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真的要凉?电池将主宰汽车?

发布者:暗里著迷最新更新时间:2019-02-22 来源: 凹凸帝关键字:燃油车  电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动力系统的电气化被认为是汽车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在油耗排放法规的推动下迅猛发展。这是业界共识,但若曲解为电动汽车将在几年内主宰市场便是大错特错。我们先将观点提出来:全面电动化任重道远,传统燃油车仍然拥有生命力,退出历史舞台为时尚早。



传统发动机正在经历考验,它正在增压化和小型化,不再是汽车动力的唯一来源,而是成为混合动力系统、插电混合动力系统或者增程混合动力系统的一部分。



传统发动机的问题在于效率低,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即便是最高水平也仅有四成的能量(燃油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缩小排量,减少气缸数量和使用涡轮增压可以提升效率,因此我们将看到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衰败,自然吸气V8、V10和V12发动机将率先退出历史舞台,然后我们将看到12缸增压发动机的退出。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和增程混合动力的普及,意味着整套动力的输出不再仅仅依靠发动机,这将进一步推动发动机的小型化。



发动机在往小型化和增压化发展的同时,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升,得到各种先进技术的加持,以尽力提升效率。例如电控液压配气系统、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双涡流涡轮增压、缸盖集成排气管、可变排量油泵、电控水泵、可回收动能的发电-启动一体机等等。这些技术都在提升发动机的效率,虽然增加了研发和制造成本,但相对电动车来说,成本依旧低了不少。



增程式混合动力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技术,即便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因为充电速度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能源结构的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增程混动所搭载的发动机,仅仅被作为发电机的动力源,能够在最经济的转速和负荷下工作,从而确保其效率始终处于最理想的水平。


我们再来看看电动车,若要全面淘汰发动机需要全面突破,例如与续航里程相关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电池组成本。另外,电池组的耐用度、使用环境、充电设施、回收利用和能源结构等等,都是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难题。



在油耗和排放法规的压力下,传统发动机的发展正在转向,汽车制造商将积极提升热效率。但距离汽车全面电动化,淘汰发动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消费者,眼下我们尽可能选择更高排放标准(国Ⅵ)的车型即可。部分城市的限行和限牌政策,可能会放大新能源车型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发动机的灭亡,因为混动本身就是新能源的一部分。


关键字:燃油车  电池 引用地址:燃油车真的要凉?电池将主宰汽车?

上一篇:毫米波雷达原理及其应用
下一篇:特斯拉目前最新的辅助驾驶能做些什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22

