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梦想,三位创始人,十余位技术骨干。今天小编带您走进一个由90后为主的自动驾驶公司——上海舵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舵敏智能的CEO宗文豪生于1991年,即将博士毕业,就在发稿前刚刚获得上海市嘉定区青年领军人才的殊荣。核心成员中包含国家青年千人、上海市自动化协会秘书长等青年领军人才。
公司大部分团队成员也都是90后,在自动驾驶圈是最为年轻的一代。舵敏智能在自动驾驶领域研究5年以上,做了不少国家的前沿课题,在自动驾驶、车联网领域和众多知名厂商合作开发项目,虽尚未离开象牙塔,但团队成员已经显示出了成熟的经验。
这个与我同龄的90后,言谈举止中已经褪去了学生时代的稚嫩,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稳重成熟。
短程自主泊车的领跑者
彼时,市场上无人驾驶已经炒的火热,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公司在从事相关产品的研究,舵敏公司认为,自动驾驶主要分为无人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前者短时间内没有落地量产的可能,而ADAS技术门槛太低并且竞争激烈。
因此他们要选择的,一定不是充满泡沫的领域,而是选择一条切实可行,能够有实际商业化落地项目的道路。
最后,公司选择了短程自主泊车作为进军自动驾驶市场的敲门砖。成立于2016年的舵敏,有超过10年的机器人研发经验,也连续参加了5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样一支团队,为什么会选择短程自主泊车这一领域呢?
上图是公司对短程自主泊车的的项目简介,基本勾画出了泊车业务的逻辑。舵敏认为,无人驾驶现实可行的一些落地场景有很多,比如物流车、特种车、园区观光车等等,他们选择自主泊车,也是因为这个领域市场前景很大。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将他们从枯燥费时的寻找车位、停车入库、取车驶离的过程中解放出来,同时又降低了其中的事故概率。对于停车场的运营方来说,无人的车辆在停车时无需预留开关门的空间,可大幅提高停车场容积率30%以上,其新增的利润可以以停车费优惠的行驶和用户共享。
针对未来可以自动充电的车型,这项技术可以在车辆充电完成后自主挪车至非充电车位,大大节省了充电资源,同时也降低了停车场的建设成本。对于今后共享租车,用户在还车时只需要将车辆行驶至还车点附近指定区域,车辆即可自动完成后续泊车、充电等过程。
由此可见,在未来,一辆没有配备全自主泊车系统的车辆将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从技术和法规的角度出发,这种自主泊车的技术,也有相对的成熟的技术,和封闭的应用场景,非常容易落地盈利。
公司现已制定了短程自主泊车的发展规划,1.0版本将会是高级泊车辅助系统,预计2018年量产,全自动泊车1.0预计在19年量产,应用的场景会是地下和地面。2.0版本将会实现车库自动驾驶,自主寻库泊车,预计于2020年量产。而3.0版本将会是L4级别的无人驾驶,不仅可以自主寻库泊车,同时可以地上地下无缝切换,预计2022年量产。
实现自主泊车的技术难点,将主要是车道线识别、停车线的识别,车辆行人等多目标的精准识别,融合超声波环视的库位识别、多信息融合室内外精确低成本定位、高精地图的自动构建、智能停车场的接口技术等等。
其中在超声波环视的库位识别中,有四个挑战,比如符合车规级量产传感器的技术,车库中车位地面颜色与库位线接近,且纹理较多,以及地面反光严重,黑夜无路灯的情况。
室内外低成本的定位方案,也有不同,比如室内的建图精度在20cm,定位精度要在5cm,融合之后的精度能做到10cm。而在室外的建图精度在50cm,定位精度在10cm,融合RTK-GPS后建图精度可提升至10cm以内。高精度地图的构建,将会采用众包的方式,实时进行交通数据的发布,以及通过大数据对语义地图进行实时更新。
最后泊车功能的实现,将会达到轨迹跟踪误差小于10cm,泊入库位距离偏差小于10cm,角度偏差小于5度。
通过自动泊车功能,可为用户提升30%以上的效率。
梦开始的地方
宗文豪是《高工智能汽车》知道的圈内为数不多的90后无人驾驶系统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许是同龄的缘故,整个采访过程非常亲切,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
“你知道《高智能方程式赛车》吗?”冷不防的一个问题勾起了记者许久前的记忆,或许你已经忘记,或许你还有印象,曾经这样一部动画给大家的青少时光增添过不少欢乐。“《霹雳游侠》呢?《星球大战》呢?”宗博士又抛出了几个熟悉的名词。
他说,对于舵敏而言,太多从前观看的影视剧在心中埋下的一颗颗梦想的种子。大家都想过能够驾驶着雷神赛车在赛场上疾驰,而我们已经将它付诸于实践了。
吴晓波曾经说过,作为中国进入财富时代的第一批中产阶层子弟,他们是天生的全球化和互联网一代,这使得“90后”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摆脱了父母师长们的拘束,甚至在知识呈现、知识结构及获取模式上也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宗博士认为,90后是未来推动无人汽车发展的主力军。相较于喜欢看主流车展的前辈,爱看SEMA展,CES展的90后们,在对于未来汽车的理解上,有其更为独到之处。
从一部动画开始,让我们一起打开属于90后的话匣子。
艰苦的准备期
在5年之前自动驾驶还未喧嚣甚上的时候,宗文豪团队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作为重点培养人才,宗文豪本科毕业立即直升博士,专门从事自动驾驶系统的研究。舵敏智能在做自动驾驶项目的时候,国内的技术环境还是相当的不成熟。因此,他们的团队也经历了所有创业团队最早期的艰难。
最初准备开始自动驾驶项目的时候,涉及到的高精地图、传感器、感知算法、控制决策全部都处在空白阶段,为此团队成员自力更生,经历了一年的艰苦奋斗,从无到有再到精。研发过程中用到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等设备,都是精挑细选的高性价比货色,之后用自主技术融合,其中还涉及到了摄像头识别的关键算法。
由于近来的ADAS初创公司大部分的创业方向,都是在摄像头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摄像头在国内有成熟的供应链以及市场,另外一方面做相关的图像识别算法比较容易切入,成本较低。而这些初创公司往往为了证明自己图像识别处理的能力,往往会参加一些数据集的比赛。
对此,舵敏表示他们并没有参加这种比赛,纯粹的学术比拼对于实际的应用并没有多少价值。很多公司宣称识别率可以很高,达到95%以上,但其实这种识别率只是针对理想的道路环境,对于汽车行驶中常见的雨雪天、黑夜、雾霾等环境,摄像头识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谓的高识别率也几乎成为了鸡肋,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现实的问题。
在自动驾驶中的汽车决策控制环节,舵敏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汽车核心数据以及控制权的缺失,这也是整个团队面临最艰难的一次技术攻关。团队成员绞尽脑汁,最后决定初始阶段采用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获得数据以及汽车的控制权,以此开展项目的研究。经过各方探寻,和资源协调,最终顺利完成了技术攻关。
舵敏智能使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地图,以及关键算法,通过改装车测试优化着系统的性能。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渐渐的开始接洽主机厂,做相关的展示车项目,以此滋养着团队慢慢成长。
宗文豪透露,目前公司项目很多,和国内一些主流车厂的合作也在展开,2018年将会为主机厂提供前装的自动泊车设备。因此为了加快项目进度,以及跟上前装产品的步伐。公司目前正在寻求一笔800万美金的融资。
90后的无人驾驶公司来了,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上一篇:通过存储提升处理器核心性能,为IT开源节流
下一篇:汽车电源中的监视和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