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热失控是如何发生的?可以防控吗?

发布者:闪耀之星最新更新时间:2019-06-24 关键字:欧阳明高  动力电池  热失控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期电动汽车频发起火燃烧事故引发工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并紧急部署车企排查动力电池隐患。引发动力电池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哪些?通过有效的防控是否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6月23日,在2019 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此进行了详细讲解。


欧阳明高.JPG

欧阳明高说,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本质是电池热失控。热失控的诱因包括机械电气诱因(电池碰撞挤压、针刺等)和电化学诱因(电池过充过放、快充、低温充电、自引发内短路等)。当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之后,相邻单体受影响后也相继发生热失控,导致热失控蔓延,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1.jpg

欧阳明高表示,为了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清华大学建立了电池安全实验室,开展了动力电池安全防控研究,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的基本热失控测试方法是,首先采用大型加热仪,实现大容量单体动力电池绝热热失控特性的定量测量。在此基础上,把大容量加速量热仪ARC测试,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合进行耦合分析。此外,还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质谱仪等仪器,对电池材料的热响应行为进行原位或非原位的测试


2.jpg

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电池热失控的三个特征温度,自生热的起始温度T1和热失控的触发温度T2,以及热失控的最高温度T3。基于这些测试全面揭示了三种热失控触发机理:第一种是负极析活性锂,第二种是内短路,第三种正极释活性氧。这三种机理可以解释超过99%的电池热失控事故原因。


基于这三种热失控机理,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发展了动力电池热失控主动安全防控技术——电池充电析锂与快充控制、电池内短路与电池管理、单体电池热失控与热设计,在前面几种防控措施失效情况下,还有最后一关就是系统层面的防控,即电池系统热蔓延与热管理。


欧阳明高透露,清华大学与奔驰、宝马、日产、三星SDI、SK以及CATL、比亚迪、力神、长安、广汽、北汽新能源等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和电池公司开展了电池安全领域的多个项目合作,并已经向国际著名企业许可专利,国内知识产权转移也正在进行中。


以下为欧阳明高所做的演讲《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防控的研究进展》的主要内容,略有删节。


一、电池充电析锂与快充控制


近期发生的充电事故的分析表明,主要是不当快速充电或过充引发电池析锂,导致热失控温度大幅度下降,从219℃下降到107℃,并与电解液剧烈反应,电池在107℃发生热失控。


3.jpg

通过实验表征发现,电池快充时能明显看出析锂的产生。通过对析锂机理进行研究,发现析锂的完整过程,包括电池充电过程负极表面锂析出和重新嵌入,析出过程就是负极零电位之后形成,在电池停止充电之后,电位会恢复到零电位以上,这个时候会重新嵌入,然后所有的可逆锂均完全溶解,负极不再发生反应。


我们对这个机理建立了仿真模型,在常规电池准二维(P2D)模型基础上加入析锂反应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和验证。从仿真结果看,可以成功模拟充电析锂后电池静置过程中的电压平台,这个平台是重新嵌入的过程。对上述电压平台进行微分处理,可以定量得到整个析锂全过程的时间。以这个时间为一个变量,我们可以建立经验公式计算出析锂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无析锂安全快充研究。


首先,建立了准二维电化学机理模型,用于预测负极电位,并以此为基础得到最优充电曲线的解析表达式,接着以充电负极定位为一个基准,加一个冗余量,可以推导出电池最优的充电电流。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进行最优充电的控制,以基于模型的负极电位观测器为基础,可以把负极电位观测出来的电位,跟参考电位进行比较,通过调整充电电流使这个电位差趋于零可以实现无析锂的快充。


4.jpg

上述模型会随着电池的衰减,形成误差,模拟结果可能不一定准确。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的参比电极,直接反馈负极电位,传统参比电极寿命极短,我们开发了新型的参比电极,寿命超过5个月,并且还在继续优化,希望参比电极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延长,真正做到能够作为传感器使用。


在没有实现装车传感器应用之前,我们应用于充电算法的标定,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因为传统的充电算法标定每次都要拆解观测,应用参比电极之后可以不用拆解,高效率优化充电算法。


