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商业化分水岭:谷歌、通用是否已经遥遥领先?

发布者:Jinghua6666最新更新时间:2018-06-05 来源: GeekCar关键字:自动驾驶  Cruise  谷歌  Waymo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留给其他玩家的时间还多吗?

处于剧烈变革大背景下的我们,都喜欢大新闻和戏剧性,而自动驾驶领域就刚好具有这种特性。如果把最近五年的全球自动驾驶进程写成一本书,一定是非常非常精彩的。

在构成这样一本书的众多标志性事件里,上周几乎在同一天发生了两起:先是软银 22.5 亿美元投资了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紧接着,谷歌旗下的 Waymo 宣布向 FCA 订购 6.2 万台 Pacifica 用于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

两个数字的量级,让人咋舌。

我们对这两件事都做了报道,但是仍然有必要做一些更深度的分析。

“软银为什么投资Cruise?”

这次投资的投资方主体是软银愿景基金。这个基金成立于 2016 年,由软银联合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发起,目标募集 1000 亿美元资金,投资于物联网、AI、机器人、移动应用和计算等高科技领域。根据媒体报道,2017 年 5 月,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首轮筹资完成,共募资 930 亿美元。基金投资人包括沙特和阿联酋的主权财富基金、苹果、富士康、高通、夏普等企业,以及软银自己。

在我们所关注的范围之内,软银的投资方向分化成了两条线——自动化技术、出行。而 Cruise 刚好在这两条线的交汇点上。

首先,Cruise 是一家技术型公司,这符合软银的投资方向。我把这次的投资新闻发到朋友圈,立刻就有一些朋友留言说,别忘了软银还投资了波士顿动力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和 Cruise 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做自动化技术的公司,而且都属于能够改变未来生活的关键技术。投资的要义就是「赚未来的钱」,软银贯彻的相当坚决——自动驾驶是绝对没理由错过的投资领域。

而在出行这条主线上,软银其实也已经做了很深厚的布局。他们投资了 Uber、投资了滴滴、投资了 Grab,等等等等,可以说,全球网约车领域的大半壁江山,都在软银的间接控制之下。越过公司来看资本层面,恐怕全球没有哪家机构能有软银这样在出行领域的话语权。

在出行这块,「平台」已经被软银牢牢掌握住了。但是问题在于,网约车平台的弊端也早已显现了:成本无法降低,尤其是司机成本。出路可能只有两条:拥车,或是去司机化。看看滴滴在国内的一系列布局,就能理解了。

自动驾驶技术+车源+平台,可能是未来在出行领域最稳妥、也是不确定性最小的布局方式。那么对于软银来说,就必须在自动驾驶技术层面有所动作。那具体怎么选投资标的呢?首先技术必须得过硬,其次具有足够高的未来成长空间,还得在不远的将来有商业化落地计划和可能性。

一个大背景是 Waymo 已经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进行无人车的载客试运营,前一阵还大规模向捷豹路虎订购了 2 万台 I-PACE 纯电动车准备投入正式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很明显,Waymo 在这件事上的进度是最快的,而一旦这个自动驾驶运营市场被 Waymo 占了主导权,软银所拥有的出行平台必然要受到影响。所以从软银的角度来说,需要尽可能快的捧出一股能和 Waymo 抗衡的自动驾驶技术+运营力量。


这几点,通用旗下的 Cruise 都符合。他们在今年一月刚刚发布了不带方向盘的完全自动驾驶车 Cruise AV,并且计划在 2019 年投入商业化运营。而且,他们背靠 GM,无人车大规模量产不是问题。


同时,Cruise 的自动驾驶技术确实也属于全球领先的。那个著名的咨询机构的报告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而且,毕竟 Cruise 有一支近百辆车的无人车测试车队,这个车队规模可能也是仅次于 Waymo 的。嗯,特斯拉那种走「群众路线」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和 Cruise、Waymo 显然不是一个路数,不太适合放在一起对比。

那为什么不是 Uber 呢?毕竟他们也做自动驾驶研发,毕竟软银是它股东。道理是没错,但是那次致死事故让所有人都对 Uber 做自动驾驶产生了怀疑。而这恰好又是 Cruise 和通用的优势所在:作为一家传统整车厂,他们更了解「安全」这件事,也更明白「安全」对于一个新技术来说意味着什么。比如在他们的自动驾驶测试车上,就使用了一些双重冗余设计。


