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和V2X将如何融合在一起?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19-08-19 来源: EEWORLD关键字:5G  V2X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翻译自——Semiwiki,Bernard Murphy on

 

技术名词:V2X,ADAS,Waze,OTA,C-V2X,DSRC

 

在自动驾驶和ADAS新功能中,车辆与其他车辆、行人、骑自行车的人或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通常被称为V2X。但可能是因为采用V2X还比较早或者是一项隐藏在引擎盖下的技术,它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这是一个遗憾,因为V2X的应用程序很可能在完全自治成为现实之前就对安全性和方便性产生重要影响。

 

 

应用程序

 

考虑到V2X的这些潜在应用。在车辆之间的通信中,它可以扩展现有的方法,以帮助左转援助紧急刹车警告和提高十字路口的态势感知能力。扩展Waze概念,它可以控制或建议速度调整,以适应交通拥堵,也可以更新你的GPS地图与实时车道关闭和公路建设活动。V2X的某些形式是必不可少的,以支持空中(OTA)软件更新。

 

其中一个非常好的功能是“透视车”。如果你的车能进入你前面那辆大卡车的前置摄像头,你就能看到那辆卡车前面是什么。比如你正跟在卡车后面,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他一定发生了状况,你会一清二楚。

 

另一个非常有趣的应用是车辆编排。这是一种卡车/或汽车以协调小组的方式行驶的技术。排队可以减少拥堵,因为这类群体之间的距离可能比考虑到人类反应时间时更近。这一想法背后的主要意图是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公路上行驶。这可能是早在它普及之前就开始自主性发展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汽车和高速公路上实现V2X基础设施来支持这一目标,那么在高速公路上读书或打盹将是一个合理的短期目标。(目前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领航车辆是否需要人驾驶。以及当当前的领队想要离开队伍时,你如何交换领队。但这似乎仍比宏伟的目标更接近可行。)

 

Wi-Fi和蜂窝网络

 

支持V2X的理想通信技术存在一些争议。任何此类技术都必须在非常广泛的条件下(天气和来自其他EMI源的干扰)才显得可靠,而且必须保证非常低的延迟。

 

Wi-Fi的拥护者已经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802.11的一个子集,是V2X的真正候选。这一标准的研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似乎需要现在开始迎头赶上。这是美国规定的标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经开始要求美国所有汽车都必须配备DSRC。

 

然而,负责蜂窝标准的3GPP标准组在这一领域相对较晚,但一直致力于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即C-V2X,作为5G的主要组件之一。支持端到端1ms延迟,符合NHTSA的要求,并且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和高达20Gbps的带宽,允许在需要时进行高保真流。另外,C-V2X似乎比DSRC有2X+距离优势,这意味着它需要更少的小/微蜂窝基站来支持一个给定的区域。据了解,芯片和模块有望在今年上市,并在2020年出现在汽车上。

 

 

下一步该怎么做

 

美国交通部(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正在押注。

 

我之前提到的那项任务。在他们开始审查之前,DSRC是唯一的选择。现在C-V2X看起来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副局长Heidi King表示,“相对于支持V2X技术的通信协议,USDOT仍然保持技术中立。“一些公司和地区已经在一些应用中采用了DSRC(如凯迪拉克),C-V2X(福特)。这是一场比赛,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比赛才刚刚开始。

 

如果要打赌,我会选择移动解决方案作为长期赢家。这与科技无关,我的赌注是基于所有权的基础设施成本和支持的可靠性。任何Wi-Fi解决方案都需要广泛部署接入点,以及从接入点到网关的回程,等等。谁来支付和维护这些基础设施?地方政府还是新的私营企业?在这些私营企业成熟之前,我们还需要指望不可靠的支持吗?我们已经有成熟的公司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提供无线支持。并不是说它们是完美的,或者不能改进,而是在现有的业务和物理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比启动新的业务来支持新的物理基础设施更有意义。

 

C-V2X技术的关键推动者显然是5G无线电、SoC集成和完成5G C-V2X接口所需的其他IP组件。由于这些解决方案必须通过ISO 26262标准认证,集成商不仅需要来自IP供应商的正确组件,还需要对其提供ISO 26262安全包和认证的能力,以及对他们的能力,深度、记录提供ISO 26262和认证安全包深信不疑。正确的选择必须满足功能、性能、质量和可靠性级别,并达到最积极的FinFET特性大小。