目前国内公司的充电算法都过于简单,我们跟日产进行过交流,其充电算法是基于大量数据MAP图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也要做好MAP图,使充电算法能够考虑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和实验量是非常大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长寿命的参比电极,以此为基础标定出尽量接近于最优充电电流的充电曲线。


二、电池内短路和电池管理


内短路是电池热失控的共性环节,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内短路,包括机械变形、挤压、撕裂,隔膜破裂、过充过放、极端过热。更危险的一种内短路是自引发内短路,如波音787的事故,是在制造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和颗粒,在长期运行之后累积演变发生的。


5.jpg

枝晶生长是可以模拟的,而内短路是较难进行实验再现的现象,需要发展各种各样的替代实验方法。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替代实验方法进行内短路的模拟测试,主要是将特制的具有尖刺结构的记忆合金内短路触发元件植入电池内部,升温使尖刺结构翘起并刺穿隔膜,模拟内短路过程。


通过该实验发现主要的内短路类型包括,铝-铜、正极-铜、铝-负极、正极-负极等四种电路。其中有的是立即发生热失控,如铝和负极的接触;而正极和负极接触一般不会发生热失控;铝和铜接触的危险程度也比较高,但是不一定马上引发内短路。我们对热失控内短路建立仿真模型,其中很重要的是内短路位置的熔断,这种熔断可能导致整个内短路终止,也有可能导致更剧烈的内短路发生。


为此,我们对影响这种熔断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分析。我们对整个内短路发生演变的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为防止发生热失控,必须要在早期阶段将内短路检测出来。


介绍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对串联电池组的内短路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一致性差异进行诊断。具体来看,可以建立有内短路和没有内短路的等效模型,基于这个等效模型和平均差异模型进行在线参数估计,有内短路之后电位和等效阻抗发生了变化,我们对这两个参数进行了参数辨识,最后可以找出究竟是哪一个单体出现了问题,通过验证试验结果,很明显的能够发现某一个电池有内短路。


6.jpg

但算法只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结合大量工程实验数据,最终开发出了实用化的检测算法。当然仅仅内短路检测是不够的,需要对过充、过放、SOP等进行综合管理,才有可能实现内短路以及热失控的提前预警,这就是新一代的电池管理系统,是以安全为核心的全方位状态估计和故障检测。


三、单体电池热失控与热设计


隔膜材料发生了很多变化,从PE、PP、PE+Ceramic到PET材料,隔膜的耐热温度已经很高了,可以达到300℃;与此同时,正极材料从早期的LFP,到NCM111、NCM523、NCM622,再到现在的NCM811,正极材料的释氧温度在逐步降低。


7.jpg

随着这两种技术的变化,热失控的机理也在发生变化。早期电池大多由于隔膜崩溃引发大规模内短路引发热失控,但目前使用的耐高温隔膜配811正极动力电池,其热失控的机理已经发生变化,正极材料释氧变成了引发热失控的主因。


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内短路的情况下,把隔膜完全去掉,电解液抽干依然会发生热失控。当把正负极粉末混合进行测试,会出现剧烈的放热峰值。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充电态正极材料在250℃左右开始出现相变,并释放活性氧,产生的氧气与负极发生反应,放热量急剧增加,因此在新电池体系中,正负极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是导致热失控的直接原因,而不仅仅是传统电池体系中隔膜崩溃导致内短路引发热失控。


基于上述机理分析,对各种电池材料放热副反应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再利用热分析动力学进行分析和参数优选,最后把所有副反应整合起来就可以对整个热失控过程进行预测。由此,基于准确的电池热失控预测,可用于指导电池安全性设计。


8.jpg

在统计多种电池材料体系的热稳定性参数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一系列电池热失控特性的改进方法,包括正极改性、负极改性、提升电解液的稳定性、采用热稳定性高的隔膜等,关键在于如何进行组合。这里只展示其中一种方法,对正极材料的形貌优化,将传统三元多晶正极优化为单晶大颗粒结构的三元正极,单晶正极的产氧比多晶正极延后了100℃,热失控最高温度也有所降低。


四、电池系统的热蔓延与热管理


如果前面所有方法都失效,就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剧烈碰撞或者底盘被锐利物质刺穿,会立即热失控,这是时有发生的,这种热失控只能从系统层面解决。