“Cruise 的火箭速度”

如果以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现阶段可能是软银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喜提」Cruise 、同时让其具备抗衡 Waymo 的可能性的最后机会。原因很简单:当技术落地为产品,当「未来」在 Waymo 的推动下变成「现在进行时」,其价值就要被重新估算。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软银还是投的晚了。要知道,两年之前通用收购 Cruise 也只花了几亿美元:宣传的是 10 亿,实际财报显示是 6.8 亿,如今被软银投后 Cruise 估值已经飙升到了 115 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两点:首先软银的钱分两笔进来,第二笔 13.5 亿的前提是 Cruise 实现商业化落地,虽然是大价钱,但也是大规模落地所必须的;其次除了软银的投资,通用也拿出将近 10 亿的真金白银加码 Cruise。两家一起出钱,各自显示诚意。

当然,Cruise 估值的飙升速度,也能映射出自动驾驶领域的巨大潜力。以软银给出的估值,他们或许觉得 Cruise 未来应该是价值千亿美元的公司。

谁又能想到,当初给奥迪车型做后装自动驾驶套件的几十人小团队,能有如此大的命运转折?很幸运,Cruise Automation 成了时代和资本的宠儿。

“通用对于 Cruise 的处置方式”

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当初通用收购 Cruise,很多人可能都以为这个团队会被并入通用整个的研发体系内,但是有点儿意外的是,通用选择让它独立发展,到了现在,又进行独立融资。

Cruise 是硅谷创业团队,通用是底特律汽车巨头,可以肯定的是,二者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模式大不相同。Cruise 没必要也不应该归入汽车巨头庞大的研发体系内,那样只会被冗余的机制和制度所累,相反,通用倒是想给自己贴上「科技公司」、「创业公司」的标签,因此反而是通用自身需要变得高效起来。

创业公司和传统汽车巨头两种力量要做到完美融合并不容易。从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看,通用和 Cruise 的融合,是 1+1>2 的。

而在技术路线上,通用一直以来就是两条腿走路:Cruise 主做完全无人驾驶,内部团队做应用于量产车上的高级辅助驾驶,对了,他们的 Super Cruise 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系统,也会在过几天的上海 CES Asia 上国内首发。

“谷歌:至少 8 万辆车投入商业化运营?”

相比之下,谷歌向 FCA 购买 6.2 万台 Pacifica 插电混动车投入自动驾驶运营的计划,更是野心勃勃,在我的印象里,还没有哪个出行平台一次性向整车厂采购如此多的车用于运营,更别说是自动驾驶运营。

而这个举动,我相信会让自动驾驶领域其他玩家的焦虑程度大幅提升,当然,一起跟着焦虑的,应该还有那些出行平台。

可怕之处在于,Waymo 掌握着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自动驾驶技术,同时有着极为充裕的现金流,并且还准备自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平台,可以说是迅速抛弃竞争对手,毫不留情的碾压。


之前的两万台 I-PACE,加上这次的 6.2 万台 Pacifica,Waymo 未来的自动驾驶车队将达到恐怖的 8 万+规模。我平时真的是不爱用这么惊悚的形容词的,但是每一个从业者,应该都无法忽视这个量级所带来的巨大心理震慑力。

我们当然相信 Waymo 此前给出的时间表——他们要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始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但没想到的是他们规划的盘子如此巨大,这确实是一个太有魄力的决策。

而且,在此前积累了海量的虚拟路测数据之后,这几万台车将来跑在路上,会给 Waymo 带来竞争对手几年之内都无法逾越的数据量。

另外从技术路线角度来说,一两年之前,很多人都认为采用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方案受制于成本无法大规模落地,然而走激光雷达路线的 Waymo 如此大规模的部署无人车队,可能也间接证明他们已把自动驾驶硬件的成本压缩到了可控范围之内。




“其他人的机会呢?”