 

延伸阅读

 

DSRC和C-V2X

 

V2X,顾名思义就是vehicle-to-everything,其希望实现车辆与一切可能影响车辆的实体实现信息交互,目的是减少事故发生,减缓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以及提供其他信息服务。V2X主要包含vehicle-to-vehicle (V2V),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V2I), vehicle-to-network (V2N)以及vehicle-to-pedestrian (V2P)。

 

 

V2X早期主要是基于DSRC,全称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距离通信技术。DSRC在美国已经经过多年开发测试,后期随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才出现了C-V2X(Cellular V2X,即以蜂窝通信技术为基础的V2X)技术。

 

 

DSRC技术的产生基于三套标准:

 

第一个是IEEE 1609,标题为“车载环境无线接入标准系列(WAVE)”,其定义了网络的架构和流程。

 

第二个是SAE J2735和SAE J2945,它们定义了消息包中携带的信息。该数据将包括来自汽车上的传感器的信息,例如位置,行进方向,速度和刹车信息。

 

第三个标准是IEEE 802.11p,它定义了汽车相关的“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的物理标准。


DSRC顶层协议栈是基于IEEE 1609标准开发的,V2V信息交互是使用轻量WSMP(WAVE Short Message Protocol)而不是WIFI使用的TCP/IP协议,TCP/IP协议用于V2I和V2N信息交互。DSRC底层、物理层和无线链路控制是基于IEEE 802.11p。使用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初心是利用WIFI的生态系统,但是WIFI最初设计用于固定通讯设备,后来制定IEEE 802.11p支持移动通讯设备。

 

C-V2X技术进化史

 

随着蜂窝通信技术的发展,蜂窝通信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现在蜂窝通信技术已经从单纯的传递声音变成向传递音频、数据转变,也从Person-to-Person向Machine-to-Machine变革,V2X技术就是M2M变革的一项应用。

 

C-V2X是由3GPP定义的基于蜂窝通信的V2X技术,它包含基于LTE以及未来5G的V2X系统,是DSRC技术的有力补充。它借助已存在的LTE网络设施来实现V2V、V2N、V2I的信息交互,这项技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能紧跟变革,适应于更复杂的安全应用场景,满足低延迟、高可靠性和满足带宽要求。


关键字:5G  V2X 引用地址:5G和V2X将如何融合在一起?

上一篇:三屏一体!合创的车机交互设计,给了智能汽车一个新的思考
下一篇:走进吉利—汽车电子开发人员如何应对智能化时代新挑战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8 12:53