首先进行热失控蔓延过程测试,明显看出电池单体一个接着一个出现热失控。


9.jpg

其次,进行了并联电池模组热蔓延测试,发现并联模组热失控蔓延的独有特征,即多段V字形电压下降;在实车级电池模组不加抑制的情况下,热失控扩展在电池模组中可呈现加速效应,并最终导致整个模组剧烈燃爆。


再次,进行热失控喷阀特性测试,在密闭定容的燃烧弹中,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了热失控喷发全过程,从测试中发现了喷射流呈现了气-液-固三相共存的特征,其中气体喷射速度高达137m/s。


接着,建立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的集总参数热阻模型以及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蔓延三维仿真模型,上述模型最难的是如何确定整个热蔓延过程前后的热物性参数,如果不能确定这些参数,模拟结果只能是好看不是好用,我们课题组开发了参数估计的方法,实验和仿真可以进行很好的吻合。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蔓延抑制设计,包括隔热设计和散热设计,隔热设计是利用不同隔热材料防止模块热蔓延,散热设计是不同液冷流量对热蔓延进行抑制。  


10.jpg

在一般的电池系统中,隔热和散热单独就可以解决热蔓延的过程,但是在新电池体系中需要把隔热和散热两者结合起来抑制热蔓延,这就是所谓的防火墙技术。


热蔓延技术已经应用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目前全球还没有统一的热蔓延标准,中国很快会引入热蔓延标准。热蔓延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必须把好这道最后防线,并力争将中国经验推广到全球,成为全球性的法规。


总结:热失控包括诱因、发生和蔓延三个过程,诱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过充、快充、老化电池、低温充电等导致的析锂,二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短路。从系统本身安全性和材料体系的角度,进行单体电池热安全设计,在其他方法不可行的情况下进行热失控蔓延的抑制。


展望未来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会继续提高,300Wh/kg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体积和能量都提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安全防控的技术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要着力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发展出更加安全的锂电池,保证电动汽车车产业的顺利发展。


0.jpg

在此基础上,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专家组在两年前形成了下一步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要形成安全的高比能量电池。从正极材料看,从目前的高镍三元发展到富锂锰基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负极材料看,当前的重点是硅碳负极,下一步逐步提高硅的比例,当硅的比例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快充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目前更重要的是电解液和隔膜,其中电解液需要增加添加剂,与正极和负极形成界面,用来阻碍正极失氧和负极析锂,而固体电解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


关键字:欧阳明高  动力电池  热失控 引用地址:动力电池热失控是如何发生的?可以防控吗?

上一篇:美国科学家研发有机阴极材料 可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电池
下一篇:『汤叔解惑』氢燃料电池与三元锂电池谁更安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24 05:44

