再仅仅提出警告,而是积极纠正司机犯下的各种错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另一种可能方案是允许老人继续驾车,但向他们提供驾驶辅助功能,比如视力和反应时间等。丰田高管表示,该公司无意制造全自动驾驶汽车。返回腾讯网首页>>

关键字:丰田  研发 引用地址:丰田5000万美元建研究中心 研发智能汽车

上一篇:苹果汽车或将亮相9月9日媒体发布会
下一篇: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汽车电子行业的五大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19:09

联发科跟进高通推进5G芯片研发,有助它在5G芯片市场分羹
   5G 商用的时间越来越近,中国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已表示将在明年商用 5G ,面对这个庞大的市场,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企业 联发科 当然也不甘落后,近期宣布将在明年推出 5G 基带,这与当年在4G商用的时候落后高通有了较大的进步,显示出 联发科 在技术研发上所取得的进步。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4G时代落后于高通   2011年美国大规模商用4G的时候高通就已提供了商用的4G芯片,2014年中国移动商用4G上半年的4G芯片主要供应商分别是高通和Marvell,下半年 联发科 才推出了4G芯片,这让联发科错失了先机。   随后联发科依靠多核战术成功扳回局面,甚至到2016年二季度在中国大陆手机芯
[网络通信]
台积电:竹科宝山研发3nm,并未量产线
市场日前传出台积电为了迎接美系芯片厂大单,计划在竹科宝山建设3nm产线。台积电对此表示,竹科宝山是研发3nm,不是量产线。 台媒中央社报道指出,台积电3nm制程今年将在南科晶圆18厂试产,明年下半年量产,市场传出,台积电3nm订单太强,打算在竹科宝山建设3nm量产线。台积电今日澄清,竹科宝山是研发3nm,并非量产线。 消息人士称台积电计划在2021年投入超150亿美元推进公司的3nm工艺技术。此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透露,新工艺研发不仅一切顺利,甚至比预期还要快,其3nm工艺在2022年就可进行商用。 据悉,与5nm工艺相比,3nm工艺可以将晶体管密度提高70%,或提高15%的性能,降低30%的功耗。
[手机便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月28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牵头、电机系研究员慈松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7.2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共性关键技术)”(2023YFB2407900)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市顺利召开。项目承担单位还包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形成由10家国内领域内优势单位组成的产-学-研-用、信息-能源交叉融合的联合攻关团队。 项目启动会现场   会议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召开,由慈松主持。清华
[新能源]
惠普研发出超灵敏加速度传感器
惠普实验室今天宣布发明了一种新的加速度传感器买这种新传感器的敏感度是现有批量生产产品的1000倍。   这种传感器是惠普CeNS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or the Earth)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主要用来建立一个全球性监测网络,测量和跟踪世界各地各种事物的变化。   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将可以检测出生态系统的变化、为艾滋病防治做出建议、降低能源使用速度、提高能源使用率,还可以监测地震和探测地下石油储备。   这些传感器也相当便宜,可以大量生产,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出现在未来的消费电子产品上,但公司设想这种传感器可以首先用来处理交通拥堵,监测天气和路面情况。
[传感器]
苹果或考虑研发定制芯片,用于处理医疗健康数据
8月15日凌晨消息,CNBC发布了一份新报告,重点介绍了Apple近期的招聘信息,该报告列举了今年夏天与传感器、处理器和健身相关的三个职位列表,CNBC认为这可能意味着研发的未来的芯片,重点用于处理来自Apple Watch等健康传感器的数据。 CNBC的报告显示,除了目前的心率和运动追踪传感器之外,苹果还计划在未来推出更多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采用能够读取数据的新型芯片。 这项研发暗示了Apple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定制芯片,这反映出比其他技术公司更高的垂直整合水平,开发功能有限的定制芯片,有助于苹果为设备增添新功能,提高硬件效率,同时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防止其他公司模仿新功能。 苹果健康传感硬件团队的招聘广告称,“我们将招聘传感器
[医疗电子]
欧盟研发出纸质生物传感器
    目前,体外诊断技术市场广阔,估计有4200亿欧元的潜在市场,应用领域涉及个性化医学、动物筛查和农业食品等行业的检测工作。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灵敏度,节省诊断时间是重点研发方向。   为此,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出资368万欧元支持建立了BIOGNOSTIX项目,2011-2014年间,来自英国等6国的7个合作伙伴机构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包括学术机构、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工程类中小企业和三个诊断专业相关中小企业,共同努力研发一种基于纸质纤维的诊断传感器。   目前,哮喘、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和癌症等领域药品的有效率仅为25-26%,有必要加强用药前诊断的精准度,并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BIOGNOSTIX结合了生物化学、微
[医疗电子]
电装携手英特尔研发新一代车载信息通讯系统
  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电装集团日前宣布,其已同英国英特尔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力研发新一代车载信息以及通讯系统平台,使乘员能够了解车辆的信息以及外界信息,并能够同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相连接。   此次合作将使这两家公司的专业技术结合起来,英特尔在个人电脑的研发方面具有非常丰厚的经验,而电装公司在安装车载IT产品并保证质量以及功能要求等方面具有非常专业的技术。   此次电装与英特尔展开合作,将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载信息以及通讯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要求。   电装已经研发出能同智能手机相连接的信息以及通讯系统技术,如NaviBridge*2以及ARPEGGiO*3。电装将继续同IT公司、半导体制造商以
[汽车电子]
丰田押注混动,国内车企跟不跟?
尽管全球 电动车 市场在快速发展,但汽车巨头 丰田 汽车公司依然坚决押注于小型、高效内燃机与混合动力技术。 据报道,近日,丰田在东京展示了一款全新的1.5升直列四缸发动机,显示出其在小型、高效内燃机方面的创新成果。此款发动机采用了短活塞设计,与 电池 组合使用时,能够显著提高燃油效率。该发动机不仅可以使用汽油和柴油,还能够适应 碳中和 燃料,如氢气和e燃料。 看起来,尽管电动车市场在快速扩张,丰田依然坚定地看好混合动力和内燃机的未来。丰田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在年初的一次活动中强调了内燃机的重要性,他表示:我们将继续保持发动机的火焰,绝不会让之前所有的努力白费。 回想起不久前,在西安的城墙上, 比亚迪 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