三运营商明确5G时间表
移动通信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是全球科技创新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必争高地。我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发展过程。我国在5G技术起步早,现在又在频谱资源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来看,我国已经进入5G研发试验的第二阶段,并在全国启动了外场试验。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据悉,今年下半年三大运营商将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展开5G试点工作。试点期间,三大运营商除了进行不同规模技术测试、网络验证和基站建设外,还将基于5G网络启动包括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在内的车联网、物联网应用。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早就释放出5G布局的加速的信号。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日前给出了中国移动最新
[网络通信]
5G手机销量竟然不及2G手机
日前,中国通信研究院公布了2019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的数据报告,在过去的一个月,国内手机市场总出货量3087.5万部,同比下降5.3%。其中,2G手机117.7万部、3G手机0.1万部、4G手机2947.8万部、5G手机21.9万部。   今年六月份开始,国内5G手机开始上市,目前已经有9款支持5G的手机上市,包括华为Mate 20 X 5G,iQOO Pro 5G等等。比较意外的是,目前为止2G手机的销量依旧不算少,今年前八个月还有1049.2万部2G手机。相比之下5G手机销量只有29.1万部,还只是一些数码爱好者尝鲜购买。 8月份国内上市的手机一共有45款,同比减少18.2%。如今手机市场已经不是光靠数量取胜的时代了,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5G</font>手机销量竟然不及2G手机
新型pSemi Sub-6 GHz射频开关
支持在5G大规模MIMO基站中创建混合波束成形架构 SP4T开关可为混合波束成形系统提供业界领先的性能 圣迭戈,2022年2月16日——村田旗下公司、专注于半导体集成技术的pSemi® Corporation扩大旗下RF SOI开关产品组合,旨在为最新的5G无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大规模MIMO基站部署项目提供支持。通过在混合波束成形架构拓扑中使用新型的高线性度开关,基站设计人员可以节省电路板上宝贵的空间并改善系统热耗散,降低整套系统的成本、重量和功耗。pSemi先进的SP4T开关可提供同类产品最佳的线性度、插入损耗和功率处理性能,从而提高sub-6 GHz有源天线系统的频谱效率。 sub-6 GHz频段 的5G基站有
[网络通信]
新型pSemi Sub-6 GHz射频开关
华为nova 6 5G新渲染图: 侧边指纹/新增nova字符
近日,网上关于华为nova 6的消息越来越多,预示着这款手机真的要来了。日前有网站曝光了华为nova 6 5G版的渲染图。渲染图显示,华为nova 6 5G版采用双打孔屏设计,后置三摄像头,支持侧边指纹解锁,并且还新增了“nova”的logo。和上一代相比,该机在外观上有着不小的变化。 华为nova 6 5G版最新渲染图曝光(图源Slashleaks) 根据曝光的渲染图来看,华为nova 6 5G版采用了传说中的双打孔屏设计,正面三边框较窄,下巴稍宽一些,整体视觉观感舒适;后置竖排三摄像头,位于机身左侧呈竖排方式排列;机身新增了“nova”的logo,并且机身后背不再是单纯的纯色设计,上面也印着很多“nova”字符,辨识度更高
[手机便携]
一幅恢宏的中国5G产业地图
据高通报告预测,到2035年,中国5G价值链将创造9840亿美元的产出,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3.5万亿美元产值。中国5G价值链将创造950万个工作岗位,全球5G价值链会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将是全球5G发展的重要一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可以实现引领。目前5G尚处于标准制定进程中,整个产业的发展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按照网络演进规律和目前企业在5G研发中的投入,可以以运营商为源头,大致勾勒出一幅由设备商、芯片企业、终端企业、测试企业、天线企业、行业应用企业共同构成的中国5G产业地图。 政策:制定了明确的5G路线图 2016年1月份,中国正式启动了5G技术研发试验,这也被看作是我国5G发展周期的开始。我国5G技术研发
[网络通信]
高通携手联想中兴小米OV组局 打响5G革命战役
据统计2035年,5G相关市场将会达到12万亿美元,移动技术正在驱动全球经济的发展。高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在5G道路上高通组局携手联想中兴小米OV中国手机圈集体推动5G进程。 1月25日消息,正如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在CES发布会上预告的,今天高通在北京举行高通中国技术与合作峰会,除了一众包括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CEO Steve Mollenkopf、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内的高通高管发表演讲外,还有来自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总经理程立新、小米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vivo CEO沈炜、OPPO CEO陈永明等合作伙伴论述观点,中国
[网络通信]
意法进军5G的野心从未消失
意法半导体(简称:ST)对5G保持着谨慎但有条不紊的态度。在资本市场大会 (Capital Markets Day) 上,ST 总裁 Jean-Marc Chery 表示,5G 通讯网路将会是半导体市场成长的关键。并预计受 5G 推动的业务,ST将在 2021 年下半年预期达到 120 亿美元的收入,而GaN将是5G发展的重要砝码。 为此,ST与高性能射频、微波、毫米波和光波半导体产品领先供应商MACOM共同扩大ST工厂150mm硅基GaN的产能,200mm硅基GaN按需扩产。它将推进与Macom在硅基GaN上的合作,最初主要关注电信基站市场。此外,ST还致力于开发中继器和小型电池的解决方案,这在5G mmWave网络中非常需
[物联网]
意法进军<font color='red'>5G</font>的野心从未消失
华为领跑中国5G手机市场,占7成市场份额
早前知名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了第三季度中国5G智能手机的市场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9月,5G手机整体出货量约48.5万部。其中, vivo在一个月内发布两款5G机型,以激进的定价策略,对线上渠道为主的中高端性能机市场,以及线下渠道为主的高端旗舰市场进行了早期布局。在首批5G智能机的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vivo以54.3%的市场份额力压29.0%、9.5%的三星、华为领跑第三季度中国5G智能手机市场。 时间过了两个月,vivo的国内5G霸主地位似乎动摇了,来自第三方机构个推大数据的报告显示截至11月24日,华为以71.7%的市占率领跑5G手机市场,vivo在接连推出两款5G手机后以17.7%的市占率站稳了脚跟,
[手机便携]
华为领跑中国<font color='red'>5G</font>手机市场,占7成市场份额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