现在来看,在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进程中,Waymo 和 Cruise 似乎迅速成为了前两名,走在了其他人前面。这个局面熟悉吗?至少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圈,已经上演了无数次两家独大、其他玩家在后面吃土的戏……

有意思的是,汽车巨头阵营和科技公司阵营各占一席。

但是如果据此就说除了 Cruise 和 Waymo 之外的其他人都没有接着玩下去的必要,也未免有些太偏激。英伟达、英特尔们不要面子的吗?宝马大众们不要面子的吗?




其他玩家还远没有到出局的地步,只是需要更快的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并且要比 Waymo 和 Cruise 更勤奋。我们之前经常提及的那几个自动驾驶联盟以及重要力量,仍然有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领域布局的空间。

机会也来自于不同的细分应用场景和区域。强如 Waymo,恐怕也很难覆盖到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所有应用场景和细分领域,就像强如丰田和大众,其产品线和服务也远远没达到可以覆盖所有交通工具和应用场景的地步。

不过,传统汽车厂商高管们这几天可能会很头疼:当大家都在说要转型成为移动出行服务商的时候,通用已经跑在了前面。来自于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层面的危机感,远大于隔壁老王家先造出一款 500 公里续航电动车的焦虑。算了,我们还是不贩卖焦虑了,有其他媒体会做这件事。

前几天福布斯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主要观点是自动驾驶商业化或许会现在中国实现,并且给出几个理由:需求强烈、消费者接受度高、资金和人才有优势、技术领先,以及最重要的「政府意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Waymo 的自动驾驶服务很难短时间内在中国落地,对于国内玩家来说,这就是宝贵的窗口期。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也会加速催生出「中国的 Waymo」。

我们其实是很幸运的一代人,能全程见证自动驾驶技术从一行行代码最终变为落地的产品供千千万万人每天使用。事实上,这个过程甚至远快于我们的想象。当初我们意外于那么快就会发生辅助驾驶系统致人死亡的事情,现在也意外于巨头们那么快就投入几万台车来做自动驾驶运营。

「未来」总是那么猝不及防的到来。


关键字:自动驾驶  Cruise  谷歌  Waymo 引用地址:自动驾驶商业化分水岭:谷歌、通用是否已经遥遥领先?

上一篇:自动驾驶领域 Android与iOS模式谁会笑到最后?
下一篇:无人驾驶急需解决规划控制和传感器价格高两大问题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09