欧阳明:新能源汽车电池失控的三个特征及解决方向
10月7-8日,第三届国际 电池 安全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欧阳明高 团队在全球率先对大容量动力电池进行了ARC试验,阐明了电池热失控的三个特征温度和发生机理,并介绍了热失控和热蔓延的控制研究进展。 欧阳明高称,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池热失控的三个特征温度:自产热起始温度T1,热失控引发温度T2、热失控最高温度T3。其中,T2是最关键的一个。他透露,通过对T2的探究,发现正极释氧、负极析锂、隔膜崩溃,这三个原因是最终引发热失控形成T2的主因。 内短路是引发热失控的一大原因,其可控复现是一大难题。欧阳明高及其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用记忆合金植入电池,加热到一定温度,让记忆合金的锐利的尖角翘起,触
[汽车电子]
欧阳明:2030年动力电池全方位革新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高比能 电池 安全研究与高性能新型电池开发”的演讲。 在演讲中,欧阳明高针对 动力电池 的安全与未来发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三个节点判断。 1、电池技术预计2030年会有一次全方位的革新 “电池技术的创新周期大约为30年,这一代 锂离子电池 真正应用是在2000年,我们预计2030年会有一次全方位的革新。”欧阳明高表示。 欧阳明高认为,锂离子电池用于动力,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现在还在继续解决。 具体来看,从2000年开始的第一个十年,主要解决动力化安全问题。从2010年开始, 手机电池 就开始智能优
[汽车电子]
欧阳明团队破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机理
进入夏季以来,接连发生了多起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忧虑,新能源汽车为什么火灾频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火灾?能不能控制?能不能预防? 6月23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青海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发表了题为《动力电池安全防控的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他的团队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方面的进展,人们欣喜的看到,欧阳明高团队成功破解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的机理,为解决电动汽车安全问题带来了希望。 据欧阳明高介绍,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经过多层面研究,发现引起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的主要原因是电池热失控,发现了不同于传统热失控机理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三种新的热失控机理,包括:负极析活性锂、电池内短路、正极释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欧阳明</font><font color='red'>高</font>团队破解锂离子<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燃烧机理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失控原因分析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thermal runaway)是指动力电池在使用或充电过程中出现过热并不受控制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我们需要对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与风险: 动力电池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较长寿命和环保等优势而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池类型。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固有风险,如内部短路、过充、过放或机械损伤等,这些都可能引发电池热失控。 2. 过充与过放: 过充和过放是导致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常见原因之一。过充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升高,同时也会引发电池正负极间的金属锂沉积,形成“金属锂丝”(metal
[嵌入式]
往“无失控”演进,谈谈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升级
今天听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大会》有关电池安全的部分,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普遍在讲电池安全时都有一个电池系统热失控的视频,从当前的实际状态来看,有几个情况值得关注: 1)现在大家都围绕电芯热失控来进行各种尝试,而“整包热失控抑制”则作为终极的设计目标; 2)随着这个目标的出现,“加速的热失控实验”视频自从CATL进行演示以后,有欣旺达、蜂巢、金康新能源、江淮等跟进,按照这个趋势,大家在讲安全时都要把“系统热扩散不整包热失控”的视频发出来秀一下。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大会》现场提到的电池安全措施,确实有不同的分类: 图1 蜂巢取了一个“冷蜂”的名字 1)“30分钟”标准。目前“
[汽车电子]
往“无<font color='red'>热</font><font color='red'>失控</font>”演进,谈谈<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安全性能的升级
森萨塔推出动力电池失控智能监测方案,让汽车更安全
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对安全性认识不足,全链条中安全交互机制没有形成,导致了电动汽车安全事故频发,对消费者感观和产业发展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此,汽车传感器供应商森萨塔科技日前推出了高可靠、长寿命的动力电池热失控智能监测方案,可对电池实现7×24小时监测并进行异常诊断。    2019年1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示报批,即将成为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产品报批准入的基本要求。其中,对于电池热失控监测和报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分钟,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服务于整车热事件报警,提醒乘员疏散)。
[嵌入式]
森萨塔推出<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font color='red'>热</font><font color='red'>失控</font>智能监测方案,让汽车更安全
动力电池失控是如何发生的?可以防控吗?
近期电动汽车频发起火燃烧事故引发工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并紧急部署车企排查动力电池隐患。引发动力电池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哪些?通过有效的防控是否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6月23日,在2019 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此进行了详细讲解。 欧阳明高说,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本质是电池热失控。热失控的诱因包括机械电气诱因(电池碰撞挤压、针刺等)和电化学诱因(电池过充过放、快充、低温充电、自引发内短路等)。当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之后,相邻单体受影响后也相继发生热失控,导致热失控蔓延,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欧阳明高表示,为了解决动力电池安全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font color='red'>热</font><font color='red'>失控</font>是如何发生的?可以防控吗?
欧阳明高点评动力电池、插混、纯电动、燃料电池现状和未来
中国 电动汽车 百人会2020年度论坛媒体沟通会现场 “由补贴推动的快速增长比较脆弱,突然下降的确使人焦虑,但是由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经济性,决定的市场前景已经非常明朗。”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总结。 2019年12月2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欧阳明高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热点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 回顾2019年发展,欧阳明高谈到,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方案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两种无模组技术,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电池企业注意力由电芯转向电池包,为技术进步带来新方向。 在展望未来时,欧阳明高认为,未来10年内插电式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欧阳明</font>高点评<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插混、纯电动、燃料电池现状和未来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