美用碳纳米管代替硅管制造出高效太阳能电池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代替传统硅管,制造出高效太阳能电池。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用碳纳米管代替传统硅管制造出光电二极管,后者是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元件。研究人员利用不同颜色的激光对这种二极管进行研究发现,在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中,它可以使电流强度加倍。   研究人员说,碳纳米管是一种理想的光电二极管,因为它可以充分利用多余光能,而传统太阳能电池中的多余能量往往以热量的形式流失。   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论文第一作者、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内森·加博尔说:“我们不仅找到一种新型材料,而且将它付诸应用,制成真正的太阳能电池。”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目前仅在实验室中制成了高效太阳
[新能源]
PHEV方向的软包铁锂电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迭代,是从2010年开始,到目前国内外已经历过了2-3代的车型,但PHEV的电池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 随着PHEV车型的平台化和通用化,电池系统采用了通用的电池模组设计,而下一步的方向是:电池系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和纯电动相似,布置在车辆底部;在这样的布置要求下,PHEV电池模块也要求模块尺寸减小并扁平化,组合更灵活。 2022年随着很多国内DHT插电车型在这个领域的启用,观察PHEV电池的发展成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这方面——8、10、18、22甚至更高40kwh的铁锂电池怎么用——目前弗迪和蜂巢两家铁锂的做法可能是一个主流方向。备注:围绕高镍三元开发的PHEV电芯,现在没太多企业在重视开发 ▲图
[汽车电子]
PHEV方向的软包铁锂<font color='red'>电池</font>
电池系统高压化的考虑
整理一下 电池 系统高压化的进展。我先把昨天的视频补上,我放到云盘里面去了,可以回复“高压电池系统”获取。     1)高压电池系统的进展     高压电池系统的设计,是个体系工程,围绕着电压平台提升,需要做大量的更改。因此短期内唯一看到的是保时捷的尝试,德系的几家都在跟。能够看到的问题,大家在做样车和开展研究项目的时候都能看到,但是需要有土豪车企来试一下水,后续车企可以根据实际的成果来评估。     这个事情,Elon Musk在Q1的发布会上也提及了,在整个系统上在当下的400V,做到200kW可能是一个成本折衷点,如果比充电绝对的功率和速度   其实按照Musk的个性,总是要做到最好,但是在这点上,如果系统上不做变革
[嵌入式]
SK on成功研发新款固态电解质 提升车用电池性能
据外媒报道,韩国SK集团旗下电池制造商SK on成功研发出新款氧化物固态电解质(oxide-based solid-state electrolyte),具有全球最高锂离子电导率,并有望提升全固态电池(all-solid-state battery)的竞争力。 该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由SK on与檀国大学(Dankook 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工程院的Park Hee-jung教授所带领的团队联合研发。且SK on现已在韩国内外为该技术成果申请了专利。 SK on及其研发团队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LLZO(由锂、镧、锆、氧构成)的添加剂进行了调整。相较于现有产品锂离子电导率,新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提升了70%,实现了世
[汽车电子]
石墨烯电池即将量产,续航超1000KM,8分钟充满80%
近日,有消息透露,广汽集团石墨烯电池目前已经进入实车量产测试阶段,预计本月会发布正式信息。 众所周知,目前困扰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不是续航,而是充能时间,目前电动汽车的NEDC续航已经突破700KM,甚至有的车企已经发布了NEDC续航超1000KM的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续航基本相当,但是从充能时间来说,电动汽车目前长达1个小时的充能时间,还是无法和燃油车相提并论。燃油车3分钟就可以完成充能,这也意味着,在理想情况下,如果电动汽车的数量和燃油车相当,充电桩的数量也要比加油机的数量高20倍才有可能覆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而石墨烯电池,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广汽埃安官方表示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8分钟可充满80%,NEDC续航里程
[汽车电子]
石墨烯<font color='red'>电池</font>即将量产,续航超1000KM,8分钟充满80%
电池短路影响大,纯电动车短路保护设计有哪些
单体 短路 测试:按照GBT31485的要求为,短路电阻 5毫欧,时间10分钟。实际需要根据 电池 的最小单元连接情况来增加对此情况的模拟。 和老大商量近期的工作重点,短期内能做出点成绩来的,主要是集中在电气系统上面。所以从高压线束、 电子控制 的硬件电路、配电盒还有一些保护策略性的内容开始,我把简单的内容梳理下,然后进一步应用到工作里面。如下图所示,电气系统里面的影响是挺大的,而且很多内容也是电池系统设计过程中,电气部分需要设计承受的。   图1 电池系统电气层级一些问题 如之前的表格里面所说的,短路/过流严格意义上是指各个层级(单体、模组、半包和电池整包)超过额定的放电设计出现过多的情况。   表1 功能失效问题  
[嵌入式]
无钴电池能否占据动力电池市场C位?
导语: 三电,电动势 新能源汽车 技术科普栏目。 出品:电动势(wxid-dianxiaoer01) 近几个月,有关 动力电池 “无钴”的话题被推到高点。 2020年2月,有消息称 特斯拉 与 宁德时代 在洽谈可能使用无钴 电池 。 2020年5月11日,宁德时代发布说明会表示,除 磷酸铁锂 外,他们还一直有“无钴电池”的技术储备。 2020年5月18日,蜂巢能源(前身为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率先发布了基于全新NMx正极 材料 打造的无钴电池产品。 2021年7月16日,蜂巢能源在江苏举行了首款无钴电池量产下线仪式。这意味着全球首款无钴电池走出实验室, 正式实现量产, 蜂巢能源由此成为全球首家突破无钴
[汽车电子]
无钴<font color='red'>电池</font>能否占据动力<font color='red'>电池</font>市场C位?
小型固态电池开启物联网新纪元
作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固态电池的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种新一代的电池采用性质稳定且不易燃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来代替液体,消除了泄漏和着火的风险,具有出色的安全性、高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TDK成功地实现了全球首款全陶瓷固态SMD *1电池CeraCharge®的商业化,并有望搭载于各种IoT设备中。(照片由CookPerfect提供) 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局限性的下一代解决方案 毫不夸张地说,随着我们进入物联网时代,几乎所有事物都连接到了互联网,要想提高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率,除了紧凑的外形和更强的通信功能之外,高电池性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如今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
[电源管理]
小型固态<font color='red'>电池</font>开启物联网新纪元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