无需3D地图,利用GPS和LiDAR在乡村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
  高精度地图是无人驾驶发展成熟标志之一,在横向/纵向精确定位、基于车道模型的避让等都离不了高精度地图。然而,在一些偏远的乡村道路环境中,绘制高精度地图有很大的难度。 MIT 最近曝光了他们近期的研究成果,利用拓扑地图、开放式街道地图(OSM)和本地局部感知系统,无需3D地图,在乡村道路实现了自动驾驶。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目前,最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一般都依靠详细、精确的高精度地图来完成定位。高精度地图包含大量的行车辅助信息,其中有一些必要的道路数据和道路周围固定对象的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定位地形、道路轮廓等引导车辆行驶,车载机器人可以将精确的路网三维表征信息与本地传感器数据比对实现
[汽车电子]
谷歌GMS认证设卡,国内中小手机厂商或频临倒闭潮
  在中兴通讯被美国精准打击下,警醒了国产芯片产业要真正自主可控的同时,掌握国产手机出海“命门”的 谷歌 (Google)已然出手。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近日,专注海外市场的国内手机厂商向集微网记者透露,我们新机在通过 谷歌 GMS 认证时被卡,老款机型更新认证时也被否。如果这只是个例,尚可以不必夸大,但如果是普遍性事件,将影响巨大。   于是,笔者又向一家主打海外市场的手机厂商求证称,这已经不是个例了,不少外单手机在过 谷歌 认证时碰到这种问题,影响不小。这意味着,持续下去,将影响专注外单的手机品牌及ODM/OEM厂商新品上市发售进度,一些手机厂商或将频临倒闭。    谷歌设卡,中小厂商手机难过
[手机便携]
自动驾驶时代真的要来了?再等等吧
上周,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了其对全自动多功能汽车的期许。在这则充满流行语的公告中,奔驰提出了“Vision URBANETIC(城市愿景)”这一创新概念,它能够实现按需、可持续和高效的人员和货物流动,也能够减少交通拥堵,简化城市内部基础设施,这有利于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了,并没有什么新的迹象表明 自动驾驶汽车 的时代即将来临。唯一的解释是,这个时代不会来的那么快,我们可能还需要等待几十年。(即使像梅德赛斯这样的汽车公司,也不过给出了粗略的描绘,并没给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蓝图。)许多公司已经为这一想法分配好资金,然而,面对现实,它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规划。   例如,近日,Uber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告停,在其自
[嵌入式]
自动驾驶:前方道阻且长 可能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刚刚,多家外媒纷纷报道,美国东部时间3月19日晚间10时许,一辆Uber无人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的坦佩市撞到一位女性行人致其死亡。报道称,这是已知的首例无人驾驶致使行人死亡的事故。事故一经曝光,多位 自动驾驶 从业者第一时间表达了相关看法。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纯软件和算法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造车的人对安全的恐惧的,但是反过来看,民航也是在很多事故后才逐步成长起来的,饱含敬畏,克服恐惧,挣扎前行。   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表示,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不是交通死亡事故本身,而是由于新技术带来的新增的、本来不一定会发生的死亡事故。从这个角度说, 自动驾驶 这个行业还远没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前方道阻且长 可能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两会提案,“自动驾驶”又有新方向了?
自动驾驶自2016年首次写入两会提案至今,一直是热议的焦点话题。今年,关于自动驾驶,代表委员们又带来了哪些提案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 明确法律责任认定 加快推动智能汽车发展 今年,冯兴亚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节能汽车发展、车规级芯片产业链发展以及汽车出口等具体内容带来5项建议以及1份关于智能驾驶法规标准制定的议案。 围绕智能化这一汽车行业下半场变革的焦点,冯兴亚还提交了关于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的议案,呼吁从立法方面加快推动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使
[汽车电子]
两会提案,“<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又有新方向了?
自动驾驶卡车进入下半场比拼:谁将抢滩终局?
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进程迈向下半场比拼 浩浩荡荡的造车大军再添一员。 与过往互联网造车或传统实体企业造车不同的是,这一次登场的是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2021年7月7日,由图森未来董事长、前CEO陈默带队的造车项目“图灵智卡”正式启动,该项目为面向公路货运推出搭载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与商用车队运营管理软件的货运厢式车,后续也将推出具备L2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和L4自动驾驶功能的重型卡车。 此前,图森未来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一举成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上市为图森未来推进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带来充足的粮草。造车,无疑是其加速商业化的一大举措。 来自跨场景玩家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继小马智行之后,又一Robotaxi头部玩家入局卡
[嵌入式]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卡车进入下半场比拼:谁将抢滩终局?
2017年上市! 通用V2V及半自动驾驶技术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国外电视剧,剧中的主角是辆会说话、有智慧、能载着主人应对险境并从容而退的高智能汽车。虽然距今已过去很久,剧名都早已记不得了,但那辆神勇异常的黑色轿车依然令我印象深刻。如今看来,剧中的神车依旧科幻,以目前的科技仍难以企及,不过通用汽车最近公布的新车计划已使我们离剧中模样更近一步。据悉,首款搭载V2V(车与车互联技术)技术的凯迪拉克CTS车型将于2017年上市,同时另外一款凯迪拉克半自动驾驶汽车也将一并推出。     2017款凯迪拉克CTS是首款采用V2V技术的豪华车型,其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互联互通,就好比车与车之间有了语言,可以彼此交流。这项技术能实现诸如车辆行驶速度、方向、运
[汽车电子]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或迫使RIM出售或结盟
    在谷歌宣布将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受该交易影响最深的可能是黑莓智能手机和PlayBook平板电脑生产商Research In Motion(以下简称“RIM”)。咨询公司IDC项目总监威尔·斯托芬格(Will Stofega)就认为,在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RIM的规模相对而言就变得更小,其可能被迫与另一家公司组建联盟,或者寻求出售公司,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鉴于谷歌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软件优势,摩托罗拉移动今后可能在公司客户市场对RIM造成直接冲击。   RIM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在节节下滑。今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形成了战略联盟。而在去年,惠普就收购了手机制造商Palm Inc.。虽然苹果公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